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46章 量產
寒山堰旁,軍器作場,熔鐵爐正在運行,因為燒的是焦炭,又用了水力鼓風機、預熱風道,所以爐火燒得很旺,將大量繳獲的廢舊刀具、鎧甲熔化。

 鐵礦還未正式開采,所以軍器作場只有少量鐵礦石可以熔煉,於是只能先‘回收廢鐵’,將破損的刀、箭鏃、矛頭、鎧甲熔化後,重新鍛造兵器、鎧甲。

 李笠正在現場視察,卻停留在水力開刃機旁,看著機器給大量刀條批量開刃。

 “嚓嚓嚓”的磨刀聲中,一根根刀條漸漸被‘定角開刃’,之後,再由工匠進行精研,然後進行其他裝配工藝。

 李笠拿起一根剛磨好不久的刀條,感受著刀條上暖暖的溫熱,忽然走神。

 想起了暖暖的薛月嫦、薛月娥姊妹,想起這兩位的萬種風情,想起苦短,意猶未盡的同時,真想說一聲:

 專業。

 確實很專業,姊妹倆的表現之出色,甚至超過他的期待。

 正所謂“色是刮骨刀”,李笠拿著溫熱的刀條,想到“薛氏雙刀”的威力,思緒飛散,好不容易才收回來。

 吏員隨手抽出一把精研的環首刀,讓人試斬,目標是排成一排共十捆泡過水的草席卷。

 一名壯漢站好,揮刀一斬,輕松將草席卷斬斷,李笠仔細看了看切口,很滿意。

 一如他對薛氏姊妹十分滿意那樣。

 斬草席是模擬斬殺無甲目標,但戰場上的對手,很多都穿著鎧甲,所以,無論什麽品質的刀,在戰場上使用,免不了刀刃受損。

 對於軍隊而言,環首刀(刀)是殺人工具,而工具只要使用,就一定會有磨損。

 戰鬥越激烈,破損的刀越多,嚴重的甚至無法修複,只能回爐。

 所以軍中的環首刀是批量裝備的便宜貨,要在保證基本性能的同時,做到成本較低。

 李笠大量引入水力機械,使得製作一把環首刀的成本明顯下降,雖然品質比不上精工細作的‘精品刀’,但裝備軍隊的‘量產刀’沒那麽多講究。

 便宜、堪用且相對耐用的量產型環首刀,無論長短,軍中平均每人配把,刀盾兵甚至配兩把,可以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刀的產量上來了,刀鞘的產量不能落下,而刀鞘的製作和盾牌製作一樣,需要大量木板。

 水力鋸床,可以快速解木,生產大量板材,比起人力解木、鋸木的效率高很多。

 然後,以煤為燃料的木柴乾燥窯,在適當條件下,可以將板材進行適當乾燥而不會開裂,這可比正常的板材陰乾節省時間。

 板材是這樣處理,弓材也是如此處理,正常工藝下,弓材的乾燥需要至少一年時間(陰乾),很耗時間。

 對於量產弓而言,用乾燥窯以適當溫度對弓材進行乾燥,可以顯著縮短乾燥時間。

 雖然用乾燥窯乾燥的弓材,比不上自然陰乾弓材的性能,但量產弓沒那麽講究,李笠要的是‘裝備率’。

 刀、盾、弓、箭(箭鏃)、矛、鎧甲、兜鍪,在確保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改良製作工藝,做到批量生產,以明顯降低成本。

 所以,鎧甲的改良,那就是和扎甲有所不同的布面甲。

 說到這個話題,負責軍器作場事宜的賈成,向李笠匯報:“使君,他們覺得布面甲太悶,江南夏天又熱又濕,將士們不太願意穿,所以,不打算做太多。”

 李笠點點頭:“江南氣候濕熱,布面甲比較悶...”

 他一邊說,一邊在賈成帶領下,向另一邊走去。

 來到鎧甲作場,李笠看著工匠把已經製作完成的一副布面甲,穿在稻草人身上。

 布面甲,顧名思義,為布面的鎧甲,這種鎧甲,在明清之際很流行,是很經典的鎧甲影視形象。

 形製,就是在布衣的內側,用泡釘釘上一排排巴掌大的鐵片,鐵片邊緣相互間壓疊。

 從外看起來,這布衣上沒有一片鐵甲,但其上滿是圓點(泡釘),仿佛‘泡泡衣’。

 李笠仔細研究過布面甲的優點,和扎甲相比,製作工藝簡單,成本(製作成本和維護成本)低。

 因為扎甲的甲片需要鑽孔,每片甲動輒要鑽七八個孔以上,所以費時費力。

 然後需要大量皮條將甲片編織成型,這工時可不會少,而皮條的製作也頗為耗時,並且增加了成本和鎧甲死重。

 日常維護時,皮條也是消耗品。

 布面甲則不一樣,甲片以水力鍛錘鍛打出來,簡單修型後,鑽三四個孔即可,用泡釘釘在布衣上,工藝簡單,更換起來也很方便。

 水力拔絲機生產出來的鉚釘(泡釘),成本很低,又堅固耐用,比起皮條,優勢很大。

 所以布面甲的優點不少,製作、維護簡單,成本相對較低,但缺點也有,就是用的布必須厚,才能承受大量甲片的重量而不容易撕裂。

 江南的夏天悶熱潮濕,將士們身著布面甲,會比穿著扎甲還悶熱、難受,於是透氣的環鎖鎧,更受歡迎。

 “開始!”

 一聲令下,五十步外,幾名弓箭手對準身著布面甲的稻草人放箭,接連射了幾輪,然後工匠們開始檢查鎧甲情況。

 結果很快出來:布面甲甲片,無一被箭矢射穿。

 試射過的布面甲,很快便拿到李笠面前,攤開。

 李笠看著那幾片被箭矢射出凹坑的甲片,對結果很滿意,甲片是用水力軋機軋成的熟鐵片,成本低產量大,又經過滲碳處理,當然堅硬。

 製成的布面甲,防護能力顯著。

 徐州地區位於淮北,這裡的夏天熱歸熱,卻沒南方那麽濕熱,所以布面甲穿起來,還是能忍一忍的。

 而到了冬天,布面甲的好處就來了:耐寒。

 夾層裡有柳絮、蘆絮的布面甲,就如同一件內釘鐵片的寒衣,禦寒效果且不說,加厚的布面至少能防風。

 最主要的好處就是能量產,維護也方便、省錢。

 李笠之前攢下的環鎖鎧,還是不好公開,所以決定找機會‘換裝’,或者作為襯甲穿著。

 等到換裝完畢,他深信身著‘泡泡衣’的梁國徐州軍,一定會給齊國留下深刻印象。

 就如同明清時期軍隊穿越上千年,來到這時代,只是不會有人認得。

 。。。。。。

 夜,寢室,李笠起身,披上衣服下床,扯起薄被,給薛氏姊妹蓋好,以免著涼,隨後轉到角落。

 角落的架子上,架著一領布面甲,連帶鐵面、兜鍪和臂甲,構成一個鎧甲人。

 李笠坐在鎧甲人面前,看著對方那空洞的‘雙眼’,陷入沉思。

 他認為布面甲穿在身上顯得有些臃腫,不夠威風。

 以目前手頭的技術能力,他其實可以嘗試著做板甲,因為水力鍛錘和水力軋輥機可以派上用場,製作大塊鐵皮(相對而言)。

 只是良品率較低,且因為冶金技術的掣肘,要批量製作大面積的勻質、優質鐵皮很困難。

 板甲,是鎧甲的巔峰形態,有別稱“鐵罐頭”,防禦力極強,且重量不會過於壓在著甲者雙肩,著甲者雙臂不容易疲勞。

 奈何很貴,即便是省去四肢的胸甲,造價也不低,不能作為量產甲。

 他已經試過了,真的貴,沒有錢實行量產。

 對此,賈成提出過替代方案,那就是“鉚接板甲”。

 譬如胸甲,既然做不出整塊的勻質、優質熟鐵板,那就不如先鍛打出幾個長方形鐵板,然後鉚接成一整塊。

 胸甲可以這樣,其他部位的甲也能如此。

 這個方案不錯,但問題是同樣不好量產。

 板甲的缺點是貴,因為要量身定製各部件,靠手工修型,鉚接板甲也是如此。

 那麽,在戎服都做不到給每個兵卒量身縫製的情況下,又如何實現鉚接板甲的量身定製?

 而量身定製和‘量產’是矛盾的,這就決定了成本不會低。

 給兩萬步騎量身定製板甲(鉚接板甲)的成本,恐怕連朝廷都承擔不起。

 所以,量產甲的形製,布面甲最合適。

 批量製造的甲葉和鉚釘(泡釘), 厚布,都能做到價格便宜量又足。

 戰損後,修補起來很方便,布衣爛了打補丁,甲葉壞了,取下鉚釘就能換新。

 加上臂甲、兜鍪、鐵面,齊活。

 李笠想著想著,忽然覺得身上熱:加上內襯衣物,布面甲夏天穿起來真是捂,長期穿著怕不是要捂出一身痱子...

 所以環鎖鎧的技術,要不要拿出來,我和部下們也好名正言順穿環鎖鎧?

 “咳咳咳...”

 床那邊傳來幾聲咳嗽,打斷了李笠的思緒,他轉頭一看,看清楚後,隻覺身上瞬間發熱。

 昏黃的燭光下,床上躺著的姊妹倆,毫無遮擋,可李笠明明記得,他方才起床時,已經扯了薄被給兩人蓋著。

 現在,有人不知死活,他決定再教教對方,死字怎麽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