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營銷大亨》第二百六十九章 吊唁的車隊
陳大河這一夜沒睡,她在為爺爺守夜。她讓陳小溪陪著韓江雪一起去睡。

 陳小溪本來也想在這裡守夜,最後被潘金枝勸說了。畢竟老人的屍體明天還要在家裡停放一天。

 陳來旺也想陪著守夜,陳大河讓父親和母親去小小休息一下,明天晚上甚至後天,做孝子的都會很累。這都是陳家溝的規矩。

 陳大河有些方面可以代替,但不能代替所有。畢竟孝子和孝孫還是有區別的。

 偌大的老人房間隻留下陳大河與陳來旺,陳來旺在老人過世的床上躺著。這些天他照顧老人也很累。

 陳大河一直在燒紙錢,這些紙錢燒了有沒有用,沒有人會知道。但這都是一直流傳下來的。

 快天亮時,陳來旺過來燒紙,讓陳大河去休息一會。陳大河這才在老人的床上小眯了一會。

 陳橋老人過世的第二天一大早,陳家溝的那些男丁都各自去幹活幫忙了。

 有人開始去縣裡買菜,有人去買煙酒,有人去山上找墓地,砍樹整理路。

 還有些人則是在陳家祠堂忙碌,也有人在陳大河家裡燒開水。女人們則是在廚房裡忙活。

 按照陳家溝的規矩,這三天,陳家溝40多戶人家都不開煙火。

 也就是說,在老人喪事的這三天,陳家溝在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在陳大河家吃喝。

 這也並不是針對陳大河一家,換成別人家的老人仙逝也是一樣。

 家家戶戶都是把自己家的桌子板凳全部拿到陳大河家裡來,陳大河家的院子大,客廳大。

 天空在下雨,大家就就找來了專門搭簡易棚子的過來把棚子弄好,再弄上照明。

 明天晚上做法事,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過來送花圈,陳家溝的人都會幫忙,客人先做。他們幫忙端菜上飯,客人吃完之後大家才開始吃。

 如果全部都是一起吃,就算陳大河家的新房子這麽大,估計也擺不開那麽多酒席。

 韓江雪看著這個樣子的操辦喪事也是感覺奇怪,這也太折騰人了吧?

 第二天的晚上,同宗的陳家溝來了幾個和陳來旺差不多年紀的人幫著守夜。好讓陳大河與陳來旺休息一下,他們也知道,做法事的這一天才是孝子賢孫們最累的時候。

 第三天在主持道士的主持下,陳橋老人開始被送入祠堂進行入棺。這也就意味著陳大河一家人再也看不到老人了。從此真的是天各一方。

 陳家祠堂裡哭聲一大片,這也是規矩。

 十二個道士從第三天的中午就開始超度了。祠堂一共分三重,老人的壽材放在中間一重。

 陳家人都披麻戴孝,開始在那邊跪著。

 道士在那邊念著唱著,鑼鼓聲鞭炮聲嗩呐聲,響徹整個陳家溝。

 白喜之所以稱之為白喜,就在於老人已經上了年紀,壽終正寢。雖然悲傷,但到底相比中年人的殤要好一些。

 陳家溝的祠堂很熱鬧,十二個道士很賣力的念經唱著,一些法事都是加上來的。旁人看著也是非常有趣。

 甚至連隔壁的潘家和張家都有好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過來看熱鬧了。

 這些老一輩的人,他們沒出過小樹鎮,看著這樣的風光喪事也是非常羨慕。

 不要覺得他們愚昧,事實上太多人都是平平淡淡的一生,誰還不想最後一次的時候體面風光轟動一些,哪怕哪時候他們已經兩眼一閉什麽都看不見了。

 他們可以吃得差一些,穿得差一些,但這種事上卻不會舍不得。陳家溝這一片是地地道道的自然村,很多傳承一直都保留著。

 雖然有些確實是糟粕,但是現在看來不也是很有意思嚒。

 陳來旺與陳大河一直跪著,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下悲傷也少了些許多。

 這一夜,從西城開了很多小車過來,都是穿著黑色衣服的人,他們在老人的棺材前祭拜。

 那麽多的車隊,都是韋小汪與花君組織的一些客戶前來吊唁。當然這些人的安排,韋小汪都提前做好了計劃,不需要麻煩陳大河。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看著這樣的喪事,也是感覺很有趣。他們也沒想到這麽個小小的地方,出了陳大河這麽一個人物。陳大河跪著對每一個過來送花圈吊唁的人還禮。

 而這麽多看起來很有檔次的人開著這麽些有檔次的車,不遠千裡從外而來只是為了吊唁一下,在小樹鎮也是頭一次。所以這陳來旺家兒子到底是當官的還是做生意的。

 這種場面真的只是電視裡才能看到的情節啊。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祠堂裡呆了好一會,才離開。

 這讓陳家溝的陳家祠堂人滿為患,這或許是老人最熱鬧的一次吧,只是老人再也看不到了。

 晚上的正餐,菜夠硬,酒夠檔次,這讓所有人都感覺這小樹鎮首富的魄力。

 晚上小雨連綿,陳家祠堂的門口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最後讓人忘記了小雨。

 老人已經過世好幾天了,這一刻人們都已經從悲傷中開始過度到現實。人死不能複生就是這個道理。

 哪怕是陳大河一家人也相比之前的悲傷也是減少了許多。

 這一夜通宵達旦,整個陳家溝都在聽著道士念經。

 第二天的早上六點多鍾,三犬兄弟打頭陣,八個漢子抬著老人的壽材走向陳家溝的後山。

 又是一片哭聲,陳來旺拿著老人的靈位走向山上。

 陳家溝的規矩,並不是老人直接埋到墳裡入土為安。而是需要給壽材蓋一個小房子,將棺材放到裡面,三年風化之後才最後入土為安。

 這些是都是陳家溝的勞力在做,三犬兄弟最是賣力。他們乾這些活也最是內行。

 韓江雪做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裡人實在不敢想象為什麽不火化呢?

 這樣看著確實足夠折騰活人與死人的,但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規矩,沒有對與錯。

 忙完了這些之後, 陳大河與陳來旺回到家之後也是大睡了一晚。來得那些吊唁的人,韋小汪都已經替他安排好了。

 生活慢慢趨於平靜。雖然偶爾他們的腦海中也會出現老人,但怎麽也改變不了老人已經不在的事實。

 風風光光的老人的喪事在小樹鎮人盡皆知。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說這年輕人太過高調,這規矩弄壞了,以後隻怕抬高整個喪事的費用。

 也有人說,人家就是真的孝順,為了讓老人最後風光的離去。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待,都有不同的看法。陳大河不會去理會這些話。

 他一直等到頭七過完,才開始返回西城。

 像他這樣的孫子,在陳家溝也是被老人們經常拿出來鼓勵後輩們。

 四月,天空依舊下著小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