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294節 婚嫁(二)
使團確實是遼國使團,人數並不少,高達三百人,使者還是老熟人,正是去年李慢侯送到西域的蕭滅女真。

 蕭滅女真倒也沒有什麽密謀,吸引李慢侯趕回來的,是他們來的道路,他們竟然不是從河西走廊來的,竟然是從海上過來的。

 “我兄大石攻佔了大食國嗎?”

 李慢侯對此十分重視。

 他在印度無法立足的最大原因,是哪裡缺乏可以開拓的利益,但大食國就不一樣了,輝煌一時的阿拔斯王朝雖然衰落,卻敗而未滅,被不斷遷入中東地區的塞爾柱勢力包圍,僅剩巴格達等少數兩河流域城市支撐,可佔著這座貿易線,依然賦稅豐厚。阿拔斯王朝的哈裡發依然是回教世界的精神領袖,許多獨立的新興王朝,統治埃及的法蒂瑪王朝,統治波斯的伽色尼王朝都承認哈裡發的地位。哪怕佔據波斯北部,並讓這些新興王朝臣服的塞爾柱帝國,都承認哈裡發的地位,接受哈裡發冊封的蘇丹封號,只是在不斷削弱哈裡發的威望,要求信徒禱告的時候,先是將哈裡發與蘇丹並列,後來乾脆要求先口稱蘇丹,後稱哈裡發。

 曾經強盛到可以在怛羅斯打敗盛唐的大食國,已經衰落到這種程度,當然不可能擋得住耶律大石的契丹大軍。大石大可以借著戰勝塞爾柱人的氣勢,追亡逐北,吞並了大食國。

 蕭滅女真搖搖頭:“燕王說笑了。大食國相距遙遠,我主如今還在呼羅珊。”

 “還在呼羅珊?”

 大石前年就打敗了塞爾柱帝國,開進了呼羅珊地區,去年說是修整,這今年都正月了,怎麽還是沒動手。他有時候很佩服大石的耐心,每次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都不會盲目擴大戰果,而是修養至少三年才會進行下一場大戰。也許正是這種耐心,才讓大石成功在中亞立足,可這種耐心,也可能讓他無法建立更大的功勳。畢竟哪裡的情況,跟草原地區相似,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許多勢力的盛衰就在短短幾年中,塞爾柱突厥可以因為一場大敗一蹶不振,也可以因為一場大勝重新興盛起來。

 塞爾柱帝國之前已經重複過這種事情了,在現任蘇丹桑賈兒手裡剛剛有了複興之勢,重新征服了不少屬國。桑賈兒之前,塞爾柱帝國處於極盛時期,他父親馬利克沙統治著整個小亞細亞地區,讓東羅馬帝國不敢妄動。將小亞細亞地區沿海所有希臘城邦征服,希臘重步兵可以為他跟東羅馬的同胞作戰。可是馬利克沙死後,諸子紛爭,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敘利亞、克爾曼、小亞細亞等地先後脫離帝國。

 桑賈爾在塞爾柱帝國的中心呼羅珊繼位,先後擊敗其他王子,成為塞爾柱帝國唯一的繼承人和其他塞爾柱小王朝的宗主。之後打敗中亞的喀喇汗王朝和統治波斯南部印度北部的伽色尼王朝,是中亞地區的霸主。

 結果被大石以少勝多,用兩萬多人擊敗他十萬大軍,連他的宰相和老婆都俘虜了。結果花拉子模、西喀喇汗國這些屬國,全都投靠了大遼旗下。桑賈兒帶著殘兵敗將逃回呼羅珊,大石緊追而來。

 “塞爾柱人答應每年給三十萬金幣。承認木鹿河(穆爾加布河)歸屬大遼,我主已經準備罷兵!”

 木鹿就是呼羅珊地區的四大城市之一,這裡是波斯北部一片廣袤的沙漠、戈壁地形,只有一些河谷能夠放牧。當年塞爾柱帝國,就是在木鹿城擊敗了伽色尼王朝,才奪取了呼羅珊地區,接著成為帝國。而之前,他們是塞爾柱家族南下依附伽色尼王朝的雇傭兵,在呼羅珊邊緣遊牧。

 佔據這裡,意味著大石在呼羅珊地區立足,都不用問,按照大石的習慣,肯定會讓木鹿城進貢金幣。

 “木鹿城給你們多少金幣?”

 “每年給十萬!”

 “那還真不少!”

 李慢侯歎道。呼羅珊地區,雖然是沙漠綠洲型文明,可是夾在波斯、巴格達、東羅馬通往中國的商道上,是絲綢之路中段呼羅珊大道上的中心城市,比花拉子模更加富庶,因為花拉子模都排不進四大名城。

 “你們佔了木鹿,桑賈兒還盤踞在尼沙普爾。巴裡黑在木鹿城北方,應該也被你們征服了吧?”

 “木鹿、巴裡黑歸我,尼沙普爾、赫拉特歸桑賈兒!”

 這意味著現在西遼跟塞爾柱帝國以波斯和阿富汗北部的山脈為界,南方的山區歸塞爾柱帝國,北方的沙漠和草原歸了大石。顯然塞爾柱帝國在野戰中打不過西遼鐵騎,而大石很可能不想碰這些山川要塞。

 可是如此一來,大石想要西進,只能沿著裡海南岸的狹長海岸,很容易被人斷了後路。恐怕他很難西進了。歷史上大遼之所以止步呼羅珊地區,恐怕就跟這些山脈難以越過有關。

 不過李慢侯還是有一個疑惑:“既然大石沒有攻下大食國,那你是怎麽坐船回大宋的?是從波斯南部還是走的巴格達?”

 蕭滅女真歎道:“我本在撒馬爾乾屯田。我主突然調我出使大食國,後來才知道……”

 原來是進入呼羅珊之後,大石突然發現,這裡一些商人在大量交易來自大宋的瓷器和絲綢。而且不是走他控制下的土地,竟然是從西邊來的。一問聽說,是從巴格達南部一個叫中國城的地方來的,哪裡有許多中國人。

 這個消息讓大石很震撼,難道中國離西邊不遠,這跟他的地理概念相反啊。幾經確認,得知真的有一個叫中國城的地方,不是不是中國人的土地。而是因為每年有大量中國商船在哪裡停靠,帶來海量的中國商品,所以不明就裡的人叫那裡中國城。其實是一座位於巴格達下遊的港口城市,名叫巴士拉,也是大食國有名的大城,依然控制在阿拔斯王朝手中。

 既然有許多宋船可以來到這裡,那意味著大石也可以從在這裡回去,路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這裡竟然對接上了。大石並不了解這種意義,他只是本能的感到興奮。因為他是一個文化深厚的翰林學士,他知道宋人海船的運送能力。

 他一直想回東方,當然不是孤身回去,他渴望帶著他的十萬鐵騎東征女真,真正在東方復國,而不是在西域拉大旗扯虎皮,自號大遼。他可不想將來他在史書上留下的,是一個叫做西遼的政權,連正史可能都沒資格修。

 但是東征他已經嘗試過一次,萬裡之遙的遠征,很不現實。他當時帶了七萬大軍,走了一萬裡路,牛羊就死的差不多了。如何跨越萬裡關山,是一個巨大的困難,最大的困難,不是強敵,而是距離,距離成為困難的最大根由,就是補給跟不上。而宋人能來巴士拉,就一定不存在補給問題了。如果從巴士拉出海,能很快抵達宋國,這將是他回歸的最佳方式。

 所以派出跟大宋關系密切,主要是跟燕王關系密切的蕭滅女真出使大食國,最後借道巴士拉,稱作一艘中國大海船回到了明州,並朝見了大宋天子趙構後,聽說李慢侯就在揚州,立刻趕來拜見了。

 “大石想走海路回來,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你告訴大石,只要他能在巴士拉立足,我就能把他接回來!不過他回來能幹什麽?你得好好問問他。”

 “對了。我主讓我帶著太子回來了,說是來跟燕王郡主完婚的!”

 蕭滅女真說道。

 “你說什麽?”

 李慢侯驚訝道。

 “我可沒答應大石求婚啊。還有,蕭塔不煙舍得讓他的寶貴兒子回東方?”

 蕭滅女真點點頭:“我主命我為太子太傅,兼上京留守。輔佐太子治理上京!”

 李慢侯皺起眉頭:“大石有信給我吧?上京是你們不要的,我好容易守住了。你們回來說讓太子守這裡,下一步是不是要跟我要燕雲了?”

 蕭滅女真皺眉:“可上京本就是我契丹人龍興之地啊。”

 李慢侯道:“我可以讓你們的太子去上京。但他去了能幹什麽,守祖陵還是可以的。”

 蕭滅女真笑道:“如此甚好。我主遣天子歸上京,就是讓他守祖宗陵寢的。還望燕王成全。”

 李慢侯搖了搖頭, 這個蕭滅女真一腦子激情,智商卻不太夠用。他帶著五千多人,跑去投靠大石,都是能打能衝的精兵。卻被留在費爾乾納盆地屯田,也算是震懾撒馬爾乾的桃花石汗。

 事實上費爾乾納盆地,是中亞最好的一塊農業區,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十分肥沃,兩山夾一谷的地形,讓這裡自然條件很好,日照時間長,有河流灌溉。後世這裡養活了一千萬人口,還能大量出口棉花等物產,隻佔了這裡小塊土地的烏茲別克斯坦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過之一。

 古代大宛國佔據這裡,就成為一大霸主,漢朝西征損失了十萬大軍。地形上易守難攻,土地肥沃,簡直就是中亞的關中,王霸之資!

 可惜大石手裡沒有屯墾的人力,帳下契丹人根本不會種地,因此蕭滅女真去了這裡,寧願不讓他手下五千精兵打仗,也要讓他們在這裡種地。唯有種地,才能支撐遼國的生存。一旦回不了東方,這裡就是耶律大石的燕雲十六州。

 李慢侯冷哼道:“派兒子走海路來守陵?我倒要看看,大石葫蘆裡賣的什麽藥。我當他是兄弟,他想奪我的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