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長阪坡開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創辦學校的構思
“發財?”關平很是詫異趙雲能說出這話來,隨即搖頭道:

  “趙叔,我都快窮的揭不開鍋了,想吃點牛肉都沒機會,天天大醬就小米,可慘了。”

  “還想吃牛肉,多金貴的東西。”趙雲瞥了遠處的戰馬一眼:“多好的戰馬啊,我喜歡!”

  “哈哈哈,趙叔喜歡就好,索性全都送給趙叔打理了。”

  關平直接把戰馬送出去,他又不會訓練騎兵,專業的事情,自然要讓專業的人去幹。

  否則自己費心又費力,關鍵還出不了什麽成績。

  反正是自家老嶽父,更不是外人。

  趙雲先是詫異了一下,隨即俊朗的面容露出笑意,拍了拍關平的肩膀:“改天請你吃牛肉。”

  “嘿嘿,那可太好了。”關平哈哈大笑,吃喝上當真是有些難受。

  可惜沒得土豆,不能一塊燉啊!

  關平並不在意騎兵歸不歸自己統領,自家勢力越發強大,那才好呢。

  趙雲對於關平的做法是滿意的,調撥出去千余匹母馬,沒什麽太大的損失,出去一趟反倒還賺回來千余匹騎兵。

  絕對是個會做買賣的人,趙雲倒是願意給關平這樣的人調撥騎兵。

  畢竟也都是自己費心思訓練出來的,不想無故被他人給葬送。

  而且訓練的時間尚短,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戰鬥力,此前,趙雲也是擔心關平會與曹軍的騎兵硬碰硬。

  如此操作,損失定然極大,可現在的結果並不是如趙雲先前想的一樣那般壞,反倒極其驚喜。

  如今三兄弟社團湊吧湊吧,倒是要夠四千余匹戰馬了。

  這可真不是小數目了。

  除了投奔自帶的戰馬,剩下的全都是吃狗大戶,從曹老板那裡俘獲的。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戰馬都可以被編練成一支整齊的騎兵的,三兄弟社團是拉不出來一支四千騎的騎兵隊伍亮亮相的。

  各種將領以及他們親衛的戰馬是沒法子整體編練的。

  故而趙雲對於多出來的這小九百匹戰馬,是極其滿意的。

  新設立一個騎都尉,便可以訓練出千余名騎兵。

  諸葛亮瞧著子龍面帶笑意的遠去,知道他就是這麽一個意思,只是沒有料到關平他竟然會交的如此痛快,不需要什麽拉攏哄騙威脅一番。

  “定國似乎對於戰馬不怎麽在意。”諸葛亮揮舞著羽扇,笑了笑。

  “我倒是願意帶領萬余鐵騎挺進中原,圍攻許都,可惜騎兵在我手裡發揮出來的戰力興許兩三成。

  但是到了我趙叔的手裡,興許七八成,甚至超過十成呢。

  試問我大伯父的所有麾下大將,對於騎兵的熟練掌控,可有超過趙子龍將軍的?”

  諸葛亮默然,隨即搖頭道:“倒是未曾發現。”

  騎兵將領的缺失,而子龍又是主公信任之人,對於騎兵的訓練,也都是放在他的身上。

  但騎兵可並不是那麽好訓練的,無論是騎兵,還是戰馬,所耗費的錢財,皆是大頭支出。

  可就算是這樣,諸葛亮也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就算是手裡有黃金錢財,買馬也是有價無市。

  還能要求什麽!

  “諸葛軍師,等我們平定荊州穩定後,多開幾個學堂吧。”

  關平望著滾滾長江水,開口說了一句。

  “開學堂?”

  諸葛亮倒是沒有料到關平會提出這種看法:“亂世,不需要那麽多的儒生。”

  “我的意思其實是想要培養預備士卒,能識文斷字,忠於主公的年輕士卒,更多是普通百姓的良家子弟。”

  “大規模教授普通百姓子弟?”諸葛亮很是詫異,讀書的權力自古以來皆是掌握在貴族手中。

  也就是孔子有教無類,才會培養出三千門徒。

  可就這三千門徒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都是山東大漢,聽聞孔子的老爹不僅身材高大,力氣還大呢。

  周遊列國沒得危險,差不多小型軍隊了。

  關平所言的把認字下放到普通百姓收攏人心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傳授軍事教育的這種屠龍計的策略,更是一陣詫異,並且有些不能接受。

  大漢承平良久,又有許多大儒思維的影響,動刀兵就會損害百姓。

  反正他們隻管提出問題來噴你,阻止你,但是解決方法,他們沒有!

  故而在東漢動亂剛起的時候,皆是缺乏一些軍旅之才。

  自從戰事頻發,各家社團都很注重軍事教育的培養。

  曹老板帶頭學習,並且讓自己部下學習孫子兵法和孟德新書。

  他兒子曹丕自述從五歲開始就被教導射箭,八歲便能騎射。

  孫大帝不僅自己學習諸家兵書,還鼓勵他看重的將領學習,只是孫大帝學習的不夠透徹,始終連軍事及格線都達不到。

  但我就是死命的學習,並且給自己洗腦,我只要看兵書,我就會變強的理論。

  至於劉禪更是受到了劉備與諸葛亮制定的書單,要求他進行學習,

  軍事的教育對象都是將帥或者可能成為將帥的子弟,以及儲君。

  在亂世爭雄的時代裡,兵法的傳播受到了嚴格的控制,是不允許平民百姓家中有這種兵書的。

  施教者都是父輩或者是請來的老師,平民子弟想要學習都沒得機會。

  軍事教育的對象,向來只能是少數人才有機會接觸的。

  作戰自古以來都是小集團的事情,等到軍校普及開來還是熱武器的發展才開始的。

  而軍隊的編制,大規模的布陣,訓練方法,後勤保障,以及運輸,糧草的計算皆是沒法子交給平民的,這些都被視為屠龍秘籍!

  諸葛亮被關平這個大膽的設想給嚇到了。

  自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大范圍教授軍事知識是不被允許的。

  就算有鬼谷子的學院出現在漢代,也會被取締。

  軍校,想都不要想!

  如果關平說把三兄弟社團這些年輕人,或者二代們聚集起來,一同學習軍事知識。

  諸葛亮肯定是舉雙手讚成,但是擴大到普通百姓子弟,他是沒得勇氣拍板的。

  莫不是他在益陽縣滅了豪強包家,看到了普通百姓的潛力?

  “定國,為何會如此想?”

  諸葛亮收攏心神,直接問道。

  “為了快速結束大漢的紛爭,對於軍校的開展,我覺得應該提上日程。”

  關平望著長江水訴說著自己的理念:“我聽聞在豪強的莊園或者軍隊當中,都會季節性的開展軍事技能訓練。”

  “沒錯,卻是有此事。”諸葛亮點頭,只是想聽著關平的思路。

  “日常訓練我們也可以在軍隊當中開展,而且士卒一般都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來補位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不讓軍中士卒的兒子或者兄弟前來軍校學習,學習孫子、六韜、左轉、國語、史記、漢書、東觀漢記。

  順便在搜集一下古往今來的戰例,講解一番。

  希望他們能夠懂得基本的軍事知識,提高他們對於戰爭領悟的能力。

  至於普及,我想分為初高級兩個階段,初級的就是這些平明百姓的子弟,興許其中就有幾個悟性好的呢。”

  關平笑了笑,鄧艾應該被曹老板給帶走了。

  但有了鄧艾這樣的先例,誰知道給這些人灑下一片雨水,會不會有和鄧艾一樣的人,也能茁壯成長呢。

  反正基數這麽大,總得有人冒尖的。

  “初級軍校畢業的學子,完全可以充任伍長什長隊長等等,給他們歷練的機會。

  高級階段便是像我這種父輩子弟,請老師教導他們,將來可以充任主薄,將軍,計算糧草用度,行軍布劃等等。

  至於初高級軍校的山長便有我大伯父掛名出任,一舉多得。

  當然,對,儒皮咱們得披著嘛,我懂得!”

  關平說完之後,便笑意盎然的瞧著諸葛亮。

  諸葛亮他就是個儒皮法骨的人,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後面各家也是有了一個相對的融合。

  披著儒家的皮子,但骨頭是不是真的儒家主張,那就看個人的教育與接收的思想了。

  而關平埋下的最終結果就是普及教育,就是為了抑製豪強做大,抑製世家萬萬年。

  當人有書讀,知識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時候,世家便不在是公知,也不是唯一的聲音,有利於國家的長久運轉。

  這便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法子。

  諸葛亮被關平的想法給鎮住了,忘記了扇扇子,目光遠眺,望著滾滾長江,在思考。

  這個法子的可行性!

  軍校?

  不同於太學。

  雖說君子六藝都得學,但從定國所說軍校這個詞,便可知道,是一家專門教導軍事才能的學校。

  初級軍校從普通百姓子弟或者軍中子弟挑選,而高級軍校便是自家勢力當中的子弟來學習,是個好決定。

  這個想法卻是不錯,至於教育的書籍還可以在挑選一番,而且也能提前訓練,總比臨陣交戰強招要強上許多。

  軍中士卒的子弟能夠識文斷字,定能收攏幾代人心,還能增加對主公的忠誠程度。

  可是關平單單沒有把世家子弟算入進去。

  諸葛亮隨即開口道:“定國,你可知開辦你所言的軍校,耗費多少錢財?

  單單是書籍,便要謄抄多少份, 還有他們不僅要學習文字,還要學習技藝,皆是要耗費大量的錢財。

  一個弄不好,我們反倒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錢財的事情我來想辦法,至於書籍我也來想辦法。”關平大包大攬的道:“就是不知道軍師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錢財的事情關平能解決,諸葛亮倒是想的,無非就是岩鹽開路,用他的話來說專薅世家豪強的羊毛。

  也就只有他們能吃得起如此精貴的食鹽。

  但藏書可就當真不是好解決的了。

  那些世家才不願意把東西貢獻出來的,諸葛亮不相信關平能夠完美解決。

  可千萬不能做出縱兵搶書的事情。

  當初在益陽縣,他就來了一會縱民劫掠包家,不僅給主公揚了名聲收了民心,順便還給其余世家豪強一個負面的影響。

  反正按照漢武帝的理論,豬適時就需要拉出來宰了。

  也算是間接導致了張家引來五溪蠻人的叛亂,好在被他給解決了,才沒有在荊南四郡掀起軒然大波。

  正是關平如此迅速平定叛亂,才能壓製住其余有心思的豪強。

  尤其是臨湘縣其余世家趁機瓜分張家的實力,這才沒有導致叛亂擴大化。

  可這種險招能用一次,不能總是拿來用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