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60章 太不要臉了!
()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亂世棟梁 ()”查找最新章節!
 延陵西,梁軍大營,中軍大帳,主帥、西昌侯蕭淵藻正召集諸將議事,商議如何攻打延陵。

 自拔營東進以來,官軍接連打了幾場小勝仗,均為材官將軍(伏波將軍)李笠打勝的,所以此時,李笠說話嗓門很大。

 “我軍進攻延陵,要麽速攻破城,要麽圍而不攻,打援。”李笠大聲說著,看著主帥及在場的將軍們,底氣十足。

 “外無必救之援,則內無可守之城,末將以為,當打援,只要擊退逆賊援軍,延陵,自然就拿下了。”

 有將領問:“伏波不是擅長攻城麽?為何不攻城,而是要打援?”

 李笠回答:“速攻城池,需要大量物資,如今我軍雖然距離建康百余裡路程,但物資轉運頗為不易,因為敵騎時常襲擾。”

 “一旦速攻不下,敵援軍抵近,我軍就會被對方內外夾擊,這就不妙了。”

 “伏波所言甚是,不過。”奉命前來助戰的趙伯超發話,“延陵終究是小城,以伏波的攻城術,難道一兩日攻不下?”

 李笠看著這位,笑道:“延陵距晉陵、曲阿不遠,敵軍來得很快,而且我軍兵力有限,蟻附攻城,傷亡難說,一旦傷亡過大,就算攻下來,又要如何迎戰後續敵軍?”

 李笠說得有道理,但問題是太年輕、資歷太淺,如今有資格參與議事的將領,哪個不是多年宿將,不僅領過軍,還治過民。

 眼下,一個黃口小兒在這裡越俎代庖,要定下策略,許多將領其實不服。

 奈何,李笠如今風頭正盛,不說之前速下壽陽、鍾離,就說前不久官軍大捷,李笠出力不少,所以天子很看重此人。

 這種人,不好當面得罪,所以,老滑頭們都默默聽著,然後察言觀色,看看連話都說不上的主帥蕭淵藻如何決定。

 許多人都發現,白發蒼蒼的蕭淵藻有些不耐煩,而且臉色不是很好,很像是要發作卻忍著的樣子。

 趙伯超當然也注意到了,所以等著蕭淵藻爆發,把李笠罵得狗血淋頭。

 說實話,

李笠在他眼中,根本就不算個玩意,若在往時,他早就三言兩語把對方罵得訥訥告退,不過,這出頭鳥可做不得。

 去年的寒山之戰,趙伯超兵敗被俘,後來朝廷和魏國(東魏)和談,魏國就把他和一些將領放回國。

 後來,邵陵王率軍勤王,解台城之圍,趙伯超在邵陵王麾下作戰,知道這李笠得了鄱陽王世子任用,且立下大功,又得皇太子些許看重。

 如今皇太子登基成了新君,李笠的前途好像不錯,所以,他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免得給自己樹敵。

 然而此次攻打延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必敗,所以趙伯超隻想著如何在大潰敗中安全後撤。

 正思索間,卻聽蕭淵藻發話:“敵軍兵力眾多,我軍須先取延陵,然後以城池為依托,和來犯之敵交鋒,所以,需先攻城。”

 不等李笠說話,蕭淵藻直接下令:“我意已決,先攻城,兩日之內拿下延陵,然後與逆...”

 “這不可能!”李笠打斷了蕭淵藻的話,“我軍...”

 “放肆!本帥說話,你竟敢打斷!”蕭淵藻高聲呵斥著,“大膽李笠,你以為你是誰?膽敢在此放肆!”

 趙伯超見這一老一少居然吵起來,驚訝之余,卻不打算去勸和,反正他和這兩人沒什麽交情,就算打出人命,也不管他的事。

 當然,裝模作樣勸一勸是必須的,不過是說幾句話而已。

 然而,他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見眼前這兩位吵起來,不由得一驚。

 不、不會吧!你們莫非...

 。。。。。。

 延陵,侯景正召集諸將議事,西昌侯蕭淵藻的軍隊即將抵達延陵,他要一戰殲滅對方,掃平通往建康的道路。

 然後集中兵力猛攻建康,趕在更多的勤王兵馬抵達之前,拿下台城。

 自大軍南渡京口以來,已經過了不短的時間,梁國的勤王兵馬已經開始抵達建康,所以他不能再拖下去了。

 至於攻入建康後,如何拿下台城,侯景已經有了安排,現在就差兵臨城下,而擋在道路上的唯一一個障礙,就是西昌侯蕭淵藻的兩萬兵馬。

 這兩萬兵馬,騎兵大概是一千五百左右,攻不足,守有余,所幸,對方要來攻打延陵,這就是絕好的機會。

 “據細作來報,昨日,梁軍將帥內訌。”

 王偉一邊說,一邊看著眾將:“西昌侯蕭淵明,和材官將軍李笠起了爭執,兩人由爭吵變成拳腳相加,最後蕭淵藻將李笠砍成重傷。”

 “李笠部下衝擊大帳,將其搶出去,然後閉寨自守,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眾將聽到這消息,有些回不過神:梁軍將帥內訌?那李笠瘋了敢當面頂撞主帥?

 而主帥居然還把頂撞自己的將領給砍成重傷?李笠可是唯一擅長攻城的將領,把他砍死了,還打什麽延陵?

 這就內訌了?是演戲騙我們上當吧,這太假了!

 將領們覺得所謂“梁軍內訌”假得不能再假,王偉看看左右,又看看侯景。

 見侯景看著自己,他遲疑片刻,補充:“這蕭淵藻,據說年輕時,曾因酒後爭吵,砍殺開國勳臣,導致其部曲暴亂。”

 自稱‘侯譒’的夏侯譒,見侯景看向自己,趕緊回答:“這件事,我曾聽說過,確有其事。”

 他看著眾人:“不過,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當年的蕭淵藻年少輕狂,不到二十歲,砍死勳臣,不過是酒後失態。”

 “如今,他已是年近七旬的老者,棱角早已被磨平,又如何會像當年那樣,一言不合就砍人?”

 夏侯譒說完,轉向侯景:“大王,下官以為,此為敵軍的計策,要利用蕭淵藻當年舊事,演一出戲,好讓我軍以為,他們真的內訌了。”

 這說法沒錯,在場將領多有讚同,但也有將領覺得這可能真就是一次意外,若能抓住這個機會....

 王偉對這種看法表態:“機會?這或許就是他們設下的陷阱,讓我們以為有機可趁,便全力去攻。”

 有將領反駁:“萬一這是真的呢?他們因為內訌,不得不停止進攻,那麽,搞不好幾日、十幾日就過去了。”

 “真要是這樣,抵達建康的援軍,就會更多,就算這是假的,那就意味著他們已經不打算直接攻城,而是想用計策,引我們去攻。”

 “也就是說,他們很有可能已經決定以守待攻,而不是直接攻城,亦或是主動與我軍野戰。”

 王偉認為梁軍內訌是對方設的陷阱,所以己方不能出擊,不如等上一等。

 一直不吭聲的宋子仙插話:“萬一,這是那將帥之間演戲給皇帝看呢?”

 “蕭淵藻難道不知這兩萬兵馬來攻延陵是送死?他會不會找人演了一出戲,故意鬧內訌,以此拖延時間?”

 宋子仙所說,王偉不是沒想到,但他認為梁軍一定是有陰謀,而不是單純的避戰。

 其他人則被宋子仙一番話點‘醒’:為了避戰,故意的?

 李笠擅長攻城,若被蕭淵藻砍成重傷,那就指望不上了,既然接下來梁軍沒把握速下延陵,蕭淵藻就不需要進攻,可以退守句容。

 成功避戰。

 許多人為梁軍將帥的伎倆所震驚,心中不約而同罵道:為了避戰搞這麽一出,也太不要臉了!

 宋子仙看著眾人,說:“他們拖得起,我軍拖不起,若不能拿下建康以及台城,我們...”

 然後看向侯景:“大王,無論對方是否真的內訌,恐怕他們不會再來攻延陵。”

 侯景點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雖然現在他的軍隊在三吳可以為所欲為,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況且對三吳用兵,目的就是要引建康駐軍出擊,然後將其擊破,再攻建康。

 結果,不久前句容一戰,己方慘敗,導致原先的布局失去作用,隨著時間推移,局勢勢必對自己越來越不利。

 梁帝為了湊兵,甚至把死對頭邵陵王打發到荊州,將湘東王調回來。

 可想而知,當勤王兵馬越來越多時,梁軍發動的進攻,就會更加犀利。

 屆時,就算他攻佔三吳幾處要地,面對兵力佔優勢的梁軍,無接下來論是野戰還是守城,都很難擋住。

 所以,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他親臨延陵,就是要調集兵馬將蕭淵藻的兵馬殲滅,結果,對方卻來了這一出。

 為了避戰,將帥化身伶人,演了一出‘參軍戲’,如此一來,可以名正言順的避戰,至少能拖上十天半個月。

 這種伎倆也虧你們想得出來,太不要臉了!

 侯景心中怒罵,但罵人沒用,趕緊收拾心情,抬手示意安靜,眾將停止議論,帳內鴉雀無聲。

 隨後是侯景的聲音在帳中回蕩,沙啞而尖銳:“無論他們是演戲也好,真的內訌也罷,至少這十余日,不會來攻延陵, 而我軍不能耽擱。”

 王偉認為梁軍在用計,所以己方最好不要輕易出擊,此時還想說些什麽,但他知道侯景等不下去了。

 而當前局勢,也確實不容他們再拖延下去,所以王偉便默默聽著。

 侯景環顧眾將:“既然他們不可能來攻延陵,也罷,我們就出擊!”

 “無論如何,都要盡快攻入建康!”

 一番布置之後,諸將散去,侯景隨後離開,王偉看著空蕩蕩的大帳,想起梁軍將帥內訌一事,不由得心中恨恨。

 為了避戰,連這種辦法也想得出來,好,好!

 皇帝又不是傻子,見你們如此避戰,遲早要算帳!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0章 太不要臉了!)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亂世棟梁》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