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4章 交易
夜,官邸,書房,李笠正與黃姈一起看帳本,新年將至,李府今年一年的收支帳目,也大概有了眉目。

 簡而言之,有盈余,收入雖高,開支卻很大,可稱花錢如流水,年底結算,能有盈余,難能可貴。

 李笠看著那驚人的開支,撓撓頭:“還得想辦法多賺錢,譬如明年夏天,我再多孵化些魚苗,感覺錢不夠用啊...”

 “你是因為要養兵,養馬,當然花錢如流水...”黃姈歎了口氣,“如果只是做個富家翁,可就是富可敵國了。”

 “做個富家翁?曹爽也是這麽想的,司馬懿放過他了麽?”李笠搖搖頭,“若是虎豹強壯,倒是好事,可豬圈裡的豬強壯了,就危險了。”

 這道理黃姈明白,所以她純屬感慨,合上帳簿,問李笠:“忙了大半年,你和鄱陽王的交易,算是完成了吧?”

 “嗯,好不容易完成了,可累得我喲...”李笠向後一躺,躺在榻上,翹起二郎腿。

 黃姈湊過來,推了推肩膀,李笠便轉個身,趴著,讓黃姈給自己捶背。

 大戰結束,朝廷的封賞已經下來了。

 梁森、彭均、武祥、黃?此次作戰各有表現,憑借軍功,升軍號,或升官,或進爵、加食邑。

 其他立了戰功的徐州軍將士,各有收獲。

 這就是李笠給部下創造的機會,連戰皆捷,各人憑表現刷軍功,升官升軍號。

 他本人,憑軍功,進爵彭城郡公,加食邑,加班劍二十人。

 班劍即“斑劍”,為漂亮斑紋裝飾的佩劍,佩戴斑劍的武士,是彰顯榮耀的儀仗隨從。

 但這都不是李笠最想要的,他這麽拚命,當然是要和輔政的鄱陽王做一番交易,現在,交易完成。

 第一,拜李笠為徐州牧,都督淮北諸軍事。

 第二,置淮北屯田都督府,以戰功卓越(李笠推薦)的碭郡郡守彭均為屯田都督,於淮北行‘衛所軍屯’,解決淮北各軍軍需。

 第三,徐州軍府營兵員額,增加一萬,所需錢糧,徐州自籌。

 第四,這有些隱晦,就是他的左臂右膀,至少有兩個人能憑軍功,在淮北做刺史。

 現在,一個是梁森,一個是黃?。

 這就是李笠要的交易,自己做徐州牧,心腹中的一位(按軍功大小排位)做屯田都督,開始大規模種田。

 鄱陽王也不虧,從年初的破獲謀逆大案,到後面一系列對齊作戰的大捷,都能給他這個輔政藩王刷‘領導有方’的功勞。

 但李笠想要當州牧,很難,因為這是很特別的官職。

 州牧在州刺史之上,主要為榮譽性質,且意義特殊。

 梁國五十多年來,州牧一職極少出現,一次是追贈臨川王蕭宏為揚州牧。

 一次是中大通年間,魏國內亂時,梁國封南附魏國宗室元悅為魏王,封魏國降將范遵為安北將軍、司州牧,又派兵護送這兩位北上。

 還有一次,是太清年間,封魏國(東魏)叛將侯景為豫州牧。

 除此之外,高祖(蕭衍)當年即將受禪時,封梁國公,拜揚州牧。

 所以,州牧一職很罕見,一旦授予,意義非凡。

 李笠升為徐州牧,靠的是過硬軍功,即將以州牧一職,都督淮北諸軍事。

 就是扛起整條淮北防線,率領淮北駐軍,防禦齊國。

 李笠目標是做徐州牧,鄱陽王蕭范要拉攏他,當然沒意見,但前提是李笠立下足夠的軍功,足以平息一切質疑。

 現在,李笠做到了,達到了‘交易條件’。

 而徐州軍的‘凶殘’表現,也讓鄱陽王生不起任何違背承諾的心思,於是交易順利完成。

 李笠這個微寒出身的武人,得了州牧一職,即便有再硬的軍功,從此也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成為許多人眼紅、誹謗的目標。

 不過李笠不在乎,有了職務之便,就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黃姈高興之余,卻有些疑惑:“朝廷不怕...不怕你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麽?”

 “我說過的,數學裡,正負相加,正好抵消。”李笠笑道,“你看,擴大募兵員額,以及大規模屯田,意味著什麽?”

 黃姈仔細一想,瞪大眼睛:“莫不是,朝廷認為,你從此就成了守戶之犬?”

 “哈哈,沒錯!”李笠點點頭,分析起來。

 大規模屯田,意味著開墾大量荒地,並要花數年時間耕作。

 而要守衛這些土地,就得擴軍,於是幾年時間就過去了。

 屯田兵分散在屯田區,最多打打小股盜賊,面對入侵的敵國大軍,屯田兵自保都難,所以需要戰兵來禦敵。

 那麽,為了保護屯田成果,即便徐州軍增加了一萬,卻依舊無法輕易離開徐州。

 因為徐州為四戰之地,必須留有足夠的戰兵,才能更好地保衛屯田成果。

 徐州的壇壇罐罐越多,徐州軍就越‘難舍家宅’。

 如果某一天,徐州牧李笠要造反,揮師南下,必然導致徐州空虛,那麽恨李笠入骨的齊國,必然會趁虛而入。

 徐州地區無險可守,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田地,在齊軍鐵蹄下必然面目全非,那麽,徐州軍將士,能安心跟著李笠南下麽?

 不能。

 所以有了“屯田”這個牽製,徐州牧李笠,就會被困在徐州,當個守護之犬。

 即便坐擁雄兵數萬,也只能守著淮北徐州,守著梁國的北大門。

 李笠又說:“此其一,其二,朝廷新複淮北全境,為了收買民心,許諾十年不征稅,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許多淮北州郡,駐軍所需糧草,只能靠後方運來,或者在當地高價購買,這對於朝廷來說,是極大的負擔。”

 “新複淮北州郡,城防要加固,要養兵,要備戰,防禦齊國的反撲,這得花掉去多少錢糧?”

 “所以,在淮北實行軍屯,淮北州郡做到自給自足,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然而淮北、河南連在一起,都是平原地區,齊軍於豐收季節前來犯,那麽耕種了大半年的田地,恐怕會顆粒無收。”

 “這麽耗下去,朝廷可耗不起,所以,必須有一位大將在淮北鎮守,都督淮北諸軍事,帶著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擊退齊國的襲擾。”

 “那麽,驍勇善戰又會經營產業的李三郎,就當仁不讓了,為了統率各州刺史,自然要高一級,為州牧。”

 “要保淮北平安,自然要適當擴軍,這不是理所當然的麽?”

 李笠這麽一解釋,黃姈很快想明白了:“那,我們繼續在寒山待著?”

 “繼續待著,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

 李笠喝了一杯茶,笑了笑:“鄱陽王如今風頭正盛,你覺得,諸位皇叔們,服氣麽?”

 黃姈搖搖頭:“肯定不服,鄱陽王不是高祖子孫,非帝系宗室,卻成了輔政藩王,地位還愈發穩固了。”

 “這就如同旁支把持宗族大權,小皇帝的叔叔們,誰會服。”

 李笠插話:“謀逆元凶被擒,這個大功,有一半是我送給鄱陽王的。”

 “鄱陽王大力支持我和齊軍決戰,我打了大勝仗,官軍收復淮北全境,鄱陽王刷政績刷得發光,在外人看來,我這個鄱陽人,是不是和鄱陽王勾搭上了?”

 “那麽,在諸位皇叔看來,鄱陽李三郎,搞不好就是鄱陽王的爪牙,他們若要讓鄱陽王靠邊站,可不得提防我這個馬前卒?”

 黃姈歎了口氣:“可你並不是鄱陽王的馬前卒,不是他的爪牙。”

 李笠聳聳肩:“誰信?一個外姓寒人武將,居然做到了州牧,且驍勇善戰,一旦起異心,怕不是要翻天。”

 “現在,淮北屯田,開墾出來的田地,可以捆住徐州軍將士的心思,一旦將士們放心不下土地、家人,就無心隨我南下,摻和建康的權力鬥爭。”

 “且淮北和江南之間,隔著淮南,還有長江天塹,人們和猛虎隔著兩道牆,心理上是覺得安全的。”

 “所以,我想要的,都要到了,坐鎮淮北,守住北大門,和齊國死磕,朝堂諸公暫時放了心,一舉多得,皆大歡喜。”

 說的是皆大歡喜,黃姈卻聽出李笠語氣中的無奈。

 無論事實是什麽, 在許多人看來,李笠和鄱陽王父子,就是一夥的,一旦...

 這種話題說多了敗興,李笠很快提起另一件事:“你三兄,如今憑軍功,當上刺史了。”

 “消息傳到鄱陽,你父親,怕不是要笑得合不攏嘴。”

 黃姈聞言笑了笑,沒回答,不過心裡確實高興:父親聽到這好消息,怕不是要喜極而泣。

 誰能想到,鄱陽城裡開賭檔(早已關門)的黃大車,居然有個兒子出息了,做了“使君”!

 州刺史,根據州的級別,班秩各有不同,諸如江州、荊州刺史這樣的大州刺史,和尋常州刺史,分量完全是不同的。

 但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使君(對刺史的稱呼)就是大得頂天的官。

 李笠想著黃三郎這昔日的“黑二代”,如今成了“使君”,不由得感慨:老丈人,我算是對得起你黃家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