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229章 對策(續)
“亂世棟梁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連日降雨,使得長安城內外一片泥濘,城北渭水水位明顯上漲,可城東灞水水位卻沒有變化。

 一如開春時那樣,人們挽起褲腿就能涉水過河。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灞水上遊、白鹿原東新築一道堰壩,將大量河水、雨水攔截。

 所以灞水下遊河段,水位不見明顯上漲。

 背靠長安、在灞橋西端高處扎營的周軍,與抵達灞水東岸、在灞橋東端高處扎營的楚軍,便隔河對峙。

 因為上遊堰壩為周軍所控制,隨時可以掘堤放水衝刷下遊河道兩岸,加上連日降雨,所以,楚軍一直沒有發動攻勢。

 長安城東,城樓上,周國大塚宰、晉國公宇文護,用千裡鏡觀察著東南方向白鹿原情形。

 因為天色陰沉,又下著雨,他只能勉強看見白鹿原上那規模龐大的軍營,看不到白鹿原另一側的攔河堰壩。

 但是,正因為有這一道堰壩,讓楚軍有了被人“半渡而擊”的危險,才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對策,是宇文護定下的,壩址,他親自到現場看過。

 那裡,與白鹿原一河之隔的東面,是驪山山脈,地勢頗高,多為丘陵,所以自東面而來的楚軍,想要直接攻打堰壩是不可能的。

 要麽在灞橋一帶沿著河道往南走(灞水自南向北流淌),要麽,從東南方向繞過驪山山脈,走別道,繞到堰壩上遊。

 而堰壩上遊已經化為汪洋,雖然因為地形原因,蓄水水位不會太深,但已經把長安與武關道之間的官道淹沒。

 繞行的楚軍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急切間,如何能奪堰壩?

 不奪堰壩,如何過灞水?

 更別說白鹿原上,有不少兵馬駐扎,楚軍必須先拿下白鹿原,才好對灞水西岸發動進攻。

 雨不停下,門樓屋簷下雨簾不斷,宇文護放下千裡鏡,把視線投向東面,灞橋大營方向。

 他的表弟尉遲迥率軍釘在那裡,不會再退了,但雨一停,楚軍就會先攻白鹿原。

 一旦白鹿原失守,楚軍控制堰壩、把水放完,灞橋這邊,就是最後的決戰。

 這一戰,關系著長安的安危,也關系著周國的命運。

 打輸了,就真的全輸了。

 宇文護把千裡鏡交給隨從,轉身走進樓內,坐在坐榻上,閉目養神。

 他經歷過朝廷數次以少勝多的戰爭,但沒有哪一次的局勢,像如今這麽危急。

 毫無疑問,官軍正面打不過楚軍,這個對手的實力過於強大,已經無法用正常方式擊敗。

 即便現在能夠對峙下去,但留給周國的時間不多了,因為戰爭是在關中進行,對於當地的影響很大。

 如今是夏末秋初,麥子快熟了,長安以東地區,許多麥子被楚軍割了去。

 其他地方,譬如長安周邊,必然因為戰亂,無法收割麥子,即便之後朝廷擊退楚軍的進攻,也會因為糧食大量歉收爆發饑荒。

 楚軍今年退了,明年還能來,朝廷手中無糧,能撐多久?

 想到這裡,宇文護頓生無力之感,他已經想盡一切辦法應對,但事實證明,收效甚微。

 思來想去,就只能寄希望於那個“計策”能夠生效。

 想到那個“計策”,宇文護暗淡的眼睛,又亮起來。

 近一百六十年前,晉國權臣劉裕揮師攻入關中,破長安,滅了姚氏的秦國。

 劉裕得了關中,如虎添翼,正要有進一步作為,卻得了建康急報:為劉裕坐鎮後方的劉穆之病逝。

 劉裕擔心建康不穩,趕緊回朝,留下幼子劉義真坐鎮長安。

 劉義真不過是個孺子,挑不起大梁,關中實際事務,由劉裕安排的文武官員處置。

 結果劉裕走後,留守關中的文武官員很快便爆發內訌,自相殘殺,導致晉軍實力大減。

 胡夏國主郝連勃勃趁火打劫,輕而易舉取了關中,並擊敗來援的晉軍。

 劉裕辛辛苦苦打下的關中,就這麽被人輕輕松松奪走,還白白折了幾員大將、大量百戰精銳,可謂損失摻重。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為後方(京城)出了狀況,他自己不得不立刻趕回去,穩住朝中局勢。

 即便如此,若劉裕的宗親多一些,能挑大梁、坐鎮一方的人不止劉穆之一個,劉裕也不至於讓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坐鎮長安,兒戲般的丟了關中。

 也正是因為劉裕的宗親稀疏,兒子雖多卻都年少,所以他臨終前,精心挑選四名肱骨之臣為輔政,輔佐少帝。

 卻沒想到,自己死後,屍骨未寒,四名輔政大臣就敢廢殺少帝。

 宇文護想著歷史,期盼著奇跡出現。

 楚國國主李笠出身微寒,宗親稀疏。

 兒子雖多,但都年少,雖然年長的幾個也有二十多歲,但要應付那些開國勳貴,可未必扛得住。

 這一點,比人丁興旺、宗族枝繁葉茂的高家差遠了。

 宇文護覺得,賀六渾(高歡)的兒子們,倒是有本事,可若是沒有宗族的支持,高家郎君想要在晉陽武勳和鄴城朝士之間搞平衡,那也是很困難的。

 賀六渾剛死,侯跛子就造反,那麽,李笠要是突然死了,那些前朝文武、新朝勳貴,會服李家的小崽子麽?

 宇文護覺得不可能會服。

 若李家小崽子鎮不住場面的話,那些跟著李笠打江山的元從,會不會選李笠的侄子李昕來主持大局?

 宇文護想著想著,想到了自己。

 那年,叔叔去世後,他輔佐堂弟執政,結果,那群勳貴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奪權。

 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一個個的資格,都不比他叔叔差,哪裡會服宇文家的後生掌權?

 如果不是他當機立斷,先下手為強,宇文家早就被趕下台了。

 可惜,堂弟太天真,以為權力鬥爭是兒戲,以為他抓權是為了奪位,被左右挑撥之後,竟然不顧大局,要對他動手....

 宇文護把思緒從往事中拉回來,轉回“正途”。

 如果, 李笠死了,掛帥出征的太子必然趕回去。

 這就是他們反擊的絕佳機會。

 腳步聲起,有人未經通報就直接入內。

 宇文護抬頭一看,卻是心腹侯龍恩來了,不著惱,問:“如何,城中形勢?”

 侯龍恩回答:“晉公,城內風平浪靜,下官等仔細提防,決不讓人有開門揖盜的機會。”

 宇文護點點頭,又問:“人呢?”

 他沒說名諱,但侯龍恩知道指的是誰,看看左右。

 宇文護讓左右退下,待得房中只剩他二人,侯龍恩低聲說:“一切順利,算算日子,人,也該到開封了。”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857章 對策(續))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亂世棟梁》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