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324節 伽色尼複興(二)
伽色尼王巴赫拉姆沙不可能不同意,因為燕王開出的是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燕王要求通商,這不算什麽條件,之前已經答應過了。現在每年宋商都從海路將大量的旁遮普物產帶走,留下的是數以百萬計的金幣,帶給他的則是近百萬金幣的商稅。

 短短幾年時間,旁遮普的生產力就被激發出來,這裡盛產的棉布,甚至能夠向大宋進行傾銷,畢竟大宋的棉紡織業才發展了不到十年,棉花種植規模跟印度不是一個級別,就好像印度人的絲綢生產,也無法跟宋朝相比一樣,而印度人學會桑蠶已經好幾百年了。

 不但進口印度棉布,還進口印度原棉和棉紗。山東、上海一帶的棉紡織工業方興未艾,原材料一直很短缺,沒有一個極高供應彈性的原材料產地,在棉紡織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生產成本將會劇增,甚至導向生態崩潰而無法持續。因此印度這個最大的棉花產地,能帶給宋朝一個穩定的棉紡織工業發展的環境,印度原棉擁有極高的貿易潛力。

 不過印度棉花是短絨棉,只在最早引種的上海周邊種植,山東使用美洲長絨棉,而且山東紡織工匠把麻紡織工業的水力機器引入了棉紡中,這種改造後的機器,可以紡長絨棉,但對短絨棉暫時無法加工。

 所以宋人希望在印度推廣長絨棉,帶來許多種子,需要伽色尼王支持推廣。沒有政權的干涉,一個物種的推廣速度極其緩慢。

 伽色尼王還需要為燕王特使提供一處官舍作為常駐府邸。燕王特使解釋自己的使命是維護跟伽色尼王國的友好同盟關系,確保伽色尼王不會背約。同時負責保護往來伽色尼王國貿易的宋商利益,他將在這裡停留五年。

 一開始巴赫拉姆沙還以為這是燕王派來的沙黑納,契丹人就向被征服的屬國派遣這些沙黑納,負責監督屬國按時提供稅賦,在伽色尼這裡也有。不過沙黑納什麽事情都不管,只要按時納貢,從不干涉屬國統治。最後談完才知道,燕王有的是錢,根本不從屬國收稅。只求通商以及取經。

 是的,特使告訴巴赫拉姆沙的,就是燕王派他來印度取經,取的是佛教經卷。巴赫拉姆沙需要提供便利,因為巴赫拉姆沙剛剛攻佔的巴特那,就控制著佛教聖地那爛陀寺。被犀那王朝滅亡,並佔據了大部分國土的波羅王朝,是最後一個佛教王朝。波羅王朝時期,是那爛陀寺最後的輝煌,此時那爛陀寺還保存完整,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不斷湧入的突厥民族毀掉。李慢侯希望能將那爛陀寺積累上千年的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搶救出來,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全人類的指揮。

 巴赫拉姆沙又不信佛,他才不在乎呢,特使要那些佛教經卷,給他就是了。就是要燒了那座寺廟他都不在乎,反正現在也沒多少人信佛了。是印度教的話,他還得考慮一下無窮無盡的印度教信徒的想法,即便如此,他上次東征,也搶奪了不少印度教寺廟。不知道這些印度人是怎麽想的,白花花的銀子,黃燦燦的金子,自己舍不得吃用,都捐給寺廟,搞得寺廟裡的庫房比他的國庫還滿。

 他隻搶了三座大寺,結果讓他搶到了三百多萬金幣,和一千多萬銀幣。巴赫拉姆沙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能找到這些寺廟的密室,可能收獲到上千萬金幣(四十噸而已),後世印度的古老寺廟裡,動輒開挖出儲藏上百噸黃金的密室。有一些學者估計,印度的寺廟裡儲藏的黃金總量可能高達四千噸,而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也不過八千噸而已。

 特使還代表燕王,要求巴赫拉姆沙如果控制阿富汗地區的話,必須保證商路的安全,並允許大宋商人,通過印度前往中亞貿易。

 這條突厥大道的打通,也將陸地絲綢之路跟海商絲綢之路聯系在了一起,有沒有利益,沒試過還真不知道。

 巴赫拉姆沙一口答應,能不答應嗎,他現在縮在印度,做夢都想打回去。燕王提出這個要求的背後,就是支持他打回去。

 支持的方式是,除了允許他繼續雇傭遼東亡命徒之外,還願意長期賣給他一些女真古拉姆和比女真古拉姆更勇猛的草原古拉姆。

 決鬥場裡現在可不僅僅是女真人了,也有一些草原人。他們在這裡向人們戰士什麽是真正的騎術,這些草原角鬥士的來源,主要是一些盜馬賊之類的,危害草原治安的流浪騎兵。

 伽色尼王朝購買過無數的古拉姆,最強大的就是女真古拉姆,還有比女真古拉姆更強大的古拉姆,他當然想要古拉姆一下。

 似乎真的是真神眷顧,先是宋商送來了一批女真古拉姆,幫他征服了恆河平原,接著又送來了一萬遼東勇士,燕王還派人來表示願意賣給他更強大的古拉姆。

 此時不打回阿富汗,更待何時。

 於是在紹興十六年秋,伽色尼王的大軍就越過了開伯爾山口,走向複興之路。有一千女真人,一萬遼東兵,讓他擁有輾軋古爾人的強大騎兵。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弱點,女真人在印度河網地帶,可以打的古爾人哭爹喊娘,可到了中亞,卻根本追不上這些狡猾的草原騎兵。

 遼東兵就更不行了,他們的騎術甚至還不如女真人,他們擅長的結陣力戰,陣戰、守城都很在行。大多數都是參與過補奴的團隊,補奴隊的小規模協作,比女真的謀克狩獵更鍛煉協作能力。

 好在收復了伽色尼城,讓巴赫拉姆沙信心大增。通過一些古爾人俘虜之口,巴赫拉姆沙也了解了漠北騎兵的力量,原來他們已經來過一回,去年夏天就暴打了塞爾柱帝國。還打到了巴格達,虐了十幾萬烏古斯雇傭兵。接著從哈裡發手裡奪走了巴士拉城,轉交給了燕王。看來燕王跟契丹王真是親兄弟啊!

 佔據了喀布爾、伽色尼之後,就算堵住了阿富汗往南的通道。留一萬遼兵分守兩城,巴赫拉姆沙帶著一千女真古拉姆返回印度修整。到了冬天,燕王給他送來了兩千女真古拉姆和三千漠北古拉姆,分不清族屬,蒙古人、克烈人、塔塔爾人都有,甚至還有契丹人。

 這段時間,燕王特使卻不見了,這個叫做王慎的年輕人,自稱燕王帳下水軍大將之子,看來是一個權貴。他出征期間,跑去了那爛陀寺,正在搬運哪裡的物資。跟邊界另一邊的犀那王朝勾勾搭搭,讓巴赫拉姆沙有些不安,難道燕王還想賣古拉姆給犀那王毗闍耶犀那,那也是一個有錢的家夥。

 還好特使回來之後對犀那王很不滿,因為犀那王竟然拒絕了他在恆河口開港口的建議,也不買燕王的帳。請年輕的特使喝頓酒,賞賜了十幾個波斯胡姬之後,第二天巴赫拉姆沙表示,他一定要為燕王討回公道。王慎問他怎麽討,巴赫拉姆沙說,他要發兵征討犀那王朝!

 犀那王朝擴張的很大,恆河下遊,一直到東方的蒲甘王朝,都是犀那王的土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但沒多少能打的,靠的是兵力優勢,而不是單兵素質。巴赫拉姆沙已經盤算過了,如果有一萬騎兵做尖刀,他就能打到恆河出海口。徹底佔據整個北印度地區,將犀那王趕到迦摩縷波。到時候他就應該是這世界上最富的蘇丹了,可以雇傭更多的女真古拉姆,成為萬王之王。

 冬天結束前,宋商再次來到印度,又給他帶來了兩萬遼東雇傭兵。還帶來了一封遼東王的信, 那個叫做劉佶的遼東王告訴他,可以為他提供大量戰士,但每個戰士他都要征稅十個金幣,戰死一個他還要一百個金幣的安家費,否則他就拒絕為巴赫拉姆沙提供戰士。

 這都是小錢,只要有這些遼東戰士相助,春天他就能打垮犀那王朝,然後趕著夏天,進入寒冷的阿富汗,將討厭的古爾人徹底趕出波斯。順帶甚至可以試探一下塞爾柱帝國,如果塞爾柱人已經被契丹人打垮,他很想教訓一下那個傲慢的桑賈兒。

 巴赫拉姆沙計劃的很好,事情進展比他計劃的更好。

 遼東雇傭兵和女真古拉姆為尖刀,幫他擊垮了犀那王的陣型,帶著大量戰象、駱駝兵和中亞騎兵衝殺過去,將犀那王打的大敗,被迫求和。願意割讓巴特那北方土地給伽色尼王朝,但巴赫拉姆沙沒有同意,繼續揮軍東進,直到打到恆河口才罷休。最後犀那王朝被迫割讓了恆河以南土地,還答應每年納貢一百萬金幣,巴赫拉姆沙才接受了求和。

 等到巴赫拉姆沙揮軍伽色尼的時候,心想一定可以趕在夏季結束前,擊敗古爾人,結果等他到了伽色尼才發現,古爾人已經被打敗了,被去年留守這裡的一萬遼東雇傭兵擊敗,連首領都被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