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宋恥》第233節 都護在燕然(二)
()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宋恥 ()”查找最新章節!
 報捷傳到臨安,朝廷早就準備好的封賞立刻就發了下來,冊封李慢侯為燕王,俸祿按親王標準再加一等。李慢侯保舉李忠和劉氓也封為藩鎮,燕雲其他州縣,全都封給李慢侯。

 朝廷如此大方,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一筆有利於朝廷的交易,李慢侯還沒從沂州、海州、淮陽軍撤出呢,打下燕京才能開始移鎮。而李慢侯圍而不攻,甚至都讓朝廷擔心他根本不想移鎮。現在終於打下來了,朝廷迫不及待的想要完成這筆交易。

 別說淮海在李慢侯手裡,就連太原、沂州他都沒撤兵。哪怕嶽飛部已經進駐,東藩軍跟嶽家軍分營駐扎,也和和睦睦,互相之間生意做的飛起,矛盾一點沒有。這種情況也是朝廷擔憂的,官兵和藩鎮走的這麽近,如何讓人放心?其實這也是李慢侯會做人,以及嶽飛不會當官的表現,李慢侯特意派侯東去跟嶽家軍聯絡,雙方瓜分這一帶跟草原的貿易利益,但嶽飛如果夠聰明,他其實應該跟李慢侯搞點摩擦的,那樣才能讓朝廷更放心他,更信任他。

 封賞下來後,立馬就是一陣的聖旨,李慢侯接封賞的同時,也接了聖旨。毫不拖泥帶水,按照早就制定好的計劃,跟朝廷交割,移鎮。能帶走的一切都帶走,藩庫裡的藩財,願意跟李慢侯走的藩官,逐步帶走和撤離。

 就在朝廷高興的看著東藩這個惡霸終於將手裡最有價值的藩地交給朝廷,大大松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東藩一封讓人惡心的奏疏上來了。

 東藩聲稱,他們用五百萬兩銀子的贖金,從盤踞遼東的女真權貴撻懶手裡,贖回了一千多貴族女子和兩千多她們跟女真人生的子嗣。

 這讓始終都不敢面對恥辱的南宋小朝廷頓時感覺到了奇恥大辱,貴族女被擄走也就罷了,是被開封府搜刮主動搜給女真人的也就罷了,大家都不提,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可東藩將此時揭開,就實在是太可惡了。

 最重要的是,撻懶送來的人中,還有一個公主,這個公主如果是別的皇帝的女兒也就罷了,可這個公主,偏偏是趙構的女兒,趙構活著的女兒之一,次女趙神祐。

 趙構的命運真的很神奇,靖康之變的時候,趙構有五個女兒,都以族姬的身份,被開封府賣給了女真人,其中長女、次女只有四歲,幸運的活到了遼東,三女三歲,死於途中,四女和五女都只有兩歲,同樣死於途中。他的女兒名字非常獨特,長女叫趙佛祐,次女叫趙神祐。

 神佛沒有保佑趙構的女兒們,卻保佑了趙構,

讓他始終沒有落入女真人之手,一路從最遠的河北,逃到了最南的江南,靠著一手高超的逃跑技術,搜山檢海也搜檢不著他。

 只是靖康之變時,趙構一共五個子嗣,全都是女孩,好像也在暗示他絕後的命運,唯一的兒子,當時還沒出生,跟母親一起跟在趙構身邊,僥幸生了下來,最後被嚇死了。

 從此趙構不舉,再也生不出孩子。

 李慢侯往臨安送去了登記詳細的名冊,讓朝廷尷尬無比。承認吧,如此大辱,如果繼續裝作看不見,不去洗刷的話,如何在小民面前擺出威嚴的姿態。不承認吧,這是一千多貴族女子,不是一個兩個,他們有無數的親人還在世,比如趙神祐的父親趙構。

 最讓朝廷文官和皇帝難堪的是,這些貴族女子非但沒有像文官們提倡的節烈婦人那樣自殺全名節,還給女真人生下了孩子,這些雜種該怎麽辦?其中包括趙神祐給訛魯觀生的一個兒子,這算是趙構的外孫,認下吧,是不是還要封個皇孫或者皇外孫?

 實在是太恥辱了,恥辱到讓朝臣討論都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詞匯,朝堂上一片沉默。

 如果呂頤浩在的時候,也許還能趁機要求朝廷北伐雪恥,屠盡女真人,可如今是趙鼎和秦檜當政,他們兩人可都沒這種想法。

 李慢侯此時並不關心趙構集團如何面對這種恥辱的現實,他正頭大朝廷給他挖的深坑。

 他收復燕雲,燕王是早就談好的,這是爵位;職務是燕雲鎮撫使,除了李忠和劉氓的藩地,燕雲十六州舊地都歸他管,算下來他直管的軍州,其實早就不止十六州了。燕雲之外,更早被契丹人佔領的平盧節度使領地也是李慢侯的藩地,契丹人沿著灤河流域,設立了三個州,分別是灤州、平州和營州。

 燕京地區的山南(太行山)六州,景州、薊州、檀州、易州、霸州、涿州、信安軍,加燕京八地,雲中地區的大同府、弘州兩地也都歸燕雲鎮撫使直管。

 但是朝廷竟然連塞外的豐州、雲內州、東勝州、寧邊州、德州、河清軍、金肅軍和天德軍也交給李慢侯管轄。

 燕雲鎮撫使直管的是燕雲軍州,這些塞外軍州給李慢侯安了另一個身份,燕然大都護!

 詔命李慢侯重開唐時的燕然都護府負責羈縻草原諸部。

 唐朝王維一首邊塞詩很霸氣: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都護在燕然啊,但這是朝廷給李慢侯加官進爵,擴大權力嗎?

 如果是唐朝,當然算是。可現在分明就是希望李慢侯去羈縻根本羈縻不住的草原霸主,這根本就是希望李慢侯的東藩來阻擋草原霸主南下的腳步。

 擴大的權力一點都沒有,大片的河套草原,沒有半點意義,因為加起來都沒有十萬人。李慢侯要在這裡開設燕然都護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而朝廷卻不會為此買單。

 “哎。這種陽謀,應該是出自趙鼎之手吧!”

 李慢侯感歎道。

 明明知道是坑,他不鑽也得鑽,因為他不可能直接放棄塞北,如果真的抵擋不住,這裡可以放棄,但不能打都沒打,就主動放棄。所以李慢侯這個坑跳定了!朝廷扔的這個包袱,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趙鼎看的很清楚,李慢侯一旦陷入塞北,根本就無法抽出力量到其他方向。只能被迫跟草原霸主糾纏,而且會越來越有求於朝廷,因為失去了淮海基地之後,李慢侯藩地內的人口根本不足以讓他經略塞北。

 這樣東藩就被徹底拴住了,朝廷就有機會進行削藩大計。

 經略草原注定是要賠錢的,李慢侯絞盡腦汁也無法想出如何從草原上開發財富,因為草原人的生產太落後了,放牧和打獵,畜牧業當然是重要的產業,可跟農耕民族一樣,還很粗放,放牧的牲口絕大多數都消耗掉了,是他們的口糧。能拿出來出售的不多,戰馬稀缺只是一時,李慢侯已經收復燕雲,很快這裡的養馬業就會恢復,用不了幾年,宋朝可能就會像唐朝一樣,不在缺馬。

 到時候草原民族根本拿不出產物跟無窮無盡的漢地物產交換,無法交易,他們就需要掠奪,不但無法從草原上獲取財富,李慢侯還得被迫應對他們在物欲刺激下,越來越熾烈的搶劫動機,防禦的成本越來越高,根本得不償失。

 就在這時候,李睿打聽到了一個重要消息,可敦城竟然還在耶律大石手裡!

 原來控制可敦城的克烈人,並沒有趕走耶律大石的駐軍,他們只是在城外扎營,並沒有進城。不是他們吃不下已經身在西域的耶律大石殘部,而是他們有意保留了這個據點。

 克烈人並不需要城池保護,他們更喜歡住在帳篷裡。但是他們需要貿易,可敦城到西域是一條重要的商貿路線,耶律大石可以帶著一萬帳部民遠征西域,說明這條商路的容量,一萬人的大商隊是有能力通行的。但大石帶著七萬西域騎兵,帶著無數牛羊,幾年前東征金國的時候,還沒走到地方,就已經牛羊半死,不但不收兵。意味著這條商路的容量達不到七萬人。

 不過每年至少一萬人,甚至分批次,可以讓萬人商隊通行的條件, 讓李慢侯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絲綢之路有多大的潛力,他很期待。最讓他意外的是,克烈人竟然在維護西域的商隊往來,其實大多數蒙古人都是保護商隊的,因為物產貧瘠,產品單一的遊牧民族,對商業的依賴,比農耕民族更加嚴重,因此貿易對他們來說是剛需,所以遊牧文化中,也就有了濃鬱的商業成分,阿拉伯人就是聞名世界的商業民族。

 克烈人願意跟西域通商,不可能沒興趣跟大宋通商,草原民族文化落後,但世界觀卻不狹窄,反而比中原王朝大的多。漢武帝時期,派出張騫才第一次讓中原國家了解了西域,而匈奴人的鐵騎早就活躍在西域和遼東之間很多年了。

 李睿提出,遣使跟克烈人溝通,先打通河套跟可敦城之間的貿易線路。如果能跟克烈人結盟,讓他們許可商隊過境,有可能重新打通西域。

 這個建議,贏得了李慢侯的支持。讓他放手去做,爭取明年春天的草原上,可以響起通向西域的駝鈴!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8章 都護在燕然(2))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宋恥》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