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巨鷹轟炸聯隊,在碧空騎士們的護衛下,如同一大片烏雲,迅速迫近到斐真海軍艦隊上空。
斐真旗艦“老鷹號”的艦橋上,海軍司令威廉·豪將軍透過望遠鏡看到這情景,連忙命令各艦航海術士施法制造煙幕,副炮向天開火,竭盡所能阻止敵軍巨鷹俯衝轟炸!
航海術士們匆匆登上甲板,高舉魔杖,向天施放2環“煙火術”,轉瞬間就把各自所在的艦艇籠罩在烏煙瘴氣的帷幕當中。
以“煙火術”遮蔽戰艦,是海戰中常用的防禦戰術,已經無數次被證明能夠有效降低敵方炮擊和空襲的命中率。
通常情況下,在海戰中發起轟炸的一方會借助魔法吹散煙霧,清空視野——比如巨鴉項圈上結附的“造風術”主要就是為此而設。
吹散煙霧也會帶來一個弊端,就是使自身暴露在艦載防空炮的視野之中。
遠東空軍采用了另一種思路,執行轟炸任務的巨鷹航空兵都佩戴著魔導防風鏡,開啟鏡頭附魔的“迷霧視域”,視線就能看清煙霧籠罩之下的敵艦。
這樣一來,敵方航海術士釋放的“煙火術”,反而為巨鷹們提供了一重屏障,巨鷹轟炸隊在濃煙的保護下從容俯衝,更不容易被艦載防空炮擊中。
斐真軍艦裝備的副炮高平兩用,防空火力不遜於遠東軍艦的炮塔,無奈炮彈拉胯,沒有“近炸引信”這樣的黑科技,再加上煙幕遮擋,看似凶猛的防空炮火只能給自己壯膽,實則95%以上的炮彈都浪費了,效率委實不高。
英勇的遠東巨鷹航空兵輪番展開俯衝轟炸,穿過硝煙與炮火交織成的彈幕,俯衝到最低點的刹那拋出裝有尾翼和“延時引信”的水滴狀航空炸彈。
“延時引信”不同於“近炸引信”,核心裝置與魔法無關,所用的起爆藥也還是暴雷石粉末,但是起爆藥不與煉金火藥直接接觸,而是裝入一根細長的金屬管,頭部與彈頭撞針相連,尾部塞入煉金火藥並用螺栓堵住。
當炸彈投擲出去,受到尾翼和結構影響重心靠前,自動保持垂直落下,彈頭撞針碰撞目標,衝擊力激發起爆藥,起爆藥順著銅管燃燒,不斷產生氣體,不斷膨脹,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衝開尾部木塞,高溫氣體引燃煉金火藥,而後發生爆炸。
通過調節銅管的長度,起爆藥分量,以及木塞的螺紋數量,可以改變引爆炸彈的時間,從而製造出符合實戰需求的延時引信。
經過投彈測試,可以找到一個最佳引爆時間,確保炸彈擊穿敵艦裝甲之後立刻起爆——太早起不到破甲效果,太遲可能導致貫通目標之後才起爆,那就跟實心鐵球沒什麽區別了,白白浪費一顆造價昂貴的炸彈。
重達500磅的航空炸彈,如同一顆顆從天而降的鋼鐵流星,呼嘯著隕落下去。
少數炸彈未能命中敵艦,墜入海中引發沉鬱的轟鳴,旋即掀起滔天駭浪。
其余大部分炸彈精準地砸在敵艦上,鑿穿上層甲板,墜入船體腹部方觸發延時引信,伴隨隆隆轟鳴,噴發出灼熱的烈焰。
爆炸產生的熱浪衝天而起,吹散空中彌漫的硝煙,天馬背上的碧空騎士們透過附魔防風鏡,得以瞥見這一輪轟炸的成果。
在這一輪轟炸中遭受重創的斐真艦艇不下十艘,其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出現在與“老鷹號”相距不過半海裡的“莊嚴號”戰列艦上。
一顆炸彈命中“莊嚴號”船尾副炮,穿透裝甲鑽進炮塔內部,順勢引爆了彈藥庫。
伴隨一生震撼海天的轟鳴,炮塔上噴起的大火球足有兩層樓房那麽龐大。
殉爆的彈藥庫幾乎將船尾整個轟得粉碎,在船尾附近作業的300余名斐真官兵受到爆炸波及,於烈焰騰起的刹那之間全部陣亡。
就在巨鷹與碧空騎士們的注視下,這艘排水量近萬噸的鐵甲戰艦劇烈搖晃,最終還是沒能穩住嚴重失衡的重心,一頭扎進海中,仿佛一顆投入湖中的小石子,很快就消失在萬頃碧波下方,無跡可尋。
除了海面上的艦炮對轟,空中的鷹群轟炸,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深海當中,也有一場驚心動魄的交鋒正在上演。
斐真海軍的確犯了低估對手的錯誤,戰前收集的情報不夠完備,尤其是沒有慎重對待“魔導近炸引信”這項新技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斐真海軍在其它方面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遠東海軍在三年前那場金角灣海戰中之所以能夠戰勝強大的亞珊帝國海軍艦隊,“潛水機甲”和“魔導魚雷”這兩件新式武器起到了關鍵作用。
斐真軍方的情報部門可沒有忽視這兩個因素, 在報告中指出遠東海軍已經建立起潛航部隊,代號“鋼騎兵”的機械鎧既可以在陸地上作戰,也可以密封機艙,在海面千尺之下悄無聲息地航行,從水下靠近敵艦並加以破壞。
除了采取物理手段破壞船底,遠東海軍潛航部隊還裝備了一種名為“1625式魔導魚雷”的特殊炸彈,動力裝置是一支高壓氣瓶,尾部噴射高壓氣流提供向前的動力,彈體利用內置的“定深儀”保持航行深度,撞上敵艦吃水線以下缺乏裝甲帶保護的部位立刻觸爆。
魔導魚雷的戰鬥部裝藥量不低於1000磅,設計航速高達42節,大大超出瓦雷斯各國主力戰艦的航速,一旦被咬住就很難擺脫,倘若被魚雷擊中,即便不被當場擊沉,也難免遭受重創。
這種新式武器唯一的缺點,似乎就是提供動力的壓縮氣瓶容量有限,只能以設計航速在水下行進3海裡左右,過後氣壓下降,魚雷的航速也會急劇衰減。
為了確保命中敵艦,需要將沉重的魚雷掛載在“鋼騎兵”背部,機師駕駛“鋼騎兵”背著魚雷在海中潛航,悄悄靠近敵艦,進入射程之後才會發射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