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臉譜下的大明》第602章 終於來了
過了端午,天氣漸漸炎熱起來,被兒子逼得“離家出走”的譚氏心情也終於略微好了點,至少侯濤山中陰涼避暑。

 錢淵躺在樹下的藤椅上,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同樣姿態的小七聊著天,一旁的可卿和香菱拿著蒲扇輕輕搖曳。

 “酸辣土豆絲,清炒四季豆,再熬一鍋小米粥……還是漢中那邊送來的精品小米呢!”

 “行吧,不過待會兒先弄碗涼拌西紅柿!”

 “可惜現在西瓜還沒熟。”錢淵隨口應著,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哪兒去了。

 在錢淵刻意的安排下,趙貞吉在寧波府上下鬧騰的很,今天找慈溪袁家問話,明日去府衙拜訪唐順之,明裡暗裡帶來的人手散出去各處打探消息,甚至趙貞吉前些日子還去了趟象山,振振有詞督遊擊楊文殺倭。

 殺個屁啊!

 還真當象山島有倭寇啊?!

 不過錢淵也不急,反正留有後手,隻管看著那八家海商和趙貞吉上跳下竄,實在不行等寧紹台參將盧斌分兵駐守寧波,到那時候這夥人也就是鍋裡的王八!

 原計劃錢淵是年前動手,那時候戚繼光還在,年後推遲動手,是希望盧斌能移駐寧波。

 可惜福建那邊鬧得太凶,溫州、處州兩府臨近福建,為阻倭寇竄入浙江,不僅胡宗憲親臨處州,台州知府譚綸也率兵進駐溫州,盧斌尚需留在台州。

 就當是今年夏天來侯濤山避暑好了……錢淵閉上眼睛,聽著小七的絮絮叨叨,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夏天在沒有空調的時代,想睡個午覺……對錢淵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可惜今天沒這個福氣。

 也不是壞事……但這不是針對錢淵的。

 毛海峰、徐碧溪兩人帶著二十多人趕著馬車,扛著箱子來了。

 “這是……”錢淵扇扇風,捂著鼻子瞥了眼小七,“這是爛了吧?”

 小七走近幾步,聞著那味兒眼睛就是一亮,湊上去彎著腰翻了翻,挑出幾個看起來還完好無損的,外頭都是青黃色的硬刺,用刀剖開,那味兒……錢淵立即退避三舍。

 因為有女眷在,毛海峰、徐碧溪都遠遠在那一頭……畢竟是臨時住所,沒有前後院之分,連照壁都沒。

 “謝了,謝了。”錢淵一臉痛苦的走過去致謝,“這味兒太竄了!”

 “徐夫人喜歡這……”毛海峰嘖嘖道:“還是閣老家見多識廣,咱哥幾個常年在海上,都不知道這玩意裡面能吃!”

 “簡直有毒!”錢淵前世就討厭那些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 別說榴蓮了? 就是螺螄粉都受不了!

 “沒毒!”徐碧溪認認真真的說:“嘗過? 味兒大了點,但入嘴味道不錯。”

 “辛苦了,辛苦了!”錢淵連連拱手。

 其實這是錢淵、毛海峰、徐碧溪孤陋寡聞而已? 明朝中期榴蓮已經傳入內地? 而且名稱就是榴蓮,甚至《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藥用,味甘溫? 無毒,主治暴痢。

 回頭看了眼吃的痛快淋漓? 甚至都眼角含淚的小七,錢淵打了個寒顫,帶著徐碧溪和毛海峰找了個地方坐下喝茶。

 “說吧? 今兒又來作甚?”

 也是熟人了,錢淵翹起二郎腿,斜眼瞥著毛海峰,“不是被你義父打發去倭國了嘛,怎麽又回來了?”

 三個月前汪直被捕,毛海峰火急火燎的就要抄家夥,汪直回來之後狠狠罵了頓,把這廝攆去倭國了。

 徐碧溪笑道:“這次他可是立了大功,義父才松了口……這段日子他在倭國天天念著錢家的酒樓呢。”

 “立了大功?”錢淵腳尖翹了翹,“說來聽聽,如果是亂七八糟的事……你以後就甭想進酒樓一步!”

 “地瓜啊!”毛海峰嘿嘿一笑,“終於弄到手了!”

 “什麽!”錢淵喜出望外,“在哪兒呢?!”

 “就在外面馬車上。”毛海峰得意道:“還帶了好些藤枝,甚至還搶回了兩個會種植的農戶……幾十年前流亡到海外的。”

 “去看看。”錢淵還有點不放心,上次弄來的紅薯是土豆,這次不會又弄錯了吧?

 箱子裡堆著一個個此前從未在中國內地出現的玩意,紅通通的,有點長,還有點細……這真的是紅薯?

 錢淵前世經常逛菜市場,也買過紅薯……面前這玩意也太袖珍了吧!

 不過也有可能,後世的農作物和這個時代的老祖宗差別挺大的,比如這個時代的韭菜……比後世的韭菜至少要短一半,就算長到老的不能吃也長不上去。

 邊上一個短打裝扮的老人在毛海峰的示意下走近,恭敬的說:“老爺,番人是前年才移植呂宋島,當地人稱為朱薯。”

 朱薯?

 紅薯還曾經有這個別名?

 錢淵一頭霧水,不過“朱”本為“赤”。

 想了想,錢淵撿了幾個徑直去了廚房,讓仆役生火,洗乾淨切塊,上蒸鍋蒸了一刻鍾。

 蓋子一掀開,就站在灶台邊的錢淵還沒怎麽,一旁的毛海峰驚歎一聲,“好香!”

 等吃到嘴裡,軟軟糯糯,帶點甜味,錢淵終於確定了,真的是紅薯。

 錢淵精神大振,叫來那兩個老農細細詢問,如何種植,畝產量多少等等。

 “下等田即可,耐旱易活,尺許薯藤,隨栽隨活。”老農一一答道:“呂宋島上畝產二十石左右。”

 錢淵滿意的點點頭,轉身用力拍著毛海峰的肩膀,“這次是真的立下大功了,千百年後,毛海峰這個名字定能為人銘記!”

 毛海峰臉都漲紅了,嘿嘿笑著搓手,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五輛馬車都是……噢噢,都是藤蔓,乾的不錯!”錢淵笑道:“說說看,這次如何弄來的,都快一年了!”

 “他還能有其他法子?”徐碧溪搖頭道:“親自去了呂宋島,作勢通商販貨,離岸之際派人在碼頭上搗亂,死了十多個兄弟,險之又險才脫身。”

 “值得,值得!”錢淵歎道:“此物一旦推廣,以此而活者何止萬人!”

 徐碧溪猶豫了下,低聲道:“不過……浙江、福建、江南只怕不肯將田地種植這紅薯,畢竟是新奇物,而且……”

 錢淵點頭接道:“災年可活人,但風調雨順,畝產量又高,除了填飽肚子之外,賣不出什麽價。”

 毛海峰插嘴道:“至少寧波府是不肯種的。”

 “不急,不急。”錢淵一輛一輛馬車看過去,吩咐道:“藤蔓全都送到台州的彭溪鎮去,叫個護衛跟著去,全都種在那,正好這時候種下去,過幾個月還能收一波。”

 紅薯這玩意要災年才能顯示出它畝產量高的優勢, 而易活耐旱的特點,也決定了它在江南很難推廣,但在山東、北直隸、山西、陝西很容易被推廣開。

 事實上,原時空中,福建商人陳振龍在萬歷年間將紅薯引入福建,但真正推廣開是華亭徐光啟。

 為了推廣紅薯,徐光啟甚至撰寫了本《甘薯疏》,他將紅薯推廣到山西、陝西等地,不僅僅因為耐旱易活,更因為天氣寒冷,挖窖儲藏,不易發芽腐爛。

 錢淵不停的在心裡琢磨,徐階這老頭是指望不上的,想在北方推廣紅薯,怕是要等到高拱上位。

 小冰河時代的威力將在幾十年後漸漸顯露,如果能盡快推廣紅薯,或許山西、陝西那邊不至於鬧得太凶。

 一個又一個的念頭在錢淵腦海中翻滾,心不在焉的送走毛海峰和徐碧溪,差點讓他們將那箱紅薯也給帶走!

 要知道,小七惦記烤紅薯已經很久很久了……呃,錢淵也有點饞。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