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長阪坡開始》第八百二十二章打起來的準備工作
法正與龐統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劉備看向行事穩重的諸葛亮。

 三個在身邊的軍師,劉備從心裡上而言,還是最認同諸葛亮的建議。

 要是沒有諸葛亮最為開始的謀劃和指明方向,那自己也走不到今天。

 “孔明,你怎麽看?”劉備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拱手,沉穩道:“大王,依我之見,他們必會被曹操誅三族。”

 “這麽說,你也不同意支援他們?”

 “非不願,實則無奈。”諸葛亮指著地圖道:“先不說我軍支援路途遙遠,

 就他們想要憑借家中奴仆成事,這種想法,就異常危險。

 起事前夕,必會向眾人說明緣由,可是他們能保證這些人能夠與他奮戰到死嗎?

 事不密,必會被曹操所趁。”

 “但是金禕既然給大王來信,那我們便不能置之不理。”

 諸葛亮覺得軍事方面會失敗,但是政治方面,還是有搞頭的。

 保留這些思漢之士的性命,待到合適的機會,大軍進入中原,興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劉備點點頭,單純從軍事角度上而言,金禕這些人的謀劃是必敗無疑的。

 先前衣帶詔事件,便是以失敗告終。

 故而劉備認為這種處於強大敵人內部起義的事情,極少數能夠成功。

 除非你大軍壓境,有接應的人,金禕他們在裡應外合,興許有成功的可能性。

 “既然是思漢之士,向雲長求救,我意還是回信一封。”

 劉備斟酌道:“勸勉他們勿要輕舉妄動,還是等待雲長打下宛城,興許才有機會接應他們。”

 “大王英明。”

 三人表示同意,總之,就是沒法出兵。

 尤其是萬一這信是用來釣魚的呢!

 皆是不好判斷,且這些人也是異想天開。

 還不如王司徒的美人計管用呢,至少人家成功了。

 金禕等人想光靠著手底下的千余名奴仆控制整個許昌,對抗曹操。

 那他們心裡真的認為曹操是個鐵廢物了,如此看不上他。

 這件事就如此商議下來。

 如今法正等人的謀劃是積極備戰,馬超已經成為涼州牧,殺了閻溫,為涼州刺史復仇,

 他總算是得到了一些民心的支持,擴大了自身影響力。

 控制長安後,劉備反倒不覺得馬超會乾出獨立自主的事情,

 索性就利用他在涼州的影響,給了他涼州牧的實缺。

 再加上趙雲同在涼州,與馬超合力訓練騎兵,督雍涼二州。

 魏延督漢中,吳懿督關中。

 南線因鄧方曾經在荊州的時候便利用夜裡猛等食鹽前往益州南部換取矮馬等。

 被劉備任命為庲降都督,總攝南方諸郡軍事。

 巴東都督為李嚴,屬於入蜀咽喉要道。

 江東都督費觀,水路四通八達。

 關羽督荊州以及上庸三郡,面對曹軍和江東。

 如今騎兵戰術,並未得到大規模的開發。

 而整個漢末,騎兵最為精銳的擁有者便是曹老板,他常以騎兵壓迫敵軍步兵的作戰方式,創新了不少戰術。

 第一次步騎協同作戰,便是潼關之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再以虎豹騎夾擊,大破關西聯軍。

 然後便是騎兵陣法,同樣是渭水之戰,打關西聯軍,

 曹老板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耀日,敵軍震恐。

 再往前便是長途奔襲,充分利用騎兵機動性,長阪坡之戰,便是如此。

 但是趙雲得到了關平的秘密交代,那就是在關平帶著戰馬離開涼州之前。

 他所製造出來的物件,如今的戰馬有馬鞍,但是沒有馬鐙子和馬蹄鐵。

 當趙雲看見戰馬身上裝備兩個東西的時候,眼睛都亮了,試騎了許久,才決定把這倆東西銷毀。

 己方的騎兵訓練剛剛開始,絕不能被曹軍細作發現。

 騎兵是三兄弟社團的輔助兵種,後期屬於可有可無的。

 劉備依附公孫瓚的時候,軍中有幽州烏丸雜胡騎。

 他領徐州牧後,麾下騎兵擴充,超過萬人。

 但是同呂布、袁術作戰,所剩無幾。

 待到長阪坡時,僅剩下張飛所率領的十八名騎兵,劉備則是夥同糜芳等人逃竄,身邊只有幾十騎。

 兩者相加,騎兵不過百。

 即使佔據荊州後,可荊州也不是產馬之地,還是靠著關平的夜裡猛精鹽,換取的矮馬,得以訓練一些士卒。

 如今雍涼二州是產馬之地,三兄弟社團有助於把輔助騎兵,變成正規軍的規模。

 趙雲認為,待到騎兵訓練完成後,再大規模加上這兩個利器,絕對是如虎添翼。

 曹操最重要的兵種便是騎兵,其數量、質量都遠遠超過了其余兩家。

 如今孫劉兩家的騎兵還很弱小,就江東幾乎沒有什麽成規模的騎兵。

 但曹操連重騎兵都有了,否則渭水之戰的時候,排成騎兵陣列,對手關西騎兵也不會心生震撼。

 尤其是曹老板統一河北和平定烏桓後,騎兵得到大規模發展。

 河北、遼東俱是產馬區,曹老板從這裡獲得大批戰馬,且在作戰過程當中,吸收了北方群雄的數萬騎兵。

 不僅如此,連烏桓的騎兵,也全都加入了曹老板的騎兵隊伍。

 三郡烏桓本就是天下名騎,再加上虎豹騎這樣的天下驍銳。

 不僅騎兵士卒精銳,戰馬也非常優良。

 北方異族人紛紛貢獻出名馬(上貢,獻馬),如燕、代獻名馬。

 閻柔以及鮮卑人獻幽州名馬。

 曹軍的騎兵優勢非常明顯。

 趙雲覺得有了這兩個助力,完全可以抵消許多曹軍士卒精銳的風險。

 反觀己方,主要兵種就是步兵。

 來源最早便是劉備初期招募之人,這些士卒雖是軍中老卒,但轉戰二十來年,也是年老之人。

 然後便是徐州牧陶謙的贈與,以及他死後轉到劉備麾下的徐州兵。

 這些士卒有一部分是丹陽人,組成了劉備的白毦精兵。

 接著便是荊州不願意投降曹操的荊州軍,劉琦手下轉屬的荊州軍。(病了,無法領兵)

 最後就是收編的益州兵,漢中士卒,以及長安降卒等等。

 其中諸葛亮為了針對曹操的騎兵,十分注重弩兵的建設。

 在法正的建議下,涪陵郡山多地險,水多灘,人多悍勇,擅長弩射。

 諸葛亮便調動涪陵郡上萬人充當連弩士,令全家,大約五千余家,移居漢中訓練基地。

 到時候趕往長安,隨軍北伐中原。

 至於三兄弟社團的輔助兵種,則是水軍,處於關羽的控制之下。

 曹老板逼降荊州時,關羽率領這支水軍乘船數百艘沿著沔水退卻,進入長江。

 劉備步騎敗於長阪坡,水軍獨以保存下來,這也是當初孫劉兩家聯合的底氣所在。

 這支水軍就是後來跟隨關羽北征襄樊,威震華夏的那支,戰果輝煌。

 可惜關羽被殺,幾乎完整無缺的落入了江東的手中。

 而益州開始有了少量的輔助兵種~水軍!

 劉備佔據長江上遊,孫權對於劉備關羽手中擁有的水軍數量異常敏感。

 故而劉備也未在益州大規模製造船隻,只是,益州之地也有水路發達之地,建造的多是小船。

 況且水軍也不是三兄弟社團的主要兵種,畢竟守衛疆土,和北伐中原,幾乎都用不上。

 水軍規模遠遜於江東。

 江東最重要的便是水軍,以長江為主要防線。

 長江水深江寬,水大不凍,為大規模水軍提供了弛聘和棲身的場所。

 且孫氏兄弟,在長期的軍事征戰當中,建立起一支規模空前的水軍。

 孫策攻黃祖,便繳獲他兒子黃射千余艘戰船,又繳獲黃祖六千余艘戰船,創建水軍。

 然後孫權在赤壁當中繳獲曹軍大批戰船,收編許多降卒,作為水軍。

 以及江東自己建造許多戰船,使其水軍規模進一步強大起來。

 其中大型戰船,及董襲所督的五樓船,其上層建築達到五層,

 且孫權在江上修建了永備築城,在長江要點上部署水軍。

 這種造大船的技術,都是江東所獨有的。

 唯一的便是孫權如今還沒有開發出來,海上遠航作戰能力。

 這是他還未曾設想的道路,待到將來江東境內山越數量減少,填補不上因他戰敗,所造出來的人口窟窿。

 讓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海外的野人身上,充實人口,才開始大規模發展海上遠航作戰能力。

 孫策在的時候,步兵是主要兵力,他橫掃江東的時候,無不靠著步兵。

 當他偷襲劉勳的時候,一次出動兩萬以上的步兵。

 自從孫權統禦江東以來,大力發展水軍,步兵主要是配合水軍守衛邊疆,鎮壓山越。

 然後在合肥被他消耗光了。

 但是江東最薄弱,孫權又極力企圖發展的騎兵。

 可他想要發展騎兵極為困難,他無馬啊!

 最主要的來源便是三兄弟社團的戰馬,這也是關平佔據長安,馬超收服涼州後。

 孫權才有機會交易走了劉備在荊州的矮馬戰馬群。

 至於從曹操那裡,他寧願拿著珍寶翡翠去換,人家都不給他這機會。

 還有就是遼東那裡,但一直是個想法,不曾實現。

 最後便是交州,士燮表示臣服時,給孫權送來百余匹戰馬。

 可交州也不是主要產馬區,同樣無法解決江東的馬源。

 故而孫權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騎兵一直是個弱項。

 曹孫劉三家對比而看,兵種是各有特色。

 曹操主要是以步騎為主,擁有最強大的騎兵,可以弛聘中原,統一北方。

 但是面臨長江天險,縱有戰騎千群,也毛用沒有,畢竟水軍是三家最弱。

 孫權是麾下水軍強大,長使曹老板臨江而歎,但缺少騎兵,且步兵也不強,只能限江自保,不敢深入北土作戰。

 劉備則是以步兵為主,擁有較強的弩兵,以及擅長山地作戰。

 但是騎兵不如曹操,故而北伐不敢長驅直入。

 有了產馬之地,一旦馬超趙雲在涼州訓練騎兵,能夠大放異彩。

 劉備便有了長驅直入,揮兵中原的資本。

 趙雲雖然擔任雍涼都督,但也有監察都督之人,同時也是盯著馬超。

 這些都是制度。

 全都是從戰國時期便繼承下來的,對帶兵將領派出監軍的傳統。

 向都督派出軍師,監軍等監察官員,確保都督忠於最高統帥和執行統帥的作戰意志。

 除了向關羽這個都督派出軍師徐庶之外,其余都沒有。

 以前軍師是公府屬官,或者是統帥參謀,執行主官的意志。

 但是劉備負羽軍師軍權,所以徐庶也有權監督都督對詔命的執行,節製都督的行動。

 除此之外,還有所要都督人質的制度,即要求在京師留下質任。

 除非西城等地的申氏兄弟外,所要家小人質入蜀之外,都沒有要求這些都督送人質。

 但大家都很自覺,連關羽都把次子三子送入成都去了。

 襄陽府衙內,金禕派來的使者,得到了劉備的親筆信,便日夜不停的,返回許昌去了。

 關平送走了使者,也開始了下一階段的工作,那就是征兵。

 南方豪強勢力較弱,不像是北方那樣,征兵阻力極大。

 但是平靜的日子剛剛好了幾年,百姓們不願意應征。

 征兵弊病叢生,關平也不好在治下強行征兵。

 如今也不像是剛得到荊州的時候,可以拿包家殺雞,給窮苦百姓分地,鼓勵他們把子弟送來當兵。

 對此,關平也把目光放在了五溪蠻人身上,期望沙摩柯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好消息。

 漢末以來,內地居住著許多異族人,關中戎狄過半,並州匈奴五部戶口上萬。

 吳蜀境內有夷兵、山越,這些成了重要兵源,尤其是江東。

 每次打山越, 都要把他們編入軍中,擴充軍隊。

 尤其是後期大量補充山越兵,孫權手底下的士卒開始變得凶猛起來。

 關平瞧著前來應征之人,稀稀拉拉的,排成的隊伍,都不足百人。

 “少將軍,怎麽才這點人來?”邢道榮瞪著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以關平的名聲,親自來募兵,竟然只有這些人前來應征。

 難不成少將軍前往大西北混了一圈回來,在荊州反倒是名聲不顯了?

 “得想個法子了!”

 關平暗暗皺眉,征召士卒後,還得進行訓練,才能帶他們上戰場。

 哪有那麽多時間耽誤?

 
高速文字手打 從長阪坡開始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