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打攪南宋》第一百二十八章 釣魚城,你們終於來了
  寶祐六年(1258年)十二廿三日。
  臨安府,已進入隆冬時節,連西湖和運河河道都凍了起來。
  茫茫長夜燈火中,寒風刺骨,開始下起鵝毛大雪來。
  城東別院,趙誦關上窗,露出一條縫隙,書房內的蜂窩煤爐子內正燃著蜂窩煤,爐子上架著一把水壺,在書房的另外一側,則有一個火坑,火坑上,愛鬧的李子杏靠著枕頭閉著眼睛睡著了。
  此時,屋外敲門聲漸起。
  “進來。”
  錢大年來了,正打算將李子杏抱走。
  “錢叔,孩子們住的地方還暖和麽?”趙誦問錢大年。
  錢大年抱起李子杏,“老奴那邊看過了,屋子內都砌著暖......炕,取暖的暖炕火道內還有炭火在燒著,一切都好。”錢大年還是第一次見過這種叫暖炕的東西,別說,在這樣寒冷的冬天,躺在這暖炕上十分的舒服,他這一把老骨頭、老寒腿的都不想挪窩了。
  “那就好。”至於暖坑這個東西,是因為在後世趙誦去過東北同學家見識過這個,見天氣嚴寒,便繪製了圖紙,讓泥瓦匠按圖修築了這暖炕。
  這暖炕一成,就成了趙家人和孩子們必備的過冬之物。
  錢大年抱著孩子走了,趙誦覺得雖有這暖炕,但大宋境內還有不少百姓,有的甚至都吃不飽穿不暖,眼下邊境又在打戰,凍死餓死、逃難者甚重,此時他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憂愁中。
  今年的天氣還是一如往常的寒冷,而且在歷史上這種小冰期的時間持續了一段時間。
  趙誦也沒有辦法,他的經濟實力是夠的,但軍事實力不夠,還得繼續招兵買馬。
  今年是移民,事關民生大計,明年或者後年在台灣那邊就開始練兵。
  對他來說,一切很是緊張。
  如今能做的就是將戰亂地的流民遷移到稍顯溫暖的台灣,甚至更南方的一帶。
  而這寒冷,都是因為去年印尼龍目島火山的噴發,這座龐大的火山噴發的火山灰遮住了太陽,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變少。
  於是全球氣溫正式進入一個小冰期,而且比現代還要低上個幾度。
  全球氣候的紊亂,導致農業歉收,南北方均是如此。
  於是寒冷的天氣引發了蒙古鐵騎南下,因為不南下日子不好過。
  大宋與蒙古的這場戰爭,就是資源、人口的爭奪戰。
  所以趙誦也有了這一次的大移民。
  而且相比較而言,台灣那邊的氣候要比北回歸線以北還要溫暖一點。
  在這年頭,什麽最重要,那就是糧食了。
  因為“吃”是人第一要解決的大事,沒有“吃”,何談人生、何談理想。
  記得後世一部電影《列寧在1918年》裡一句經典的台詞就是“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
  台灣那邊,水稻可以一年種三季。
  至於呂宋島或者其他地方,也很合適,不過趙誦日後會考慮的,因為與宋國的大陸距離也有點遠,而台灣靠近東南沿海,日後可以快速北上或者南下,作為中轉站與戰略點是非常好的。
  趙誦站在世界地圖前面,從基隆、台北、然後到台南,他期望台灣那邊能自己先解決流民的吃喝問題,然後等明年水稻豐收後,再對其他百姓進行供給,這樣一來就可以減輕不少負擔了。
  只是還有一方讓趙誦擔心,那是另外一批移民,這批移民是從蜀地來的。
  這一批是最多的,人數差不多達到了二十萬左右。
  此番蜀地百姓遭受的災難最多。
  算算日子,這支災民已經過江南西路,一路走向東南方向,眼下快到福州路了,然後再從福州路的泉州那邊分批出海。
  趙誦已經通知各商號安排下去,這些災民將來會去高雄、台中、嘉義、台南、台東等地。
  負責總領泉州事務的現在他的宗親叔父趙清源。
  而此時蜀地。
  蒙哥的主力以及蒙哥都在攻打蜀地。
  尤其是今年,這是蒙哥此生最後一次南下攻打蜀地,但攻勢卻比之前的幾次還要強烈。
  七月,蒙哥主力南下,大規模的大戰正式開啟。
  九月,蒙哥主力駐(石畢)漢中,取金牛道入蜀。
  十月,蒙哥主力入利州(四川廣元),渡嘉陵江,進駐劍門,攻陷苦竹隘(四川劍閣西北)。
  十一月,蒙軍破長寧城,攻大獲城(四川閬中東北)。
  蒙哥沿途招降嘉陵江下遊諸城,率大軍進至蓬州運山城(四川蓬安東南)。
  十二月,大宋青居城(四川南充南)裨將劉淵殺都統段元鑒出降。位於渠江南岸的大良城(四川廣安東北)守將蒲元圭也挈城投降。
  .....一時間,沿線諸郡破竹而下,大宋國土淪喪,宋將降蒙古軍,而大宋不得不收縮戰線,前線兵力東移,大宋朝廷以荊湖製置使馬光祖移司峽州,向士璧移司紹慶府。
  而向士璧捐家資百萬以供軍費, 馬光祖招兵萬人,損銀萬兩以募壯士,迎戰於房州。
  此時,由洋州(陝西洋縣)入米倉山攻擊渠江沿線,從側翼牽製宋四川軍隊的諸王末哥、史天澤部也穿越巴、達、渠州。
  兩支蒙軍終於相會於潼川府路,合州(四川合川)釣魚城下,蒙軍直指四川軍政大本營重慶。
  ......
  趙誦眼睛注意著釣魚城這一座城池。
  “釣魚城,你們終於來了。”
  這座釣魚城,是一座堅城。
  嘉熙四年(1240),四川製置副使彭大雅為抗擊蒙古軍,派甘閏於潼川府路合州(重慶合川)東十裡釣魚山上築寨。
  淳祐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撫製置史兼重慶知府余玠開始在釣魚山修築城池,目的是為了遏阻蒙古軍繼續南下據長江破夔門。
  這座城池,位於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的匯合口。
  而釣魚城建於三江交匯、重慶正北的合州釣魚山上,充分運用巴蜀山險,控扼嘉陵江要衝,阻遏蒙古的騎兵優勢。
  當年釣魚城建成之後,余玠遷合州治所、興元(陝西漢中)戎司於此,駐以重兵。
  寶祐二年(1254),王堅任合州守將,大規模修城設防,遷陝南﹑川北百姓,釣魚城成為數十萬的軍事重鎮。
  此時駐守釣魚城的乃是宋國知合州、守將王堅將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