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臉譜下的大明》第844章 選擇
鬼鬼祟祟的鑽出巷子,在巷子口拐角處等了片刻,沒聽到什麽動靜,胡應嘉探出頭沒看到人影,才松了口氣轉身急行敲開了家門。

 今夜之行,看起來是胡應嘉突如其來,但實際上,他內心深處,曾經長久的為此思索。

 當年南下查驗紅薯事,胡應嘉幾度受到錢淵的羞辱,臨行前的一席長談,讓胡應嘉知道了很多很多……

 比如徐階和李默之間的恩怨情仇,比如趙貞吉為黨爭試圖亂浙江一省,至少,胡應嘉從李默起複之後對徐階的態度能確定前一件事是確鑿無疑的。

 胡應嘉心胸算不上寬宏,性情算不上溫和,但也有濟世報國之心,也厭煩長久不散的政爭陰雲。

 徐階為了黨爭可以做任何事,他覺得自己的門生也應該秉持這種念頭。

 張居正為了黨爭也可以犧牲一些什麽,但他有自己的底線,他的目的和徐階一樣是爬到金字塔尖,但他最終的目的和徐階是不同的。

 而胡應嘉沒有爬到金字塔尖的野心……沒辦法,嘉靖三十五年進士裡,猛人太多,但他也希望自己能做些什麽。

 所以,胡應嘉選擇今夜冒險出府,在錢家酒樓後院見了錢淵一面。

 低聲問了幾句門房,胡應嘉回到書房,端起中午留下的殘茶一飲而盡,吐出幾片茶葉,長長的歎了口氣。

 胡應嘉算是徐階的心腹門生了,他承擔著徐階的重托,為什麽做如此選擇?

 一方面,自從陸續因陶大臨下獄、嚴世蕃被劫殺等事件後,徐階聲望大跌,胡應嘉至今還記得當年在鎮海,錢淵冷笑著說出的那句話。

 “嚴分宜,奸相也,然錢某所視,華亭更甚之。”

 另一方面,對於張居正的所作所為,胡應嘉心有戚戚焉,如今裕王登基,正要澄清宇內,大展宏圖,而徐階還在蠅營狗苟。

 張居正這個黑鍋估摸著要扛一輩子了,做出的姿態將自己騙了不算,都將其他人忽悠瘸了。

 拿起一塊墨緩緩研磨,胡應嘉取過一張紙,提筆寫下,請覆核故三邊總製曾銑案。

 早就打好腹稿,胡應嘉一揮而就,將紙張放在窗邊晾乾,在書房裡來回踱步,他在心裡猜測,自己今夜之舉,到底能起到什麽作用。

 胡應嘉去年並錢淵巡視山西紅薯事,曾經在城固縣待過一段時日,徐階來信要求他探視曾銑遺孀劉氏,埋下了翻案的伏筆。

 嘉靖帝這麽快就升天,徐階埋下的伏筆已經起到作用,劉氏並二子正在徐階的安排下啟程入京,眼看著就要抵達了,而徐階準備的後手也正式啟動,科道言官上書請求為曾銑翻案,一舉帶出夏言案,最後摧枯拉朽的清算嚴黨,平反冤獄。

 這是徐階計劃中的重要步驟。

 徐階也能肯定,上至隆慶帝,下至普通京官,都是持讚同意見的,不說其他的,以鄢懋卿、趙文華、唐汝楫為首的殘留嚴黨還沒滾蛋呢,光是大小九卿就佔了三席。

 胡應嘉覺得即使沒有自己,徐階也未必能如願。

 去年巡視山西,錢淵同樣在城固縣待了很久,卻從來沒有提起曾銑遺孀,胡應嘉總覺得這是欲蓋彌彰,今夜他提起此事,錢淵泰然自若。

 另外,胡應嘉試探過,徐階並不知道城固知縣周詩,當年隨園一舉高中十余人,之後孫叔孝、陸與成、潘允端、林貞耀、趙大河等人。

 其中錢淵為核心,其次徐渭、孫鑨,吳兌、陳有年都受重用,陸一鵬、冼烔在科道言官中名望不低,楊銓更是名揚天下回京升任吏部郎中,而周詩是個不起眼的人物。

 也是,徐階是內閣首輔,至少名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周詩,不過七品知縣而已。

 但周詩選官四川某縣知縣,正好在錢淵回京前後調任城固知縣,胡應嘉猜測,應該是錢淵的安排……說不定早就和劉氏搭上線了。

 也懶得去後院上床,胡應嘉就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不一會兒就昏昏睡去,等到仆人來叫,已是天色大亮。

 手撐著椅子扶手站起來,因為姿勢而酸疼的身軀發出咯咯的聲音,胡應嘉面無表情的將那張紙拿起又看了一遍,才收拾好,徑直出門往通政司而去。

 看到胡應嘉手捧奏折而入,通政使錢錚含笑道:“克柔來了。”

 ……

 西苑。

 只是一棟普通的宮殿,隆慶帝雖然不勤政,但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有前任那般深居不出依舊掌控朝局的能力和心計,所以在登基之後,雖然玩的比較嗨,但每日都要在這兒召見或內閣六部重臣,或潛邸舊臣。

 這棟宮殿是距離直廬最近的地方,這讓閣臣們給了隆慶帝一個寬宏待人的評價。

 但實際上,只有一旁的司禮監黃錦、陳洪心裡清楚,整個西苑,只有這棟宮殿是嘉靖帝從未踏足的。

 黃錦站在角落處,讓陳洪去服侍隆慶帝,前者已經得到承諾,可歸鄉養老,亦可在京城養老,這對於太監來說,是難得的待遇……這個職業很少有人能退休,而且隆慶帝還特蔭黃錦侄兒為世襲錦衣衛指揮同知。

 徐階、李默、吳山、高拱、呂本陸續入殿,黃錦瞥了眼過去,暗想還是歸鄉養老的好,只是輪值直廬還沒有正式入閣的高拱在呂本之前入殿,顯然迫不及待……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季泉公呢?”

 “孫志高今日不適,告假在家休養。”

 說話的是李默,徐階眼皮子都沒抬,類似的情況這一個多月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了,他有心理準備。

 站在後面的高拱抬頭看了眼李默,他們倆是心中有數,孫升並無雄心壯志, 如今又身子不適,等著陛下放歸。

 而且孫升長子孫鑨是隨園中僅次於錢淵、徐渭的首腦人物,次子孫鋌知鎮海事,也是隨園中堅,八成是知道今天要發生什麽,特地避一避。

 “南京工部上書,運河山東段多有槽船漂沒,請新開河道。”隆慶帝眉頭緊皺,“這麽多年黃河都安然無恙,朕登基就……”

 隆慶帝沒有繼續說下去,臉上神情似笑非笑,口氣陰陽怪氣。

 下面眾人就算是呂本都心裡有數……這麽多年黃河、運河都安然無恙,實際上是那麽多年每一年都有問題,只不過之前嘉靖帝不肯給銀子,朝中也撥不出銀子,只能修修補補湊合過日子。

 現在南京工部是看到隆慶帝在位……說白了,就是欺生。

 能騙點銀子來自然是好事,如果漕運真出了事,反正跟你打過招呼了。

 呃,隆慶帝在資質上自然無法和嘉靖帝相比,但也不是那麽傻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