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全能網紅》第二百四十一章平凡的世界
那個“過強”選擇的“土地交易代理人”呂一凡,其實活得比“過強”還要久。
 “呂一凡”本身就比“過強”年長10多歲,“過強”逝世之後,這“呂一凡”還平淡的活了10幾快20年,最後以將近百歲的高齡逝去。
 這位一位能活百歲的老人,確實是個“信用良好”之人。無論是“過強”生前,或者是其過世以後,“呂一凡”都沒有對那“後海四合院”四近的30畝土地,產生過非分之心。
 企圖將30畝地“據為己有”的事情,自始至終不曾上演。
 在“呂一凡”單純的觀念中,他只不過是幫助老友“過強”完成30畝土地的交易而已。那30畝地不管用什麽樣的名義“過戶”到對方名下,它們是“過強”的就是“過強”的,跟別人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過強”生前,呂一凡抱持著上述的觀念。
 哪怕“過強”比他更早的離去,呂一凡也沒有動過貪念——佔有30畝地的貪念。
 “呂一凡”之所以擁有如此崇高的道德修養,並非由於他信佛,已經迷.信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而是跟他前半生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有關。
 有些人逆境經歷多了,性格會變得扭曲,心理灰暗;而有些人在苦難的磨練中,反而鍛造了完美的性格及人生觀。
 呂一凡無疑就是後者。
 經歷的事情多了,讓呂一凡也看淡了許多事情。
 如果他不是這種性格,估計“過強”也不敢在涉及巨大利益的事情上,找老朋友“呂一凡”來幫忙了。
 有句俗話是怎麽說的了?幸運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顯然,呂一凡又是後者。
 本來嘛,呂一凡出生以前,他父母也算是大富大貴人家。這種“富貴”的定義,當然不能跟豪門相提並論,也就是在三線城市的中心區域,擁有好幾個連在一起的“商鋪”。商鋪上邊,還有好幾層自建的樓房。
 單單是這種富裕就不得了了,起碼能養四代人,使之衣食無憂。
 如果父母好好守住這樣一份“祖輩”留下來的財產,每個月收上來的“房租鋪租”,就相當於一線工人辛辛苦苦打上四個月工的收入了。換言之,收租一年,就相當於別人家的“勞動力”打工四載。
 或者說,收一年的房租鋪租,相當於別人家4個“勞動力”,在外打工一年的全部收入。
 這樣的家庭,在普通人家眼裡,就屬於“大富大貴”。畢竟,坐地生財啊。而且收入還如此之穩定,比在外奔波打工的人們,那可是穩定多了。
 然而,有這麽良好的家底,呂一凡的父母,居然沒有好好的替兒子“守住”。就在呂一凡剛出生一年多時(呂一凡還根本不懂事的年齡),父母就因為好賭,欠下了巨額高.利.貸,直接把祖傳的天地樓和鋪面都賤賣掉了。
 饒是如此,居然還不夠還欠債。父母隻好帶著不到兩歲的呂一凡,前往外地躲債兼謀生。
 到了“呂一凡”年紀漸大,也像父輩那樣不喜讀書。他就學父親,開過好些年的“出租車”。一天到晚搭客,賺點微薄的生活費。
 這種情況,日尋日支,根本就存不下什麽錢。
 呂一凡“沒錢沒房”的,長得又不怎樣,根本就沒有女人願意嫁給他。
 “娶妻艱難”的呂一凡,覺得不能再那樣跟隨父母在外飄來飄去,居無定所。他毅然一個人返回了爺爺在鄉下的老家。
 爺爺的鄉下“老家”還留有幾間舊泥瓦房,可供遮風擋雨。
 由此可見,爺爺輩的“福澤”,一直遺留到了孫輩。福佑到了孫輩……不像呂一凡那對不爭氣的父母,敗光了祖輩的家產,禍及兒子。
 鄉下那幾間舊泥房,成了呂一凡的落腳點。然後,他開始起早貪黑的,在圩鎮上做起擺魚攤賣魚的小本生意。
 因為鄉下老家,跟圩鎮上距離並不算遠,不到8裡路。他可以晚上回家住,白天在圩鎮的魚攤做生意。
 等到逐漸有了相對穩定的客源之後,呂一凡開始在“老家”那邊,將爺爺留下來的幾畝地,再多租村裡人的10多畝地,湊個20畝,開辟一張大魚塘,就自己養起魚來。
 如此“自產自銷”,有時候賣不了那麽快,也可以把魚“批發”一部分給其它的“魚販”。
 生意著實不錯,就是比較辛苦。因為要“魚塘”和“魚攤”兩頭兼顧,養魚和賣魚,一樣不能少。
 花錢請工仔,可以減輕負擔。但一來舍不得錢,二來又不放心。呂一凡覺得最實在的,就是討個老婆。既能幫他的忙,又可以省下雇人的工錢。
 省下的錢就是收入,把收入積攢起來。以後有孩子了,孩子讀書的錢都有了。孩子讀書有出息了,可以找更好的工作。不必像父輩這樣辛苦。
 結果,還真讓呂一凡找了個“勤快能乾”的老婆。那是一個在圩鎮上擺魚攤的“同行”家的女兒。
 雖然長得寒滲了些,但脾氣很好,又肯乾活。對呂一凡而言,老婆能有這樣的,也足夠了。
 女方不嫌他家沒有新房,沒有大錢,也沒要多少彩禮,就下嫁給了他。
 這對勤快的夫妻,一塊起早貪黑乾活,家庭小日子,那是愈來愈“蒸蒸日上”了。
 呂一凡盡管無法重現他爺爺輩在市中心直接購置一長串的“商鋪”,建起6層高的天地樓的“輝煌”,但也不會像他父母那麽窩囊和敗家。
 通過自身的勤奮和努力,呂一凡兩公婆在圩鎮上購買了一塊70平大小的土地。
 那屬於圩鎮的一線地皮兒呢。建好了房子,可以每月收取一筆鋪租。就算不多,但以後老來的“養老金”,也算有了著落。不能供你老年時餐餐大魚大肉,但至少保證不會被餓死。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呂一凡的觀念,跟爺爺輩相近,就是比較“求穩定”。不像他父母輩,一心想著發大財,有了幾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幾百萬,上千萬……呂一凡不願去“冒險”,只求老來之後,沒辦法作工了,就有一點固定的、安穩的收入。不致老來受餓受凍,足矣。
 圩鎮上的一線地兒,當時呂一凡兩夫妻買得早,買下來也便宜,只花了他倆15萬。然後,再花15萬,就把五層樓連帶裝修都弄好了(當然只是簡簡單單的裝修,怎麽省錢就怎麽裝修)。
 搬進新家那一年,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一家人也過得幸福愉快。只要再多添一個兒子(農村人總希望有個兒子),呂一凡感覺就達到“十全十美”的最高境界。
 結果呢?
 天有不測風雲啊。
 就在呂一凡積極從事“販魚”生涯,同時繼續努力著“造人”大計之際,妻子確診了癌症。
 本來,此病已經持續有一年多時間了,妻子總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
 是那種感受到了不適,但又不是很疼痛,遠沒有達到無法忍耐的程度。另外,兩手經常的發癢。
 妻子一輩子節省慣了,舍不得上醫院,花錢看病。另外,手癢這種症狀,她覺得應該跟賣魚有關吧。賣魚常年累月接觸帶著魚腥的汙水,或許魚塘中有許多不知名的微生物什麽的,讓兩手起了皰疹,所以癢。又因為癢,所以渾身難受吧。
 結果呢?
 拖了一年多實在拖不下去了,到大醫院去一檢查,就查出了妻子是得了乳.腺.癌。
 動了兩次手術,花錢如流水。
 本來呂一凡家裡也算是小有積蓄。但妻子的病,讓他家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
 而妻子的治療也見到了一定的成效。呂一凡不願中斷治愈,盼望妻子可以平安度過這一劫,相伴他到老。於是呂一凡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決定:賣掉圩鎮上的天地樓。
 妻子反對無效,在他的勸說下,最終只能接受了丈夫執意的主張。
 “座標”在圩鎮上的一線鋪面,挺好出手的。幾輪的買家實地看下來,就有一個買家,最終以90萬的價格跟呂一凡達成了交易。
 周邊許多認識的人,都在背後暗暗議論,覺得這個呂一凡還是有點傻。這麽好的一棟一線天地樓,如果說,要救自己的親生兒子,賣掉還情有可原。現在居然為了救一個“連兒子都生不出的妻子”,就賣掉了優質樓房,真是太可惜了。
 說句不好聽的,妻子沒了,可以再找嘛。像現在呂一凡的條件已經遠勝於當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的他,年紀又不老,又有樓有車,想找一個條件更好的妻子,挺容易的嘛。為何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呢?!
 但呂一凡從來就沒想過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他單純覺得,自己的妻子生病了,又有條件去救,卻可惜一棟樓,“看著她等死”,這種事兒他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
 在呂一凡樸素觀念中,那棟“一線天地樓”,也是他和妻子共同努力才打拚下來的嘛。其中有著妻子很大的功勞。
 再說了,一線天地樓,當初的成本價,也就是購地和建房裝修的造價,也就一共30萬而已。現在賣掉它,賣了90萬,單單這一項就賺了60萬了。
 再說了,這房子住了十多年,一樓和二樓三樓收租有十多年,也收了15萬左右的房租了。這一筆錢,也是淨賺的。
 這一線天地樓,也替他家創造了不少財富了。賣掉了,是為了“挽救”妻子的性命,豈能說可惜呢?
 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啊。
 反正呂一凡想得通,不覺得這有什麽可惜的。反而是他很幸運當年聽了老婆的話,置辦下這樣的財產,如今急著用錢,才能有“賣房”這一途徑來湊錢。
 他妻子已經手術了兩次了,後續就是化療和放療的花費多些。手術方面,要看情況而定。如果需要手術時就手術,不需要時,就不亂開刀。
 如此一來,賣樓得到的90萬,拿來替妻子治病方面的支出,事實上“預算”個30萬左右,可以了。
 還剩下60萬,呂一凡當時的打算,是在老家那邊重新蓋它兩樓小樓。這樣一家人也不至於沒有新房子住。
 反正老家的土地,大把啊,又是現成的,根本就不要掏錢購買。建兩層的房子,一樓就佔地100平方左右,造價,肯定比圩鎮上蓋的這棟6層的天地樓便宜(畢竟城裡小樓的總面積是420平,老家隻計劃蓋200平,少了一半面積)。
 呂一凡預計,在老家蓋兩層小樓兼裝修,預算個15萬綽綽有余了。
 扣除30萬“醫療費”,他手裡可是有著60萬的活錢啊。花15萬就可以重新住上新房子,何樂而不為?
 妻子這時候卻給出了一個建議:建議他在圩鎮附近購買地皮,建房。
 強於回鄉下老家蓋房子。
 這主要是女兒大了,從女兒的教育方面考慮。鄉下的地兒,拿來蓋房子雖然不花錢,但鄉下的小學,哪裡比得上圩鎮上的學校教育水平高呢?!
 而且,在圩鎮附近購買地皮,肯定不是圩鎮上的一線地,只不過是“附近”一公裡內的地,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貴不到哪兒去的啊。
 頂多花個幾萬塊, 小些也無妨,只要是挨近圩鎮的,女兒讀書方便,就行了。
 呂一凡確實是個好老公,又一次聽從了妻子的建議。
 於是就在圩鎮的小學附近,尋了一塊“兩分地”。這兩分地,也就是132平方米。地主報價16萬。呂一凡不想要那麽“大”,就找了個也有志於“購地建房”的好友,一塊合夥拿下了那地塊。
 兩人平分,各出8萬,把地買下。
 一分地就一戶人,只有66平方米這樣,佔地面積確實小了些。但呂一凡和妻子也滿足了。
 畢竟從二樓開始,可以“飄”出來十幾平方的面積。也就是說,從二樓開始,實用面積就達到了80平方了。
 這對於呂一凡一家,既想在圩鎮邊上蓋房子,方便女兒讀書,又沒有太多的“建房預算”的家庭,這樣的選擇,或許就是他們一家最合適的選擇了。
 經歷過“飛來橫禍”的家庭,就算家裡仍然有幾十萬的活錢,他們也不會把錢花得太空太盡,要留下一部分來“防家守舍”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