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宋恥》第55節 1打揚州(五)
  李慢侯更關心金兵援軍的數量,根據營帳的面積,判斷大概有兩萬人左右。加上在城南扎營,奔襲而來的那一萬人,總兵力高達三萬,這無疑是金軍主力南下。

  第一次攻打開封,他們也不過用了六萬人,第二次十幾萬人,一個揚州就投入三萬人,這是志在必得!

  李慢侯最擔心的,還是子城。相比哪裡可以丟失,但能不丟失當然最好。可現在金兵主力在城北扎營,很可能會選擇先進攻子城。那些新兵能堅持的住?

  果然金軍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子城,這是正規戰法,三萬大軍不太敢放一個城池在他們身後,然後去南方進攻大城,尤其是當他們看到這座城裡的軍隊有頑強的鬥志,還有一支敢跟他們野戰的騎兵之後,就更不敢將他放在身後了。

  所以他們決定先拔除子城這顆釘子,再去享用揚州大城這塊肥肉。

  金軍的炮車率先開火,主要發射碎石,目的在於壓製,或者說是嚇唬,讓士兵不敢登城。同時金軍在快速填河,步兵登城自然可以架設飛梯,可雲梯這種大型器械,則一定要有路才能走的。

  雲梯下部有輪子,頂部有抓鉤,有絞車,前方有護盾,一旦被雲梯搭在城上,就不可能像飛梯那樣推倒。

  當金軍雲梯開始行動的時候,姚端開始了反擊。反擊效果並不理想,但聲勢很大。他也用投石機還擊,論起用投石機,金軍可沒有宋軍有經驗。只是投石機跟雲梯都是古老的攻防器械,能夠並存,說明互相之間威脅不了對方,投石的炮車根本砸不毀雲梯。哪怕姚端發射的是火藥罐,也只是響動大,炸不開雲梯的護盾。

  雙方你來我往,打的都很熱鬧,金軍的炮車已經停火,因為他們的雲梯靠近了,炮車毫無準頭,再打就要誤傷自己人。此時姚端的炮車專美於前,向行動的三架雲梯發射了大量石塊、火藥、甚至油罐。

  油是菜油,沒有那麽容易點燃,可一旦點燃,燒起來就沒完了,因為雲梯是木製器械,不燒成灰很難熄火。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知道發射了多少火藥和油罐之後,一架雲梯被點燃了,城牆上的歡呼聲,四裡之外的大城都能聽見。

  可金軍又推出一架雲梯,讓這些浪費了不知道多少火藥,多少菜油的勝果,立刻變得沒有意義。金軍中有大量雲梯,他們攻下了開封,守城軍有的武器,他們都有,甚至更好。

  金軍的雲梯終於到了護城河,姚端的反擊依然熱鬧,依然沒有效果。李慢侯站在大城北城樓,對此無能為力,他心裡已經知道,子城陷落無可避免。開始想著一旦金軍進攻大城,他該如何防守。

  沒有取巧的辦法,依然是死守,跟對方攀登的士兵短兵相接。雲梯相比飛梯,無非是降低了敵人的攀爬難度。雲梯上抓鉤抓住城牆,是很難砍斷的。精銳的金軍可以從雲梯上飛奔過來,死守攻城點是唯一的辦法。

  雲梯是戰國時期就出現過的武器,傳說是魯班發明的,墨子還帶人跟魯班進行過攻防演練,是有一套應對雲梯的辦法的。

  也有相應的器具,老實說也只是理論上有用,拚的還是士兵的精銳程度,否則雲梯早就遭到淘汰了,而士兵精銳程度上,子城的守軍根本不可能比得上金軍。

  所以李慢侯已經將那些新兵從他帳本上購銷了,心裡十分沉重,這些都是他從浙東招來的山民,就這樣輕易犧牲了。以後這點招兵的路也斷了,因為東陽、義烏人口數量不多,

因為窮所以士兵才凶,因為窮,所以也養不活多少人。明朝時候,屢次在這兩地招兵,後來都產生了人力枯竭的情況,當地官員上奏,朝廷不得不停止了在這裡募兵的行為。這批人幾乎是哪裡能應募的極限了,即便還有,一下子死一萬,傻子還會來當兵?  一想到這些好兵種子,沒有機會成長起來,就這麽白白犧牲掉,怎能讓李慢侯不心痛。

  但心痛歸心痛,大敵當前,玉石俱焚,沒有人是無辜的,大城這裡更重要。

  就在他這樣想著,眼睜睜看著金軍十分協調的,將三座雲梯同時靠近城牆,卻沒有靠上去。而是隔了兩三丈的距離,紛紛停下來。他們有意拿捏節奏,力求同時發動攻擊,讓敵人無法集中防禦。三座雲梯停下之後,看到掛在後方的上城梯(副梯)在絞車的拉動下,開始慢慢翻轉,一旦翻轉過去,正好可以平整的蓋在城牆上,從雲梯後攀爬上去的士兵,只需要平行走過去,就能登城,避免了一邊爬飛梯,一邊被動接受攻擊的處境。他們暫時獲得了一個跟敵人正面交鋒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對於金兵來說,意味著城池被他們拿下。

  李慢侯就這樣看著登城梯翻過去直接蓋在了城牆上,抓鉤牢牢抓住了城牆內壁,繞過了他修建的馬面棱角。一群群金軍士兵迫不及待的跳上城頭,李慢侯甚至可以想象他們呼嘯的聲音中,充滿興奮和瘋狂,殺人和被殺,對他們來說,都能帶來快感。不出所料,金軍踏上城牆後,守城士兵一哄而散。

  具體情況看不太清楚,只能看一個大概,李慢侯也不確定是不是所有士兵都放棄抵抗,還是個別士兵臨陣脫逃,結果其實都一樣,金軍一旦成功佔據城牆,守軍就抵擋不住了。甚至李慢侯還希望他那些士兵現在趕緊跑,趁著敵人沒有控制全城,能跑出去多少是多少。

  “走吧。該準備我們的事了!”

  李慢侯看不下去了。

  “別急。提轄,起火了!”

  林永突然說道。

  李慢侯看去,城牆上冒起了濃煙,接著火焰沿著城牆卷起,火勢不小。

  “不可能是金軍放的?”

  李慢侯嘀咕道。

  林永道:“當然不是他們。姚統製那廝用了火攻,夠狠的,看著火勢,鬼知道堆了多少柴草。”

  李慢侯也想到是這個情況,因為起火的地方,剛好位於兩個攻擊點位置,緊接著很快就蔓延到了中間的攻城點,三個攻城點都被大火覆蓋。

  那踏上城牆的金兵?

  李慢侯哈哈笑了起來:“打的好!”

  他還真沒想到用這種方式,雲梯雖然能保證敵軍登上城牆,可無法保證城牆上的軍隊如何防守。緩慢的雲梯,不太容易調整位置,金軍也沒有這個意識。所以他們的雲梯就直直朝著城牆去了,登城位置早就被姚端確定,他不利用這點才怪。

  金軍一個雲梯之間間隔一百步左右,姚端只需要在兩百步寬度的城牆上,堆滿柴草,淋上菜油、火藥引火,頃刻間就能造成一場火災。子城別的不多,乾柴草多的是,因為過去為了養馬,收集起來的。

  用幾噸馬料,換幾百金兵的性命,這筆買賣做得!

  火勢起的很猛,而且燒了很久,這段城牆被煙火徹底遮擋,不斷冒著煙火的城頭,如同一頭凶獸。姚端那孫子,不知道堆了多少柴火。看樣子絕不僅僅是乾草,他恐怕連上好的木材都堆上去了,而這樣的木材子城也很多,因為之前這裡就是一個大工地,蓋房子的木頭,堆了不知道有多少。

  大火燒了有半個時辰左右,那些心急跳上城牆的金軍士兵,直接被火化了不說,連三座雲梯都被引燃,炒成了灰。

  李慢侯又看了片刻,發現金軍大營沒有了動靜,前線軍隊開始緩緩後撤,顯然他們也能想象登城的勇士的遭遇,一時半會很難從打擊中緩過來,死幾百個士兵對他們打擊不會有多大,可是這樣的死法,卻讓人膽寒,山林裡成長起來的女真人,恐怕比漢人更怕火。

  位於幾裡外的運河旁的金軍大營開始拔營,竟然直接放棄了攻打子城。

  子城地勢較高,但還沒高到無法攻打的地步。這裡是因為隋煬帝建宮殿而堆起來的,其實並沒有多高,也就比揚州城高個幾十米,周邊的護城河能跟揚州水系溝通,就說明這裡的低點位置是位於同一個平面。

  但是隋煬帝建造宮殿,主要是在西北,大明寺是蜀岡西峰,城牆將這裡圈起來,往南到觀音山是蜀岡的東峰, 觀音山也不是山,而是當年隋煬帝行宮建築群中的迷樓,迷樓早就毀了,後來人在地基上修建了一座摘星樓。護城河就是從大明寺、觀音山下緣圍繞向東,最後匯入東邊幾裡外的運河。

  整個子城的地勢也是如此,從西北向東南緩緩下降,進攻西北是不可能的,也就東南位置,能夠允許金軍用雲梯這種器具進攻。而現在這一段被姚端放火燒成了焦黑,讓金軍直接放棄了進攻。

  “朝我們過來了!”

  金軍不是放棄,竟然選擇往南。他們拔營不是北上回到出發地,竟然將大量的攻城器械,通過大運河直接往南,經過大城東門,往南邊送去。

  “能不能衝一下!”

  李慢侯問林永。

  林永搖搖頭:“護送兵力不少。冒死衝出去不一定能燒了雲梯,人大半是回不來了。”

  李慢侯點點頭,不值得冒這樣的風險,子城成功防守住,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子城都能守住,他精心訓練的精銳步兵沒道理守不住大城。

  大城這邊,甚至也可以參考一下子城的經驗。子城只有東南面比較容易被攻打,大城這裡同樣如此,雖然四面都很平,可東面是大運河,寬闊難過,金軍大營從另一邊打過來,填運河就能累死他們,西邊有瘦西湖和護城河兩重水道防護,更不利於金兵,就西南一角有個缺口,只有護城河防護,無法借助運河之水。金軍從這裡攻擊,大不了也可以放火。

  不過一切都得等明天,攻打子城用了大半天時間,金軍一日的攻勢已經結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