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棟梁》第88章 作繭自縛
“亂世棟梁 ()”查找最新章節!

傍晚,薊城,州廨聽事,布置完軍務的斛律羨,看著掛在牆上的輿圖,琢磨著接下來的戰局.

他關注的地點,在幽州東部,山海之間。

那裡是大海之濱,燕山長城最東端,有座依山傍海的關隘,名為鐵雀關。

這座關隘,沒有被來自北面的敵人攻破,卻是被人從腹背拿下,一如壯士未能死於戰場,卻死於己方小人的偷襲。

斛律羨看著鐵雀關所在位置,想著往事。

鐵雀關,因為西面山坡有大量鐵石露出,其狀如雀,故而得名,當初是作為燕山長城的最東端關隘而修建。

這關隘是數道邊境長城之中的一個要地,還是他親自督建的。

河清二年(七年前)突厥二十萬眾毀長城,寇恆州,試圖往南邊朔州而去。

河清三年,突厥再次入寇,不去恆州,而是繼續往東,直奔幽州。

突厥大軍入長城,大掠而還,甚至留兵屯塞北,更集結諸部,準備再次攻齊。

隨後,斛律羨任幽州剌史,加強塞防,在天保年間所建長城的基礎上,擴建、增建長城。

這條長城,西起庫堆戍,東抵於海,隨山曲屈,總長度二千余裡。

其中二百裡,經過的險要地勢,要麽塹山築城,要麽斷谷起障,並設戍邏五十余所。

同年,突厥十余萬人再次進犯幽州,斛律羨率諸將迎戰,突厥兵見齊軍容整齊,不敢出戰,很快退走,然後遣使求和。

至於燕山長城東段,因為外有營州、安州作為屏障,所以一直未受襲擾。

長城最東端的鐵雀關,基本上沒有什麽戰事。

但之所以設鐵雀關,就是防止遼西地區的靺鞨各部走碣石道襲擊幽州。

結果沒想到敵人來自關內,而不是來自關外。

現在,楚軍撤往鐵雀關外,明擺著是要引誘他們去追,斛律羨思來想去,不打算分兵太多,而是要集中兵力南下。

他手中如今有數萬騎兵,足夠攪動河北各地,讓楚軍疲於招架,又能鼓舞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楚軍的佔領。

這才是最重要的,殲滅那支躲在鐵雀關附近的楚軍,還在其次,若拘泥於這種殲滅戰而錯失收復河北的良機,那就是舍本逐末。

但是,放任一支數量不少的敵軍騎兵在後方活躍,十分不妥,所以,斛律羨還是先分兵前往鐵雀關,盯著那裡。

在鐵雀關南面挖掘長壕,“鎖”住對方,然後部分兵馬撤回薊城,再留下部分兵馬盯著鐵雀關。

若少量楚軍出擊,根本趕不走盯梢的齊軍,若楚軍全力出擊,那些盯梢的齊軍,能及時向薊城這邊傳遞軍情。

鐵雀關距離薊城,有六百余裡距離,一旦有什麽異常,薊城這裡有足夠時間做準備。

反正楚軍見齊軍主力不來鐵雀關,必然要往薊城而來,若如此,他自有安排。

若鐵雀關附近一直沒有動靜,或許楚軍是折向盧龍道設伏,亦或是直接撲向營州,那麽,對方是自己往絕路去,活該。

如果楚軍猶豫幾日,那好,他攻下范陽,徹底斷了對方的糧道和歸路,屆時糧草沒有供應,這支楚軍會不戰自潰。

所以,這支楚軍自以為計謀精妙,可只要齊軍主力不跟著追過去,對方就是作繭自縛。

斛律羨的目光轉向幽州西南面的范陽,因為楚軍在范陽的所作所為激怒了當地大戶,所以,已經有不少人聯系到官軍,願為官軍先導,助官軍收復范陽。

或許,過幾日,施展圍城打援的就是他們,而急匆匆來救范陽的楚軍,

就是他們的獵物。斛律羨派出去的斥候探得清楚,如今的幽州地界,楚軍只在兩個方向,一個是東面的鐵雀關,另一個,是西南面的范陽。

其他楚軍若要長途奔襲,自南向北入幽州偷襲薊城,可得先躲過他撒出去的無數“耳目”,這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事。

在鐵雀關前掘壕的軍隊,明日就能返回薊城,而他明日一早,就會率領騎兵南下,直奔范陽。

思來想去,己方布置完全沒問題。

侍衛端來夕食,斛律羨慢慢吃起來,吃著吃著,忽然聽得外面號角聲起,隨後刺耳的號角聲此起彼伏。

這是在示警:有敵軍接近城池。

他愣了一下,卻繼續吃著夕食,不過進食速度明顯快了許多,侍衛們見狀,心中著急,卻不敢催促。

過了一會,斛律羨吃完夕食,告急的將領也衝了進來:“君侯!敵襲,敵襲!!”

斛律羨看著對方,不急不慢的問:“冷靜些!敵人有多少,從哪個方向過來的?”

“君侯,是從鐵雀關方向過來的,兵馬無邊無際,好多,好多!我軍東進兵馬,全軍覆沒了!末將已經讓人加強城防,讓各營備戰!”

“亂講!!”斛律羨覺得這是扯談,“我派去鐵雀關的兵馬都有三萬,退守鐵雀關的楚軍,再多能有多少?全軍覆沒?”

“鐵雀關南地區,哪來的地方設包圍圈,能打得我軍全軍覆沒?”

“君侯!我軍敗了,鐵雀關的敵人,是之前估算數量的數倍以上...”

那將領一臉驚魂不定,“據敗兵說,比起之前圍困薊城的兵馬,明顯多了幾倍!”

“數倍以上?這怎麽可能!!”斛律羨還是覺得難以置信,既然將領們已經布置迎戰事宜,他倒不用太急,得先問清楚敵情。

很快,跑回來報信的幾個敗兵入內,向主帥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們奉命東進前往鐵雀關,一路上放出大量斥候,提防半路遇伏,於是,平安無事走到關南數裡外。

然後根據地形開始挖掘壕溝。

本來一切順利,昨日就能往薊城這邊回來,結果....

“海上有好多船,好多船!好多大帆船!”那幾個兵卒一臉驚恐的說著,仿佛是剛受過驚嚇,還沒回魂。

“這些大帆船,凌晨時靠泊海邊,然後放下大量小船,往岸邊過來。”

“等我軍發現時,上岸的楚軍密密麻麻如同螻蟻,拉起許多鐵絲網,已經斷了我軍後路。”

“天亮時,鐵雀關楚軍出擊,和渡海而來的楚軍南北夾擊,把官軍團團圍住..”

“他們會妖術,會召喚天雷,那些助戰的契丹兵、靺鞨兵很快就嚇傻了,跪地求饒...”

“我幾個僥幸突圍,便跑回來報信,馬跑死了,虧得半路遇到其他斥候,才有了馬,才跑回來,而楚軍一直在後面緊追不舍...”

斛律羨聽到這裡,隻覺得腦袋一片空白:從、從海上過來的?

這是怎麽回事?

楚軍怎麽會從海上過來的?

這消息已經超過他能夠理解的范圍,嘴巴微張,合不攏,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

他派營州兵馬去鐵雀關掘壕,之後大部分兵力折返回來,作為第二撥南下的騎兵。

結果,這一下子就全軍覆沒了?

從海上來的真是楚軍?莫不是妖怪吧?

聞訊趕來的幾個將領,得知這個噩耗,當中一人思來想去,一臉驚悚的說:“莫非..這海上來的楚軍,是對面青州地區橫渡而來?”

“對面?青州?”斛律羨瞪大眼睛,看著那將領。

那將領回答:“正是!”

“末將聽沿海漁民提起過,鐵雀關位置,往南,隔著大海,就是青州、萊州地區。”

“如今入夏,東南風起,自青州、萊州海灣揚帆的漁船,可以直接浮海而來,抵達鐵雀關所在臨渝地區。”

“到了秋冬季節,西北風起,臨渝地區的漁船,可以乘風南下,前往青州、萊州地區。”

斛律羨如同見鬼一樣看著對方:“這,這之前怎麽沒聽說過?”

那將領有些尷尬:“往日,也就只有漁民如此往返南北,那還是冒著極大風險的,平日裡沒多少人願意如此,都是沿著海岸行船,一旦發現不對,也好立刻靠岸。”

“畢竟海上風浪大,若以大海船運送大量兵馬直接橫渡大海南下或北上, 只要半途遇到風浪,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現在楚軍就浮海過來了!還特地往鐵雀關過來!”斛律羨吼起來,之前的鎮定已經蕩然無存,隻覺腦袋發脹。

“這是要陰謀,這是詭計!他們一定是算計好了,才撤往鐵雀關!用數倍兵力來設伏!”

無緣無故的,他就折了將近一半的兵馬,而對方是如此的無恥,居然經由海路從青州那邊直接調援軍過來。

這、這事前誰能想得到啊!

忽然,雷鳴聲起,仿佛有無數驚雷炸響,然而外面晚霞滿天,沒有一點要下雨的樣子。

很快,號角聲再次響起,薊城城樓上的哨兵,不用千裡鏡,已經能看到東面塵土飛揚之中,有大量騎兵向薊城撲來。

在外圍攔擊的己方騎兵隊伍,在一個個閃光和濃煙之中潰散,呼嘯而來的敵人,仿佛鋪天蓋地的潮水,拍向薊城外各營。

親自帶兵追擊的主將之一、青州刺史羊鶤,忍著暈船未退的惡心以及晝夜趕路的疲憊,看著前方薊城,心中激動不已。

這幾年來,皇帝交給他一個特別任務,那就是操練水師,並讓青州軍將士適應乘船作戰,為有朝一日運送大量兵馬浮海北上“奇襲幽州”做準備。

此次,他按計劃等風信起,便要運兵到幽州東部鐵雀關附近,卻正好碰到一次“奇謀”。

想了想自己登船前,留給家人的遺書,以及剪下來的一縷頭髮(萬一死在海上,頭髮作為遺體安葬用),羊鶤隻覺有些多余:

“這下,我和青州軍將士們,要立一個大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