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88章 正本清源(續)
小雨綿綿,兵卒無法操練,練不成兵的李笠,在軍營邊上的官署處理瑣碎事務,並接見客人。

 來客是主持交易市場事務的胡煒,這大半年來忙得不可開交,人都憔悴了許多。

 李笠回京任職、監稅,胡煒便為馬前卒,忙碌起來,直到現在,將交易市場管理得井井有條。

 “按照擬定的新條則,這退稅范圍擴大後,稅收流失接近百分之七成。”

 胡煒緩緩說著,面無表情,仿佛一個即將把自己子女賣為奴婢的母親,眼神黯淡。

 “交易市場會從總稅司分出去,交由少府寺管理,各種交易規則大概不會變,不過,駔儈資格的確認,要重新過一遍。”

 說到這裡,胡煒的表情,就如同被賣到風月場的小娘子,即將接待客人時,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李笠一臉平靜,問:“以你的判斷,真要這麽做,交易市場能撐多久?”

 胡煒回答:“最多兩個月,就會淪為權貴吸血的工具,名聲狼藉。”

 說完,一臉不爽:“無一例外征稅的稅關,以及所有交易必須在限定范圍內交易的交易市場,兩者密不可分。”

 “他們,又想偷稅漏稅,又想要交易市場的好處,那是不可能的。”

 “貪婪,無能!只會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真是又蠢又壞!”

 李笠糾正:“不,他們不蠢,只是單純的壞而已,隻管自己吃得肥頭大耳,不管別人是否瘦骨嶙峋。”

 “稅關繼續對沒靠山的人嚴格征稅,但他們借助擴大了的退稅特權,讓稅關對自己形同虛設,還能形成成本上的優勢。”

 “然後掌握交易市場,操縱競價貿易,讓那些沒靠山的人,只能在市場裡接受他們的低買高賣,還無法反抗。”

 “壟斷渠道,壟斷市場,對買賣雙方兩頭吃,這種壟斷式的中間商剝削方式,才是官商最喜歡的盈利方式,幾乎不用動腦子,就能賺大錢。”

 “然而以擾亂市場、盤剝中小商販為代價賺來的大錢,只有少部分入國庫,大部分,就進了他們以及靠山的錢袋。”

 “所以,他們不是又蠢又壞,就是單純的壞。”

 胡煒聽到這裡,按奈不住:“君侯,難道就這麽看著他們胡作為非為?”

 “你說他們是胡作非為?”李笠反問,然後笑起來:“他們說這是正本清源。”

 “人亡政息,是必然的事情,給一個搖搖欲墜的大房子換腐朽的房梁,可比新建一座大房子,困難得多。”

 “所以,對於尋陽王來說,妥協更劃算,況且他這個錄尚書事的機會,想要抓住,就得妥協。”

 “當朝皇叔那麽多位,有資歷有威望的,又不止尋陽王一個,他雖然最年長,卻沒誰規定,就得最年長的皇叔來輔政。”

 “機會只有一次,尋陽王為了這個機會,必然得向建康城裡的各方勢力妥協,不然,就算錄尚書事,這位置也坐不久。”

 “要知道,太后可是提防著這幫小叔子,提防叔奪侄位,畢竟前不久,齊國那邊才剛來了一出。”

 見胡煒一臉生無可戀的模樣,李笠安慰:“人生不會坦坦蕩蕩,你也莫要往心裡去,想開點。”

 更應該鬱悶的是李笠,胡煒見李笠一臉輕松,歎了口氣,點點頭。

 。。。。。。

 翌日,午後,私第,剛回建康不久的王琳,招待應邀前來作客的李笠。

 “大王情況如何了?”李笠問,王琳搖搖頭:“唉,就靠人參吊命。”

 李笠又問:“那,將來王妃鬧起來,你們怎麽辦?”

 “還能如何,朝廷來定吧。”王琳不住歎氣,他被湘東王叫回來,無非是給世子蕭方諸撐腰。

 湘東王知道自己一旦去世,王妃必然鬧事,找太后哭鬧,要讓嫡孫蕭莊繼任湘東王王位。

 於是湘東王把在淮北亳州任職的王琳叫回來,也好給王氏姊妹和蕭方諸壯膽。

 外任刺史,未得許可不得擅自離開任職地,所以湘東王在請辭“錄尚書事”之前,動用權力,把王琳調回來。

 王家兄弟,如今在世的是王珣、王琳,王琳比起兄長王珣,能力更強,更有膽識,人脈也更廣。

 給姊妹以及蕭方諸撐腰,勝算更大些。

 畢竟,涉及“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的話題,當朝太后以及宰輔們,不好反駁湘東王妃的請求。

 雖然湘東王自有門生故吏以及心腹,但涉及這種事,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麽。

 且湘東王死後,湘東王妃就是王府後宅之主,到時候搞起事來,王氏姊妹這兩個妾,十分被動,蕭方諸也不好對嫡母有什麽過激行為。

 畢竟東海徐氏子弟,在朝中也頗有任職高位者,湘東王妃的兄弟沒幾個在世的,卻還有侄兒們可以依靠一下。

 所以,湘東王讓王琳回京,就是讓王琳這個兄弟、舅舅,來盡心盡力給姊妹和外甥撐腰。

 王琳明白事不宜遲,馬不停蹄趕回來。

 說了一會,王琳把話題轉到另一邊:“我有所耳聞,說等尋陽王錄尚書事,於軍事這邊,要重用勳臣子弟、將門之後。”

 “雖然不知是怎麽個重用法,不過,希望你莫要多想。”

 “你這是安慰起我來了。”李笠笑起來,接過話茬。

 “國朝定鼎,勳臣及將門子弟,出身為京兆韋氏,河東柳氏,河東裴氏,又有南歸的泰山羊氏等,他們雖然比不上王謝高門,但名聲依舊顯赫。”

 “朝廷用他們來裝點門面,和齊國那邊比起來,也頗為氣派不是?”

 “況且遠親眾多,在周、齊兩國,都有同宗子弟身居要職,關鍵時刻,這種宗親關系,能派上用場也說不一定。”

 “譬如招降納叛,同宗之誼,天生就能拉近相互關系,若招納其他士族出身官員,士族對士族,也讓對方覺得有面子。”

 王琳聽出李笠語氣中的“怪調”,卻不接話,而是聽著。

 李笠繼續說:“再說京兆韋氏,當年鍾離大戰,大破魏軍的韋睿,威振天下,有韋虎之稱。”

 “其子孫在侯景作亂時,或勤王,或守台城,無愧國恩、皇恩。”

 “其孫韋粲,為文帝心腹,侯景作亂時率軍勤王,在建康鏖戰,為國捐軀,同時戰死的還有幾個兒子,以及族人上百,可謂滿門忠烈。”

 “現在,朝廷要重用韋氏子弟,擔當軍戎重任,也是理所當然。”

 “河東柳氏也是同理,而河東裴氏、譙郡夏侯氏,本就是國朝勳臣,在兩淮深耕多年,如今對其子弟加以重用,無可厚非。”

 李笠舉例:“譙郡夏侯氏,郡望可就在如今的亳州地界,若以譙郡夏侯氏子弟任亳州刺史,對於收買當地豪族人心,大有助益。”

 “雖然當年,夏侯氏出了個忘恩負義的逆臣賊子夏侯譒,但樹有枯枝,不能就此否定夏侯氏子弟的一片報國之心,所以朝廷也該給個機會了。”

 “而說到泰山羊氏,堅守台城的羊侃老將軍,我可是佩服之至,如今泰山羊氏諸將,蓄勢待發,為國效命,不會拖泥帶水。”

 “有這些勳臣、將門子弟在,朝廷不愁沒有棟梁之才可用,讓這些勳臣、將門子弟擔當大任,才是正本清源之舉。”

 李笠的話愈發陰陽怪調起來,讓王琳覺得十分尷尬,情緒不知不覺間被對方調動。

 戰場之上,出身有何用?

 難道能面門中箭不死?頭被砍斷不死?還是報了名號就能打勝仗?

 打仗,看的是實力,能打勝仗就是有實力,和出身無關。

 自侯景之亂起,梁國國內戰火不斷,能否在戰場上立功,機會對於武人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對於王琳來說,他是會稽兵家出身,大多數部下說得好聽是江湖好漢,說得難聽就是群盜。

 十余年來,他們靠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流淚、流汗又流血,才有了今天的官職和爵位。

 而不是靠搶勳臣、將門子弟的機會,撿便宜撿回來的。

 現在好了,國內無事,也無外患,就覺得我們是粗鄙莽夫,覺得擺不上台面。

 要讓士族子弟取而代之,登堂入室、談笑風生,我們就被拒之門外,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真是豈有此...

 王琳越想越不痛快,卻忽然驚覺:我怎麽被李笠給帶歪了?

 明明是我來勸你想開點,結果變成我想不開了...

 他收拾心情, 看向李笠:“尋陽王錄尚書事,執掌朝政,總是要考慮多一點,有些人事任命,我覺得應該是表面功夫,所以,莫要往心裡去...”

 李笠見王琳一副“明明自己一肚子火,還要勸別人冷靜”的樣子,真想笑。

 人亡政息,主政之人一換,政策大調整在所難免,古往今來大體如此。

 所以,李笠敢搞事的前提,是有能力平事。

 湘東王完蛋,接任“錄尚書事”的必然是某位皇叔,退一步是某位老資歷的宗室藩王,再怎麽輪也輪不到李笠。

 除非他直接造反、奪權。

 尋陽王錄尚書事後,必須“回饋”支持者們,接下來定要“正本清源”,如此,才能做到“人心所向”。

 “尚書省會很熱鬧,今日,尋陽王正式錄尚書事。”李笠說完,喝了一杯茶,說:“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