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宋恥》第260節 雙犬(二)


 “塔塔爾人勢窮來投,我並他部眾。不義!”

 蕭滅女真說道。

 李慢侯歎道:“你不並塔塔爾人,蒙古人就會並了他們。大魚吃小魚,你在草原上怎麽不知道這個道理?”

 蕭滅女真道:“可塔塔爾人並非契丹。”

 李慢侯道:“你手下還有幾個契丹人?不都是遼東漢人、燕雲漢人甚至還有宋人嗎?”

 蕭滅女真道:“他們都是遼人。”

 李慢侯道:“塔塔爾人與契丹人習性相近,語言頗類似。你不並塔塔爾人你壯大不了。耶律大石西征之際,會盟十八部草原部族,也都不是契丹人。如今不是複興大遼,雄霸西域嗎?你如果能吞並塔塔爾,在契丹故地複興大遼,才能招納契丹人來投。”

 契丹人還有,草原民族沒那麽容易殺盡,躲入一座座山林,躲入一條條谷底,小氏族、小家庭都能生存。然後悄悄發展幾年,遇到機會掠奪其他部族,氏族變成部落,部落再次變成強族,只是很可能不在叫契丹人了。

 這樣躲避起來的契丹人,在臨潢府有多少,蕭滅女真不知道,所以他很想盡快得到臨潢府。

 蕭滅女真道:“可是塔塔爾人雖然只剩一部。卻依然有數萬部眾,我並不了他們!”

 塔塔爾人就是活該,始終團結不起來,他的六部是以六大氏族凝聚在一起的,互相之間攻佔不斷。即便跟蒙古人交戰期間,他們也沒忘記互相吞並,現在被打的剩下一部,反而變強了。因為這一部通過吸收其他氏族的奴隸、牛羊,反而更壯了。這個殘部就是察阿安塔塔爾,之前南遷到中京避禍。距離蒙古最遠,遭受的損失最小。

 察阿安塔塔爾和阿勒赤塔塔爾,是六部塔塔爾中的主要部族,兩部就佔了塔塔爾三分之二的人口,塔塔爾部的大汗也多出自這兩部。

 現在就剩下一個察阿安塔塔爾,以後就只有他們能出大汗了,他們就是塔塔爾部的黃金家族!

 李慢侯道:“這種大部你肯定並不了。但可以招降納叛,塔塔爾人不是打散了。一些小部族,無依無靠。你打出大遼的旗幟,他們肯定願意投你。安置在臨潢府一帶,也是你的藩屏。”

 蕭滅女真點點頭,雖然看不上這些塔塔爾人,但他缺人手。他要那麽多武器,並不是給的精銳要的,而是打算武裝婦女和兒童,讓老弱守城。

 “那塔塔爾人的事情?”

 “大凌河他們來不了。你把他們安置在土河一帶,該征調他們打仗就征調他們。他們跟蒙古人是世仇,你不能白給他們擋著蒙古。還有,我會給大石寫信。以後大遼發來的軍餉,都給你一部。耶律破金那邊是沒希望了。你記住,你是你們遼國最後的希望!”

 最後李慢侯還不忘給蕭滅女真打一劑強心針。

 他確實準備給耶律大石寫信,大石不是蠢貨,旅順府投靠了東藩,他們不可能繼續給那邊供應軍餉,看大石的戰略,很可能放棄東方了,甚至有可能完全斷絕給東方殘部的支援。沒有每年一百萬的軍餉,蕭滅女真和耶律破金要支持下去,就得李慢侯掏錢。

 所以他打算借助蕭滅女真恢復遼國中京、上京的機會,以此為誘餌,繼續讓大石掏錢。只要大石心裡放不下複興遼國的執念,他就得不斷往東方送錢。

 李慢侯支持這些契丹殘部的原因,是因為他目前控制不了草原,他控制不了草原,就會有新興勢力佔據,與其讓一些他不了解的新興野蠻民族控制這裡,不如讓熟悉的,半漢化的契丹人佔據這裡。至少契丹人的歷史表明,他們可以跟漢人和睦相處。

 消滅女真猛點頭:“塔塔爾人那邊怎麽說。他們給燕王送來了一百個塔塔爾美人兒!”

 李慢侯無語:“算了。無福消受,你如果想要,自己留著吧。還有我給你個建議,大石送來的軍餉,你不防都拿去跟蒙古人買奴隸。有不少以前的契丹別部投靠了這些草原人,很多景況並不太好。也有一些契丹人、遼人淪為奴隸。你不防贖出來,安置在你的軍中。甚至普通草原奴隸,你也可以作為部眾,必對你感恩戴德!”

 草原民族,尤其是漠北民族,生產落後,落後的生產力注定孕育出落後的社會制度,他們盛行奴隸製。掠奪奴隸是他們對外劫掠的最大動力之一,蒙古人中,甚至有一個部族,都是由奴隸構成,後來這個部族出了一個很厲害的人,叫做木華黎。

 蕭滅女真跟漢人接觸,他的部眾其實已經沒多少契丹味道,反而更像是軍事化的漢人社會。或者類似女真人的猛安謀克,軍民一體。不過他排斥女真人,不可能叫猛安謀克,而是模仿東藩鄉兵制度,實行保甲,十戶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居則為民,出則為兵。

 由於土地夠多,半耕半牧,不需要奴隸也能過得不錯,所以沒有奴隸製。而且以前契丹人勢弱,從女真人手裡逃出來的逃奴,也不可能把他們變成奴隸,否則就沒人來投靠了。奴隸製就一直沒形成,但他們也不買奴隸並入民戶,那樣代價太大了。李慢侯之所以提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旅順府的劉佶就這麽做,劉佶治下的老百姓是很窮的,不窮也不會去做海盜。但大石給耶律破金的軍餉,分給劉佶的部分,他全都用來買奴隸,然後安置到海邊漁村。

 就這樣劉佶用巴掌大的地方,養了上萬人,個個凶悍。如今更是不止一萬,跟兀術一戰之後,又有三萬民夫被劉佶收編。從曷蘇館人手裡,贖出了八萬奴隸,也都交給劉佶安置,如今劉佶手裡,已經有了十萬之眾。

 蕭滅女真如果不解放奴隸,他的勢力想擴大到能跟蒙古抗衡,需要很長時間。

 “謝燕王指教!”

 蕭滅女真道。

 李慢侯也不想指教他,只是他水平太差,如果是劉佶那種人,李慢侯反倒要防。

 沒搭理塔塔爾人,讓蕭滅女真羈縻塔塔爾人,強力扶持蕭滅女真部在遼河上遊立足,這樣跟陰山北麓的白韃靼部一起,就構成了抵禦克烈、蒙古草原二虎南下的兩道屏障。

 只要給李慢侯五到十年的時間,他的力量就將強大的無法想象。

 他急需幾年時間,好好埋頭內政。

 形勢已經徹底扭轉,在他的各種手段打擊下,幾乎所有敵人都在走下坡路,而他的力量卻在快速恢復,甚至是膨脹。但膨脹太快,帶來一種繁榮中的隱憂,相對混亂。一直有各種問題困擾著他,無法理順這些,現在時機合適,他可以放開手腳大乾一場。

 經濟上,山東已經成為北方龍頭,黃河流域的主要出海口。境內手工業、礦冶業發達,金融業方興未艾。

 他跟朱聰、平氏三家開拓別子銅山已經卓有成效,那座銅山背山靠海,運輸條件優越,平氏修建了私港,每年有大量銅礦出口,運到山東冶煉,去年產量還不大,今年就已經可以生產兩萬斤純銅了,影響銅礦開采的主要是人力,平氏弄了不少日本流民,但遠遠不夠,已經開始購買女真礦奴挖礦。別子銅山潛力巨大,每年產個一兩百噸不是問題,相當於三四十萬宋斤。

 有了大量銅礦湧入,讓山東的銅價已經下跌了不少,鑄錢已經不用虧損太多。李慢侯打算開鑄銅錢,依然用紹興年號,這既有政治象征,也是為了便利。這種小平錢,是要跟宋朝鑄造的其他銅錢一起流通的。因此跟南宋朝廷保持一致,方便流入江南。

 繼小平銀之後,去年李慢侯鑄造了小平金,今年打算鑄造小平錢。三大金屬貨幣體系建立之後,糧票、鹽票這種實物貨幣,就該逐步退出流通領域了。這些實物的季節性太強,其實並不適合作為貨幣。只是朝廷錢引濫發嚴重,才導致這些貨幣更有信用而已。

 府學民業科的精英們這幾年不斷研究,他們認為宋朝錢荒問題不一定是銅錢緊缺造成。因為他們統計了歷代鼓鑄的銅錢量後發現,宋朝竟然鑄造了兩億多貫銅錢。流通中根本沒有這麽多銅錢,除了大量熔鑄後製作銅器的,大多數銅錢是被藏起來了。 如果能把這些銅錢撬出來流通,其實根本不可能有什麽錢荒。

 但錢引劣質,劣幣驅逐良幣,只要錢引濫發,老百姓就會用錢引和藏銅錢。錢引和銅錢分別承擔了貨幣的儲藏和流通兩大功能。

 另外他們還發現,朝廷儲藏,才是銅錢不流通的最大根源。宋朝朝廷太過精明,他們印錢引又不收錢引,納稅他們要銅錢,換錢引他們要銅錢,賣茶引、鹽引,他們要銅錢。總之就是不要他們自己印的錢引。

 大量銅錢作為賦稅每年遞解到朝廷的庫藏中儲備起來,導致銅錢大量向都城集中。民業科的學生研究了大量筆記後發現,以前開封就沒有錢荒,錢荒主要是在邊疆地區。因為京師將這裡的銅錢掠奪了,導致這裡的錢荒不斷。四川、河東發行鐵錢還有防備銅錢流入西夏、吐蕃的考量,可是福建也很缺銅錢,不得不鑄造鐵錢,就主要是因為流通量不足。這裡是外貿港口,對貨幣需求很大,偏偏銅錢被掠奪到了京師,只能用鐵錢應急。

 說白了,還是金融系統跟不上經濟發展,貨幣發行量滿足不了交易需求。要增加市場流通性,除了鑄錢還有許多其他辦法。一個合適的金融體系,是能自己創造貨幣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