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最新章節!
馮紫英很喜歡沉宜修這種深淺有度,既表達了對自己的關心,同時也不會過分探究,尺度把握得很好,除非自己願意主動告知對方,否則她都是淺嘗輒止,一切看自己的態度。
相比之下, 寶釵太謹慎,而寶琴則太熱切,至於迎春、二尤她們在見識上又要遜色一籌了。
沉宜修是官宦出身的閨閣小姐,而且作為沉珫的嫡長女,沉珫很多時候並沒有因為她是女子就避諱朝務上的事情。
在沉珫擔任禦史期間就曾經和女兒經常探討,而在沉珫出任東昌府知府和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後,沉宜修都還一直和其父保持著書信往來。
期間也免不了要和自己父親在信中談及時政,甚至有時候也會把丈夫的一些觀點意見和父親交流, 所以在這一點上, 無論是薛寶釵和薛寶琴都要遜色不少。
當然馮紫英有時候也會和寶釵寶琴談及時政,在他看來,寶釵寶琴都是極其聰慧的女子,而且本身也一樣是官宦出身,雖然後來淪為皇商,但是某些方面的敏感性卻依然保持著,所以天賦都不差。
反倒是林黛玉在這方面卻是最不敏感的,枉自老爹還是永隆帝最信重的巡鹽禦史,但黛玉卻是半點都沒有繼承到這方面的天賦,成日裡悲春傷秋,沉湎於那等詩情畫意中,不過這也讓馮紫英反而更滿意。
若真的是黛玉都變成了成日裡和自己探討朝政事務,那這畫風也變得未免太離譜了,也會讓自己這個紅樓迷感到失望。
“相公的意思是朝廷對這些附逆之事並沒有那麽看重,
反而更關心能從中獲得些什麽?”沉宜修皺了皺眉, 有些不太敢置信, 長久以來過於正統的觀念還是讓她難以接受這種。
馮紫英能理解妻子的這種驚詫, 還是把很多事情看得太神聖太理想了一些,他想了一想才道:“宛君,如果你換一個角度也就能理解這種事情了,無外乎就是兩兄弟爭家產,府裡的下人們各自站隊,然後大家各自佔了幾間房,相互吵嚷著謾罵,然後各家小孩卻還沒有來得及分開,還在對方的屋裡,在局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你會對那些小孩子們有多少仇恨,甚至非要致對方於死地麽?”
這麽一說沉宜修好像也有些明白過來了,實際上現在被查抄拿下的這些人,其實都根本算不上什麽要害人物,真正的要害人物也不可能這等時候還傻乎乎地留在京師城裡等著朝廷來拿下,無論是牛家王家還是賈家,都不過是些閑散或者說邊緣化的角色,便是斬盡殺絕,對於大局又有多少影響呢?
若有所悟,沉宜修也輕笑了起來:“那相公還這麽四處奔走替賈家謀劃?反正朝廷也就是要錢銀, 賈家這些東西都全數充公,然後發賣便是,頂多也就是賈家被流放發配罷了,總歸是性命無礙。”
“那也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馮紫英搖搖頭,“馮家好歹和賈家也是世交,寶釵和迎春也都和賈家是親戚,我多少也算是沾親帶故了,若是不出手幫一幫,也會招人閑話的。”
馮紫英也不好深說,再說沉宜修大度,但女人在這方面上情緒也是說變就變,所以能回避最好回避,哪怕對方知道自己是有意避開,那也要比當著她的面說這些的好。
沉宜修似乎也意識到了一些什麽,微笑不語,也不再和丈夫爭論,這等事情點到即止,丈夫也是有主意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話而改變什麽。
******
文淵閣。
“自打大同那邊流民進京的消息傳開,五日內城裡糧價已經又上漲了一成,照這樣下去,只怕要出問題。”方從哲澀著嗓子道:“流民現在還在路上,最早的一批已經過了房山,後邊最遠的還在紫荊關到易州一線,易州那邊有近萬人災民跟著,……”
“京通二倉的糧食遠不足以把糧價壓下去,……”戶部尚書黃汝良臉色陰沉,“現在不是糧食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預期的問題,大家都認定京中糧食不夠,所以大小糧商都是惜售囤糧,都想要等到糧價最高的時候再來出貨,可越是這樣,糧價就漲得越高,就算是我們京通二倉糧食全數拋出來也無濟於事,立即就會被嚇破了膽的民眾一搶而空,到那個時候價格會更高,……”
這京中糧商幾乎個個都是有些跟腳背景的,即便是朝廷官府也不可能逼著這些人把糧食放出來,而且一旦官府這麽做了,那麽這些糧商也有許多對策,大不了將鋪子裡的糧食賣光,就掛出無貨的牌子,那只會更加刺激糧價。
“流民那邊疏導截留也很難,地方上也想盡了辦法,但是他們也無力解決這些人的就食問題。”齊永泰沉吟著道:“本身北直這幾個府這幾年就一直旱情不斷,幾無積蓄,加上今年大旱,自身難保,現在再遭遇大同那邊流民一裹帶,有這麽大的流民規模其實也在我們預料之中,……”
“京通二倉的糧食還是不能動,一來如明起所言,這個時候出售京通二倉的糧食毫無用處,而且只會增加民眾恐慌,繼續抬高糧價;二來這是壓箱底的,不到萬不得,不能動用,流民到時,還得要賑濟需要,所以還是要從其他渠道來想辦法。”李叁才看了一眼齊永泰,“順天府在大沽口新建了一批糧倉,儲存了不少糧食,我知道是紫英用於應對流民進京時賑濟用糧,但我們是不是可以……”
齊永泰忍不住皺眉,他就知道自己這個弟子在大沽口囤積的這批糧食會被人盯上。
當初馮紫英在永平府時就提及過,而且據他所知在榆關就有不少包括商人們自己建立的糧倉來囤糧,但當時的理由是主要要供應遼東和東蒙古地區,保持較大規模的儲糧很有必要,這個理由也十分充分,但當時永平府也自行建立了一些糧倉用於儲糧,只是規模遠不及商人們自用糧倉。
馮紫英到順天府之後就一直在考察糧食儲運事務,而且也多次和齊永泰提及過北地天時不好可能帶來旱情,單靠京通二倉和水次倉難以保證需求,尤其是漕運極易因為各種原因中斷的情況下,這種風險更大,齊永泰聽進去了一些,但是卻仍然沒有足夠重視。
現在看來馮紫英是早就意識到漕運不可靠,所以才極力推動南北海貿,想要以海運來替代漕運,而且還確確實實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如果沒有馮紫英在永平府所作的這一切,榆關港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漁港,別說南北海運,便是和周圍的近海往來都沒有,但現在卻成為南方物資輸往遼西和東蒙古地區最重要的樞紐,而在漕運中斷的情況下,榆關港立即就能夠承擔起南方貨物出入京畿的重要作用。
現在馮紫英到了順天府,又以順天府的名義在大沽建立了糧倉,主要是應對順天府各州縣可能出現流民災民的賑濟用糧儲備,這本來該是由戶部統一來規劃的,但現在戶部的京通二倉不足,難以穩定局面,還不得不打地方上的主意,這委實有些讓人尷尬。
李叁才的建議也博得了此番列席會議的黃汝良的大力支持:“道甫兄所言極是,大沽口存糧應當由朝廷統一來安排,而且還應當繼續鼓勵商人們從南方運糧到這裡,取代通州成為當下維系京畿地區糧食輸入的咽喉,……”
葉向高見齊永泰臉色不渝,輕輕咳了一聲。
這二人一唱一和,分明就是早就商量好了,李叁才要保障東來南下的軍隊物資,黃汝良要穩定京畿糧食補給,這都需要糧食,大沽口那點兒糧食只是一方面,他們更關心的是從南方到北地的這條糧食輸入渠道體系,這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可問題是這個渠道體系顯然是馮紫英一手建立起來的,而且還不是官營體系,朝廷想要接手,就意味著從港口碼頭到倉儲設施再到整個運輸船隊的人員體系,以及在南方的整個貿易夥伴體系,相當龐雜,這甚至可能是人家賴以謀生的一整套體系,你憑什麽張口要接手就接手?
葉向高也甚至知道這不僅僅是馮紫英一個人能決定的,除了馮紫英自己的私人外,這裡邊還牽扯到山陝商人出海計劃,要知道當年在海貿體系中山陝商人幾乎無人涉足,在馮紫英的鼓勵甚至是以永平府那邊的鐵料外運需求逼迫下才算是和南方商人合作建立起來,現在還不容易見到成效了,你張口就要拿走,肯定會引發極大的反彈。
葉向高清楚齊永泰的性格,這個人性子雖然方正,但也還是比較顧全大局的,這種情況下也應該是能理解朝廷難處,但是如果吃相太難看,那反而會激怒對方,所以這就還得要講求一下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