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174節 河北(二)
河那邊已經看到了趙立的旗幟,顯然他也已經掃蕩了黃河北岸的反抗力量,他遇到的反抗應該強烈一些,因為那裡是金國境內,大量女真謀克散居在漢人中間。

 河對岸有趙立,金軍來救援,要先過趙立那關。當然不能全靠趙立,此次北伐,可不是兩個藩鎮的行動,而是朝廷的北伐大計。

 韓世忠也出擊了,金軍相州磁州一路;王德、麗瓊,一路進攻潼關,一路北伐中原,進攻懷州、澤州。

 按道理,應該是韓世忠和麗瓊正面應對女真重兵集團,這兩部也擁有足夠強大的兵力,韓世忠部四萬人馬,麗瓊部也有兩萬。女真主力還在陝西,王德只要把他們堵在潼關以內,河北地面上,就不會有太多女真精銳,一些散居漢人村落之間的女真謀克,集中起來都需要時間,而且這些女真人並不精銳。

 韓世忠部的旗號是要收復趙氏陵寢所在,是要打到保州、定州的,可實際上能拿下相州就滿足了。王德所部,要求更低,只是在河北為洛陽建立安全屏障,將戰線推進到太行山、王屋山一線。

 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朝廷不可能在杭州遙控,在趙構不願意北上開封的情況下,往開封派來一個大員坐鎮,呂頤浩再次被啟用,在開封開都督府,都督京東西、河南北諸軍事,全權負責北伐事務。

 名義上,李慢侯也歸呂頤浩節製。

 呂頤浩當然不能專美於前,張浚在川陝同時發動北伐,朝廷有了五千萬經費,是可以雄起一下的。

 韓世忠部情況不明,李慢侯和趙立圍攻大名府的行動,卻遭到了頑強的阻擊。

 劉豫大概將自己手裡能用的兵力都屯集在了大名府,兵力不清楚,總之城牆上看不出任何漏洞,該有人的地方都有人。

 大名府東西都有河流,東邊是黃河一條北流故道,由於淤積,北流黃河已經轉到大名府西邊幾裡外的地方去了,但這條淤積的故道裡依然有水,關鍵是很寬闊,被劉豫疏通,當成了大名府城的護城河,西邊則是一條運轉良好的官河,叫做永濟渠,是宋朝挖通的禦河運河河道,也被劉豫作為護城河再用。因此只有南北方便進攻,李慢侯攻北城,趙立攻南城。

 兩人輪流進攻,三天一換,竟然攻了一個月都沒攻下來。

 而且城上出現了大量女真士兵的身影。讓人摸不清劉豫的兵力。

 從八月打到九月,天氣都轉涼了,卻毫無進展,傷亡倒也不大,李慢侯傷亡一千多人,趙立傷亡不到兩千,戰死的都在數百人。這樣的傷亡是可以承受的,但時間卻浪費不起。

 這種情況也是預料到的,一旦強攻不下,唯有長圍。沒什麽可說的,挖土築圍。圍他一個秋冬,來年怎麽也斷糧了,打死李慢侯也不相信劉豫的部下可以為了劉豫人吃人的守城。

 就在二人打算長圍的時候,韓世忠卻派人來傳信,他撤軍了。因為遭受了女真人數十萬大軍的猛攻,堅持不住,只能撤軍。

 數十萬李慢侯是不相信的,趙立也不信。只能是韓世忠謊報軍情,但韓世忠撤退,肯定是戰敗了。韓世忠部四萬多人,兵強馬壯。韓世忠也不是無膽之人,他雖然也被打爆過,可潰敗之後,還能重拾信心和勇氣的人不多,韓世忠做到了。

 “大王。撤兵吧!”

 李慢侯歎息一聲,沒打下大名府,就要無功而返,確實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局。他最不喜歡這種拉鋸。

 趙立卻很不甘心:“韓郡公明明是謊報軍情,如何能有數十萬女真人?”

 李慢侯道:“數十萬自然不會有。幾萬人還是有可能的,我猜測陝西的女真主力迂回過來了。”

 趙立哼道:“王德沒有看住潼關?”

 李慢侯道:“未必是走潼關。黃河兩岸都在女真人手中,他們多是騎兵,走內線,不需要攜帶糧草,處處都是通途。”

 “那你我何不在這裡牽製住女真人。女真人離了陝西,吳階那邊就有機會了!”

 趙立就是想在這裡打一仗。

 李慢侯搖頭苦笑:“女真人只要在陝西留下一萬兵力,就足以堵住吳階。在冬天跟女真人在平原曠野野戰,不利於我軍。還是撤軍吧。”

 趙立歎了口氣,也只能如此了。

 “你打算撤到哪裡?”

 趙立問道,北伐到底收復了不少州縣,撤軍也不能全部放棄,至少留下幾個易守難攻的,作為明年北進的基地。

 李慢侯道:“我至少要撤到馬頰河以南。你要撤往哪裡?回開封的話,可能會有麻煩。”

 韓世忠既然已經撤軍,趙立的後路就不一定安全了。

 趙立道:“我往南撤到澶州。”

 李慢侯點點頭:“也好。西邊是滑州,水澤泛濫,金軍騎兵難渡。往東是濮州,張榮在那裡!”

 趙立悶哼一聲。

 李慢侯想起他跟張榮有仇。

 “放心。哪裡河網複雜,即便到了冬天,也很難結冰。”

 趙立說道,他選擇澶州是有原因的。黃河故道總是在這一帶改道,留下了大大小小複雜的水網,之前姚端他們在這一帶堅守了很久,除了敢打之外,地利也佔了很大原因。趙立比姚端能抗多了,軍隊也更加精銳。加上糧草充足,足以支撐到明年開春。

 因此李慢侯也不覺得有什麽危險。

 撤軍開始了,前隊剛剛撤走,女真人後腳就跟到了。

 果然漫山遍野都是敵人,李慢侯列陣沿河徐徐後撤,對方也不強攻,卻一直纏著。

 小股敵人圍上來就是一通漫射,射完箭就跑。

 “這些不是女真人啊!”

 李慢侯皺起眉頭。一群穿著羊皮袍子的牧民,騎著蒙古馬排著散亂的隊形,一點都不像正規軍。

 “也不是契丹人!”

 孫謀說道。

 “看著像阻卜人!”

 耶律犢子說道,他也是李慢侯的參軍之一,有正式品級,已經是宋朝的七品武將了。其實主要負責的不是打仗,而是帶著三百多個契丹人幫李慢侯照顧馬群。隨軍出征,也負責看護馬匹。

 他們在山東南部的沂州山區,找到了許多山谷,春天把馬群趕緊去,秋冬季節收回,通過這種半野生的放養方式,大大提高了戰馬的體力、耐力以及建康程度,契丹人確實很會養馬。

 李慢侯皺起眉頭:“女真人把草原部落裹挾下來了?”

 女真人用草原部落打仗,李慢侯聽說過,但沒有見過。因為第二次開封之圍後,女真人的軍隊中,就主要以女真人為主,契丹人為輔,燕雲簽軍押運糧草,現在更多是一些河北簽軍,可是草原部落不見了。大概是開封之圍的時候,兵力不足,之後發了大財,不想帶草原人玩了。或者是覺得這些人不靠譜,因為之前要追求機動性,所以才招募他們,後來南下兩淮,這些人不善於攻城,所以不方便帶了。

 現在突然又征募了大量草原戰士,自然是因為兵力不足,迫不得已。

 圍攻大名府期間,聊城依然沒有拿下來,李慢侯撤退到聊城的時候,給聊城解圍,帶走了圍城軍隊。

 軍隊大部也從這裡南下渡過土河,退到了濟水邊,才甩開了一直跟隨的草原騎兵。

 “公爺。濱州和棣州傳來急報,要怎麽辦?”

 “這麽快?”

 李慢侯前腳撤兵,出發點就有了敵情,那可是距離大名府幾百裡之外的地方啊。

 “守將求援,要不要去救?”

 這兩個州是投誠的,李慢侯甚至沒留下守軍,而是讓劉豫叛將繼續堅守。

 要不要守?

 兩個州的位置都很重要,可以利用馬頰河水道,一邊通海,一邊通大名府。如果明年還要攻打大名府,這裡就很有必要堅守。但馬頰河是小河,河道大多都是人工在黃河淤積的自然河道上疏浚出來的,冬天不但會冰封,而且會斷流。一旦堅守,很容易變成孤城。

 李慢侯慢慢踱著步子,思考著。這次出兵,如果連一個成果都沒有,就真的是無功而返了。他不由想起臨出發前,山東名門對他的警告。就這麽回去,實在是太丟人。

 “禹城也可以駐守。 留一千騎兵,周邊有不少城鎮,能起到預警。萬一敵人入寇,也可以退守歷城。我們沿河有……”

 說道這裡,李慢侯腦中再次閃過當初冒險去打流寇張用時候的警示,怎麽能為了面子打仗?任何理由都是借口!

 “撤。一個不留。告訴守軍,要是願意退守,我護送他們退往河南。要是不願意離開,就說他們沒有投降過。讓他們再降劉豫!”

 濟河南岸防線,是去年一年修築的,已經經歷了一個防冬,而且今年進行了大量調整,增修了許多水寨,數量達到了一百座,堵死了幾十個冬季可以允許大批騎兵渡河的通道。

 沿河州縣完全保甲化,堅壁清野,這些都是河北新收的土地無法做到的。在河北布防,臨時起意,一定會有漏洞。

 回去,必須馬上回去,休整一番,轉入防冬。

 被山東名門笑話算什麽。

 大不了被李清照罵他不是人傑,輕易就過了江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