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棟梁》第57章 爾虞我詐
“亂世棟梁 ()”

太陽即將消失在西邊地平線上,齊軍中軍,中軍大帳,齊帝高洋正在接見梁軍使者。

帳內,除了高洋身邊幾名侍衛,就只有心腹唐邕旁聽。

梁軍使者,為李笠的監軍長史朱買臣,以及一名副使。

朱買臣因為連日騎馬趕路,腿內側被磨得鮮血直流,所以走路姿勢極其難看,看上去有些狼狽。

“覆水難收的朱買臣,嗯,李....李使君讓你傳什麽話?”高洋用雅言說道。

朱買臣,和漢時名臣朱買臣同名,那個朱買臣有覆水難收的典故,不過,現在這位朱買臣,可不敢在齊帝面前賣弄。

他為了大功,冒險入齊營面見齊國皇帝,現在直接說明來意:

“如今兩軍將士都已疲憊不堪,不如,今晚罷兵,來日再戰。”

“給你們機會喘息?這不能吧。”高洋笑起來,一臉戲謔的看著朱買臣,“明明我軍就要贏了。”

“而你們趕來,騎兵也不過兩三千,又能如何?”

朱買臣聽司馬消難說過高洋的事情,認為對方是個瘋子,喜怒無常,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心中不安,卻強作鎮定:

“既如此,那朱某便回去複命了。”

“複命,你如何複命?”高洋問,朱買臣回答:“想來陛下是要夜戰,便如此回復。”

高洋再問:“李使君晝夜兼程趕來此處,就這麽有把握取勝麽?”

“既然敢來,當然有把握。”

高洋依舊是一臉戲謔:“有把握,呵呵,那你還來這裡做什麽?”

“朱某此來,當然是為了兩軍更好的決勝負。”

朱買臣斟酌著用詞,他冒險來這裡,當然是為了立功,畢竟能和敵國皇帝交涉,為己方爭取一個機會,這可是不小的功勞。

比當監軍的功勞強多了。

他特地帶一個隨從來,也是為了做個見證,以免湘東王起疑時,好歹有個人證。

高洋看著朱買臣,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在琢磨李笠搞什麽鬼。

什麽“今夜罷兵、來日再戰”,這不就是爾虞我詐的路數嘛!

對方突然出現,確實出乎高洋意料,可仔細一想,徐州軍騎兵大老遠趕來,恐怕無論人、馬都已經累得不行。

所以真要交鋒,徐州軍這兩三千騎兵,又能起多少作用?

而高洋還想順便把李笠擊殺,當然最好能活捉。

問題是根據哨騎來報,對方軍中有不少兩輪車,排在軍前。

按說騎兵長途奔襲,帶著車輛是累贅,因為補給可以用馬馱著,而車輛長途跋涉容易壞,真的沒必要。

如果是別的軍隊這麽做,高洋只會覺得對方蠢。

可如今,是徐州軍帶著兩輪車長途跋涉跑過來,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這肯定是徐州軍的神秘兵器,當年在鄴城外,殺傷上黨王高渙的兵馬,並在城中,輕易擊殺大量精銳兵卒。

所以高洋判斷,李笠派這個朱買臣過來,就是“欲擒故縱”,居心叵測。

他判斷李笠並不是真的要“來日再戰”,而是故意示弱,誆他立刻派兵趁夜進攻,結果官軍兵馬被那兵器大量殺傷。

然後,徐州軍連同其他梁軍一道反撲,來個反敗為勝。

高洋看了看唐邕,從對方眼神和小動作中,看出唐邕也是如此判斷。

那麽該如何接招?

夜幕降臨,如果李笠這混蛋憑借那神秘兵器搞夜襲,那麽他就會重蹈上黨王的覆轍。

因為夜裡騎兵衝不起來,梁軍靠著神秘兵器夜襲,完全可以將大營擊破,造成重大殺傷。

所以,這個朱買臣就是來迷惑他的,

無論他答應與否,今晚都會很麻煩。唐邕見皇帝沉吟著,便來解圍:“朱公,我有一事不明。”

“唐侍郎請說。”朱買臣看向對方,尊稱對方“侍郎”。

他知道唐邕為中書舍人,為齊帝任用的心腹,也知道對方不好對付,故而心中不敢松懈。

唐邕看著對方的眼睛,問:“萬一,貴軍不履行約定,連夜撤軍,溜之大吉,而不是來日再戰,如之奈何?”

這一問,讓有些心虛的朱買臣緊張起來:李笠交的底就是如此。

先連夜撤到南邊的長社城,在那裡,步兵攜帶輜重乘船沿著長社城外洧水南下入汝水,騎兵走陸路,這樣能安全南撤了。

他穩住心緒,回答:“侍郎說笑了,敵前撤軍,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

“是麽?”唐邕笑了笑,隨後看向高洋:“陛下,臣以為,今夜罷兵,來日再戰,倒是不錯。”

高洋看著唐邕,良久,看向朱買臣:“既如此,便回復李使君,今夜收兵,來日再戰吧。”

朱買臣心中大喜,卻不敢在面上表現出來,告退。

待其離開,高洋問唐邕:“莫非,李賊和其他梁軍,打算連夜撤軍?”

“微臣以為,是,不然也不會派這不中用的朱買臣來了。”唐邕說著說著,一臉鄙夷,“此人,並非舌辯之士,想要玩爾虞我詐,根本就辦不到。”

“那就這麽讓他們跑了?”高洋有些不甘心。

唐邕發表自己的看法:“陛下,李賊本就不想打,否則,也不會把那兩輪車擺出來,讓我軍看見。”

“那,如果兩輪車是虛張聲勢,根本就不是兵器呢?”高洋看著唐邕,眼睛裡閃爍著光芒。

“誠如陛下所言,李賊素來奸滑,確有可能使詐,但,我軍沒必要冒險。”

唐邕緩緩說著,向高洋行禮:“微臣鬥膽,請陛下為江山社稷故,見好就收。”

“畢竟,國朝之根本在晉陽,如今梁軍大敗,傷亡不小,定然無意北犯,河南轉危為安,陛下當盡快班師,調撥兵馬入並州,將西賊趕出去。”

他見高洋點頭,繼續說:

“李賊敢來,終究是有所依仗,只是未必願意用,所以,派個不知所謂的人來獻醜,就是給雙方一個台階下而已。”

給雙方一個台階下,這一點高洋能理解,只是那句“未必願意用”,就有些奇怪了。

唐邕發表自己的看法:“陛下,那神秘兵器威力似乎不小,這兩年來,卻從未見其他梁軍使用,譬如今日一戰。”

“所以微臣認為,這種兵器,恐怕是李笠的私藏,未必想為其朝廷所用。”

“這麽說來...”高洋眼睛一亮,經唐邕這麽一提醒,他也覺得事情不簡單。

“陛下, 微臣以為,李笠若無必要,是不會在和友軍作戰時,把那兵器拿出來用的,所以...”

唐邕的意識很明顯了:李笠確實有不想打的念頭,要把神秘兵器私藏,可一旦逼急了,對方不管不顧,那...那又是何苦?

高洋思考起來,他在不喝酒的時候,還是很理智的。

當然,因為他恨李笠入骨,所以李笠就在眼皮子底下時,情緒難免失控。

怎能不失控,李笠讓身為天子的他顏面掃地,也讓身為男人的他恨得睚眥俱裂。

一想到表妹兼愛妃被此人佔有,盡情蹂躪,高洋的心都在滴血。

此次李笠可能是故弄玄虛,但也可能真有依仗。

梁軍今日確實大敗,若真的就此南撤,應該無力再度北返,河南便轉危為安。

唐邕說得沒錯,晉陽安危是重中之重,他不能在此逗留太久,應該見好就收。

可是,李笠就在眼前,就這麽放過,豈不是太便宜對方了?

當李笠不存在?

高洋無法做到,況且,諸將也不會放著這絕好的機會不管,不會對李笠視若無睹的。

但那神秘兵器,確實是個問題,且高洋為了穩定軍心,並未把李笠軍中有威力巨大神秘兵器的消息廣為傳播。

所以,此次南征諸將,知道這一消息的人很少。

他思來想去,覺得如今戰場寬闊平整,只要兵卒們不密集結陣,就能降低那兵器對己方的殺傷,那麽摸黑打一打,也不是不行。

唐邕見高洋似乎還想有所動作,也不多說。

該勸的已經勸了,聽不聽,那就是皇帝的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