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3章 未慮勝,先慮敗
又是一個上午,寒山堰旁,李笠正在釣魚,因為用的是假餌,也能釣上不少魚,所以引來許多士兵圍觀。

 當然,李笠不是在釣魚,而是在用老套路“釣”人。

 水花飛濺,李笠奮力揚竿,將一尾“尖嘴子”從水裡扯出來。

 “尖嘴子”又稱“白條”,即後世所稱鰷魚,分布很廣,是常見的肉食性魚類,所以能夠借助擬餌釣法將其釣起來。

 旁邊,一個年輕人見李笠釣上頗為難釣的“尖嘴子”,來了興致:“李監作,這技藝可否傳授一二?”

 這位就是被李笠“釣”上來的人,兩人如今算是熟悉了。

 李笠把魚放到魚簍,取下擬餌,也就是‘鐵片魚’,放在手心裡,向對方說:“簡單,我仔細一說,你便能領悟。”

 “這種釣法,只能釣那些性格凶猛的魚類,所以,草魚、鯉魚很難釣得上來。”

 “羊兄見過貓捉老鼠麽?有時候貓捉老鼠,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本性,以及覺得無聊,所以抓了老鼠,不急著吃,而是不停把玩。”

 兩人是昨日認識的,年輕人姓羊名鶤,李笠稱其為“羊兄”,對方稱他為“李監作”。

 “那些性格凶猛的魚,就是水中猛獸,可以因為餓而捕食,也可以因為被激怒,而撕咬獵物,所以....”

 “所以這擬餌釣法,是要用假魚,在水裡囂張的遊,盡可能搞出動靜,讓那些凶猛魚類注意到。”

 “它們可能因為餓,也可能因為被激怒,於是撲上來咬,那麽,讓假餌遊起來像真魚,就是要領。”

 講解了原理,李笠讓羊鶤試著用擬餌釣法釣魚,當然,這需要操作漁輪,所以漁輪的用法也得教。

 教了一會,羊鶤覺得懂了,嘗試著釣魚,結果不知是運氣好,還是有天賦,真就釣上來一不小的尾“尖嘴子”。

 “這技藝不錯,不錯!”

 羊鶤頗為高興,將魚取下,放入魚簍:“未曾料,釣魚也有如此技法。”

 “其實跟打仗是一樣的。”李笠將魚竿收好,和對方聊起來,圍觀的士兵見狀散去,走向不遠處的軍營。

 “打仗,經常有誘敵的,對不對,把敵人引過來,引入伏擊處,然後四面圍之,敵人就完蛋了。”

 “既然要放誘餌,那誘餌就得像模像樣,如同這假魚..”

 李笠拿著鐵片魚,做著遊動的動作:“引得對方按捺不住,不管不顧的撲上來咬...”

 羊鶤點點頭:“沒錯,這釣魚,和打仗也有...”

 話還沒說完,羊鶤見李笠立正不動,一臉恭敬的看著自己身後,隻覺後背發涼。

 轉過頭一看,一個身著鎧甲、須發斑白的中年人,板著臉、盯著自己。

 “阿耶!”羊鶤趕緊行禮。

 中年人發問:“你不去整頓軍務,在此作甚?”

 “孩兒,孩兒在領悟打仗的道理。”

 中年人撚著胡須:“噢,釣魚也能領悟打仗的道理?”

 羊鶤乾咳數聲,把李笠方才所說,複述了一遍。

 中年人聽了之後,點點頭:“這話說得沒錯,不過,不是你偷溜出來釣魚的借口。”

 “孩子知錯,馬上回去!”羊鶤說完要溜,被中年人一把抓住:“你說你釣魚,魚呢?”

 “在這裡、在這裡。”李笠趕緊把魚簍遞給羊鶤,中年人看看李笠,又看看釣竿,再看看李笠的衣著。

 “不知小郎是誰家部下?”

 李笠知道這位來頭不小,趕緊回答:“卑職鄱陽李笠,少府寺尚方署監作。”

 “鄱陽李笠?”中年人聞言,又看了看李笠:“你就是、就是....那個多事的李笠?”

 這話有意思,讓左右不由得多看了眼前這高個幾眼,李笠覺得最後一句話有些耳熟,卻不敢遲疑:“卑職正是鄱陽李笠。”

 “陛下提過你,呵呵,真是難得。”

 中年人笑起來,看著李笠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長:“鄱陽王府的命案,可把幾位殿下折騰得不輕啊。”

 “呃...”李笠不知該說什麽,他想起來了,第一次見徐驎的時候,對方提起過陛下曾說“那個多事的李笠。”

 於是李笠覺得無奈:你日理萬機,當了幾十年皇帝,一大把年紀了,什麽風浪沒見過,怎麽就記得我這個小人物呢?

 “小子,你為何會跑來這裡?”中年人問,李笠回答:“卑職來寒山大營公乾,順便..順便長長見識。”

 “長見識?你要長什麽見識?”

 “想看看打仗是怎樣的。”

 “看打仗?你不怕丟了性命?”中年人說完,看向眼前幾乎是一望無際的軍營。

 李笠能猜出對方的身份,權衡利弊,回答:“節下在此扎營,是最安全的地方,哪怕出了什麽事,也一定能全身而退,小子在此避風,不怕。”

 “喔?”中年人轉頭看著李笠,良久,笑起來:“你真不怕死啊!”

 。。。。。。

 下午,堰壩邊上軍營,一處篝火邊,李笠正在烤魚,羊鶤也在烤魚,兩人邊烤邊聊,因為周圍沒有閑雜人等,所以聊的話題有些犯忌諱。

 “貞陽侯不會打仗,我看遲早要出事,阿耶也是看到這點,所以才特地移營到此,以防萬一。”

 “兵敗如山倒,在曠野裡潰逃,遲早要被騎兵追上,不過這裡地勢好,只要嚴陣以待,徐徐而退,追兵不敢輕易接近。”

 “唉,當初堰壩築成,回水灌了彭城時,阿耶就極力主張強攻彭城,趕在敵軍援兵抵達前破城,結果貞陽侯不吭聲。”

 “後來,敵軍援兵到了,阿耶主張趁其立足不穩,猛攻,貞陽侯還是不吭聲,實在被問得不能不說,就說陛下自有安排,我等不能擅作主張。”

 “呸!我看他就是膽小,畏敵如虎!不會打仗,成日裡就只會喝酒,然後拿陛下的話當借口!”

 “阿耶說了,這樣下去遲早要敗,別人,我們管不了,只能自保。”

 李笠一邊聽著羊鶤的牢騷,一邊聽著北風帶來的動靜:北面的喧囂聲,越來越大了。

 這動靜,從上午開始就有了,越來越大,看來是前方正在交戰,不過距離梁軍主營地有一段距離。

 也不知是對陣廝殺,還是攻拔營寨。

 李笠覺得梁軍此戰前景堪憂,各部兵馬表現不怎麽樣,於是打算回去。

 無意間發現鼎鼎有名的“羊將軍”在這寒山堰旁扎營,戒備森嚴,軍紀嚴明,和其他梁軍將領的營地形成鮮明對比,讓他印象深刻。

 給李笠的感覺,就是臨近期末考試,男生宿舍裡,其他人都在玩電腦、玩手機,只有這位羊同學跑到教室看書,溫習功課。

 所以他覺得這裡安全系數高,決定冒著風險留下來,長見識,於是施展釣魚套路,試圖進入這軍營。

 四年多以前,李笠和梁森經歷過一次大戰,以及潰敗,但他和梁森只顧著逃命,搞不清楚狀況,沒能長見識。

 這一次,他要仔細看看,在大軍潰敗時,應該如何應對。

 也就是學一學,如何打一場敗仗。

 兵法有雲: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

 打仗菜鳥就要有打仗菜鳥的覺悟,李笠認為既然羊將軍先慮敗,那就有一定幾率在潰敗之中全身而退,他正好見識一下。

 哪怕為此堵上性命。

 羊將軍,當然就是眼前這位“羊兄”的阿耶,侍中、冠軍將軍羊侃,父子倆出身泰山羊氏。

 羊侃此次隨軍出征,監作寒山堰,屢次提議主動出擊,結果主帥蕭淵明不置可否,於是羊侃駐扎堰旁,以防萬一。

 李笠之所以對這位羊將軍如此有信心,是因為來之前,做足了功課,對於北伐軍主要將領,都有了大概了解。

 所以他能確定羊侃是很會打仗的將領,而不是草包。

 羊侃祖父,據說為宋武帝劉裕部下,也就是說,羊侃祖上是南朝人。

 後來劉宋政局動蕩,宋國的徐州刺史叛變,帶著地盤和軍隊投降魏國,羊侃的祖父當時在徐州為官,就此陷於魏國。

 羊家是將門,羊侃自幼習武,又有長輩教授兵法,為將門虎子。

 多次帶兵平叛,積累了大量的打仗經驗,甚至在魏國治下的關中平叛時,一箭射死叛軍主帥。

 因為其父經常在兒子們面前念叨要回南朝,加上各種因素,羊侃放棄在魏國的大好前程,大概在將近二十年前,和兄弟們一起,帶家眷、部屬南下。

 重回南朝的泰山羊氏兄弟,深受重用,成為梁國‘軍界’一股中堅力量,這也是南朝歷代的短板:

 能打的武將,大半是北人。

 或者,是聚集在淮水、漢水流域(南北對峙前線)的北來流民、豪強集團,其中脫穎而出的將領。

 這個趨勢,越往後越明顯。

 當今天子起家時的武勳,大多是淮水、漢水豪強出身(包括祖上南下的北方世族),四十多年過去,元從武勳們相繼去世,後代漸漸轉化為文化貴族。

 雖然這些家族中也有子孫為將,甚至還有出身寒族的白袍將軍陳慶之,但總體上而言,如今梁國的‘軍界棟梁’,大多是最近二三十年間,南下北朝武將及其後輩。

 其中就有以羊侃為代表的泰山羊氏子弟。

 羊侃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個人勇武也很出名,李笠就聽徐驎提到過,當年少府寺專門為這位羊將軍,製作了長達二丈四尺的兩刃槊。

 矛長丈八即為槊,一般的馬槊長度在二丈左右,而馬槊越長就越難用,這位羊將軍用二丈四的馬槊,禦前演武時震驚全場,可想而知武力有多強。

 所以,李笠權衡利弊後,決定找機會到羊將軍的軍營‘暫住’,親自感受一下,兵敗之際,合格的將領要如何帶領所部兵馬全身而退。

 這個時代沒有軍校,將門世家不會把帶兵打仗的學問教給外人,所以,李笠只能自己想辦法,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代價,就是以命相搏,這也是如今時代無數小卒走向名將的必經之路。

 然而想在羊將軍的軍營混吃混喝可不容易,於是李笠用老套路,用擬餌釣魚,成功套路了羊將軍的年輕兒子。

 看著眼前這位被他套路成功的“羊兄”,李笠問:‘大戰將至,我也有些能戰手下相隨,想要助戰,不知羊兄可否給小弟一些鎧甲以及弓箭若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