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棟梁》第96章 驚變
覆舟山下,重頭戲“重陽登高”即將開始,但皇帝方才離席休息後,遲遲未見露臉。

  不一會,皇太子離席,又有幾位重臣相繼離席,這讓文武官員不由疑惑起來。

  怎麽回事?

  莫非,陛下病了?

  許多人都這麽想,但也只能心裡想,可不能說出來。

  只是本該開始的登山,遲遲未見進行,皇帝、皇太子及幾位重臣又不在,大夥只能繼續欣賞歌舞、喝酒吃菜。

  大帳處,悲憤欲絕的皇太子蕭大器,抱著父親的遺體,全身顫抖,嘴巴大開,卻又不能放聲大哭,以免走漏消息。

  旁邊,擺著湘東王妃、湘東王世子及一名宦者的遺體。

  在場的大臣們,都是一臉震驚,聽侍衛們講述方才發生的事情。

  就在方才,湘東王妃及世子,有要事面君,於是,天子在大帳接見。

  當時,帳內除了天子之外只有三人,一為宦者,另兩個,就是湘東王妃母子。

  守在帳外的侍衛,聽到裡面有動靜,並且聽到宦者高呼“有刺客”,趕緊衝進去。

  “我一進來,就看見,看見陛下倒在榻上,湘東王妃一臉血汙,握著匕首站在榻前。”

  一名侍衛緩緩說著,講述事發經過。

  “湘東王世子還有....他,都倒在地上,湘東王妃隨後自刎,未做抵抗。”

  其他侍衛默默點頭,眾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已經身亡的湘東王妃徐昭佩那裡。

  毫無疑問,徐昭佩是刺殺皇帝的刺客,那麽...

  這是怎麽回事?

  徐昭佩為何要刺殺皇帝?那世子呢?徐昭佩再恨別人,也不至於殺害自己的親生兒子啊!

  一旁,領軍將軍陳霸先看著眼前四具屍體,腦袋嗡嗡作響。

  皇帝遇刺身亡,這可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他作為統領禁軍的領軍將軍,對皇帝遇刺一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當務之急是穩住局面,皇帝遇刺,幕後主使接下來必有動作,可以肯定目標必然是篡奪皇位。

  那麽,保護好皇太子就是當務之急。

  而幕後主使是誰呢?

  刺客為湘東王妃徐昭佩,那麽,湘東王蕭繹就有了極大地嫌疑。

  然而徐昭佩和蕭繹多年不和,關系勢同水火,此事廣為人知,所以蕭繹未必就是幕後主使。

  況且,世子蕭方等也遇害身亡,說不定,其中別有內情。

  再說,徐昭佩行刺皇帝做什麽?能有什麽好處?

  不可能是為了蕭繹,即便是為了蕭繹,也不是這麽個做法。

  若是為了娘家人,那也太扯談了。

  陳霸先不知道該怎辦,只能盡忠職守,提防任何人危害皇太子的安全,至於這無妄之災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厄運,無暇多想。

  事發突然,為了不驚動群臣,所以只有皇太子及幾位重臣在此,其他皇子、宗室及藩王,還不知情。

  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必須趕緊應對。

  可要如何應對?

  陳霸先認為噩耗不能傳出去,至少現在不能傳出去,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亂,為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皇太子要立刻掌握禁軍,至少要控制住台城,做出相應布置。

  然後,追查逆賊同黨,將其幕後主使揪出來。

  陳霸先正思索著,檢查遺體的禦醫忽然低呼:“這,這不是湘東王妃,他是個男的!”

  眾人聞言趕緊看過去,卻見禦醫拍了拍遺體的襠部:“是男的,是男的。”

  再用沾水的布將“徐昭佩”的臉擦乾淨,擦去敷粉,蕭大器仔細看了,發現此人面貌只是與湘東王妃有些相似。

  因為臉上敷粉,所以能夠以假亂真。

  所以,並不是湘東王妃刺殺皇帝,而是刺客扮做湘東王妃,以舉報刺客為由,來到禦前,然後暴起發難。

  因為刺客騙過了天子、世子,所以沒人提防,以至於讓刺客得手。

  那麽,如今在外面的文武官員之中,是否有逆賊同黨?亦或是樂遊苑中,還有多少逆賊黨羽?

  吏部尚書、蕭大器表兄王褒趕緊出主意:“殿下!如今須得當機立斷,請諸位皇子、藩王入見,宣布噩耗!”

  其他幾人聞言有些猶豫:向皇子、宗室宣布噩耗,即向在外宴飲的文武百官宣布噩耗。

  那麽,等同於皇太子臨危即位,立刻定下君臣名分。

  只是今日這麽多文武官員在,消息一傳出去,必然引起震動,雖然皇太子是名正言順的儲君,但掌握大局需要時間。

  按說應該封鎖消息,說天子有恙,宴飲取消,禦駕返回皇宮,文武官員各自散去。

  然後,關閉建康諸門,再調集東宮衛士入宮,接管宮禁,並且召見宿衛諸將、掌握禁軍。

  把這幾步做好,再傳公卿、在京的諸位皇子、宗室入宮,宣布噩耗,並追查逆賊同黨。

  但是,行刺的主謀極大可能為外邊宗室、文武官員中的某人,或者有同黨在其中,所以,未必會給時間讓皇太子從容掌握局面。

  而刺客孤身行刺,得手了卻也當場自刎,所以皇帝遇刺身亡的消息,可能主謀此刻未必知道。

  對方無法確認皇帝是否還活著,或許暫時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旦皇帝不露面、宣布身體有恙起駕回宮,那麽...

  對方鋌而走險也不是不可能。

  考慮到逆賊極大概率有後手,刺殺皇帝的主謀不是皇子就是宗室,待會一旦忽然發難,若皇太子早定君臣名分,應對起來反倒會更加從容些。

  如今文武百官就在外面,皇太子又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只要噩耗一出,皇位毫無疑問該由皇太子來座。

  兩種處置,都各有道理,具體該怎麽辦,不好說,畢竟事發突然,大臣們都蒙了。

  眼睛哭得紅腫的蕭大器,看著死不瞑目的父親,緩緩說:“讓有司傳令,陛下身體有恙,起駕回宮,宴飲取消。”

  王褒也不堅持主張:“是,殿下。”

  剛說完,有宦者來報,說有幾位皇子在外候見,想要面見陛下。

  這下,帳內幾位大臣犯了難:兒子關心父親,特來問安,如何擋得住?

  若擋,以什麽理由擋?

  當然,硬是要擋,說“陛下欠安,不能打擾”,倒也說得過去,可如此一來,幕後主使怕不是就明白了。

  蕭大器看著表兄,見其點點頭,又看看其他幾位,見沒有反對意見,剛要傳令,又有人入內。

  帶來一個消息:建康城內有幾支兵馬異常行動,意圖不明。

  所謂“異常”,指的是不同尋常,因為今日皇帝和大臣們在樂遊苑宴飲,對於城中各部兵馬的管束很嚴,不允許隨意出動。

  且兵馬調動須得製局的命令,但製局未得皇帝允許,是不會下令調兵的。

  今日城內能出動的兵馬,都是禁軍,那幾支忽然出動的兵馬,並不在其列。

  王褒心急如焚:“殿下!既然逆賊開始動手,卻不能讓噩耗傳出去,以免人心惶惶!”

  其他幾位大臣也意識到情況緊急,趕緊說:“殿下,還請下令,命諸軍護衛樂遊苑,文武官員未經許可,不得離開!”

  “再讓諸皇子、宗室候在帳外,不得與外官接觸。”

  話還沒說完,外面吵起來:“我要見陛下,誰敢阻攔!”

  聽聲音,卻是皇子蕭大成在嚷嚷。

  蕭大器擔心弟弟亂嚷嚷壞事,便讓王褒出去製止。

  王褒出了大帳,見蕭大成及幾位皇子被侍衛們攔著,緩緩走向前,強作鎮定:“陛下身體欠安,諸位殿下請勿高聲喧嘩。”

  “王公!陛下情況如何?”

  蕭大成問,其他幾個皇子看著王褒,同樣是一臉擔心的表情。

  “陛下正在休息,請諸位殿下稍安勿躁。”王褒緩緩說著,極力壓製心中不安:“陛下有令,諸位殿下及...”

  話還沒說完,聲音戛然而止,王褒看著蕭大成身後一個方向,目光呆滯,左右亦是如此。

  蕭大成見狀覺得奇怪,回頭看去,沒發現什麽異常。

  再看王褒,只見這位面色發白,他又順著王褒的視線看過去,愣住了。

  卻見不遠處一棵樹,樹乾上居然形成了四個黑色的大字:

  元凶弑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