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唐孽子最新章節!
廣州的光塔碼頭,這幾年變得愈發熱鬧了。
去年底的時候,程家聽了李寬的建議,已經安排人手去廣州購買了上萬畝良田用來種植甘蔗。
這廣州雖然是嶺南道的繁華州府,但是地價跟長安城是完全沒有辦法比。
這讓程家對甘蔗種植的前途多了幾分信心。
地價低,就為意味著成本低,只要甘蔗的價格不是太差,就有利可圖。
“郎君,一路辛苦了。”
程處默剛剛下船,程家派去廣州負責甘蔗種植事宜的程剛就已經在碼頭上等待了。
程剛可是知道程處默今春也是會來嶺南的,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下人到碼頭附近等候,一旦發現程家的船隻進港,立馬快馬回來告訴自己。
這樣一來,程處默一下船就能看到自己,也算是程剛心中的一點小心思。
不管是什麽時候,在領導面前刷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如今這種情況,程處默對自家在廣州的甘蔗種植情況了解非常少,程剛能夠第一時間匯報,這個功勞就先拿到了三分。
“程剛,怎麽樣,這甘蔗都已經種上了嗎?”
雖然如今的程家,也算是長安城裡有數的土豪之一,但是一下在廣州府買了一萬畝土地,哪怕是價格比關中便宜,也算是一筆大投入了,由不得程處默不關心。
“郎君,全部都已經種上了,目前長勢還不錯。這嶺南的氣候,比關中可要暖和多了,甘蔗長的很快,估摸著到六七月份就能收割了,很可能到時候還能種第二季。”
程家在廣州的產業,目前就一個甘蔗種植,程剛自然要把甘蔗種植的相關事情全部摸清楚,要不然這個管事的職位,鐵定做不長。
要知道,房府和楚王府也都有各自的管事來到廣州,大面積的買地種甘蔗呢。
大家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到時候誰的表現更好一點,自然一目了然。
“廣州這裡,種植甘蔗的多不多?”
程處默下了船,騎上了程剛準備好的駿馬,不緊不慢的往前走著。
這可是程處默第一次來廣州,按照計劃,他至少要在這裡待上小半年,自然要好好觀察一下這座城市。
“往年種的倒也不算少,不過基本上都是零零散散的,很多農戶各自種植一些,榨成汁後曬乾,售賣給一些商家或者自己食用。也辛虧好多農戶多多少少都種植了一些甘蔗,要不然我們這幾萬畝的甘蔗地,還真是不好找到種呢。”
“幾萬畝?”
程處默回過頭疑惑的看了一眼程剛。
自家不是隻買了一萬畝地用來種植甘蔗嗎?
“是啊,我們程家的一萬畝,房相府上也種了差不多一萬畝。種的最多的是楚王殿下,許管事直接買了三萬畝地,現在還在不斷的買地。不過因為甘蔗種的問題,有些地還沒有來得及種上甘蔗,這些可能趕不上一年兩季了。”
程剛這段時間,不管是於公於私,都跟楚王府、房府在廣州的管事保持密切的聯系。
嶺南畢竟是馮家的地盤,程家在長安城雖然無人敢惹,但是到了廣州的話,還是要先收斂一些。
“楚王府的管事是誰?”
聽程剛這麽一解釋,程處默倒也理解了。
這種植甘蔗,本來就是李寬建議程家這麽做的。
“是許昂,楚王府許參軍的長子。”
“楚王殿下把許敬宗的獨子給派到了廣州?看來他還真是看好這廣州的甘蔗種植啊。”
程處默對於楚王府的情況比較了解。
那個許敬宗雖然之前的風評不算很好,但是如今在楚王府裡面卻是混的如魚得水。
特別是他負責觀獅山書院以來,許家在長安城的地位水漲船高,大小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這許昂的女兒去年剛剛許配給馮盎的十二子為妻,算是嶺南第一勳貴馮家的親家。屬下估摸著楚王殿下派他來負責楚王府在廣州的一應事宜,應該有這方面的考慮。”
“耿國公馮盎?如今的廣州刺史也是馮家的人吧?”
要來廣州,程處默自然也對這裡的情況作了一番了解。
不客氣的說,嶺南道如今最大的勢力,就是馮家。
在這裡,馮家說的話,有時候比朝廷說的還要管用。
當然,這馮家倒也還算忠心,要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容忍這種情況的發生。
“沒錯,屬下也前去拜訪過幾次,為人倒還算方正。馮家子弟在廣州府,倒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囂張跋扈。”
程剛離開長安城去廣州的時候,可以說是充滿了擔憂的。
嶺南啊,自古以來可都是發配罪犯的地方。
聽說那個地方到處都是俚僚,天高皇帝遠的,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
不過,真正來到廣州府之後,他發現只要別離開廣州太遠,其實跟大唐的其他州府差別倒也不算特別大。
住在廣州城裡的人,還是漢人居多。
“今晚把那許昂和房府在廣州府的管事都一起邀請過來,我也見一見他們。”
程處默不大喜歡用腦,但是廣州府如今種植甘蔗最多的就是這三家,三家在長安城裡就關系密切,他來到廣州,自然也要先見一見這裡的管事。
“沒問題,許昂和房鎮這些天也在打聽郎君你什麽時候到呢。”
“對了,這甘蔗都已經種下了,那個許昂有沒有跟你說到時候這些甘蔗怎麽處理?”
程處默知道楚王府是長安城最大的白糖生產商,但是他們的白糖也是從天竺商人那裡收購的糖霜。
這怎麽把甘蔗變成糖霜,似乎是個難題。
本來他離開長安的時候,還想去找李寬問一問的,奈何人家早就巡視天下去了。
可別到時候甘蔗都種下去了,不知道怎麽變成糖霜,那就麻煩了。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不過那個許昂隻說到時候楚王府會在廣州建設一座甘蔗的壓榨作坊,把壓榨出來的甘蔗汁曬乾之後運到長安城去即可。”
很顯然,李寬並沒有把打算製糖技術留在廣州。
這種核心的東西,還是不要輕易外泄。
只要把曬乾的甘蔗汁,這種白糖最初的原料運輸回長安,在那裡進一步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這個甘蔗汁曬乾之後再運回長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處默想了想,基本上認可了這種做法。
“對了,我們的地,都在廣州府哪個地方?”
“在番禺縣,廣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帶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煙哪……”
當廣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著春日的滋潤的時候,長安城周邊的不少地裡,棉花這種新鮮玩意也都紛紛被各家勳貴種植。
石養就一邊哼著歌,一邊給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農家肥。
去年的時候,依靠著種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魚的養殖,石養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個新台階。
原本他今年是想繼續擴大水稻魚的養殖規模,不過當他了解到好多鄰居都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果斷的選擇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薦的棉花種植。
目前的棉花種子,總共也就只能種上一萬來畝,再加上李寬分了一大半出去給到聞風而上的長安城勳貴,自己種的也就三千來畝。
李寬希望楚王府成為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並沒有興趣成為最大的棉花種植商。
“石富,你們家石良和石文在襄州有什麽信捎回來沒?”
隔壁地裡石富也在忙著給棉田施肥,兩人是老相識了,便時不時的會一邊乾活,一邊聊天。
“就上個月收到一封信,說是已經在襄州安頓下來了,正忙著開荒,讓家裡不用擔心,其他的就沒什麽的動靜了。”
所謂的家書抵萬金。
這個年代,可沒有電話和互聯網,一旦離家,要再把消息帶回去,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當然,這個也要看誰了。
像是李寬這種,想什麽時候讓人帶信回去都是沒問題的。
“放心,聽說關中有幾萬人去到襄州開荒種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視,肯定會安排好的。”
石富家的兩個弟弟會報名移民襄州,還是受到石養的話語的觸發。
所以兩家人時不時的都會說到這個話題。
“楚王殿下親自離京巡視南洋水稻的種植情況,我倒不是特別擔心石良他們會種不好水稻,我就是有點擔心人生地不熟,他們會不會被當地人欺負,會不會生病什麽的。”
石富這話倒是說得很實在。
這年頭,宗族觀念是非常強的,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幫親不幫理的。
你一個外地人,要是和本地人起了衝突,十有八九是要吃虧的。
“你放心,觀獅山書院的好多學員都跟著移民隊伍一起出發的,有他們在,沒有人敢亂來。再說了,楚王殿下到時候也是要去襄州的,襄州離長安也不算特別遠,你就等著他們的好消息過來吧。”
石養這話雖然有一定的安慰成分在裡頭,不過倒也算是他的真心話。
趁著朝廷大力推廣南洋水稻的機會,去到襄州把每戶一百畝的永業田給開荒出來,以後子子孫孫都受用無窮。
再說了,石富家兄弟多,石良、石文兩兄弟在那還有照應,再加上一起去的還有石家村的其他好幾戶人家,這個風險和收益比起來,實在是不算什麽。
“借你吉言了,希望如此吧。”
……
渭南縣林家村。
林狗蛋看著一筐筐被裝上馬車的茶葉,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幾年,林家村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子裡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茶葉。
雖然渭南縣離長安城還有點距離,不過只要上了官道,就有水泥路可走,倒也不耽誤新茶的售賣。
“娃他爹,今年這春茶賣完,家裡頭找大唐皇家錢莊借貸的那些銀幣就都可以還上了呢,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啊。”
林三娘子如今早已嫁給了林狗蛋,大兒子都已經三歲多了。
作為林家村最先嘗試到種茶好處的林狗蛋,在聽了茶商呂掌櫃的建議之後,就向大唐皇家銀行借了兩百個銀幣,將自家的茶園規模擴大了一倍。
如今,林狗蛋已經是林家村最大的茶葉種植戶了,家中單單購買的幫忙種茶的奴隸就有三個,大小也算是一個小地主,實現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階層跨越。
“不著急還,那些貸款都是有期限的,只要到期歸還就行了。我前段時間也去長安城西市裡走了一趟,那茶磚的售賣很是火熱,有不少外地客商都在西市賣茶磚,我準備今年再買幾十畝地,全部種上茶樹。”
林狗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的窮小子了。
眼光也比當初強了不知道要多少。
“那……那……”
林三娘子那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家裡一直都是林狗蛋當家,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擴大茶園的做法,一直都是正確的。
就連她的娘家也因為及時學習林狗蛋的做法,種了幾畝茶樹,收入水平大大的改善。
如今的茶葉價格,雖然不像剛開始種植那幾年那麽貴,但是種茶和種粟米比起來,還是要掙錢很多。
再加上他們家也有種茶的豐富經驗,林三娘子實在是想不出反對的理由。
“三娘子,你放心。這種茶的事情啊,我跟呂掌櫃和宋掌櫃都是聊過的,他們都覺得可以繼續擴大,因為現在不但是關中人喜歡喝茶,就連草原上的胡人,好多也開始喝茶了。據說長安城每年運往涼州的茶磚就不知道有幾萬斤呢。”
林狗蛋當年很講信義的將茶葉賣給了宋掌櫃,不僅沒有讓他失去呂掌櫃這另外一個茶商,反而得到兩人的青睞。
現在,林狗蛋的茶園,所有的新茶都是一半賣給宋掌櫃,一半賣給呂掌櫃。
他們兩個依靠著販賣茶葉發家致富的商人,倒也把林狗蛋當起了朋友,時不時的會借著收購茶葉的機會,坐下來小酌幾杯。
“好吧,不過我覺得這欠的錢,還是要盡快的還請,要不然這睡覺都睡的不踏實呢。”
林三娘子的這個想法,應該是很多農戶的想法。
不習慣欠人錢啊。
其實,憑本事欠錢,有什麽好睡不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