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焉知夢》第18章 黨爭
  隴右軍因為顧淮已死的消息再也瞞不住了,士氣低迷了很久。雖然西涼已滅,但是想到顧將軍已經死了,每個兵丁都很難過。他們是與顧將軍在西北同吃同住共同堅守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人。顧淮在他們心目中已經成了一種信仰,他們對顧淮的崇敬遠勝西北的百姓。

  直到聖人下令追封了顧淮,又加封了顧瑜,將士們才稍感安心。雖然顧將軍不在了,但是陛下似乎是和顧將軍一樣的人。

  有這樣的愛兵如子的人存在,縱使有一日會戰死,也覺得是值得的。

  隴右軍的軍心穩了,沈淵的手便伸向了西北。孫長青在路上耽誤了半個月,就是這半個月,隴右軍已經被蠶食了兩成,大多人被編入右安軍,另一小部分被編入六安軍。

  六安軍現任的將領也是沈淵的人。

  所以沈淵到底是在西北戰役結束後佔了便宜。

  此消彼長,此長彼消。

  看著沈淵的勢力越來越大,王充不可能不行動,今日朝堂上的事,就是因此而起的。

  “張侍中今日又上朝了。”崔元小聲說道。

  沈淵面無表情:“如今我佔了便宜,他們自然是要咬一口回去的。”

  崔元還要說什麽,台上的太監已經高聲唱和聖人上朝,陛下既然來了,再說話就不合適了,於是崔元抱著笏板乖乖站好。

  隨著皇帝落座說完客套的開場語,陸遜從百官中走出:“臣有本奏。”

  沈淵和手下的官員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

  “如今我大周地廣物博,周圍列國為敬,百姓安居商戶樂業,實乃天朝。然孟夫子有雲: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我朝有法家拂士,卻無敵國外患,如今正是需要未雨綢繆之即。”

  “故而臣鬥膽請聖人著令,修築長城。”

  歷朝歷代皇帝基本都修築過長城,為了防禦外患,這提議沒有什麽不對。

  但是修築長城需要人力物力,沈淵身為六部尚書,自然管的是錢財和人力。

  王充這是打算借著軍事的力,來消磨他啊。

  沈淵看向王充,視線如刀。

  王充根本不在意,怨恨是敗者的事,這次的奏請合情合理,失敗的隻可能是沈淵。

  “邊防工事向來是朝中大事,如今西北戰事剛落定就修築長城,陸少府可知需要多少物力財力?”戶部侍郎薑正應對道。

  修繕的事與戶部密不可分,他出來比崔元出來合理。

  “邊塞穩定,百姓才可安居,百姓安居,才有我朝。”陸遜說道,“若邊塞不穩,何以穩民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為臣說到底還是要懼怕民心,否則史書上留馬明可是要遺臭萬年的。

  聖人自認明君,百官自認賢臣。

  陸遜這番話更是說得義正言辭,仿佛不是為了黨爭,而是為了社稷為了大周。

  薑正不慌不忙接道:“不修長城也是為了民心。”

  “我朝西北戰事陸陸續續持續了十三年,在此之前與後梁又有數十年的征戰,邊關連年戰亂,耗費巨多,即便如此稅收依然從未漲過。這般巨大的耗費卻從未傷及百姓,這才是民心所向。如今戰事已定,內外無憂,正是發展民生的好時機,若在此時修築長期,必定掏空國庫,這些人力錢財難道陸少府難道打算自己出嗎?還是說要再上奏請增加賦稅?”

  你今日敢上本請增加賦稅,明日民眾的唾沫就能淹死你!

  民治賦稅不是陸遜擅長的,

但是陸遜沒有覺得羞愧,而是從容退下,又有官員走出。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注1】然無棄之不用者,何哉?皆因邊境事安則民心安。此時西北戰事雖已定,但爾等又敢保證日後不會有其他勁敵出現嗎?彼時待如何?臨陣磨槍嗎?”此人聲音洪亮,言之鑿鑿,引起一片讚同。

  許攸。薑正心中念著他的名字。吏部的一名普通文官,雖然處於六部之中,但並非六部所有人都是沈相一黨,許攸便是王相一黨。

  “那依許朝議之言,便是要不顧民生了?”薑正冷笑著反問道。

  “非也。民器之耗乃是戶部之事,如有障礙理應戶部官員設法解決,並非顧左右而言他。【注2】”許攸亦是義正言辭地說道。

  這便是把鍋甩給戶部了。

  真有你的!王充心想。沈淵,這次不愁你不輸!

  朝堂上陷入片刻沉寂,連龍椅上一直未發話的聖人也不打算定論。

  不過沒關系。王充暗自握緊了笏板。這次的奏請合情合理,端看沈淵有無後手。就算沈淵有後手,隱患也會就此埋下,他日若邊境突然戰事,今日之事就是問罪沈淵的理由。

  王相公志得意滿得意洋洋,然而下一秒笑容就裂開了。

  一直未在百官之列,立於百官側邊的禦史中,張衡走了出來。

  “臣以為許朝議所言有失偏頗。”一如既往的醇和的聲音響起。

  張衡!你敢壞我好事!王充的笑容僵住,一臉不可置信。

  張衡在朝堂中話並不多,一直是醉心學術的形象。朝中的政黨之爭一直都是沈淵和王充在鬥,張衡一直在修書寫文,對於這些鮮少發話,張黨也是朝堂看起來最與世無爭的一群人。

  最近張衡的話似乎越來越多了。上一次表面問罪孫長青,使孫長青和沈淵暗地“和解”,這一次又是出來幫沈淵說話。

  張衡,你的日子是不是過得太安穩了!

  張衡沒有在意王充的敵意和沈淵的驚訝,不慌不忙說道:“前朝不能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惟解築長城以備西涼,情識之惑,一至於此!聖人今委任孫長青於涼州,遂使西涼城敗,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注3】

  張衡的話說起來並沒有什麽力量,因為戰事不可琢磨,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一概而論的。但他要做的也只是出來說這句話。

  因為張衡出人意料地站出來,朝堂上的爭執暫無定論,陛下既沒有說修長城,也沒有說不修長城。畢竟是邊防大事,其中需要考慮的太多,許攸的憂慮也是皇帝的憂慮。民生問題是國之根本,有時候更甚軍事,不能踏錯一步。

  修築長城的提議被暫且擱置下,但是這個事情不會就此打住,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朝堂定然是沈淵和王充的人每日辯駁。只是張衡摻和這一腳,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張侍中和沈相公聯手了?”下了朝的相府依然熱鬧,一眾人皆是憤憤又疑惑不已。

  “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聯合起來的,但不可不重視啊。”一名紅袍玉帶官員說道。

  是啊,如果張衡和沈淵聯合起來了,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陸遜則在一旁若有所思……

  按理說,張衡和沈淵不會聯合,因為政黨不同。沈淵勢大,這對喜歡玩製衡的皇帝來說並不是好事,聖人本應也打壓沈淵的,但是聖人沒有,他今日在朝堂一句話也沒有說。

  沒有說話,就意味著聖人恐怕不想修長城。陸遜那時就想到了,所以他借勢退了下來。

  聖人為何不想修長城?這也是陸遜今日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們可以指責戶部辦事不利,但是戶部的問題一時不會解決,身為皇帝必然是要考慮現實存在的條件——此時連年損耗,戶部的存底不益修築長城。

  所以,張衡的話雖然沒有多少力量,但偏偏是聖人想聽的,聖人也能借此將此事置後……

  陸遜看著書房裡依然爭得面紅耳赤吵鬧不休的官員們, 默默拿了紙筆給王充寫了自己的答案。

  而在寢殿的皇帝,也召來了探聽消息的太監詢問此事。

  雖然張衡的話深入他心,但是他還是要知道張衡和沈淵暗地裡有沒有勾結。

  身為帝王,多疑一點兒不是很正常的嗎?皇帝想道。如果張衡真的和沈淵暗地有勾結,那對於朝堂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三足鼎立的局面能解決好很多事,但是一言堂不會。更何況官員權勢太大,就容易起一些不改起的念頭,防微杜漸才是正道。

  太監全福行了禮答道:“張行公暗中沒有和沈妙才有過接觸,兩人手下的謀士和大臣也未曾合計。”

  沒有聯合?皇帝摩挲著青花瓷杯盞。全福所說必然是他能查到的所有信息都表明這兩個人沒有聯合。但是凡事就怕萬一,皇帝不會留這個萬一存在。

  “派人盯緊沈淵。”皇帝說道,品了口茶,又頓了頓,“讓陳四仔細查探。”

  陳四是皇帝在沈相府裡埋下的一顆棋子,負責查探相府日常異況然後報給全福。

  全福應聲是,連忙行禮退下了。

  君心不可測,從他在皇帝身邊第一天起,就知道這個道理。

  【注1: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出自李白《戰城南》】

  【注2:顧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3:不能精選賢良……豈不勝遠築長城?出自《舊唐書·李勣傳》,原文是唐太宗李世民讚李勣。唐太宗李世民認為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比修築萬裡長城更管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