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121節 東守
“海貿你沒開成?郭仲威你沒搞掉。怎麽我的兵還沒帶回來?”

  騎兵當然帶回來了,比侯東回來的要早,獻俘第二日,就請奏前線緊急,被軍官帶回來了。侯東沒有跟著一起回來,一方面是去送禮,另一方面是騎驢奔襲對他來說,簡直太折磨了。

  他應該跟步兵一起坐船回來,可他卻是一個人回來的。

  侯東苦著臉:“剛要出城,就被張太尉的神武軍攔下。拿著聖旨,你讓我怎麽辦?”

  這事不是張俊乾的,是趙構乾的。他還是那種精兵強將都往自己身邊聚的毛病,這也不是什麽問題,問題是精兵強將在他身邊,他老逃跑,又不敢打一仗。

  接著是郭仲威的問題,這家夥被李慢侯逼到真州後,並不甘心。他部隊很多,養不起。分了一萬去天長軍,那裡是薛慶的地盤,可是薛慶兵弱,攆不走他。郭仲威在哪裡設卡,攔路收費。張榮根本不管,只要不是水路上的事兒,他一概不管。

  “郭仲威怎麽辦?”

  李慢侯問道。他看不上郭仲威是一回事,這家夥已經影響了揚州到海州之間的貿易,許多從揚州拉來的商人,都在抱怨。而且現在不打斷他的爪子,手遲早要伸到揚州去。

  “我上回借了他不少錢,一個子都沒還。他手下的人還搶了我不少地。”

  敢借給郭仲威錢,是因為侯東在真州也圈了不少地,真州殘破的連郭仲威都不願意去,地價很低,隨著一年時間,金兵也沒有南下,這裡恢復了不少。朝廷恢復了茶葉榷場,在這裡發行茶引,這裡的商業恢復很快。

  但郭仲威不但不還錢不說,在真州巧取豪奪,根本不管是不是李慢侯名下的產業。

  “薛慶怎麽連郭仲威都打不過?”

  腐化的太快,李慢侯不由感歎,才過兩年好日子,薛慶手下那些漁民就喪失了戰鬥力,不但早就不下水,一個個跑到陸地上做地主,現在連刀槍的手藝都丟了。

  “郭仲威可不好惹。他手下有的是亡命徒。能跟他比的,也就林永了。”

  郭仲威是從河北一路難逃的,有說他是巨寇的,有說他是潰兵的,他手下五花八門,有流寇,有潰兵,一路殺到南方,是跟李成、張用一級的巨寇。擁兵三萬,能打的至少也有幾千。江南的官兵都打不過他,除了韓世忠等少數將領之外,還真沒人製得住他。

  “林永?林永沒有名頭啊!”

  之前讓薛慶出馬,是因為郭仲威侵入薛慶的地盤,林永坐鎮通泰,小日子過的也不錯,腐化沒腐化不知道,但他師出無名。

  “少保。江北哪裡有什麽王法,郭仲威敢越境滋事,朝廷不聞不問。林永為何就不能擅自出擊?”

  這話點醒了李慢侯。

  朝廷軟弱無能,江北被他們看做棄地,根本不指望江北提供什麽。現在快入冬了,他們還等著金兵南下,此時絕不會在江北搞什麽,即便林永殺了郭仲威,大概也不會深究,只要林永接下來能幫他們頂住金兵,依然是一個好藩鎮。

  “那就這樣!”

  李慢侯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該跋扈的時候,就跋扈一些,他可是鎮撫使,相當於唐朝的藩鎮,民國的軍閥。

  “你親自去一趟。告訴林永,動作要快。吞了郭仲威,出了事我兜著。”

  林永手下的實力,李慢侯很認可。因為很多是他以前的手下,林永跟著李慢侯,也沒少打仗。最重要的是,他拉走了李慢侯手下一批能打的人。比如一直被李慢侯壓製的田氏兄弟,還有徐明等李慢侯不太信任的西軍軍官。他先後拉走了一百多個西軍軍官,導致李慢侯手下的西軍出身的軍官,只剩下幾十個,多是第一批那些老兵,中規中矩,沒一個出色的。反倒是林永拉走的,大多數是刺頭兒,這些人難管束,但真的很能打。

  田氏兄弟幫他帶騎兵,徐明幫他帶步兵,他的軍官團比郭仲威專業多了。至於士兵,主要是他在通泰一帶剿匪收編的潰兵、流寇,挑選其中的精壯者從軍。體制模仿的也是李慢侯的制度,因為創建制度,林永可不擅長。而且他還組建了三百鐵浮屠,這主要出自他個人的情節,其實根本用不上。

  現在林永也已經擁兵兩萬,他很粗苯,可是侯東留下一個團隊幫他。通泰地區大量土地被侯東兼並,商業也恢復的不錯,稅收收的上來,他也算是兵精糧足。打郭仲威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海州這邊不要緊吧?”

  侯東問道。

  李慢侯道:“看來今年金兵不一定南下。這倒是怪了,明明揍了他們一頓,沒道理不來報仇啊?這個撻懶倒是個有意思的人。”

  已經到了九月,金兵一直沒有動靜。他和趙立都在各自的防區進行防禦準備,可敵人遲遲不見蹤影,現在邊境地區一片平靜,倒是做起了生意。

  身處宋金對峙地區,李慢侯收集的情報更加豐富和詳實,這幾年金軍南下,東路軍一直都是撻懶在負責。這個人很有意思,以前一直沒遇到什麽抵抗,這兩年開始處處碰壁,竟變成了主和派。

  有謀的人往往都這樣,迷信智力。撻懶的手下實力並不弱,因為女真兵比例更高。撻懶用兵,喜歡取巧。結果他手下的女真士兵陣亡率低,大多都是女真士兵,反而是最猛的兀術帳下,兵力構成越來越複雜,女真人、契丹人、漢人統統都有,就是因為兀術部傷亡太大,女真士兵補充不上。

  但撻懶手下的兵,也跟撻懶一樣,有些油滑。一方面是撻懶手下的女真人血脈不純,撻懶早年跟著完顏阿骨打征服遼東,他力主在遼南地區建立猛安謀克制,比如遼南最重要的遙輦昭古牙部族,這本是遼國外戚,其實就是契丹人的近族奚族,本是契丹部落之一,很早一起反唐,臨時反叛,契丹耶律氏統一其他契丹人之後,奚族就成了同族外姓,一直被排擠,一部分被發到了遼東鎮守。撻懶征服這裡之後,主持將九營遙輦昭古牙部族設為九個猛安。

  這九個猛安的奚族就一直在撻懶帳下。另外還有其他渤海猛安,契丹猛安等遼東猛安,都在撻懶帳下效命,傷亡一直很小,補充不是問題。他們雖然不是女真人,可裝扮、服飾都跟女真無異,在南方就被看做女真人。

  而且這些遼東兵,對女真人的忠誠度極高,不像兀術手下從草原上征募的契丹人,對遼國還有故國之情,一方面是遼東契丹外姓多,屬於不受待見的邊民,另一方面遼東契丹部落臣服的早,跟女真融合更深,他們跟草原契丹人的立場不一樣。

  撻懶雖然扶持了劉豫登基,但他的軍隊並沒有撤出偽齊,在山東北部的齊州、青州駐扎了不少。但卻不在主動進攻,收集到許多消息,撻懶手下士兵現在都很消極,他們不想為偽齊作戰。當然可以搶到東西的時候,他們是很拚的,可現在已經很難搶到東西,還有可能把命搭上,自然就消極了。甚至傳言說,有一個叫大撻不也渤海萬戶,經常抱怨,說他為金國立下汗馬功勞,應該立他,劉豫沒有寸功,卻立劉豫。

  立劉豫為皇帝,是一件大事,不但對南宋來說是這樣,對金國來說也是如此。導致金國內部的主戰、主和兩派鬥爭的也很激烈。 而且很可能比宋朝更激烈,因為北宋的文官傳統畢竟根深蒂固,兩派鬥的再凶,也很難發生什麽激變。而金國政治,發源於部落,依然帶有濃鬱的部落文化,他們都起來可是要殺人的。

  劉豫不想卷入金國內鬥,所以他一方面討好撻懶,一方面討好粘罕,可這種騎牆手法,也很危險,意味著得不到某一派的堅定支持。

  這段時間撻懶在山東就沒有行動,就是一種表現。

  李慢侯算是摸清楚了,撻懶這種人,跟兀術不一樣,兀術是你越強他越要摧毀你的抵抗意志,撻懶是你越強,他越不想招惹你。

  另外金軍內部的主戰派,此時注意力都被陝西方向吸引了過去。一場富平之戰,他們取得了巨大勝利。雖然損失也很慘重,收獲也非常豐厚,奪取了張浚搜刮的幾千萬貫物資,足以支撐他們在陝西的軍事行動。金國的戰略開始轉向從陝西入四川,然後從長江上遊攻打江南,這是一種很正確的戰略思路,自古北滅南,都是搶佔上遊。金軍統帥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可軍事眼光都不錯,還有大量漢人謀士出謀劃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因此他們今年在陝西大舉用兵,本以為宋軍在富平一戰丟失了主力,應該毫無抵抗力才對,誰知道吳階、吳璘兄弟倆,緊靠富平之戰後收集的幾千散兵遊勇,依托和尚原地形,竟然打退了金軍大軍。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