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臉譜下的大明》第693章 覲見
這個年過的不太舒服,至少對那些在京中過年的京官來說是這樣的,歐陽氏病危,龐大的嚴黨從嚴世蕃、趙文華、吳鵬再到底層官員個個面帶悲色。

 大家夥兒都心知肚明,好日子只怕是要過到頭了,甚至都有嚴黨官員在嚴府內下跪祈福。

 而這個消息對徐階一黨來說簡直是天降福音,堪稱飛來橫財,就連徐階都有點不知所措,費心費力在胡宗憲身上做文章,始終不得其法,下定決心直搗黃龍!

 但是……我還沒用力,你就要倒下了?

 原時空中,徐階還要裝兩年多孫子呢。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徐璠囂張跋扈口出狂言,被嚴府的管家嚴年聽了個正著……然後,嚴世蕃找上門,當著徐階一家老小的面,正正方方賞了徐璠四個大耳光子。

 沒辦法,徐階都沒臉去攔著,徐璠公然在大街上說那三個……總算死了個!

 罵人家老娘,徐階都覺得嚴世蕃隻給了四個耳光算是客氣的了。

 從那之後,徐階一黨都閉氣息聲,這時候的嚴東樓可不好惹。

 至於既不是嚴嵩也不是徐階黨羽的那些官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是,但也都留點神。

 於是,正月裡,整個京城都安安靜靜,在等待什麽。

 但日子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去,正月十六日,開印上朝,嘉靖帝去晃了一圈就回了西苑。

 “文長這筆字愈發精進,青詞也更上一層樓。”嘉靖帝讚道:“若不是資歷尚淺,翰林學士都夠格了。”

 徐渭笑吟吟答道:“不敢當陛下此讚,但若有一日掌翰林事,定將展才撥回翰林院。”

 “那展才寧可辭官致仕。”嘉靖帝點點徐渭,笑道:“好了,少在朕面前打埋伏,他回京……戶部還想搶了去呢。”

 徐渭正要湊趣幾句,黃錦小步過來稟報道:“京山候之子錦衣衛指揮儉事崔曜在西苑口慟哭求見。”

 嘉靖帝眉頭一皺,“何事?”

 黃錦也不太清楚,雖然他兼管東廠,但如今的東廠被錦衣衛壓得死死的,宮外消息算不上靈通。

 嘉靖帝有點頭痛,要知道當年就是崔元奉金符迎鑾於興王府,將他迎入京城繼承帝位,後得封京山候,大禮議事件中也頗有出力。

 而且京山候的妻子是永康公主,位屬皇族。

 黃錦瞄見徐渭神色,試探問:“文長知曉?”

 徐渭遲疑的看看嘉靖帝,才吞吞吐吐說:“崔儉事和展才不合……”

 “說!”

 “昨日元宵,夜間賞燈,崔府多人手持大紅燈籠在嚴府門外招搖,嚴東樓……打上門去了。”

 嘉靖帝也是無語,腦子壞成什麽樣的,這時候去招惹嚴東樓?

 不過嘉靖帝也心裡不悅,你嚴東樓打了內閣次輔之子,現在連勳貴都不手軟?

 黃錦好奇問:“崔儉事和展才不合?”

 徐渭咳嗽兩聲沒說話,嘉靖帝沒好氣道:“展才那張嘴可不是天生的,崔卿當年病故前還在大罵錢福!”

 這是錢淵曾祖鶴灘公錢福挖的坑,嘴巴太碎太毒,公主嫁給誰你管得著嗎?非要說駙馬崔元長相不堪。

 黃錦出去把崔曜打發走,回來又稟報道:“戶部侍郎黃懋官,戶部主事陳有年、吏科給事中胡應嘉,都察院禦史陸一鵬求見。”

 嘉靖帝點點頭,黃懋官一行人回京恰好是除夕,今天開印立即召見。

 “陛下,臣先請告退。”

 “留下吧。”嘉靖帝懶洋洋的哼了聲,“朝中已有人稱隨園一黨,無黨未必為公,成黨未必為私。”

 嘉靖帝其實不在乎這個,其實明朝歷史上的黨派紛爭也正是從嘉靖朝末開始的。

 黃懋官四人步入後殿,一一叩首拜下,口稱萬歲。

 徐渭退到一旁默默聽著黃懋官一一講述南下查驗諸事,其實早就對過口徑了……黃懋官大年初二就拜會通政使錢錚,順路在隨園用餐。

 “遍觀台州、紹興、寧波三府共十二處,親眼所見每畝收獲稱量,臣子親手上秤,約莫十二石到十四石。”

 “細詢當地老農,其實九月中旬即可收割,畝產約莫十五石到十八石。”

 嘉靖帝斜眼瞥著徐渭,黃錦笑道:“當日可是誇口二十石的,陛下曾言,不足處以展才補之。”

 陸一鵬和陳有年忍不住看了眼徐渭,後者乾笑幾聲沒說話。

 黃懋官又道:“南洋呂宋島農戶遍看東南氣候、畝地,言東南二月至三月可耕作,七八月便可收割,或畝產能抵二十石。”

 嘉靖帝的視線緩緩落在了胡應嘉的身上,這是他慣用的伎倆,他很清楚胡應嘉是徐階的人,而徐階又和錢淵已然分道揚鑣。

 最重要的是,隨園大鬧六科,胡應嘉被揍得鼻梁都歪了,滿臉都是血,此人不會阿附隨園一黨。

 胡應嘉邁步出列,神色平靜,躬身道:“臣親手查驗,紅薯畝產十二石到十四石,洋芋未親眼所見,至於畝產二十石,當一季之後再度查驗。”

 其實別說二十石,十四石已經足夠高了,嘉靖帝有點興奮,默許錢淵通商原先只是因為沒銀子用,沒想到還真有如此奇物!

 嘉靖帝太清楚紅薯、洋芋能給自己帶來什麽了……將近四十年的皇帝,除了修道成仙之外,他如今最大的期盼無非是身後名。

 能增產數倍,史書上會如何描繪?

 可活萬民,後人如何看待自己?

 雖然早就看到持肯定態度的奏折,但直到現在,嘉靖帝終於放下心來,呼吸都沉重起來。

 壓抑住興奮的情緒,嘉靖帝強作鎮定,笑道:“還有什麽?”

 黃懋官側頭看了眼,“戶部主事陳有年足跡遍布三府,查探最細。”

 “又一個隨園士子。”嘉靖帝看陳有年相貌堂堂, 笑著點頭,“京中皆傳,隨園中盡皆俊傑。”

 “謝陛下讚譽。”陳有年躬身道:“因東南多河,耐旱未見;東南多山,展才亦選山地耕作,易活可見,戶部擬於東北、西北、西南各處選地試種,一季之後再做定奪。”

 嘉靖帝揉揉眉心,“朕記得展才言……可代五谷?”

 一旁的徐渭小聲提醒,“陛下,是寧波知府唐順之的奏折。”

 “有區別嗎?”嘉靖帝嗤笑道:“展才倒是有本事,唐荊川但當世大儒,被他當槍使。”

 “足以飽腹。”陳有年坦然直言,“最初在台州彭溪鎮,三日內展才均命人布紅薯宴,烤、燉、蒸,亦能做菜,後見洋芋,吃法更多,的確可代五谷。”

 徐渭在一旁撇嘴,黃懋官那天在隨園用餐,三人都在吐槽錢淵弄得紅薯宴、洋芋宴,剛開始吃還行,但頓頓吃,天天吃,誰受得了……其中最是義憤填膺的好像就是你陳有年。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