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漢骨》第7章 春耕
  在得到高爐開工的消息後,薛仲也就可以把心思放到民生和軍隊上了,之前他一直把心思放在鄔堡修建以及石碌礦場上,沒怎麽關心軍營的訓練和衛所春耕上,訓練都是薛武在負責,自己抽空去看下,春耕的話一直是李朝年、劉尚兩人在忙,薛仲都沒管過,當天在鄔堡休息一夜後,又和薛方交代了一些事並從海南衛巡船中抽出十艘交給他,另讓李鐵匠再添四爐高爐後就匆匆反悔衛所了。

  指揮府裡,李朝年早就等著薛仲了,劉尚此時在幾個千戶所裡忙著視察春耕進度,指揮所這邊則是李朝年在幫忙看著,今早薛仲先讓人回來通知李朝年說下午要視察衛所春耕,李朝年也在吃完午飯後就在指揮府等著薛仲了,在薛仲到府之後,幾人直接騎著馬前往指揮所北面的屯田。

  薛仲看著田裡的軍戶播種完的基本都在農作除草,還沒開始開墾的軍戶也在薛仲發下去的幾頭耕牛的幫助下破土播種,但畢竟對於兩千多戶軍戶來說,五頭耕牛還是太少了,沒辦法,李朝年等人家裡也有農作,而且現在屯田歸還衛所,不可能讓他們免費捐獻耕牛。

  李朝年看薛仲看的出神,順勢將指揮使春耕的進度說出,海南衛二十幾萬畝屯田分散在衛指揮所與各千戶所之間,衛指揮所有兩千七百戶軍戶,屯田七萬多畝、目前除開北面的屯田,其他三面的屯田已經播種完了,北面佔田最多,現在還有一萬多畝在搶耕,而五個千戶所的進度也比較快,除了崖州和昌化那邊因為坡地較多進度較慢外基本都能渡過去,而衛所的坡地由於薛仲的命令,基本都是種植一些蔬菜,等屯田播種完後再搶種坡地,時間上應該都來得及。

  “李同知,不知往年坡地都安排種哪些作物?”薛仲問道,畢竟他對種田這塊還真不怎麽了解,他前世小的時候由於普及高產稻,所以大米的價格一直不貴,蔬菜也是家中長輩在弄,他也就種點玉米、土豆的時候能幫上點忙。

  “稟大人,基本都是些白菜、青菜以及小豆之類的蔬果,有些較為平坦之地則是用於養桑”李朝年回道

  聽到李朝年的回答,薛仲也追問道有沒有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畢竟這些作物高產,而且容易伺候。

  聽到薛仲問道玉米、土豆等作物後,李朝年反應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大人說的是玉黍、番薯等作物吧,早些年下官也看過徐少保的《農政新書》,隨後也安排人從廣東、福建等地引進種植,成功之後才發現這些作物雖然成熟較快,果實較多,但基本長期食用會使人面色發黃,氣力下降,作為輔食可以,作為主食的話,而且瓊州從未缺糧,所以此物在瓊州等地反而純屬雞肋,不過現在大人集結軍戶操練,倒是可以種植此物搭配以作軍糧,不過現在去采購種子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等夏收之後秋冬二耕才能播種了”

  薛仲從李朝年語氣之中感覺出瓊州本地農人對玉米、土豆的興趣不大之後倒也沒強製種植,畢竟李朝年等人說的在理,瓊州的確不缺糧食,只要耕種得當,老天賞臉,基本上都能夠吃,而且還能賣到江南、福建、廣西等地,看來若是想大力推廣種植幾種作物,得等到薛仲進入天下人的視野後才行,瓊州雖然不缺糧,但是這些作物在北方和西南山區這可是寶貝啊!不過就算推廣,也得等平定後金、流寇之後,畢竟衡製兩方的重要物資就是糧食,現在推廣只是為兩方徒做嫁衣罷了,看來只能等下次農耕再種植用以軍糧了。

  看到薛仲沉言不語,李朝年繼續說道:“今年若無天災,按往年三季畝產五石左右的產量來看,來年一共可打一百一十多萬石糧食,加上蔬菜的話,單單軍營怕是消耗不了這麽多,大人準備如何抽取今年農賦?”

  李朝年問的這個問題倒是把薛仲難住了,於是詢問李朝年往年是如何抽取。

  “稟大人,原本衛所是隻抽兩成農賦,但由於從崇禎三年、崇禎十年,以及十二年起陛下加派遼響,往年說的都是抽屯田三成農賦,但由於瓊州地遠,從未派人查收,所以每季基本都是抽軍戶二成半上交,存在糧倉,年底運往廣州,另抽一成賣往江南、福建等地用作所裡開支,軍戶們還能留下六成半,一年下來,都還有九石左右的糧食,勉強能度日,但是今年大人分給軍營軍戶屯田,且說幫繳農賦,衛所這應該上交三成,所內只能留半成,大概是五萬石糧食,合算大概七十多萬斤糧食,若是搭配衛所坡地蔬果,剛夠日常養軍,若想存糧的話啊,得等到下季農耕種植玉米等作物,待收獲之後才有存糧。”李朝年拱手答道

  “九石?軍戶們夠吃嗎?”薛仲皺眉道。

  聽到薛仲的疑惑和語氣中的不滿,李朝年隻得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瓊州地域特殊才能有年三熟之說,九石在大明其他地方已是不敢想之事,北方衛所一年一熟,不僅無法上繳農賦,還需要朝中接濟,所以才有南方衛所繳糧接濟北方衛所及西北邊軍,北方百姓更是交完農賦之後只有一石,若是靠海還可以打漁接濟家中,像西北百姓基本不夠食用,這才有李闖此等反賊造反”

  在得到李朝年的回答後,薛仲才了解到事情的重要性,如此一來,如果薛仲要北上出兵的話,可能還要花錢買糧,根本沒薛仲之前想的那麽簡單,如果想存糧,只能從軍營日常軍糧中節省下來,可是薛仲實在想不出用什麽代替節省出來的稻米做食物,隻得詢問李朝年。

  “李同知,不知道每日運往軍營的糧食有哪些?”

  “稟大人,按大人每日有肉的命令,每月單日運送糙米與豬肉, 輔以部分蔬菜,雙日則是糙米、鮮魚、及蔬菜。”李朝年回答道。

  薛仲聽到鮮魚就有了辦法,於是就和李朝年說道讓海南衛的巡船每日出海打撈鮮魚,給軍營士卒做魚湯或烤魚,軍營每日抽出一隊人配合打漁,然後減少糙米與精米的運送,這樣一年下來應該能存下不少軍糧。哪知李朝年聽到薛仲的話後眼前一亮,直接提出一個建議、讓薛仲如獲至寶。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人大可不必安排出海打漁,不如直接向海邊的疍戶收購魚獲,這些疍戶本來就是靠出海打漁,販賣到岸上維持生計,但苦於魚獲打撈上來後無法保存長時間,而且大明禁令將鮮魚製成鹹魚販賣,導致他們每日每戶只出一船出海,而且還要遭受周遭百姓的鄙夷,若是大人下令的話,估計每日都有數千斤鮮魚運送到軍營,而且由於大人采購鮮魚是為用作軍糧,完全可以讓這些疍戶把魚獲拿到軍營附近製成魚乾,最後再交付軍營,不過這樣一來收購價格要高上不少。”李朝年微笑說道。

  聽到李朝年的建議,薛仲想了想的確是這樣,而且食用不完的魚乾可以儲存起來,等遠軍北上時用作軍糧,當下就讓李朝年去聯系疍戶,並讓他先取一千兩銀子放在軍營軍需處,不過由於薛仲的銀子快沒了,而且薛方還要等幾天才北上販賣鐵料,所以薛仲讓李朝年跟疍戶們說,第一批只收鹹魚,一個月後才收剛打撈的鮮魚。這樣一來,這一千兩夠用來應付好幾個月,那時候薛方已經回來了。順利點的話,都開始組織第二批鐵料北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