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秦钜子》第682章 長子當王
  

  陽周之戰的發展有別於所有勢力的戰前預估。

  秦人素有擅攻而不擅守之名,老秦兵卒不著片甲,高呼酣戰才是世人對秦人,乃至於秦人自己對秦軍的刻板印象。

  可在廣闊的陽周平原,世人對秦軍的感官卻被徹底顛覆了。

  這一戰的攻方是被人稱作當世第一精銳的大秦北軍。

  這支軍隊在蒙恬手上曾闖下過赫赫威名,兩次北伐,一次輕取得勝,另一次拓地滅國。

  尤其是第二次北伐,蒙恬以二十萬人硬撼頭曼七十萬大軍,從未在正面戰場落於下風。

  而這一戰的守方則是自北軍中脫胎而出的大秦西軍,將主李恪身為當世最傳奇的將帥之一,攻守皆宜,卻無人懷疑他攻長於守,政優於軍。

  冰塞之戰是迫不得已,在戰後的推演當中,所有人都以為,若是把頭曼和他的匈奴大軍換做任何一支有攻城經驗的中原部隊,李恪都難逃一死。

  可這一次,李恪和王離卻打起了一場立足於穩守的對攻戰,而且穩健得叫人難以置信。

  戰鬥已經經歷了半個時辰,北軍每數息一輪箭雨,李恪守禦,每三輪箭雨,西軍便是一輪大弩還擊,王離守禦。

  雙方機械似的箭來矢往,一刻不停,但真正的亡卒,卻生生控制在百人之下。

  這個數量對於一場數十萬人參與的攻防戰而言,幾近於無。

  觀望的人瞠目結舌,戰端雙方也是有苦難言。

  大秦的弩陣太強了,且這個殺手鐧王離有,李恪也有,在徹底壓製對方的反擊能力,擊碎對方的陣型之前,李恪沒法發起反擊,王離也不敢揮軍攻城。

  只能耗著……

  發完最後一輪弩箭,王離估計手下弩士最多只剩兩弩之力,只能無奈鳴金撤兵。李恪目送著王離的大軍轉身後撤,眼見陣型陣腳半點不亂,連傷、死的盾卒和損毀的盾牆都被人慢條斯理地裝車帶走,只能眼巴巴放棄了反攻的念頭,憤憤下令。

  “機關換弦,結構保養,輪值,休整。”

  將台上升起一面大大的綠旗,在上頭杵了半天的陳平打著哈欠走下台來,徑自去了帳篷,倒頭就睡。

  扶蘇和李恪面面相覷:“恪,這一戰究竟要持續多久?”

  “估摸著持續不了多久。”李恪攤手無奈道,“今天王離共發弩二十二輪,消耗弩矢達六十六萬枚。大秦弩士一般隨身兩匣共百矢,王離準備或充分些,按三至四匣計,總數也不過六百萬枚,能經得住他幾日消耗?”

  扶蘇皺眉提醒道:“恪,此戰王離有鹹陽支持,似弩矢糧秣,大可以自內史起運,源源不絕。”

  “你太高看鹹陽了。”李恪撇了撇嘴,“有風舞多年經營,鹹陽將作各處工坊多是墨家主持,前幾日風舞有信傳來,他們正護著師姊和你一雙兒女躲藏在隴西,李氏的一處秘苑當中。也就是說,鹹陽將作已經癱瘓了,短期之內,就連當年的生產效率都休想達到。”

  這個消息扶蘇頭次聽聞,當即一喜:“莫離和耳逃出來了?”

  “我不是早把書信轉抄給你了麽?”

  扶蘇老臉一紅道:“這幾日心憂戰事,那些沒有標注加急的文書,我一時也無心去看……”

  李恪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總之,將作倉房僅有弩矢四五百萬,能供給王離的最多半數。等北軍的物資耗盡,他便沒了乾耗下去的資本,我是不會給他機會收拾戰場的。”

  扶蘇感激地看著李恪:“為了不讓大秦在這場內戰中耗損過巨,辛苦你了……”

  李恪搖著頭不再說話。

  天色尚早,從令台下望,旦已經派出輕兵,推著板車,裝著籮筐去收集滿原的散矢。這些矢都落在陽周關的射程之內,王離便是再舍不得,也只能任由它們落入李恪的囊中。

  “扶蘇……”

  “誒?”扶蘇詫異地抬起頭,印象中,李恪似乎是第一次這樣直呼他的名字。

  “這場爛仗無甚好看的,你今日便收拾一下,回塞上稱王去吧。”李恪輕輕歎一口氣,“眼下是稱王最好的時機,只是遺憾,如此盛大一場典禮,我卻只能缺席了……”

  ……

  歷十二日,陽周關前鏖戰五場,李恪像烏龜一樣穩守不出,任憑王離如何引誘,也不願對王離看似漏洞百出的主陣發起反擊。

  而另一方面,陽周關的關門日出而開,日落而閉,準時得宛若不在戰時。王離曾遣三千騎軍妄圖偷關,結果,先頭部隊在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況下衝進門樓,引起門樓內外萬弩齊發,那三千騎軍在幾個呼吸間慘死當下,最終一騎也沒能衝過關城。

  層層疊疊如刺蝟般的屍首被李恪堆到關外百步,就如他對王離的警告。在那幽深的門洞之後,西軍的弩士不見得就比北軍要少。

  自那以後,陽周之戰便打得越發僵持,雙方都鼓不起什麽乾勁,場面敷衍得一度甚至很難再被稱之為一場戰爭。

  王離背負著胡亥的厚望,每隔幾日便會在關前列陣,命將佐前出邀戰。

  李恪本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原則,若是鬥軍,飛蝗而來,兜往而還,若是鬥將,陽周關內有旦和滄海……

  這種平靜在四月十二被徹底打破。

  二世元年,四月十二,建日,皇長子扶蘇在塞下城外視察大河工程,忽見烏光破空,有玄鳥自大河中心起出一口大鼎,投送在扶蘇面前。

  這鼎便是天下九鼎之龍紋赤鼎。

  被尊為半個真人,號稱天上地下第一方士的徐非臣恰好遊歷而至。他在鼎前設壇作法,解讀天意,當著近千觀者的面,在鼎中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物煉出一枚剔透的玉丸。

  丸中以晶絲成書,書曰:【長子當王】。

  觀者共九百四十六人跪求扶蘇稱王,扶蘇辭而不就,三請三推,終允,於大河之畔奉天承運而王。

  赤鼎為雍鼎,扶蘇以鼎為名,自號雍王。雍王既立,塞上稱都,九郡稱土,國號稱雍。

  王於塞上行宮臨朝,素衣祭告天地,遙尊鹹陽至上。又封姤莫離為王妃,趙耳為王子,嬴節為王姬,昭告天下,求賢用能。

  詔令焚天,諸賢遂至。有徹侯,隴西侯李信;徹侯,武安君李恪;大良造,中陵君嚴駿;大良造,藍田君何玦等,並九郡賢臣良將無數,顯貴名士車載鬥量。

  王擇賢能而用之。

  敬嚴駿為右丞,領禦使,晉徹侯;李恪為左丞,領行政,掌九卿;李信為國尉,領軍事,執虎符,此為開府三公。

  敬徐非臣任奉常;李泊任郎中令;蒙衝任衛尉;黃衝任廷尉;嬴敖任典客;史祿任治工內史;泰任治粟內史;柳風舞任將作少府;江隅任少府,此為建寺九卿。

  九郡去軍鎮屬性,設前後左右將軍,職同上卿,各領兵馬三部。

  前將軍蘇角,鎮北;後將軍陳旦,鎮南;左將軍韓信,鎮西;右將軍司馬欣,鎮東。

  九郡三官亦隨之調整。

  河間郡,陸衍稱令不稱守,季布除中尉,領兵馬三部,守禦河間,辛騰任塞上令,主政王都;

  九原郡,郡守張遷;雲中郡,郡守李左車;西海郡,郡守鄒儒;河西郡,郡守董翳;定北郡,郡守李超;北海郡,郡守由養;雁門郡,郡守衛遲;上郡,郡守田榮。

  王得天啟,納典客嬴敖入宗室,複祖榮耀,爵少良造,封涇陽君,嬴敖遂叩首誓忠。

  王又令涇陽君敖建王軍精騎兩部,拱衛塞上;衛尉蒙衝建宮衛一部,謹守王宮;恩許墨家建五大營共四萬編制,歸於安國將軍田橫統領,辟國安寧。

  至此,雍國乃立,天下鹹驚!

  扶蘇稱王十余日,四月廿四,王離領二世密令,棄白於、雁門兩處戰場,合兵一處,煌煌二十萬大軍陳兵於陽周關下。

  李恪知道,死戰將至。

  大秦钜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