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恥》第228節 地獄(一)
()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宋恥 ()”查找最新章節!
 雲中當然可以通西域,不然耶律大石是怎麽從這裡跑到西域的?不但能通西域,而且條件還不錯,不然耶律大石憑什麽帶著一萬大軍西征。

 李睿築新城的地方,在夾山(大青山)以西,之前耶律大石和天祚帝就是逃到這裡,天祚帝在女真人的打擊下,倉惶而逃,連雲中大同、豐州、雲內州都不敢停留,倉惶逃進夾山裡,打了幾天獵,附近的陰山室韋、小葫蘆人來投,突然雄心萬丈,準備要出夾山跟女真人決一死戰,耶律大石勸說,說以前我們軍備完整的時候,不思決一死戰,如今應該修整的時候,就不要冒險。可是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當機立斷,帶著兩三百個人就從夾山往西北跑了,一路逃到可敦城,在哪裡修整了五年,還是不敢南下,最後受西域勢力邀請,借道西州回鶻遠征西域去了。

 李睿只要循著耶律大石的腳步,就可以組建一萬人的龐大商隊,這甚至不比河西走廊的容量小。

 可惜沒有契丹官員,不然他還想問一問有沒有貿易圖,聽說從草原上是有兩條通西域的道路的。

 其實白韃靼人就至少知道一條,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西域的阿爾金山遷移到這裡的,部落裡也有一些西域突厥系的氏族,他們倒是可以去跑商隊,只是克烈人突然強大起來,讓商隊無法通過草原了,草原上最重要的中轉站可敦城都被克烈人佔據了,不打通克烈人,誰也不想從這條線路上發財。

 克烈人佔據的可敦城是一個奇怪的地方,跟陰山一樣,對於草原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聖地。因為從匈奴人開始,有史可載的草原強族,都以這裡為中心,稱霸草原。匈奴人在這裡建龍城為王庭,突厥人在這裡設牙帳守大漠,回鶻人在這裡修築回鶻城,契丹人也築起了可敦城,後來的蒙古人則在這裡建立了蒙古帝國的世界之都:哈拉和林!

 可敦城的意義,對於正統的漠南、漠北民族來說,相當於長安對於漢人的意義。

 知道克烈人佔據了龍城,李睿心裡已經將克烈人視作匈奴、突厥之類的草原霸主,雖然克烈人還沒有成長起來,但他反而更感興趣,因為他可能將會見證一個匈奴般的勢力崛起,以後這個勢力跟東藩是敵是友,很難講!

 草原上的土壤很松散,容易深挖,在工匠們的帶領下,白韃靼人正努力挖出一條條深溝,並不是為了引水,只是作為城牆的地基。

 李睿心中的雄城,不會是一座小城,而是一座巨城。容納白韃靼部三萬部眾算什麽,

他要的是一座可以容納十萬人日常居住的大城,將作為他以後南控西夏,北製龍城的根基。

 李慢侯依然坐鎮燕山大營,燕京已經被徹底圍死,四面都修築了長圍,圍牆不算高,只有一丈高下,讓女真人無法踩在馬上輕易越過,每條長圍往往都通到河邊,燕京周圍的河流不少,除了桑乾河,還有高粱河,以及一些運河、護城河等。長圍並不是垂直於城牆,而是順著地理,橫平豎直的七道土牆。

 土牆後面,每隔兩百步,就建造一個土台,土台高五丈,上面可以擺開投石機、八牛弩等重器,還有女牆防護,像是一座堡壘。事實上也是一座堡壘,因為土台下都是倉庫,儲存著大量軍事物資。

 每座土台都能呼應另一座,形成交叉火力,真正的火力,揚州產的掌心雷現在大量列裝,用來陣戰也許無法做到隨機應變,可是用來守城,敵人停止機動,尤其是聚在一起的時候,掌心雷炸起來那叫一個殘忍。

 圍城從紹興七年的冬天,已經圍到了紹興八年的八月,過去了九個月,燕京城的糧食,就算沒有吃完,也差不多了。因為從四月份開始,韓常就突圍了好幾次,結果都被打了回去。無論他們從哪個方向衝擊長圍,結局都非常淒慘。當他們停駐在土牆下,不管是試圖攀登,還是試圖推到土牆,兩面土台上甩過來的掌心雷,都能炸的他們血肉模糊。胳膊粗細的炮仗裡,填著大量石頭和碎鐵片,再堅固的鐵甲也抵擋不住,一旦被打進身體裡,除非打在四肢上,但凡鑽進胸腹位置,石頭和鐵片在內髒裡不規則的翻滾,李慢侯就沒見過有哪一個猛士在這樣的傷勢中活下來的。

 摧毀長圍最好的辦法是用投石機,可惜李慢侯築起的長圍足夠遠,遠在四五裡之外,投石機夠不著。如此複雜的工程,李慢侯修了整整一個夏天,但凡韓常堅決一些,是有大把機會突圍出去的,可惜他大概抱著等待援兵的堅守思想,突圍往往也只是為了破壞長圍,而不是逃走,這讓他喪失了最後的逃生機會。

 可惜長圍在七月底築成,而韓常等待的援兵,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長圍築成的第一天起,李慢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裁撤民夫,這些民夫可是花高價雇來的,不花高價,河北山東都是人少地多的地方,根本就雇不到人。況且是來戰場這種危險的地方,工錢至少得翻翻。一個工人一個月至少得給五貫錢,就這樣都很難雇到人,李慢侯直接將之前修河雇傭的十萬人抽到了這裡,才如期築成了長圍,如果在拖延下去,燕京城就圍不起了。

 十萬人一月工錢五十萬,夥食、工具損耗,都是錢,加上各種材料,為了堵死韓常,李慢侯至少額外砸下了近千萬貫巨資。這種仗,他以前只能想想,根本就打不起。

 長圍一成,就不需要那麽多民夫了,裁撤到一萬人,留下大批工匠,負責維護即可。裁撤民夫的同時,士兵也調回去一部分,已經不需要近十萬大軍負責封堵韓常了。跟去年冬天一樣,留下四萬步兵,一萬騎兵策應,其余軍隊撤回腹地修整,節約運力。雖然已經儲備下了支撐到明年夏天的糧食,但誰知道軍事物資的消耗會不會超額,得做充足的準備。

 “王爺。這圍到啥時候是個頭啊?”

 花馬劉已經很不耐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攻下燕京。經過今年夏天的掃蕩,周圍的州縣都已經拿下了,只有兩座進行了攻堅,其余都選擇了投降。都是一些當地簽軍守衛的城池,沒有堅守的心思。

 花馬劉著急,是因為一旦拿下燕京,李慢侯就是燕王,而他將成為藩鎮,擁有十萬畝土地的藩田,以及三品的朝服。

 他的老部下薑滑先他一步封藩,已經讓他消沉過一陣子,以為再也沒有機會更進一步,老婆刑氏也整天給他擺臉色,同時還用新羅婢誘惑他,說是只要他封了藩鎮,就給他買一個漂亮的新羅婢做小妾。

 花馬劉是妻管嚴,邢娘子厲害的很,以前在公主府裡做了很長時間的女官,後來公主去了臨安,她也跟著去住了幾年。分開這麽長時間,花馬劉偷腥是少不了,可硬是不敢納妾。因為邢娘子告訴他,只要他敢納妾,立刻帶著兒子改嫁,連姓都不跟他姓。

 有一個不悔教夫婿覓封侯的老婆,還有讓人眼饞的新羅婢吊著,花馬劉重燃鬥志,嚷嚷著要立功。

 而李慢侯也注意到一批老將隨著功勞累積的足夠多,家財萬貫之後,都失去了早期的鬥志,很多人樂的做一個富家翁,比如牛仲,還有薛慶。給他們封藩,這是李慢侯能拿出來的最大的蘿卜,他也非常舍得。

 攻克燕雲的功績,以及燕雲十六州的土地,也足夠新增一兩個藩鎮。李慢侯已經跟秦檜談好了,燕雲之地,都是他的,宋初就唐代就有十六州,如今早就超過三十之數了。在不製造不公的情況下,每個藩鎮管理是四個軍州,他封出去兩個,一個給李忠,一個給花馬劉,剩下二十多軍州,他可以握在手裡。

 封出去的土地,他也不打算算計他們,都給好地。大同是以前的雲州,是遼金的西京,戰略地位重要,不能封出去,大同南邊的蔚州、應州、朔州、武州,背靠桑乾河谷,有一些良田,武州東邊是桑乾河源頭灰河,山地很多,可西邊靠著黃河,有一些土地,而且可以做生意。這四周會交給李忠,因為李忠可能需要長期坐鎮雲中,李睿是個毛頭小子,讓他去河套開拓,李忠負責支持他,可保完全。

 花馬劉的封地,就在燕京西北的奉聖州、歸化州、可汗州、儒州,奉聖州是唐末五代時候燕雲十六州中的新州,歸化州是武州,可汗州是媯州,儒州就是十六州中的儒州。這四州,從人口上講,連山東一個州都比不上,可從面積上講,整個山東都比不上他。因為這裡從燕山要地居庸關往北,可以一直綿延到大漠南部邊緣的關外地區,都被劃入奉聖州管轄,其實根本沒有邊界,因為大漠是無主的。

 選這裡給花馬劉,並不虧待他,因為這裡的地理位置,是關隘。關隘往往是苦地,山連山,谷套谷,但又是通道,所以只要能守得住,這裡的財富吃用不盡,後世的張家口,就位於這個州的中部。

 這一片南接燕京,北通草原的要地,是李慢侯特意為花馬劉選的, 因為他會養馬,在山東、河北都圈佔了大量土地開辦牧場,養著四萬多匹良馬。他那些馬場李慢侯當然不會動,可在奉聖州這裡,花馬劉可以養更多的馬,別說四萬了,四十萬都養得起,張家口外的張北草原可以任他撲騰。

 李慢侯問過花馬劉的意思,如果他不願意,可以在南部給他選四個耕地多的藩地,但依然只有十萬畝藩田。

 所以地大地小,對藩鎮來說都只是一個象征,花馬劉老婆要的是地位,而不是土地。土地他們家已經夠多,江北就有上萬畝良田,河北山東的土地,刑氏也沒少圈佔,絕對不下十萬畝,不然怎麽養那麽多馬。

 不怪花馬劉怕老婆,刑氏的經營手段,比花馬劉強了不知多少倍。同等地位的武將,就屬他家財產多。

 因此不但花馬劉滿意,他老婆也沒意見,她要的是藩鎮夫人的頭銜,按照朝廷慣例,她至少得封個郡夫人。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3章 地獄(1))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宋恥》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