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召喚神話之萬古一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朝會
  “眾愛卿平身。”
  趙元開拂袖,而後,繼而道:
  “諸位愛卿,朕這一次禦駕親征離京甚久,對於國事很少過問,你們就一個一個來,好好的給朕啟奏匯報一番!”
  今日大朝會的重點是新定國策。
  但在這之前,趙元開得聽聽國朝各方的整體概況,以做參考!
  先從八部開始,再到五寺,國子監,督察院……一個一個啟奏匯報,從頭到尾趙元開只是聽政,不做表態!
  親征兩個月,變化很大,國朝各部司也確實沒讓趙元開失望!
  尤其是新設的兵工部、農部,和授予大任的國子監,可謂是政績喜人。
  兵工部尚書依舊是由張居正兼任,但匯報的還是兵工部侍郎黃軒和,一開口就滔滔不絕:
  鋼鐵產量再一次的翻番!
  唐橫刀日產量超過三千柄,給騎兵特配的馬刀也全面實現量產!
  玄鱗甲的工藝進一步提升,眼下庫存三千副,日產百副,用不了多久就能常備大漢軍武!
  還有一系列國朝新兵器都在研創之中。
  ……
  黃軒和退下,農部尚書徐玄安躬身上前,同樣是口若懸河:
  土豆種已經全部派發中州、涼州、並州和渝州四州,眼下已經擇地種下,長勢良好!
  新農具的普及和製造,更是全面步入正軌之中,惠及初步試點四州的數百萬農人!
  最重要的是,農部打通了一條從鄉縣到長安的吏治體系,與各級州府形成了互融互補,政令通達的效率直接攀升了數倍!
  同時還全面協同了其他諸部,尤其是工部,形成了成效喜人的無縫對接。
  所以,接下來的紅薯新種、玉米、棉花……甚至任何新種的普及,都能最短的時間之內,以最小的試錯成本全部普及開來!
  而這,便是制度建立之後的高效性和優越性所在!
  再而後,是吏部和戶部!
  吏部的吏治革新,和新推行的考成法,同樣是以試點四州為起步,配合開科取士寒門的新鮮血液的補強補缺,以及對於察舉製和門閥余毒的大刀闊斧的革新,可謂是煥然一新!
  吏治革新和地方州府吏員的全面換血,給戶部攤丁入畝的新稅法推行完美鋪路,這項幾乎是福澤萬民的減負新法,又順應民心,推行是最為迅速的!
  同時,隨著天子幾戰之後的國朝穩定,戶部對著冀州、並州,尤其是藏富數百年的雁門資源的調配權徹底集中,一下子就讓國庫充盈了很多。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開始。
  涼州一戰,並蠻族大半的疆土,收天啟州和漢南之後,還有大批的資源將會並入國朝戶部的統一配置之中!
  這對於國朝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有些地方是天府之地,沃野千裡,物阜民豐,年年財政積余。
  但有些地方,比如涼州,那就是貧瘠的不毛一地,必須依照國朝的資源調配和轉移!
  幾場外戰滅了近百萬的有生力量,並吞之後的資源是絕對富余的,同樣是要納入國朝統一配置!
  工部沒什麽可說的,就是一個工具苦力人,哪裡需要哪裡搬!
  協同兵工部,支持農部,就連戶部和吏部有時候都得吼一嗓子,屁顛屁顛差人過去!
  最閑的就是禮部和五寺之中主管禮製祭祀的部門。
  趙元開是典型的務實派實乾家,內發展外征伐,多線推進,熱火朝天,壓根就不待見那些虛的。
  不過倒也是幹了一件事。
  那就是帝陵之後的忠烈陵的設立,眼下正在全面的建設之中!
  曾經的督察院是帝王手中的一柄利劍,但眼下,也閑的不行,一來吏治一新的沒啥可參的,而來齊頭並進熱火朝天的,也不敢輕易進諫。
  最後便是國子監了。
  吳知章半退不退的擔當著祭酒職位,但基本上不怎麽主事了,全力配合著司業大人朱凌雪!
  這是皇帝欽點,官次位尊!
  所以,匯報也是由朱凌雪來做的。
  國子監的工作推展很快,不單單是皇帝欽點,算來還是張居正半個門生的朱凌雪官不大,當能量卻大的驚人!
  普及經學是個大工程,鄉野設學堂,郡縣設平校,這是工程量巨大的基建前備工作!
  同時,授學先生的選拔和調配,對於昔日門閥和被剔除吏治體系的舊吏,一切讀書之人戴罪之身都在選配之中!
  並行的還有造紙工廠,印刷工廠的適配和建設!
  而國子監更是忙得焦頭爛額,編著教材,適配年齡……等等等等!
  這其中耗費不單單的是人力,政力,還有龐大的財政支出,和地方州府與國朝之間的資源平衡!
  不過,朱凌雪做的很好,那朝服之下明顯消瘦了幾分的羸弱女兒身,爆發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強大生命力和卓越才能。
  也正是因此, 吳知章才心甘情願的退居二線。
  也正是因此,朱凌雪問其他諸部要人要錢要資源的時候,那些個老家夥們都咬著牙多多少少扣點擠點出來,然後轉個身跟張居正訴苦。
  整個國朝之中,朱凌雪和徐玄安這兩位年輕一檔的青壯派代表的新貴大臣所顯露的活力要明顯超出常人,不拘謹,不迂腐,沒有那些老家夥身上的慣性毛病,讓人不得不服!
  ……
  匯報持續整整兩個時辰。
  趙元開就那麽一字不漏的聽在耳中,了然在心!
  他很滿意。
  但,也只是滿意了。
  因為這一切都只是試點之處,局限於簇擁長安的四州之中,有著天然的環境優勢!
  下一步,推行到了冀州,遠東的青幽二州,還有數百年來和國朝脫離的漢南四州!
  尤其是漢南四州,藩王之亂剛剛平定,吏治崩塌,幾乎是從零開始。
  不過好在民心歸漢,地域優勢極大,江南魚米之鄉,東州姑蘇的軟語之地,這些在趙元開戰略之中,都是要重點發展的!
  其他沒什麽可說的。
  但國子監的經學普及,依舊是重中之重!!
  因為後續的四級學府制度,就是在國子監這個經學普及的制度之上衍生的,先授學,形成了制度,再啟武,再並入理學……一步一步的完善發展!
  制度,才是真正的根基所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