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鋼鐵城市》一十二章 重要日子
  哦不,筆誤。歲月如梭,一轉眼兩天過去了。

  今天是1986年11月20日。

  噴了鋼研所自研塗料的取向矽鋼,從熱軋廠三號加熱爐裡出來了4200噸,合格率達98%。

  鋼的質量基本上大局已定,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萬一剩下的800噸全都廢掉了呢?

  這晚,趙青山在學習方面對孟小青進行了一對一的輔導。

  “小青你明年參加高考,根據最近四年的錄取情況,我預測在87年的高考中,楚州省理科考生考到450以上,就可以上清華。400以上,一本穩妥。350以上,保底二本。300以上,讀大專去吧。”

  “是的小山哥,我們老師也是這麽說的!”

  “50分是一個檔次,小青你現在兩百五,定個小目標吧,先衝到300分。”

  “來吧小山哥,衝!”

  “基於孟小青你的個人特征,我為你製訂的戰術是:理化英持續拔高,數學和生物隨緣,語文和政治……哎,我真不想罵你,你家裡一個勞模、兩個黨員,語文和政治加一起考53分,我覺得這與你的智商無關,純粹是態度問題!”

  1987年的全國卷理科高考總分為710,其中語文、數學各120,生物70,英、政、理、化各100分。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偏科倒不是什麽大問題。孟小青的數學和生物,趙青山不想管了,真的是隨緣了,孟小青考幾分算幾分,多拿一分賺一分。

  理化英持續拔高,三門科目拔高到280~300的區間,牢固的基礎就此打下。

  加上語文和政治,孟小青還是很有希望讀大學的,至少也能混個大專。

  “先從英語開始,小青你的英語現狀是60~70分,我希望你能拔高到90分以上。”趙青山進入具體的教學環節,他的教材是他的手寫紙,密密麻麻寫了幾十頁。

  “我們略過入門級的英語輔導,直接進入高端環節。如果你在寫作中用出at large這個詞組,就很高端了,分數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當然了,這要結合考場上的實際情況,多記一些單詞、詞組,總歸是有好處的。”

  “我寫的這三十六頁紙,包含了一些小故事,高端級別的技巧穿插在故事裡,我用紅色筆作了標注。英語這門學科關鍵的還是詞匯量,在詞匯量的支撐下,技巧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這三十六頁紙你拿去,拿回你家細細體會。”

  “過幾天我會給你物理、化學的類似資料,你也不用天天往我家跑,三五天來一次就行了。”

  趙青山一番交待,孟小青遵命照做。

  11月21日,熱軋廠三號爐健康運轉,又一批取向矽鋼合格出廠。

  22日、23日、24日,一切正常。

  11月25日,趙青山早早來到鋼研所辦公室。

  鋼研所實行常白班的作息制度,朝九晚五,中午休息兩個小時。

  趙青山八點來到辦公室,他以為自己很早了,沒想到馬漢興、周鐵男更早。

  “來這早,吃了沒?”

  趙青山落座他的位置,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

  “我們課題的第一個目標,已經完成了。”馬漢興的心情不錯,他說:“從10月25號開始到現在,熱軋廠三號爐共出來四千九百多噸取向矽鋼,合格率為98.2%,就算今天最後一爐不合格,這5000噸取向矽鋼的整體合格率也已達標。

”  “是的。”周鐵男接過話題,他說:“工業生產數據表明,我們課題組自研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保護塗料,在保證取向矽鋼表面質量與性能方面,已跟新日鐵的類似產品持平。”

  趙青山點點頭道:“所以不管三號爐能燒到5000噸還是6000噸……實際上它至少保持了5000噸的水平,因為最後一爐正在燒。我的意思是,我們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已經可以取代新日鐵塗料了。我沒講錯吧?”

  “沒錯!”

  一個肯定的聲音,一位男子忽然現身,他是羅正堂科長。

  過去的幾個月,馬、趙、周三人在科室裡的行政領導羅科長的存在感較弱,今日出了成績,羅科長理所當然的站了出來。

  羅正堂也是做技術出身的,他精神抖擻的說:“如果新日鐵塗料是80分,那麽你們三個開發的國產塗料目前來說也是80分,小趙講的很對,我們鋼研所第二研究室自研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完全可以代替新日鐵的矽-碳化矽系!這意味著從今以後,由東瀛進口的矽-碳化矽系,將被江鋼自產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取代!祝賀你們!”

  “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我們的氧化鎂-三氧化二鉻系是只有80分,還是90分,甚至100分?那就要看三號爐的表現了。我確認了熱軋廠的生產計劃,這一批5000噸取向矽鋼中的最後一爐,將在今天下午兩點出爐,屆時我會和大家一起見證光榮時刻!”羅正堂一番熱烈表揚,隨即離去。

  “這個羅科長哦……”馬漢興搖了搖頭,並無後續評論。

  鋼研所大樓離熱軋廠挺遠的,騎車得騎十來分鍾。

  下午一點半,鋼研所一行專家騎車前往熱軋廠。

  領頭這人是葉國立高工主任,身後諸位是羅正堂科長、韓工、裴工、馬漢興、趙青山、周鐵男。

  氣氛還是很和諧的,畢竟所裡出成果了嘛。

  “小趙啊,七分勝算沒錯吧,該出擊時要出擊,此時不搏更待何時,呵呵。”裴工樂呵呵的笑道。

  “小趙,你們的實驗數據我看過了,第一層帶是緊靠鋼基0.03毫米的反應層,第二層帶是0.2毫米的擴散層,第三層帶為原始塗層。塗層的保護機理提升到了新的水平,難能可貴。”韓工不苟言笑,交流方式以專業術語為主。

  這玄冥二老沒有行政職務,如今也不做具體的科技攻堅課題,二老專注於所內外、江鋼內外的專家評審會議,德高望重,以德服人。

  趙青山謙恭說到:“感謝二老的指點,到熱軋廠了,讓我們看看有沒奇跡發生吧。”

  鬥志更加昂揚的熱軋廠幹部、職工,早已聚集在三號爐操作室裡。

  兩點零三分,這一批次5000噸取向矽鋼的“最後一爐”鋼出爐。

  這裡的“最後一爐”打上引號是因為暫不確定真的是最後一爐,還是倒數第二爐、倒數第三爐……

  “這一爐取向矽鋼趕緊送去軋製,質量合不合格無所謂了,不對,我說錯了,質量當然是要合格的,但是,我們更關注爐子。”勝利或許即將到來,突破也許就在眼前,吳廠長有點語無倫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