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宋恥》第380節 退休(一)
事實上,雙方又很無奈。東羅馬帝國要麽選擇驅逐保加兒人,要麽選擇拉攏保加爾人,而他們選擇了後者。契丹人的大軍一旦進入保加利亞,根本無法阻止仆從軍劫掠,甚至契丹人都要參與其中。

 劫掠保加利亞的同時,還再次洗劫了瓦拉幾亞地區(包括羅馬尼亞在內),同時戰線再次前移。上次他們只是在多瑙河下遊建立了要塞駐軍,這次直接控制喀爾巴阡山以南地區,漢兒留守城池,大量服從外帳遷入這裡,今年冬天就在這裡過冬了,黑海沿岸氣候溫暖,是窩冬的好地方。

 女真人那邊,由於控制了波蘭,完顏亶最終沒打算做波蘭國王,而是分封曹國王完顏宗敏統治波蘭,這是一個老權貴了,是完顏阿骨打的兒子。完顏亶手下這樣的老權貴眾多,都有王爵身份,擁有強大的部族和勢力。

 有完顏宗敏坐鎮波蘭,波蘭非常穩定,倒是一舉平定了以前諸侯爭霸和割據的狀態。這次女真西征,從波蘭出發,直面神聖羅馬帝國和丹麥,兩國組成聯軍,但依然戰敗。可是沒有搶到多少好處,因為除了奴隸之外,這裡物產貧瘠。一些商業城市又過於強大,擁有堅固的城池,城市公社組建雇傭兵守城,強攻不合算,圍困沒時間。貴族堡壘又比波蘭多的多,同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真正的財富都在貴族城堡和商業城市裡,無法搶奪呂貝克、漢堡這樣的城市,就無法奪取財富。於是這一趟算是虧了,大量奴隸運回波蘭和東歐,就已經死傷無數,只能在這裡安置和發賣。蒙古人分到的奴隸,大都賣給了女真人,還賣不上什麽價,讓他們無比失望,回頭就跑去大遼哪裡訴苦。對遼國表示忠誠。

 因為跟著遼國去發財的克烈人,這次依然收獲頗豐,黑海地區是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大的奴隸市場,戰俘是很搶手的奴隸,不管是伽色尼帝國,還是馬穆魯克封建主,都是宮廷奴隸出身,他們的軍隊都是購買奴隸。東羅馬帝國同樣是一個奴隸帝國,大量奴隸主需要奴隸擴大經營。

 東羅馬帝國、黑衣大食、綠衣大食三大富庶帝國,還有比他們更富庶的印度,都需要戰俘奴隸,因此多少戰俘都不缺買主。統治印度、波斯的伽色尼帝國,甚至為買不到古拉姆發愁。

 克烈人抓到的戰俘很容易就出手了,普通奴隸也可以賣給基輔羅斯王公,這些人擁有通往黑海的河流,他們的農產品方便出售,普遍比較富裕,需要大量農奴種地。所以搶劫搶虧了的蒙古人,希望來年能跟著搶東羅馬帝國。

 恰好大遼跟東羅馬翻臉了,大戰在即,當然很歡迎。

 蔑兒乞人同樣搶虧了,但他們的森林道經受住了檢驗,徹底打通了。中下遊的部族統治更加嚴密,而且領土一路推進到了芬蘭,卡累利阿地區,南方就是女真人的諾夫哥羅德,跟波羅的海地區的商業城市建立了聯系。這些商業城市也面臨侵略威脅,他們建立公社聯盟,一邊做生意,一邊抗外敵。

 尤其是日耳曼城市聯盟,勢力最強,卻沒能享受大航海的紅利,急於跟東方建立直接聯系。他們控制著波羅的海商業,這裡的糧食、木材和琥珀,都是他們手裡的重要商品,他們希望獲得香料、絲綢和瓷器。他們以提供貢賦的條件,換取了蔑兒乞人允許他們建立商館的權力,在芬蘭灣建立了一個商館(聖彼得堡),起名蔑兒乞堡,跟蔑兒乞人和女真人貿易。

 面對這些惱人的政務,李慢侯選擇了放手,他已經發現,新一代比他更加激進,比他更加勇敢。面對威脅,他算是比較積極的人,他不像趙構那樣用逃避應對,也不想耶律大石那樣三思而行,而是穩固退路,主動出擊。

 但現在的年輕一帶,卻更注重進攻,以攻代守。這是一個強勢的,擴張中的文明,該有的心態。面對草原威脅,他們對於加固防線不感興趣,反而希望在草原腹地增強兵力。

 李慢侯雖然不認可,可他知道,下一代一定會這麽辦,世界歸根結底是他們的。此時按著他們,不讓他們嘗試,等世界交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將毫無經驗。

 於是兵製改革之後,李慢侯進入了辦退休狀態。

 這些年他也很累了。他開始常年在學宮裡活躍,聽聽各地智者們講學,聽聽年輕學子們爭辯。

 另外他的龐大財富還用來進行奢侈消費,他的財富太龐大了。以前長期貼補東藩府,這些年東藩府逐步償還了這些補貼,讓他坐擁數千萬貫財產。這筆財產換算成後世的財富,無論放在任何時代,他都是世界首富。

 而且在一個經濟快速擴張的時代,這筆財富還在繼續快速增長。大量投入地產、港口,讓他獲益頗豐。

 他給自己建立了奢侈的宮殿,采用中西結合的技術。承重構件,他采取了歐式,用石柱加十字拱券、帆劵等結構。結合山牆,琉璃瓦、磚雕等中式構件。還使用了大量玻璃。

 不是他崇尚歐洲建築,而是為了杜絕木材,這些年火災頻仍,不但他的宮殿不在使用木料,而且要求臨河庫房、紡織作坊等容易引起活在的建築,都不得使用木材城中。推廣拱券結構,跟西方石製拱券不同,民間大量采用磚拱,中國文明本質上是一個磚文明。雖然有很強的石料加工能力,但民用建築上極少用石料。石料主要用於拱橋這樣的踩在腳下的建築,或者是用於修建墓室。

 相比石料,磚更容易加工,雖然更複雜,需要燒製工序。可是容易製坯、塑性,便於批量生產。不過承重柱,還是大量使用石料。許多礦山現在除了挖礦之外,開山炸出來的石料也是產品。

 李慢侯的宮殿,雖然大規模運用了西方技術,可建造的一點都不像教堂,比較低平,而不像宗教建築,不斷往高處突破,似乎要衝破天際,給信徒一種神跡的感覺。李慢侯的宮殿主要是一層或者兩層,外表四四方方,內裡有一個東羅馬式的的帆拱券,四面半圓形玻璃,采光性比教堂好的多。圓形大廳中,石柱上雕刻著大量荷花、牡丹而不是宗教人物。外牆都是青磚,有大量精細的雕刻。

 內外鑲嵌瓷片,陽光之下,一片閃亮。

 宮殿建在海州的朐山上,進出海州港的商船,都能看到這座宮殿。宋國商賈已經習以為常,但每次搭乘宋船進出的外商還是會驚歎,稱之為瓷宮。瓷器在海外,依然是奢侈品。

 為什麽在海州,主要是這裡的經濟雖然沒有山東活躍,以種植棉花和紡織業為主,但空氣很好,沒有那麽多的高爐、沒有動不動傳來的爆炸聲,又靠著大海,很適合他這種老人家養老。

 每年冬季,他大多數時候都留在朐山宮。跟他一起常住的,主要是老妻金枝。

 宮裡除了駐扎著忠誠的老兵,雇傭著大量仆人,還養著不少新奇玩意。

 李慢侯不喜歡宋徽宗愛好的珍禽異獸,但他喜歡歌舞。他經常邀請各地有名的歌女來給他表演,他是付重金的。可傳出去都是燕王的花邊新聞。他還養著一些西域、印度的舞女,拋開婆羅門教殘酷的教義,這些一手拈花一手舞劍帶著瑜伽動作的舞蹈,是非常美的。

 很奇怪,也不知道,漢人是什麽時候失去舞蹈能力的。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漢人女子卻失去了這樣的本事。唐朝時候就是如此了,楊貴妃雖然擅長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可胡旋舞是傳自西域的,霓裳羽衣舞傳說是楊貴妃自創的。唐代歌舞盛行一時,但漢人的傳統舞蹈是什麽?似乎沒有什麽準確的記錄,有肯定是有過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女善歌舞。似乎當時也就是秦國女子不擅長,也許正是因為秦人統一天下,讓女人不在學習歌舞文化了。

 唐代歌舞盛行,可不管是吸收西域文化,還是成為青樓技藝,都已經難登大雅之堂,不再是主流文化。

 建宮殿、養舞女外,最大的奢侈消費就是搞收藏了。李慢侯大概是此時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來自各國各地,各種文明的文物流入他手裡,大多數是他花錢買來的。那些以禮物形勢送給他的,都是國禮,他觀賞之後,往往都會送到官方的金石館收藏。

 受他的影響,很多富人都喜歡收藏。也不全是他的影響,文化人物都喜歡。比如宋徽宗收藏的熱情比他還高,而且同樣有錢。坐擁湖州稅賦, 全部用來奢侈消費,雖然比不上當年,可也不遑多讓。

 在這些人的帶動下,大量商人受到驅使,去世界各地探險。瑪雅地區的大量石雕、石像因此流入進來。

 除了收藏這些石像之外,李慢侯還花重金購買這些文物來源地的圖冊。越來越多的瑪雅古城被發現,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誰也無法想象,瑪雅人為什麽廢棄規模巨大的城池,主動離開故地。

 這是一個最特殊的雨林文明,有他們最特殊的行為模式,很多是其他文明無法理解的。

 放棄的古城多大數百座,淹沒在熱帶雨林之中。雕像、石柱可以帶走,但城市無法搬走。如果有一天,有人想要複員,李慢侯手裡這些全景圖將能提供巨大的幫助,讓他們知道當年哪裡有一座什麽樣的雕像,有一根什麽樣的圖騰。

 他只能采用這種方式進行保護了,除此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阻止商人們去掠奪瑪雅古物,這不現實。李慢侯不收,有的是人收。到時候就成了一場破壞,他們會炸毀不便搬運的石像,幾百年之後,將沒有人知道遠處台基上以前是什麽東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