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宋恥》第151節 雙臂(一)


 “這個高永興是真的嗎?”

 開海後遼東傳來的消息,讓李慢侯感到匪夷所思,將薑滑從登州招來詢問。

 高永興,就是覺華島上新誕生的奴隸起義首領,自稱高永興,說是渤海名人高永昌的幼弟。

 “高姓是渤海大姓。有很多渤海人姓高,經常被當成漢人。”

 渤海人跟女真人是近族,類似於契丹人跟奚族人的關系。都出自東北過去的肅慎,唐朝稱靺鞨,唐朝時從幾十個分布在白山黑水廣袤地區的中小部落,兼並成了七部,稱為七部靺鞨。

 渤海國是其中最先發達起來的粟末靺鞨建立的,雖然叫做渤海國,可實際上國土並沒有抵達渤海,環渤海都是唐朝的遼東領土。渤海國以粟末靺鞨為主,融入了大量高句麗人,少量漢人和黑水靺鞨人,形成了所謂的渤海人。但渤海人這個群體的民族意識很淡,許多人在渤海滅國時,依然能追溯自己的先祖出自哪個靺鞨士族。

 現在契丹人佔了一隅之地的遼東半島,是曷蘇館人的地盤,曷蘇館人的首領胡十門在女真興起後,自稱他的遠祖兄弟三人,同出高麗,一人入了女真,是阿骨打的先祖,他的祖先留在高麗,由高麗歸入大遼,現在大遼將亡,女真人將興,他不肯投渤海人高永昌,於是帶著曷蘇館七部女真投了阿骨打。現在曷蘇館七部,仍然歸他的兒子鉤室統領。

 渤海人由於跟唐朝親密,漢化十分嚴重,渤海人大量漢化,許多渤海人融入了遼東漢人中。因此有的遼東漢人說自己是漢人,有的說自己是渤海人,他們自己都未必能弄清楚,身體裡可能兩者的血脈都有。

 “高永興既然是渤海人,怎麽會做了奴隸?”

 李慢侯疑惑道。

 渤海人被女真人征服的早,大多數編入猛安謀克,當然不排除一部分被掠奪做了奴隸。

 薑滑道:“這個下官也不甚清楚。這個高永興我之前認識,手下有三百多個亡命之徒,倒不是奴隸出身。而是縱橫遼東的大盜,女真人通緝的盜馬賊。窮途之下,投了我軍。我走之後,留在覺華島,不想竟成了頭領!”

 李慢侯道:“不管這些了。既然他已經成了頭領,就這樣了。他向大宋稱臣,想要來納貢,你覺得如何?”

 薑滑道:“肯定是為了騙錢!”

 所謂朝貢就是這樣,模仿的是周天子時代的諸侯朝天子,可味道早就變了。諸侯朝天子早期是一種地位的象征,楚國去朝周天子,因為是一個小子爵,竟然沒有資格進殿,被安排給天子守火堆,讓楚國人屈辱了幾百年。

 宋朝的朝貢,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比如高麗的朝貢,設有使館,使館除了少量供使者居住的房舍,其他都是大量的倉庫,這都是宋朝給建的。從港口到使館的道路,稱之為貢道,也是宋朝給建的。將貨物從船上搬進使館的是宋朝的民夫。最後宋朝官員將貢品全部買下,價格非常優惠,別說納稅了,比市價還高很多。這樣的朝貢,小國當然喜歡。高麗一再想增加貢道數量,在江南開設使館。直到宋徽宗時期才如願以償,但趙構很精明,高麗、大理國這些國家再三要來朝貢,他都給擋了。

 現在突然冒出一個高永興,就要來給宋朝朝貢,有沒有資格?

 “騙不騙錢我們不管。你這次去覺華島小心一些,當心被這個高永興給黑了。他的人你也別動,他愛幹嘛幹嘛,靺鞨口是我們重建的,可不能讓他說拿走就拿走!”

 靺鞨口是港口,之前投入了不小的力氣,當然主要是奴隸的勞動,海州提供的是大量的原材料,以及技術人員。跨海運輸可不便宜,李慢侯還指著靺鞨口收稅呢。

 “大人放心。一群烏合之眾,奈何不了我。”

 “小心無大錯。你去主要是援助契丹人,這次我們俘虜的兩萬契丹人,都在揚州圈著。也嚇唬的差不多了,該帶他們去找大石了。”

 “大石在哪裡?一直有聽說,可誰都不知道啊。”

 “耶律破金和蕭滅女真不就是大石的人?”

 這二人遙尊大石為皇帝,在遼東半島重開南北院,耶律破金是北院大王,蕭滅女真為南院大王。南院大王可不是裡管南邊的大王,南北院都是管契丹人的官員,耶律阿保機時代,將契丹迭刺部劃分為五院部與六院部,五院部後來叫做北院部,六院部稱為南院部,這才有了南北院大王的說法,事實上就是兩個軍政一體的任命製的部落首領,是契丹人制度化管理部落的官僚系統。

 我已經讓揚州那邊把契丹俘虜發過來,挑一批最精壯的,先給兩院大王發過去,後面的慢慢發。

 那批俘虜的情況,讓李慢侯有些疑惑,因為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十四五歲的比比皆是。不知道兀術為什麽從契丹人裡征召這些年輕人,契丹人的人力尚未枯竭,不至於挑不出一批青壯來。

 李慢侯猜測,大概是兀術打算培養這些人作為心腹。年老的,經歷過女真滅遼戰爭的,很難跟女真人同心同德,這些年輕人,女真人滅遼的時候,大多數都還是小孩,應該沒有那麽大的仇怨。後來李慢侯才知道,因為耶律余睹叛亂,女真人幾乎將燕雲契丹人殺光,不是他們不想征召契丹青壯,而是沒有青壯可招。

 這群小孩當然成不了事,甚至在戰場上倒戈,他們都做不到。帶領他們的,是幾個契丹翻譯官,也是小吏,負責翻譯公文等。為首者叫做撒七,是西北招討司衙門的一個書吏,誰想到他竟然在戰場上鼓動了一些契丹軍官,將女真謀克給全滅了。然後派出使者,聯絡宋國,商討投降事宜。

 契丹人的反抗,歷史上一直到三十年後都沒有終結,草原上總有契丹人小股小股的跨過大漠去投靠耶律大石。這讓耶律大石的西遼政權,後來掌握了四十萬契丹人口,不然大石也不可能在西域立足百年。

 這批契丹人在六安投降之後,李慢侯承諾不會傷害他們,而是放他們去投大石。接著用船將他們送到揚州,上船前還一副戒備不肯放下武器的契丹降兵,下船的時候,已經連拿起武器的力氣都沒有了。

 到了揚州,讓這些人不斷觀看宋兵和女真戰俘的搏殺,立刻就震懾住了他們。

 幾天后,第一批一千契丹人,帶著赴死的表情登上海船,帶著武器、鎧甲,但戰馬就不帶了。他們的兩院大王會給他們配齊戰馬的。

 反饋的消息不但送來,開始還是契丹人的求援,第一批糧食發去之後,他們開始要人。第一批人去之後,他們開始要武器了。

 這兩個大王,把好容易聚起的部眾敗光之後,終於緩過氣來。

 李慢侯很有節奏,大概三天發一千人過去,一次發太多,擔心來兩大王鎮不住。

 薑滑很快傳回來消息說,已經牢牢控制了覺華島的形勢。高永興並沒有他上表中說的那麽強勢,他並沒有一家獨大,而是聯合了覺華島上的七個大勢力,形成了八部。高永興是其中最大的,手下有兩千號人,但也吃不下其他七家任何一家,因為任何一家都有千人以上的勢力,那些千人以下的都被這八部吞並了。

 由於分為八家,當薑滑帶著兩千多人,三十艘戰船去的時候,沒有一家站出來說不。畢竟之前薑滑才是他們的老大,薑滑去了,高永興也得乖乖臣服,而且臣服的最早。

 薑滑救援契丹兩大王的辦法,叫做圍魏救趙,他可不想去跟女真人拚命。而是將高永興等幾個積極想去搶劫的團夥,送到了對面的海岸上。覺華島對面,就是遼西走廊。

 此時還很荒涼,遼西走廊南邊也沒有山海關, 內地出關走的是營州,位置在後來遼東的朝陽,比遼西走廊離海要遠很多。一條商道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沿途必須有人,才有可能通行。遼西走廊真正開始興起,還是明朝時期,修建了山海關,建設了官道。

 現在女真人別說走這一路經商了,進軍都困難。這也是他們為什麽一直都沒有對覺華島下手的原因,只是在岸邊屯了幾個謀克寨子。也被高永興他們一鍋端了,然後直接北上,撲向遼西走廊最北端的城池錦州。

 錦州是遼國建的,史載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目的是向遼東擴張,而不是南下遼西走廊。走廊南端唐朝時建了一個瑞州,遼國改為來州。整條遼西走廊,幾乎就這兩座城池。控制了錦州,在南下攻下來州,等於控制了整條狹長的遼西走廊,高永興的眼光倒是挺毒的。

 契丹兩大王那邊情況也穩定下來,旅順一帶就是險關,更何況他們還結合地形,建立了連接兩海的鐵壁,有一千人守著,只要糧草充足,其實就是一個攻不破的堡壘。

 現在契丹兩大王在遼東,高永興在遼西,如同一張臂膀將女真人裹在了遼東,女真人想出來,恐怕很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