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157節 金融(三)
趙構深思了一番,發現還真的很穩妥。那些藩鎮做私鹽,開港口,一個個肥的流油。偶爾應應急,應該不會還不上。再說了,最大的藩鎮頭子李慢侯可出自公主府,哪個藩鎮敢不還錢?

 “李郡公該不會找你們借錢吧。我可知道他生財有道啊!”

 趙構試探道。

 李慢侯這個人,讓他很難看清楚。但他確認此人很有能力,連趙鼎都對此人十分忌憚,說江北藩鎮,以李慢侯最會聚斂。朝廷不難查到,在揚州大肆印刷糧票、鹽票的就是李慢侯。奈何整個江北的藩鎮都認這些票據,反而不太認朝廷的錢引。以前林永那些藩鎮的私鹽,都是送到揚州直接換成鹽票,在用鹽票買其他東西。鹽票成了他們大規模傾銷食鹽的利器。連趙立那個不貪財的人,都很喜歡糧票,因為可以通過糧票囤積軍糧。乃至趙立的官倉都是直接交給李慢侯的人打理,老百姓收到糧食後,有兩個渠道,一個賣給私人,一個直接換成糧票,官倉每年都大規模收購,收糧給票,常年囤積著幾十萬石軍糧。

 公主道:“借啊。就數他借的最早,借的最多。借的最頻繁。”

 趙構真的疑惑了,連趙鼎都說李慢侯會聚斂,晏孝廣也說他這個女婿很有生財之能。怎麽李慢侯還要借錢?

 “我聽晏尚書說過。李郡公家產千萬,還有鹽場、土地,又印藩票。怎會需要借錢?”

 公主道:“李慢侯是有錢,也會掙錢,可他不會存錢。他的錢都是侯東幫他理的,左手進,右手就出去了!”

 趙構見過侯東,就是幫李慢侯管錢糧,做生意的主簿和回易官。上次也是這麽說的,說李慢侯花錢沒有節製。這倒是事實,而且最近朝廷收集藩鎮情報,發現李慢侯已經開始大量賣地了,一些通泰真揚等地的土地,因為收復了兩京,大幅度上漲。李慢侯趁機拋售,雖說是因為地價高,但如果不是短了錢,敗家子才會賣地。這個行為,還讓趙鼎非常擔憂,因為他擔心這是要搞什麽大動作。

 藩鎮有軍興自便的權力,可實際上只有少數藩鎮這麽做,趙立是一個沒把自己當藩鎮的藩鎮,軍事行動都會請奏。其他藩鎮,像林永那批江北藩鎮,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因為打仗要花錢,這幾年除了河北義軍出身的桑仲、李橫等荊襄藩鎮外,別的藩鎮都很少有行動。李慢侯是為數不多的,經常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江北藩鎮。比如出兵遼東,就是他的手筆。把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趙鼎很懷疑李慢侯賣地,是為了籌措大動作的軍費,可卻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最近李郡公沒有借錢吧?”

 趙構問道。

 公主搖頭:“最近不借了,他最近有錢的不得了。把江北的地都賣了,還讓皇姐也跟著他一塊賣。說是該出手了。”

 趙構放心了一半,原來並不是有大動作,只是趁著地價高拋售。但他要現錢幹什麽,如果要應急,他肯定能用一分利息從公所裡借錢,抵押他的土地就行,犯不著變賣。除非他認為地價會跌,可剛剛漲上去的地價為什麽會跌?除非女真人馬上又打過來?女真人還能打過來嗎?別人說不好,一個沿邊藩鎮如果願意,是可以引胡虜入寇的!即便不投敵,縱敵也是個大麻煩。唐朝的藩鎮不都這麽玩嗎?安祿山他們不是動不動就欺負契丹人,目的就是為了製造邊亂,好繼續掌權。

 陰暗的人容易把別人也想的陰暗。

 趙構繼續試探:“李郡公賣地,是缺軍費嗎?”

 公主道:“怎麽會。李慢侯精細的緊,他的軍費開支有度,最保險不過。他賣地是要疏浚黃浦,整修吳淞江,通吳淞口入海。還要建海港,花銷可大了。”

 趙構問:“是上海的黃浦?”

 上海務的稅封給吳國公主做食邑,只有一個榷酒場,至今也沒多少錢。

 開港的話,倒也不是不行,大宋如今開海的港口都有十幾個了。杭州就是最大的港口,附近還有青龍鎮,往東還有明州港。上海開港,也有人提過,但哪裡通航條件不好,黃浦淤積,進不了大船。一旦上海開港,港稅必然增加,公主的收入也會增加。但一年撐死了二三十萬貫,要知道明州也就這麽多。

 “就是那個黃浦。姐姐的食邑。他們兩人聯手把兩岸的河灘都買下,要通海道建港口。說是要花一千多萬貫呢!”

 公主跟藩鎮利益綁的這麽緊,還是讓趙構本能有些不安。這到底是藩鎮借助公主影響朝廷?還會公主在利用藩鎮聚斂錢財?

 腦子裡轉了一圈,趙構認為還是後者可能性更大。因為吳國公主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跟官場保持著十分清晰的界限,從來不干涉朝政。公主干涉朝政,往往也是通過宮廷,唐朝的公主就是這樣做的。但趙構不認為他會受公主影響,更何況這兩個公主,都是不召見不請見的人,似乎跟他也在保持距離,以免惹來嫌疑。公主在宮廷裡都沒有影響力,更何況在官場上。

 只是公主要斂財的話,辦法多的是,最穩妥的就是通過詭寄,在自己名下多詭寄一些老百姓的田畝,分一些租子不就好了?犯得著花一千多萬貫,又是開鑿運河,又是修建港口。一年才賺二三十萬貫,豈不是虧了!

 趙構問道:“你得提醒皇姐,別賠錢了。有錢拿來放租不好嗎?”

 公主搖頭:“皇姐可不聽我的。他就聽那個李慢侯的,讓她幹什麽就幹什麽。之前就聽李慢侯的,買了一百多艘大海船,現在可賺了很多呢。”

 趙構點頭:“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不想皇姐如此好財貨?”

 公主道:“皇兄。這你可冤枉皇姐了,這次我借錢給朝廷。我可沒多少錢,皇姐把船隊,食邑,府邸也都押了。都是李慢侯貪財,又善於聚斂,常鼓動皇姐。”

 趙構認錯:“朕說笑呢。怎會誤會皇姐。不過朕是憂慮上海開港會虧。!”

 公主道:“應該虧不了。那李慢侯說了,大航海時代就要來了。大航海時代需要一個龍頭。他算準上海就是那個龍頭。”

 趙構一頭霧水:“什麽是大航海時代?李慢侯怎麽還會算卦?”

 公主道:“大航海時代我也不知道是什麽。他算卦可準了。他以前都算到了靖康大難,二聖北巡的事情。我以前還把他當鮫人呢?”

 鮫人?!

 趙構一驚,他想起來了,蔡京府裡原來豢養了一頭鮫人,他還跑去看過,但那鮫人不給面子,竟然不買堂堂親王的面子。當時趙構也沒什麽面子,同去的還有最得寵的皇子趙楷和趙楷的弟弟鄆王趙植。

 難怪李慢侯那麽能打仗,原來還裝過鮫人,會神機妙算!

 即便相信李慢侯會算卦,但趙構依然不信李慢侯的居心。

 因為上海在江南,興許李慢侯算到了什麽,把財產往江南轉移。結合這幾年,李慢侯一直表現的跟其他藩鎮迥異,一直建言要議和,恐怕早算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趙構覺得這件事必須跟趙鼎認真商談一下,萬一韓世忠、趙鼎、嶽飛等輩根本擋不住金兵,金兵突然兵臨城下,該如何是好。

 想到事態嚴重,趙構都忘記了跟公主談婚嫁的事情。

 他想問題太陰暗,李慢侯哪裡有那麽神。歷史大勢早就被他衝擊的看不清方向,打死他也想不到趙立能封王,想不到嶽飛會提前一年收復荊襄六郡, 並且收復了洛陽,開始攻打潼關。

 李慢侯之所以投入重金經營上海,真的是因為他認為大航海時代提前到來。由於海州不禁銅錢出口,大量銅錢從這裡流通到日本、高麗,大大釋放了因貨幣緊縮對貿易帶來的限制。加上公所的放貸業務,海貿發展中的大多數掣肘都已經掃清。日本、高麗貿易規模連年擴大。最重要的是,去年就出航去美洲的徐文船隊回來了,三艘船出發,隻回來了一艘。

 損失很重,李慢侯都沒想著他們能回來,他已經在籌備下一次探險,當然只能用死囚和罪犯,人好找,專家難尋。像徐文這樣具有航海和管理軍隊能力的官員不多,犯罪的更少,如今大宋氣勢陡然上來,恐怕像徐文一樣叛逃的官員會越來越少,水師官員就更少了。

 沒想到這時候徐文竟然回來了。

 他帶回來的,除了李慢侯讓他帶回來的寶物之外,還有一條鋪滿黃金的航道。徐文經過日本黑潮、太平洋暖流回來之後,相當於打通了歷史上西班牙人控制的大帆船航線,西班牙人只是中間商,就能攫取巨大的利益,宋朝可是供應商,這利益更大,從絲綢之路的興廢之間,很容易找到規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