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5章 甜棗
皇后和張貴人同一天臨盆,生下的都是女嬰,如此一來,大行皇帝就沒了子嗣。

 不過,另一套方案隨即啟用:先帝(蕭綱)第二十子、樂梁王蕭大圜,雖然已經去世,但其幼子已經接入皇宮,過繼給先帝(蕭大器),以大行皇帝弟弟的身份,繼位。

 於是,空缺數月的皇位,有了主人,卻是一位幼帝。

 新君,為太后嗣子,所以太后依舊是太后,大行皇帝的皇后,為新君寡嫂,封為“敬明皇后”。

 因為新君年幼,朝政,依舊由丞相總攬。

 一眨眼,已經入冬,總攬朝政的李笠,本該很忙,但實際上卻沒那麽忙。

 因為大部分事務全都交給佐官處理,所以他只需要抓重點。

 午後,在丞相府官署處理公務的李笠,與丞相府長史張鋌交談,而張鋌現在說的,是一件往事。

 宋、齊換代,齊帝蕭道成打算勵精圖治,於是理所當然想要“檢籍”(清查戶籍),以增加賦稅,增加國庫收入。

 此時的戶籍,因為管理不善,多有庶族地主乃至商賈賄賂郡縣官吏篡改自家戶籍。

 使自己家在戶籍上被列為士族,亦或是祖上有軍功,以此享受各種特權,不繳納賦稅、不服勞役。

 並且隱瞞田產,家中人丁數。

 針對這種情況,朝廷置版籍官,查處戶籍不實者。

 凡是虛報、偽報或篡改自家戶籍的家庭,一律從戶籍登記上剔除,此即為“卻籍”。

 查出的“卻籍”者,全家充軍流放邊地。

 蕭道成在位沒幾年便去世,蕭賾即位後,繼續推行“檢籍”。

 隨著這項政策的持續實施,郡縣官吏在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偏移”,釀成越來越多的“冤假錯案”,三吳地區的反抗情緒愈發高漲,後來便出事了:

 永明四年初,會稽地區有個叫做唐寓之的人,利用會稽太守王敬入京的機會,聚眾起事,首先攻下富陽。

 隨後,被卻籍者紛紛參加,有數萬之眾。

 卻籍的民戶,大都是北來僑民,他們的戶籍本為白籍,因此暴亂者被稱為“白賊”。

 唐寓之又攻下桐廬,進佔錢唐、鹽官、諸暨、余杭等縣,並在錢唐稱帝,置太子,改國號為吳,建元興平。

 唐寓之還派兵進攻東陽郡,殺東陽太守蕭崇之,並進攻山陰。

 齊帝蕭賾收到急報後,立刻調集兵馬平叛,官軍一擊就將叛軍主力擊潰,唐寓之兵敗身亡。

 此次變亂很快平息,但是,三吳地區對於“檢籍”的反抗情緒依舊持續高漲,“水”繼續沸騰,唐寓之之亂,只是開始。

 眼見著局勢慢慢失控,蕭賾不得不宣布停止“檢籍”,讓戶籍回到宋末狀態,之前被卻籍流放的人悉數返回原籍。

 於是,那些篡改戶籍的庶族地主以及商賈,重新獲得如士族一樣的特權。

 中樞(皇帝)則顏面掃地。

 張鋌總結:唐寓之之亂,明面上看,是在“檢籍”過程中,被貪官汙吏逼得走投無路的一群人揭竿造反。

 實際上,是各地庶族地主對“檢籍”的反抗情緒,釀成了這場變亂。

 蕭賾手上有兵馬,可以鎮壓這樣規模的叛亂,也不介意再鎮壓個幾次。

 但是,當民情激憤到一定程度,爆發的叛亂規模必然遠超唐寓之之亂,這可是會動搖王朝根基的。

 所以,蕭賾選擇退讓,息事寧人,檢籍不了了之。

 張鋌今日說起“唐寓之之亂”,是想提醒李笠,等“檢寺”結束後,開始向地主們征糧、征稅時,可能面臨什麽局面。

 若以為只要乾掉幾個敢出頭的就能萬事大吉,那可就麻煩了。

 地主們沒一個願意老實交稅(田租)、交出隱戶的,無論士、庶都是如此。

 小地主實力不夠無法硬扛,心裡有不滿,也只是在家發發牢騷,大、中地主們心裡不滿,自己不會跳出來,卻會攛掇別人跳出來。

 真要是那樣,可不妙。

 三吳各地,乃至全國各地,隔三差五就冒出幾個反賊搞事,四處流竄,襲擾郡縣,官軍四處平叛,只會疲於奔命。

 兵馬頻繁調動,必然大幅增加開支,而時不時爆發的叛亂,會影響當地百姓生活,以及農業生產。

 譬如某地,春天時爆發叛亂,即便官軍很快將其平定,可百姓誤了農時,一年的收成就會大受影響。

 若叛亂爆發在秋天,影響也不小。

 而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各郡縣又要加強兵力駐守,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張鋌認為,在之後開始的“檢籍”之中,存粹使用武力,解決不了問題,所以要軟硬兼施。

 也就是打一棍,給一個甜棗,

 所謂的“甜棗”,就是給庶族(寒族)以相對公正的入仕當官途徑,只要保障這一點,庶族(寒族)地主們,會合作的。

 行府兵製,讓寒族子弟有機會以軍功入仕,算是一個辦法,但江南的地主未必願意子弟從軍,憑軍功入仕。

 因為打仗會死人的,不是哪個父母都舍得讓自己的兒子上戰場,也不是每個追逐功名的人,有勇氣上陣殺敵。

 尤其對於那些清高的讀書人來說,從軍就是“犯賤”。

 張鋌給的辦法,是“吏轉官”,實行另類的吏選(這裡的吏指的就是吏,而不是官):

 通過考核,將三吳地區一些確實有真才實學的郡縣吏員,進一步提拔,為官(流外官)。

 在新的職位上進行歷練,為期一到三年,只要歷練表現合格,就能“入流”,即成為流內官。

 這裡所指的“吏”,不是賤吏,而是佐吏級別的吏。

 三吳地區的郡縣佐吏,多為寒人子弟(小地主出身),多有宗親,在地方上關系盤根錯節。

 只要讓這些人有了盼頭,並且切實吃到“甜棗”,那麽為了好不容易獲得的機會,就會配合朝廷的“檢籍”、“檢地”。

 如此一來,反抗的情緒就會緩和。

 而引入一些寒族子弟為流內官,可以讓李笠獲得更多的支持,將來就能以許多寒族出身的官員,構建起一支相對忠誠的官僚隊伍。

 李笠說:“這主意不錯,但有局限性,等同於是給三吳地區的福利。”

 張鋌回答:“特事特辦,一切,為了能順利檢籍、檢地。”

 李笠反問:“那別處呢?這個權宜之計,還是有局限性,應該給各地寒族子弟,以繞過九品中正製,入仕做官的機會。”

 “明公是說...是之前提起的定期考試選拔?”張鋌來了興致,因為李笠如今是丞相,所以他對李笠的稱呼,變成了“明公”。

 李笠點頭:“考試選拔,國子學就實行了許多年不是?而且據說高家的齊國,也曾在州郡召集學子入京考試,考試合格者有任用,這招數可不新鮮。”

 他說到這裡,笑起來,“但國朝的國子學考試制度,黑幕重重,你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張鋌也笑了笑。

 他作為昔日的“替考”,當然知道國子學考試選拔制度的各種黑幕,但是,這不是制度的錯,是人的問題。

 制定制度的人,帶頭違反制度,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制度淪為笑柄,這可不是制度的錯。

 “明公,雖然士族子弟多有濫竽充數者,但總體而言,才學出眾者還是很多,若論考試,寒族子弟,可考不過他們。”

 “若將考試選拔制度,從國子學放大到各地,恐怕,最後脫穎而出的,絕大多數是士族子弟。”

 張鋌的擔心很現實,如今,大部分學問被士族壟斷,甚至只有士族家裡才有大量書籍可以翻閱。

 寒族子弟要靠考試來和士族子弟競爭,是爭不過的。

 但李笠有了個主意:“你有沒有想過,考試成績,分兩榜,分別排名?”

 張鋌聞言一愣,隨後想到了:“明公!莫非是..士榜、庶榜?分榜取士?”

 “沒錯,士族一榜,庶族一榜,用不同的考卷,難易度不一樣。”李笠又笑起來,這靈感,來自明代的科舉“南北榜”。

 “你想想看,庶族子弟不用和士族子弟交鋒,難度自然就小不少。”

 “黃金和黃金在一榜,青銅和青銅在一榜,這叫戰力匹配。”

 “而一般的士族子弟,不需要入國子學讀書,也可以有機會通過考試選拔,入仕。”

 “考試可分..譬如三級..姑且按兩級算,初級考試是州內考試,不設門檻,只要是良民,就可按戶籍上士、庶身份報名,參加初級考試。”

 “通過了初級考試,可以參加第二級考試,即到京城,參加尚書省省考,榜上有名者,便可入仕。”

 “黃金考生相互競爭,決出的前..譬如前五名,入仕,起步流內清官,至少二班,具體官位,由皇帝親自來定,其他落榜者,下次再考。”

 “青銅和青銅競爭,決出的前十名入仕,起步流內官,一、二班,官位,同樣由皇帝來定,其他落榜者,也是下次再考。”

 “你想想,只要考中了,榜上有名,就可以當流內官,這可是多少寒族子弟在仕途掙扎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成就?”

 “這種兩榜考試制度一出來,士榜的競爭必然比庶榜的競爭激烈,你信不信無論士、庶,都為之瘋狂?”

 張鋌面露喜色,不住點頭,李笠又說:

 “兩榜定期考試選拔制度,若真的實行,你覺得那些庶族地主,還會改戶籍,變成士族麽?”

 張鋌笑起來:“肯定有不少人要改回來!士族戶籍可以免稅是不假,可比起當官的機會,那又算什麽?”

 “一個家族,若子弟靠著考試入仕當了官,那整個家族就有希望了!區區免稅,算得了什麽?”

 “若戶籍是士族,他們的子弟參加考試,就得和士族精英子弟競爭,哪有出頭之日?”

 張鋌越說思路越開闊,他作為當年國子學的“替考”,本身才華橫溢,奈何因為身份,無法入國子學讀書,更不可能參加考試去當官。

 現在,李笠提出的這個構思,讓他眼前豁然開朗:

 既然要收買寒族(庶族)地主人心,甚至收買一些較低門第士族的人心,這樣的制度化兩榜定期考試選拔制度,簡直是巨大的“甜棗”。

 軟硬兼施之下, 或許,等“檢寺”(整頓寺廟)之後便開始的“檢地”、“檢籍”,能順利的實行。

 李笠當然不會忙碌樂觀:“構想是構想,實行起來,卻不一定理想,但是,我覺得可以實行,哪怕需要在實行過程中不斷完善。”

 “這個任務交給你,如何?”

 張鋌大喜過望:“定不辱命!”

 李笠點點頭:“此事不能急,要考慮好方方面面,考試選拔制度,國子監實行了幾十年,在其基礎上改良,比較穩妥。”

 “制度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執行者,以及監察制度,以避免出現替考等考試黑幕。”

 “不過呢,我會放出風聲,讓朝野內外,有個接受過程,若真要實行、試行,少不了群策群力,參與進來、出謀劃策的人,不會少。”

 “各種非議也不會少,你要有個心理準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