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生傳》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前動員
  濟州城。

  往日裡繁忙的港口今日稍顯肅殺,不遠處的軍港戰艦雲集,旗幟如海,岸邊軍營人聲鼎沸,臨時搭建的帳篷遮天蔽日。

  濟州城,甚至於整個濟州之百姓,都知曉宋國大軍不日將出征大明,重回故土。

  年輕人無感,隻曉得那是自己的祖地,長輩都是從那邊逃難而來,逃難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四海,有了現在的宋國。

  可是他們只能從書本上的文字,坊間話本來感受當年的艱辛,卻是再沒有如父輩一般的感同身受。

  好在他們的父輩還未曾老卻,三四十歲年紀,將老未老,鄉情正濃。

  以此等方式回歸,也是令人五味雜陳,不勝唏噓。

  宋民雖大多偏居島嶼,但並不閉塞,相反是當今世界之上最為開化之人,見多識廣之輩。

  有學校,有報紙,與明生年紀相仿之人都是不過三十年紀,再不濟都讀過小學,看懂報紙不成問題。

  他們這一代人成了宋國的中堅,有兒時的記憶,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著自己的堅持。

  對比周邊之國,他們慶幸自己的父輩漂洋過海而來,雖然其中有些人當初不是那般情願,但結果是好的。

  這裡有他國沒有的公平,有他處沒有的教育,有他處沒有的律法……很多的沒有變為什麽都有。

  宋國鶴立雞群,傲視東方!

  碼頭上的李朝,倭國,南洋腳夫苦力們永遠將羨慕的眼神投向繁華的街道,喧鬧的人群,小姐姐們花枝招展,男人們昂首挺胸。

  每到夜晚,更是燈紅酒綠,胭脂同酒味彌漫,這就不是人間,那是天堂!

  然而這份繁華與他們無緣,只有他們的主子才能拿著憑證跨過那道鐵門,睡著軟床,享受山珍海味,看著藍眼舞女裸露著肚皮,股間扭動,令人想入非非。

  他們高高在上的主子,入了城池之後,也不過是宋國一普通小民,即便買路邊的一碗湯粉,也要守四海的規矩,決然不敢高聲喝罵,頤指氣使。

  沒有人不會向往這樣的地方,螻蟻也有著自己的理想,這些腳夫苦力們都會自覺不自覺的以能聽懂官話為榮,若是能會說幾句,便覺高人一等。

  偷渡是危險的,他們不敢,那是會死人的,即便不死,被宋國發現之後亦會永遠失去再次踏入宋土的機會。

  最期盼的就是有宋人前來招工,或者去種植園勞作,或者去修路建房,他們有優勢,任勞任怨,工錢又低,五個人工錢也高不過宋民一人。

  尤其是李朝之人,相較於倭國,南洋來人,他們更心向大明,生活習慣也頗為近似,往往是宋人用工的首選,旁人羨慕不得。

  然而最近李朝的苦工們卻是高興不起來,李朝前來的船隻愈來愈少,宋人也漸漸開始敵視他們這些可憐的苦哈哈們。

  他們的雇主,李朝商賈更是如坐針氈,愁容滿面。因為他們的王向四海宣戰了,有舟師封鎖海疆,嚴禁同宋國貿易。

  明生初登濟州,不待處理他事,便有數十名豪門商賈齊齊拜訪,這還不是全部,僅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大部分都是宋國各個商號的話事人,其次便是李朝依靠宋國的豪族,這其中便有趙氏發家的引路人金掌櫃的長子金志誠。

  老掌櫃已然故去,金志誠執掌金氏商行已然多年,這廝雖是李朝人士,但早已入了宋籍,雖沒有為官,但卻是商界的翹楚。

  不獨獨經營李朝產業,

在宋國領地的產業更為繁多。  沒辦法,金家同趙家乃是通家之好,趙氏也不是忘恩之人,老掌櫃一雙慧眼成全了金氏家族的興旺。

  “金兄,這是怎的了,愁眉苦臉,又在青樓同人爭風吃醋了?”明生見面就調笑道。

  金志誠咧嘴苦笑道“少帥莫要調笑,少時浪蕩,您這是忘不掉了。

  此番前來,卻是受諸位同仁所托,問策於少帥。”

  “哦?”明生環視眾人,言道“諸位有話但將,當知無不言!”

  金志誠斟酌片刻,言道“少帥,如今我宋國同大明,偽金,李朝交戰,商路不暢,各家都有影響,生意大不如前,這日子就不好過。

  敢問少帥我等商賈出路何在,這般的蕭條要苦熬幾時?

  不是我等要干涉政事,只是諸位同仁都在猜測這戰事要打多久,若是有個大概的時間,我等也好在周轉上有所調整,不至於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商人,永遠是人類社會鼻子最為靈敏的一小戳人,聞風知味,先他人一步行事,不然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顯然,戰事大起,可目前宋國在總體上處於守勢,前途不明朗,這些人坐不住了!

  明生沉思片刻,不禁笑道“諸位過慮了,若本帥說這戰事對爾等而言亦是好事,可能相信?”

  一眾人就搖頭苦笑,這戰爭只能是軍火販子發財,可軍火都是宋國的國有產業,也輪不到咱們啊。

  大明,李朝沿海商路不通,事關多少人的飯碗,委實看不到有何好處。

  “相信,可是不懂!”金志誠咧嘴苦笑道“還請少帥明言,以安諸位同仁之心。”

  明生示意眾人落座,大笑道“本帥本就有著諸多籌謀,不久便會昭告四方,不過既然眾位前來,也不妨先行透漏一二。

  其一,戰事起,我宋國增兵擴軍乃是必然,軍工不外放,但其他所需物資也是不少,諸如軍糧,帳篷,被褥,行囊,水壺,車輛,藥物等等。

  招標書已然草就,不日便會刊報曉瑜,尋合格之商行運作,所需數量堪稱龐大,更不會是一錘子買賣,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甚至更久,這難道不是諸位發財的機會麽?

  其二,爾等可觀我城外大軍,軍容之鼎盛,武器之精良可是任何一國可能比的?

  實話告之各位,本帥此次回轉濟州,便是要誓師舉旗,攻略大明。

  需知大明黎民億兆,佔得一省之地,爾等的商機便會翻得數倍,這又何曾不是爾等大展宏圖的機會?

  不要只看眼前的艱辛,風雨之後,得見彩虹,九九之難,才得真經!

  其三,我宋國佔得大明之土,必大興土木,革故鼎新。

  收王公勳貴之地以酬嗷嗷待哺之民,發賣繳獲之資,興修道路橋梁,提振民生。

  這其中又有多少的行當會從中獲利?諸位都是有著萬貫家財之人,難道就不準備投入其中,獲福子孫?”

  ……

  這就刷新了眾人的三觀,無論是廟堂,還是民間,無不談戰色變,總之都是負面的評價,什麽民生凋敝啦,百業蒙塵啦,沒有一句順耳之言。

  怎的趙大少一番說辭,卻是這戰爭仿佛搖錢樹一般?

  不打就是虧損,打就來了商機,這不對吧?

  可一時又找不出錯漏何在,句句在理,這其中當真有著潑天的商機。

  其實道理也是簡單,彼等只是身在山中,不能得窺全貌而已。四海領地俱在外海,不涉戰事,本土民生不受干擾,真正熬糟的是大明,後金,李朝。

  便如一戰,二戰時的米國,戰爭越是慘烈,其國愈加繁榮,工商業極具膨脹,成為一時之霸主。

  安撫了一眾商賈,明生將宋國高官齊聚一堂,大會五日,政令頻頻頒發,其中幾件大事尤為令人矚目。

  其一,為是招標之舉,大興采購。大戰將起,宋國國內的工坊商社皆以軍工為先,軍部之訂單撒向各地。

  此舉也是一種便向的刺激,工場作坊每日十數間遞增,同後世的大興基建異曲同工。

  其二,招募大量後備文職人員。

  明生很清楚自己的目標,食古不化的大明士子決然不能迅速融入宋國體系,大概率都會是革新的絆腳石。

  那江南所謂的複社乃是大明知識階層最為激進之輩,可仍舊未曾脫離舊有之觀念束縛,尚且談不上科學之道。

  而且多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之輩。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玩藝術尚可,至於民政還是算了,就不能用,用則大亂!

  和稀泥是不成的,等佔領天下再行革新便會難上加難,顧慮重重,索性一路打一路變,這大量的後備文職人員便是明生改革的底氣所在。

  其三,頒布安民之策,號召宋民投書對岸的親朋故舊。

  所謂安民之策,並非宋國之民,而是對岸的大明之民,也可稱之為宋國起兵的口號綱領,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於流傳。

  便如秦末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漢末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元末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明生集眾商議多日,得幾句真言,曰:均地權,平賦稅,廢徭役,四民平等,無分貴賤。

  沒有什麽驚天之語,更沒有什麽博人眼球的噱頭,以平實之言講述宋國治國之理念。

  當然,坊間小調還是要有的,便於流傳,曰: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求活。

  早早開門拜宋王,有地有田用工忙。

  殺貪官,懲惡霸,開了城門迎宋王,宋王來了有存糧。

  均地權,平賦稅,乾活給錢有宋王。

  廢徭役,四民同,無貴賤,皆平等,宋王來了笑開顏。

  至於“吃他娘,穿他娘,宋王來了不納糧。”就算了,牛贔太大,明生不敢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