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生傳》第三百六十三章 4海維新
  老奴亡,天啟也只有第七年,只是不知道具體哪個月駕崩。

  流民起義的火苗已經四處星星,明生不得不為大明之變局早作籌謀。

  這也是軍改的根本原因,大陸之上的鬥毆動輒幾萬人,攪動流民亂竄,數十萬人亂糟糟也是平常。

  只靠營一級的編制已然難以應付,軍團,師級單位才會是大陸戰場的主力。

  不要以為四海安置了有三百多萬流民便能給大明續命,這就不現實。

  說的難聽一點,移走的大多是本該死在屠刀之下,或者餓殍於路者,都是社會的底層,於大局無甚的影響。

  如果說四海這麽多年折騰對大陸有何影響。

  首先為遷移遼民。

  一方面穩定了大明京畿,山東等地的治安,維持住了兩地脆弱的民生。

  一方面間接削弱了建奴實力,遼南沿海幾近荒蕪,建奴治下之漢民堪堪三十余萬。

  但對大明不利的一面也是有的。

  便是大明朝堂的一眾老漢們會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尚以為天下還沒那般不堪,搞不好就要做出什麽瘦驢拉大車的蠢事。

  其次為沿海擴商。

  四海貨通萬國,更進一步促進了沿海幾省的手工業,商業發展。從工者多,吸納了眾多無地無產者,算是幫大明穩定了江南局勢。

  可也更進一步刺激了勳貴鄉紳的貪婪。

  便如棉紡,絲綢兩個產業,可都是需要大量土地種植棉花桑林的。

  身在江南的王室勳貴鄉紳勢力瘋狂侵佔百姓土地,將一望無垠的稻田化作棉田桑林,轉手便是白花花的銀子入庫,然後再繼續買地購田。

  國人骨子裡都是農民,這話大體是沒錯的,對土地的奢求永無止盡!

  泰西之人有了銀子最敗家的行為也只是花天酒地,建教堂,好歹還促進了文化,消費,建築等產業。

  可大明的勳貴地主老爺們卻是要麽擴地,要麽將銀子深埋地下,貌似勤儉持家的行為卻是將大明的小農根基摧毀殆盡。

  這不是什麽高深的學問,白銀流入,消費不興,物價自然一浪高過一浪,而作為農業社會物價的標杆,糧價更是首當其衝。

  本來社會上可流通的銀錢就多,加之米糧生產不斷萎縮,這糧價不高才怪!

  再次為內地諸省移民。

  明生雖然頻頻布局,但都是暗地裡行事,所安置的幾十萬貧苦百姓對大明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於事無補。

  何況人走了,地卻是被鄉紳老爺們所佔據,普通的百姓也拿不到分毫的好處。

  可以說四海對內陸的影響微乎其微。

  若是明生所料不錯,掀翻大明的流民起義照舊會興起,乾翻大明的不是後金,而是李自成之流。

  奈何李自成沒有太祖朱元璋的智慧,最後被後金竊取了勝利果實,這才有了當幾百年奴才的悲劇!

  從這一層面來說,四海同後金都不是什麽好人,都是躲在流民起義之後的漁翁。

  敲定了軍改,明生轉頭便瞄上了民政。

  所謂船小好掉頭,此時若是不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矩,日後各方利益落地,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改革更加會阻力重重。

  其一,改組元老院,專司立法,剝離行政職能。

  除原有諸元老之外,市廳級以上之文官,少將以上之武將,市級以上之大法官,各學府之正副院長,官準手工業行會,商會之正副會長等皆有資格提名,

入選元老院。  定員百五十六人,設大元老一人,副元老兩人,所有元老院成員任期五年,任職期間需卸去其他職銜,專一為元老院服務。

  首屆元老院人選由現任元老提名,直接獲取資格。

  其二,籌建國民議會,作為元老院之補充。

  國民議會對元老院有提案權,質詢權,協商權,彈劾權。

  議員由省級國民議會推舉,名額參照人口地域,每省五至十人不等。

  各行省設立省級國民議會,擁有元老院賦予的地方立法權限,同時對同級行政機構,司法機構擁有質詢權,彈劾權。

  原有各鎮各市議事會無立法權,但可遵循國民議會之原則,對同級行政機構,司法機構擁有質詢權,彈劾權。

  其三,改組統帥部,強化行政職能。

  統帥部執掌行政權,軍權,立法生效權,財政審批權。

  統帥部成員包含總部各部署長官,各省各總督區長官,設最高統帥一人,副統帥一人。

  其四,改革稅務,強化財權。

  總部成立稅務總署,收回已經經營穩固之地方稅權,地方各部門不得染指稅收!

  具體省份為海參崴,濟州,大員,呂宋,中州各省。

  其余各地亦會視情況逐步收歸總部。

  劃分國稅,地稅。稅收所得六分歸屬總部,四分歸屬省級地方,省級同市級劃分同此例,市級以下不再劃分,由市級統籌。

  總部劃定稅目,嚴禁地方擅自新增,如有必要,可由議事會逐步提案,獲得兩院通過,最高統帥確認方可施行。

  諸多措施一擁而上,直叫人眼花繚亂。

  當然,這其中的門道不要太多,免不了吵架權衡,都是各方利益妥協的產物。

  例如獲得元老院通過之律法,最高統帥雖有著立法生效權,但他這字是必須要簽的,不簽一個月之後也會自動生效。

  有爭吵才有樂趣,明生便是要撥動這根琴弦,鼓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結果不知如何,但總比隻換了一家做皇帝要好過許多,即便其中有著諸多齷齪,也比家天下要強過百倍。

  當然,這事就不能一步到位,搞什麽直選,如果真那般做了,無異於自取滅亡。

  無論怎麽變動,權利中心仍舊在元老院,統帥部手中。

  能參與二者的莫不是四海的中高層,也可稱之為所謂的貴族。

  此舉不但沒有限制貴族的權利,甚至將貴族的權利放大了,而普通民眾的中間階層亦獲得了參政議政的權利,不要太美!

  吃虧的只有一家,那便是老趙家。

  不過有行政權,軍權,財政權在手,還要奢求什麽呢?

  這也是明生給自己留的後門,畢竟他這個穿越眾不是吃乾飯的,還要給四海這艘大船做領航員。

  將來若是條件許可,財權也會有計劃的逐步下放,行政權,軍權也會有所限制。

  但這玩意就是一頭猛虎,民意一旦覺醒,搞不好四海的大船愈加壯大,卻是將老趙家弄的人頭落地,屍骨無存。

  他這輩子估計不會出現此種情況,但子孫後代可就不一定嘍,所以還是要悠著點,別特娘的坑兒子,坑孫子。

  但願子孫們日後不要折騰,老老實實的順應民意就好。

  千萬不要在後世的史書上看到趙某某,幾世皇,於某年某月某日於斷頭台上被哢嚓,舉國大慶,為國為民掀開了新篇章。

  改革不能停,料理了體制之事,明生又關注到民生所需,其中最令他上心的便是教育。

  小學中學之事不用他料理,自有教育部匯同地方去籌備,但大學卻是需要總部來籌劃。

  畢竟這是賠錢的買賣,是要撥款的,地方上可沒有這個財力。

  大筆頻頻揮舞。

  在海參崴興辦北洋大學。

  在濟州興辦輔仁大學。

  原淡水大學更名歸義大學,追加投資。

  在高雄興辦南洋大學。

  在呂宋興辦啟禮大學。

  在永豐興辦啟德大學。

  原古晉大學堂更名中州大學,增資擴建,同時興辦海員學院分院。

  本少舍得投資,就不信沒有豐厚的回報。

  牛贔是要吹的,可銀子自是不能全數都由財政撥款,四海承擔不起。

  還是老辦法,一眾大學都鼓勵民間捐贈。

  想買學位的地主豪商們走起,有錢的捐錢,有物的捐物,一分投資十分收獲。

  有敗家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敗家子沒受到良好的教育。

  還有什麽比培養後代更重要的呢?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之上。

  明生大少在牛頭城晃蕩兩月,四海便地震了兩月,而且是地震頻頻,驚掉了無數下巴。

  還不知如此,這廝更抽空籌建了新大陸開發公司,掛牌募集資金,購買船隻,招募員工。

  大餅畫的很大很圓很厚實。

  擁有股權之人,除可以無償獲得一塊土地之外,可優先在新大陸購置發賣土地,興辦種植園。

  四海更將礦山開采權下放,新大陸可是有金山,有銀山,怎麽樣?

  俺老趙家不吃獨食,發現礦藏之後,以公司製開采,投錢就有金銀可分!

  土地這東西四海不缺,老百姓也沒甚的興趣。

  中州,呂宋有大把的種植園發賣,關鍵是願不願意去。

  更不要提傲洲,方圓一鎮大小的牧場四海都特娘的在發賣。

  可是沒人敢買,傲洲那丁點的人口能吃多少肉?何況遍地都是袋鼠,野生的都吃不完,弄個牧場作甚,沒事溜自己麽?

  種葡萄釀酒倒是個好去處,可也剛剛開始輿論宣傳,只有那些錢多的沒處花之人才會跑去傲洲投資,這就還要高價請些泰西之人幫忙經營,畢竟這葡萄酒是舶來品,明人不懂其技藝。

  可采礦權就不然了,商人們聽到這三個字眼珠子都是紅的。

  乾別的生意還要倒手才能入手錢財,倒霉的時候還可能虧損,可這礦挖出來就是錢財!

  日後說不得可以打造一個金床來滾床單,這酸爽無可比擬!

  剛剛掛牌,新大陸開發公司的股票便一路飆升,三日間增值二十余倍。

  ......話說這舊金山到底有沒有金礦?

  明生也不由冷汗直冒,他前世可不曾研究過舊金山的歷史。

  若是一粒礦渣也無,呵呵,這些股東會不會將他給活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