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權衡之下,一眾人選擇了第一種辦法,無論如何,就算仙力透支,大不了還有些隨身帶著的丹藥,在面前這群人手底下,受些個小傷,依舊是能逃脫的。
只是到了歐海慎那邊,怎麽把自己一眾人有傷在身這事給掩蓋過去,確實是件難事。
不過這難比起若是一眾人選了第二種方案,面前屠魔眾人遭受的後果,可以說並算不得什麽。
再者,一眾人在歐海慎面前就算是掩蓋不住受傷的事實,那便不掩蓋又何妨,畢竟此番前去,必定不再是什麽學子拜訪導師的“閑話家常”。
這也並非一眾人是多麽同情心泛濫的濫好人,實在是一眾人若不是為了大陸的未來,又何必和歐海慎糾纏到底,反正一眾人皆是化神的境界,自然可以自保。
一眾十三人和楠笏皆是想著,既然皆是為了這大陸,也便不計較那屠魔眾人的追殺。畢竟不過是因為那屠魔眾人大多是受了歐海慎刻意引導,才把他們當做了十惡不赦的魔頭罷了。
更何況就連他們都屢屢敗在老奸巨猾的歐海慎手裡,就別說並不了解歐海慎,被當做棋子用在這張針對他們這群“出頭鳥”的大網裡面的屠魔眾人了。
因而,一眾十三人都沒有把屠魔眾人當做敵人,隻當做沒有認清形式的盟友,意欲深入淺出的把真相擺著屠魔眾人面前。
至於楠笏本就無牽無掛,一眾十三人可謂是她少有的朋友,平日裡的心事,也就和一眾十三人說,在之前,可以說是無處宣泄。
在當下的選擇之中,楠笏自然就聽從了一眾十三人的意願。
在楠笏心裡,一眾十三人雖說有時候挺傻的,也不想想他們的所作所為為他們自己增添了多少難處。
但不得不說,十三人的決定和做法,無論何時,都可謂是最好的方法。哪怕過後回想起來,也依舊沒有遺憾。
楠笏幫著一眾十三人一同構建陣法,想要減輕些眾人負擔。說到底,楠笏也是比之一眾十三人不差的天之驕子,若不是在娘胎裡奔波,如今可能境界比一眾十三人要高出一階了,何至於像現在,和眾人同階稍弱?
楠笏的幫忙,是呂銘一開始就計算在內的,所以才加了“恐怕”二字,可以說,若是沒有楠笏,一眾人今天“必然”要交代在這裡了。
畢竟楠笏不是屠魔眾人針對的對象,憑她的境界也是能逃離開符籙的波及范圍。至於為什麽呂銘敢直接把楠笏算在裡面,也是因為一眾人和楠笏互相之間可以說已然把對方當成了家人。
反觀屠魔眾人那邊,有人拚命逃竄,已然是慌不擇路,誤傷了身邊之人。
有人完全失去了理智,幾乎就要走火入魔;有人依舊不忘記對一眾十三人的謾罵,這會兒倒好,連楠笏都捎帶進去了,就算不知她姓名,依舊罵的起勁兒!
一眾人見此情形,知是必須加快速度,劍指沒有絲毫猶豫,運轉著仙力,勾勒出陣法。眾人所站之位也隨之改變。
八卦中:天、地、山、澤、水、火、風、雷,又是八向,十三人欲將符籙向正北的極北寒地引去,便要街南方坎位的水,這邊要一眾4十三人以修製之道而來的水之仙力催動陣法。
同時通過眾人站位的變化,以“山澤水升為雲,雲遇風雷為雨”的自然現象,借助周遭自然之力方能將符籙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