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鋼鐵城市》二十八章 經驗之談
  趙青山以簡練的語言說到:“鮑主任提到的出坯系統工程改造非常有必要,除此之外,我覺得還可以補充氣-水噴嘴、新的輥架結構、鑄坯轉向輥道等技改項目,具體的技改細節就不在這次會議上討論了,以上是我個人觀點。”

  鮑則剛好歹是副處級的高工主任,在課題組全體會議上,當著副經理、總工、所長、軍代表的面,被一個毛頭小夥子直言不諱的指出“需要補充的技改項目”,鮑主任沒有一丁點兒的想法嗎?

  有沒有想法暫且不曉得,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鮑則剛欣賞敢講真話的年輕人。

  鮑則剛說到:“小趙提到的這幾點補充項目,我們小組也考慮過,但因為設計及施工周期較長,暫未列入這一版的連鑄系統技改清單。時間有限,相關細節不在會議上深入討論,會後我們將充分交流,力求達成高度一致意見。”

  “嗯,可以。”林破敵微微點頭,又道:“這個問題揭露的很及時,讓我們做到了心中有數,我同意你們的建議,氣-水噴嘴、新的輥架結構、鑄坯轉向輥道等技改項目不在本次會議上詳細討論,但也須引起足夠重視,你們在會後進行專門的研究探討,能上945鋼的項目,則上。若周期較長,則轉到七五計劃與‘雙700萬噸’工程,可參考RH-KTB的方案。”

  “通過這次會議,通過大家的暢所欲言、求真述真,我們準確的把握了現狀。從時間線上考量,現狀有兩種情況,一是隻爭朝夕,二是從長計議。89年2月28日是945鋼供貨的最後期限,倒推一年,88年2月28日是945鋼所有技改項目完成的最後期限。”

  “就945鋼技改而言,隻爭朝夕,爭的是88年2月28日。凡是能在88年2月28日之前施工完成的技改項目,走945鋼課題組的流程和經費。經充分論證後,無法做到隻爭朝夕的技改項目,則納入七五與‘雙700萬噸’工程整體計劃,由其他科技攻堅隊伍推進,這是從長計議。”

  “齊總工、秦所長、田總工、各位同事,你們有什麽看法?”林破敵的腦子非常清晰,他在最短時間內總結出了戰略上的指揮思路。

  齊總工言簡意賅的說:“林副經理總結的很到位,同意。”

  秦所長、田總工、各位同事亦讚同,全體與會者在思想上高度統一。

  “這個會議開的十分成功,非常有成效,要一直開下去,每個月至少開一次全體會議。”林破敵滿意這次會議,他說:“辛苦大家了,散會。”

  眾人陸續離開作戰室,各忙各的去了。

  趙青山來到資料室,刷文獻充充電。

  他剛刷了五分鍾,鮑則剛不請自來。

  “喲,小趙,你在看冶金設備的資料,我們的連鑄設備由西德引進,你能看懂德文?”

  “我在燕京鋼院讀書時,學過德文。”

  “小趙你在燕京鋼院深造了四年,給我感覺是,你好像什麽都學過。”

  “學無止境嘛。”

  “小趙你發明了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自研塗料,這次進入945鋼課題組,你跟著葉主任做化學成分、CCT曲線,又對冶金設備和技術改進有所涉獵,你可真是個全才。學無止境,我就當你是個全才了。”

  “鮑主任找我,應該不僅僅是和我討論專才全才的問題吧?”

  “領導要求我們在會後討論連鑄車間的技改項目,所以我來找你。

”  “嗯。”

  “小趙你在會上提到的那幾個技改項目,我們完全有能力落實,誠如林副經理所言,無非是隻爭朝夕與從長計議的差別。”

  “是的,林副經理的思路非常清晰,指揮極其正確。兵強強一個,將強強一窩,在林副經理、齊總工、秦所長、田總工的英明領導下,我相信我們絕對可以打贏這場科技攻堅戰。”

  “必勝的信心必須有,我們聊點具體的,關於小趙你說的那幾個技改項目,我們小組的研究結論是,全部落實的日期最快是1988年12月,所以需要從長計議,納入七五與‘雙700萬噸’的整體計劃,由童愛民童工主責跟進,技改部配合。小趙你要是沒意見的話,我跟秦所長、田總工就這麽匯報了。”

  剛剛結束的課題組全體會議上,大佬級的領導明確指示,關於連鑄車間技改項目,鮑則剛、趙青山及相關人員在會後深入探討,拿出合理可行的統一方案。

  鮑則剛的工作效率超高,他立馬跟趙青山進行了溝通,給出了解決方案。

  童愛民童工是第三研究室的工程師, 他並未入選945鋼課題組,他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做好該做的常規業務。

  入選945鋼課題組的人畢竟是少數,鋼研所大多數科技人員奮戰在原來的崗位上,維系鋼研所各項工作照常推進。

  鮑則剛分管第三研究室,他推薦童愛民承接“隻爭朝夕轉從長計議”的科技任務,是因為他了解童愛民、信任童愛民。當然了,也存在一定的人際關系因素。

  如果沒有945鋼課題組,各研究室、各科技攻堅團隊各司其職,高工主任們愛推薦誰就推薦誰,按所裡的常規流程去操作就可以了。

  現如今945鋼課題組正式運作一個月了,本著大局為重的原則,趙青山繼續講真話:“鮑主任統籌全局,做出了合理的部署,我讚同鮑主任的全局安排。分解到具體的項目,我覺得可以在技術細節上聊一聊,就說氣-水噴嘴吧,我們有能力在今年之內完成技改,何必推到明年年底?”

  “小趙,你可別想的那麽簡單,氣-水噴嘴看似不起眼,卻涉及全新設計、製造、安裝、試運行,最終實現工業生產。它的最終設計圖,最快也要今年9月才能出圖。當然了,和新的輥架結構、鑄坯轉向輥道等技改項目相比,氣-水噴嘴實現的周期最短,但再怎麽短,也要到明年3月才能完成。”

  “氣-水噴嘴的草圖出了嗎?”

  “沒啊,哪有這麽快?我們小組才六個人而已,童愛民那支隊伍也才四人。”

  “最終設計圖最快今年9月出圖……鮑主任您這是經驗之談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