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
木炭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
從商代的青銅器到春秋戰國時代鐵器的冶煉都用木炭,利用其吸濕性來觀測氣候變化等。
木炭的燒製很簡單,大致上有兩種方法,其一便是窯燒法,用泥土築窯,滿裝木材,從窯門或火門點燃燒,使木材在窯內炭化,揮發物逸出而剩余木炭。
第二種便是乾餾法,即木材乾餾。按照出窯的熄火方法,有黑炭和白炭兩種。
雖然燒製容易,但是成炭難,成炭率太低,大多數在六比一,甚至於到十比一。而且《周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
由此可見,想要燒炭必須要等到秋季。
自然是導致民間,甚至於宮廷之中缺少炭火,若是有煤炭可以代替,按照嬴政的說法,平城的煤炭礦脈很大。
若是如此,這對於大秦帝國將會是巨大的改變。
嬴政之所以堅持要開發雁門郡,便是因為他從李康的記憶之中得知,平城煤礦,也就是後世的大同煤礦是華夏最大的煤礦。
儲量大,可采煤層多,平均厚度30~40米。灰分低,硫、磷雜質少,發熱量高,且煤層穩定,易於開采。
對於此刻的嬴政而言,最重要的是距離大秦帝都鹹陽近,同樣雜質少,易於開采。現階段大秦帝國尚未進入鐵器時代,自然只能開采容易開采的礦脈。
而且平城煤炭礦脈,在後世歷史之中早就開采,嬴政從李康的記憶之中得知,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便用文字記載有關平城地區煤層的自燃和煤炭的開發利用。
至宋代,冶金、陶瓷等行業廣泛用煤作燃料,煤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平城地區煤炭已被廣泛燒用。
在遼、金、元時,平城地區的采煤業已很發達,冶鐵業亦歷久不衰,促進了采煤業的發展。
一直到明、清時代,平城的煤炭已被廣泛應用於冶鐵、鑄錢、煉硫磺、燒石灰、燒磚、燒陶瓷、釀酒、製藥、煉黑礬等。
這些李康記憶之中的信息,讓嬴政在第一時間便做出了決定,他心裡清楚,目前的大秦帝國,只能開采最簡單的礦脈。
同時,這也是嬴政將大秦帝國第一座煤炭礦脈的開采定在平城的原因。
這裡的煤炭礦脈,不需要後世的科技,憑借人力就可以開采,而且平城煤炭礦脈儲量大,足以滿足大秦帝國。
最重要的是平城的地理位置特殊,可以最大限度的借用直道運煤炭,進入鹹陽之中,然後在經過隴西北地道,三川東海道,河內廣陽道,南陽南郡道,遼西會稽道輸送。
這樣一來,讓帝國的五大乾道徹底激活,一旦到了未來,可以建立收費點,對於商賈車輛進行收費,這樣一來,五大乾道的修繕,就不需要從朝廷國庫之中掏錢了。
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考慮周全,而開發雁門郡,這便是嬴政思來想去之後的決定,當然了對於雁門郡進行開發,絕對不光是煤炭礦脈。
對於雁門郡各地的開荒,修路等事情都必須要提上日程。
一說起修路,嬴政就想起了水泥,若是把水泥弄出來,然後鋪就的路,將會極為的耐用。
只是對於水泥的燒製,嬴政尚未從李康的記憶之中找到,他就算是想要提醒尚工坊,也無能為力。
此事只能一拖再拖,看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亦或者說,尚工坊自己研究了出來。
一念至此,嬴政連忙壓下心頭的胡思亂想,
他心裡清楚,再這樣下去,他會想一天,也不會結束。“左相,朕這一次召見你,就是給你提及一下雁門郡開發一事,下去之後,由國府官署派人前往雁門郡,與雁門郡守一道進行下鄉了解一下,然後制定出雁門郡開發方案。”
“諾。”
見到嬴政如此重視,王綰點了點頭:“陛下放心,這件事臣親自前去,以確保萬無一失!”
這一刻,嬴政目光如炬,看著王綰:“讓蕭何去,你還是坐鎮鹹陽,你不在,李斯遠在三晉,只怕是蕭何與項他搞不定。”
“老臣明白!”
嬴政對於王綰的能力還是極為相信的,他畢竟執掌大秦帝國多年,對於有些事情,早已經有了經驗。
現階段,大秦雖然要有變化,但是基本盤還是要以穩定為主。
……
王綰離開了書房, 嬴政走進了寢宮,他有些乏了,需要休息一會兒。
如今的大秦帝國決策不能出現絲毫的疏忽,他這個帝王最為關鍵,必須要養精蓄銳,唯有如此,才能做出最機智的決定。
……
博士學宮。
如今的博士學宮雖然不再有參政議政的資格,但是他們依舊是一個官署,一個負責修史的官署。
自從淳於越被馬賊斬殺之後,儒家的人,暫時安穩了下來。
“伏兄,我們這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現如今,天下人只怕是早已經忘記了我們!”茅焦目光幽深,很顯然對於當下的處境,他很不滿意。
他前來大秦是為了出人頭地的,而不是這樣默默無聞修史。
“現如今陛下橫推六國遺族,中原大定,土地改革已經到了三晉之地,我等諸子百家之人,若是不識趣,下一個開刀的便是諸子百家之人。”
叔孫通搖了搖頭,看似說的平淡,但是語氣之中的嘲諷太過明顯。
在叔孫通看來,博士學宮官署之所以淪為今日的境地,根本就是茅焦以及淳於越等人作死做出來的。
畢竟一直以來,始皇帝嬴政對於他們極為的厚待,甚至於他們在朝堂之上對於功勳武將指指點點,大秦朝野上下都不會還擊。
但是,淳於越等人要的太多,而偏偏又遇見了一個絕世強勢的帝王,現如今他們大多數人能夠活著,都是始皇帝的仁慈。
結果,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人心有不甘,想要更多的權力,面對始皇帝這樣的霸道帝王,當真是不怕萬劫不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