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
“嘭!”
長孫府中,長孫衝忍不住將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那孔穎達是吃錯了藥了吧?這《金瓶梅》跟他們孔家有什麽關系,他整天糾集一幫人在那裡聲討《金瓶梅》幹什麽?他要說白話文不好,也不要天天對著《金瓶梅》來說事啊。”
在長孫家的打壓下,有那麽幾天的時間,《金瓶梅》的熱度急劇下降,銷量也同樣下滑了不少。
但是,沒想到那個孔穎達那麽積極,懟天懟地懟空氣,跟《金瓶梅》搞上了。
他不僅自己親自下場,還拉著國子監一幫教諭和學員在那裡抨擊《金瓶梅》。
結果《金瓶梅》的銷量不僅沒有下滑,反而上漲了。
這固然讓孔穎達很不爽,但是最不爽的是長孫衝啊。
“表哥,要不要我們派人去東西兩市各個書鋪裡頭警告一下,讓他們不要售賣《金瓶梅》了?”
高瑾也很是鬱悶。
雖然長孫衝比他更加倒霉,但是他高家如今也算是聲名狼藉了。
家中的女眷,這段時間都不敢出門,免得被人認出來之後指指點點。
他們什麽時候受過這種委屈啊?
“警告有什麽用?這些書鋪,許多都是背後有人東家的,人家未必就肯給我們面子。再說了,哪怕是人家明面上不售賣了,你也管不住人家私底下售賣啊。歸根結底,還是那個李寬太過缺德,搞出這麽一本書來惡心人。”
長孫衝現在憋屈的很。
他很想自己也寫出一本跟《金瓶梅》一樣水準的小說,好好的抨擊一下楚王府。
奈何沒有這個本事啊。
“可是任由事情這樣子發展下去,那麽我們兩家的名聲可就真的爛大街了。現在《金瓶梅》主要還是在關中流行,沒有蔓延到整個大唐,假以時日,那就完全不是那麽回事了。”
高瑾心中很是著急。
“關中今年的雨水一直都很少,跟往年不大一樣。聽說這段時間,已經有些地方出現缺水的情況了。如今我們最好就是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這些地方,讓大家別整天關注《金瓶梅》了。特別是那孔穎達,他們不是最關心農業的嗎?
如今關中道缺水,影響莊稼的生長,他們應該想想辦法。再不濟,也讓舅舅想辦法安排一幫官員去到關中各州縣巡查,看看怎麽治理今年的旱情。”
長孫衝想不到什麽好辦法,只能在長孫無忌之前提出來的計謀的基礎上,做一些變通。
要創造話題很簡單,比如他可以直接安排遊俠去未來之星幼兒園行刺,到時候搞出一堆傷亡出來,絕對能夠吸引長安城百姓的注意力,但是長孫衝還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那根本就是禽獸不如的人才會選擇這個方案啊。
“外面鬧得那麽凶,頤和園裡面卻是一點動靜也沒有!這事也是夠怪異的。”
高瑾原本還指望李世民直接下令將《金瓶梅》定義成禁書,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長孫家和高家的困擾。
但是,李世民卻是一直都沒有出手。
“李寬畢竟也是陛下的血肉,指望陛下在這件事情上面幫我們,是不大現實的。”
長孫衝倒是看得恨透,沒有指望李世民站在自己這邊。
“哎,說的也是,那就只能指望我們自己想辦法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了!這個時候,要是邊疆有什麽戰事就好了。”
通過戰爭來轉移注意力,緩解壓力,這是歷朝歷代都百試不厭的方法。
哪怕是到了後世,這個方法也還是非常管用。
可惜,高瑾不是李世民,沒有辦法通過發動戰爭來轉移壓力。
……
當長安城因為《金瓶梅》這本書搞得喧囂異常的時候,李寬一行人卻是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朔州城。
“王爺,今年棉花的種植面積相比去年再次增加了三成,整個朔州城外,已經全部都是棉田了。按照屬下的估計,今年的棉布價格可能會有一輪大跌,我有點擔心棉布價格大跌,導致棉花價格也大跌,從而影響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
褚遂良站在李寬身邊,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棉田,臉上是喜憂參半。
一方面,李寬幫他謀劃朔州刺史的位置,目的就是讓褚遂良在這裡大力推廣棉花種植,讓朔州徹底的成為大唐的內陸城市,而不再是邊疆。
另外一方面,通過棉花的推廣和普及,讓百姓們都有衣服穿,讓棉布成為大唐出口的拳頭產品,這也算是另外一個目的。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飛速的發展,一定要有外力來借助。
大唐可以通過售賣棉布、絲綢、玻璃、瓷器和鍾表、茶葉等商品,從海外換回大量的金銀和貨物。
就比如南洋的香料,新羅的人參,草原上的羊毛。
利用產品附加值的差異,大唐能夠輕而易舉的讓周邊的部落、國家成為自己發展的力量源泉。
通過吸取這些國家身上的養分,來加快自己的發展。
“東海貿易如今已經初步打通了西洋的貿易渠道,今年棉布上市之後,將會大量的運往西洋去售賣;與此同時,倭國和南洋的百姓也已經接受了棉布,到時候這些地方的銷量也不會差。
最關鍵是這棉布,不僅僅可以用來製作棉布,還可以製作成棉衣,大量的出售到遼東道,以及更加北面的靺鞨人和室韋人,從而擴大棉花的銷量。
聽說在室韋和靺鞨人的北邊,還生活了一些其他的胡人,這些人各個是打獵的能手,我們利用棉衣跟他們置換皮子,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生意。
除此之外,棉被的銷量也還有非常大的空間。許多百姓家中,連一條像樣的棉被都找不出來,如果能夠讓棉被成為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那麽別說是今年增加了三成的棉花種植面積,哪怕是翻一番,也沒有問題。”
李寬一點也不擔心棉花種植的過多了,會導致棉花和棉布價格下跌,從而影響棉農的種植積極性。
在大規模機械化耕種出現之前,這種可能幾乎為零。
真要是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寧願購買棉花回去燒掉,也不能讓棉花價格的下滑來影響棉農的種植積極性。
這就是為什麽後世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經濟危機的時候,有些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送給有需要的人,怕的就是破壞了原來的商業鏈條啊。
“這幾年,各地湧入到朔州的百姓和奴隸,數量著實不少。如今整個朔州已經有超過五十萬人,特別是那些新修建的棉布作坊和棉花粗加工作坊,吸收了大量的奴仆和百姓。不過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朔州的糧食價格一直都比晉陽和洛陽等地高一截。
這種情況,今年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點變嚴重了。我有點擔心朔州的人口規模要是繼續變大,那麽糧食缺口會越來越多。
到時候,一旦出現什麽災荒,那就容易出大事呢。所以屬下有個建議,是不是明年把土豆的種植向朔州這裡傾斜一下呢?”
饒了一大圈,褚遂良把主意打到了土豆的身上。
雖然在朔州、涼州、鎮北道等地,都有幾畝的土豆地,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們在專門打理。
但是今年主要的土豆種植,還是放在了長安城。
褚遂良對土豆的高產可是深信不疑的。
在他看來,這土豆簡直就是為朔州如今的局面量身打造的啊。
只要簡單的騰出一些土地來種植土豆,就能大大的緩解朔州的糧食問題。
這樣,哪怕是以後出現糧食運輸不及時或者災荒,也不至於讓朔州的局勢立馬亂掉。
“你放心,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如今在大力開墾遼東道的黑土地來種植水稻,今年秋收之後,就會有大量的富余糧食。而那個時候,幽州通往遼東城的水泥道路,也差不多修建好了。遼東道多余的糧食可以運到幽州進行售賣,河東道就不需要往幽州運輸糧食,這剩下的糧食,就可以運輸到朔州來。
再者,本王原本就計劃在鎮北道大量的種植土豆,到時候朔州這邊也不需要往草原上運輸糧食了,這也算是節流了。
當然,你說的在朔州種植土豆,這也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我覺得朔州這裡的土地環境,可能更加適合種植玉米。等到‘妖言惑眾楊本滿號’從美洲帶回來玉米種子,本王優先考慮在朔州這邊推廣。”
很顯然,李寬並沒有因為褚遂良是自己的嫡系,就打亂原本的計劃。
土豆的種子,優先供應鎮北道,這個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這關系到李寬的草原戰略的徹底達成。
“已經找到玉米了嗎?”
“我也不知道,不過找到玉米這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很長時間沒有“妖言惑眾楊本滿號”的消息了,但是李寬覺得他們既然都能順利到達南美洲,繼續前往北美洲的風險,應該是比較低的。
當然,哪怕是他們真的遇難來了,也會有源源不斷的船隻從希望港朝著北方出發,玉米和地瓜的發現,也不會太遠了。
“王爺,那朔州這裡,明年還要繼續擴大棉花的種植面積嗎?我看那些大的種植園主,對此也是有點猶豫。如今棉花的價格預期是下降的,但是購買奴仆的價格卻是上漲的,要不是因為土地幾乎不要錢,大家都掙不到太多錢財了。”
褚遂良自然也想把朔州建設成塞北的江南,這樣他的政績就非常煊赫了。
到時候李寬再稍微一運作,回到長安城之後,至少也可以擔任六部中的某一個侍郎,假以時日,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
“擴大,為什麽不擴大呢?我在登州的時候,已經跟淳於家說過了,讓他加大力度,從天竺那邊運輸奴仆過來,最多等到明年,就會有大量廉價的奴仆進入到朔州和鎮北道。至於棉花價格下跌,這確實是一個必然。
但是你不用擔心這個價格會下跌到虧本,無非就是以前種植一畝棉田的收益,頂得上十幾畝水稻,將來可能種植一畝棉田,也就跟種了兩三畝水稻田的收益差不多。
終歸還是棉田的收益會更高的,市場會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楚王府下屬的各個作坊和商隊也會出面調控棉花價格。
與此同時,本王也會說服朝廷在朔州建設一個倉庫,專門儲備棉花和棉布,以防不時之需。”
棉花可是李寬用來控制各個國家服裝市場的利器,怎麽可能才發展了幾年就開始停滯不前?
衣食住行,對於海外的番邦屬國來說,大唐最容易控制的就是“衣”了。
李寬無意把南北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之類的國家直接吞並,留著他們在大唐旁邊,也許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畢竟,幸福是對比出來的。
你吃不飽飯,我能吃飽,我就比你幸福。
當然,留下這些國家,並不表示李寬就任由他們跟著大唐的發展而發展。
李寬希望通過一種更加隱晦的方式來吸取這些國家的養分。
經濟殖民,就是李寬為這些國家準備的藥方。
像是倭國,整個海貿都掌控在大唐手中。
棉布進入倭國市場之後,在短短的一年內就將倭國原本的麻布市場摧毀的七七八八。
也就是一些鄉間,還有一些農夫自給自足的紡織一些麻布。
至於糧食市場,如今也基本上掌控在東海漁業手中。
不管是在奈良城,還是在難波津,東海漁業都是當地最大的糧商。
他們有海船可以將倭國的稻谷運輸到登州售賣,也可以從江南道采辦稻谷運輸到倭國。
反正就看怎麽折騰有錢掙,就怎麽來了。
至於住宿,除了如家客棧在倭國有幾家分號之外,其他的住房倒是還掌控在倭國人自己手中。
畢竟,這年頭沒有什麽房地產行業的說法,倭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自己隨便搭建的。
李寬就算是想要掌控倭國的“住”,也非常的苦難。
而“行”,如今掌握了倭國所有海路的東海漁業,基本上算是掌握了倭國一半的出行市場了。
誰讓倭國是一個島國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