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美僮傳奇》第82章 二.零版的長沙整訓(三)
翌日,長沙城在號角聲和大鼓聲中再一次醒來了。

  大校場的操練又開始了。

  ……

  與大銃兵一樣,何萬強帶領的這兩千七百長槍兵也很是被李安國看重,江南地界陰雨天氣多,火銃在小風小雨、有遮護的情況下還勉強能用,在大風大雨的情況下,火銃便不起作用了。

  這時李安國鍾愛的長槍兵就要力挽狂瀾了。

  與大銃兵相比,長槍兵力量、耐力訓練又略微增加了一些,跑圈是六圈,舉石鎖的時間多了半個時辰,剩下來的便是刺槍的訓練和列隊的訓練了。

  何萬強以前是革裡眼賀一龍的親兵,是賀小石的老部下,典型的陝北漢子,牛高馬大,以前也是騎兵,不過由於李安國很是重視長槍兵,便與賀雲龍一樣被調入長槍營帶長槍兵。

  何萬強摸著手中這杆新打製的長槍,心中百感交集。

  一丈長用櫸木製成的槍杆,一尺長用精鐵打製的槍頭,槍頭類似一根圓錐,上下左右各有一道血槽,槍尖尖細,是用最好的鋼鐵點上的,為的就是能在瞬間刺破重甲,整隻長槍重達十二斤,一般人幾乎沒有辦法拿著它作戰,更遑論戰鬥一個時辰以上了。

  何萬強親領的這三百排在第一排的長槍兵卻可以,這三百人是從兩千多人中精挑細選的,最看重的便是力氣和耐力。

  剩下的兩千四百長槍兵槍杆是杉木的,長度、槍頭都一樣,重量只有八斤。

  火銃兵打完了可以向後跑,長槍兵卻沒有這個福分。

  “向前、向前、再向前!”

  這是李安國的原話,各人的理解不同,不過誓死不退就對了,這話說著容易,具體操練起來也是很細的。

  以何萬強的這三百人為例,每天需要站立刺槍五百下,衝刺刺槍五百下,列著大陣迎著放著空包彈的火銃兵的射擊、騎兵的衝擊前行,緩緩行進、小跑行進、快跑行進,每一種跑法對腳步的要求、長槍的位置、蓄力的不同、隊列的間距都有細致的要求。

  當然也有散陣作戰的戰術安排,不過安國軍最重配合和陣型,不提倡個人武勇,就算是散陣作戰,也至少有三人以上的配合,一人突前,兩人一左一右遮護,李安國將後世鐵軍拚刺刀的戰術也帶到這裡了。

  散陣自然是在偶發地形上用的,完整的、可鋪滿一排三百人的地方在湖廣一帶即使有也不多,故此,三三製的散陣配合訓練的時間與嚴密的大陣一樣多。

  此時的長槍連槍頭在內一般在一丈以內,安國軍這多出來的一尺便是製敵法寶了,所以這種長槍的練法不是為了什麽高明的槍法,而是步伐、手勁、迅猛無比的左刺!

  與火銃黑乎乎的銃管不同,長槍的槍頭磨得晶亮,這樣倒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威懾敵軍,特別是敵人的騎兵,馬匹見到了如此晶亮的尖刺不慌亂才怪。

  槍頭與槍聲之間也有一圈圓形的屏障以及紅纓,自然是為了防止血液倒流下來導致手打滑用的。

  這三百人的槍尾也是半尺長的圓錐形,不過此物的用處不是為了殺敵,而是遇到騎兵後,將它用力插在地上,然後向前傾斜以阻隔騎兵,故此,此物用的便是一般的鐵料了。

  其他長槍兵用的長槍就沒有此物。

  剛剛靳統武帶著三百騎衝向何萬強這三百長槍兵,還沒接近長槍兵三丈以內的距離,前面的馬匹就不顧身上騎兵的驅使,自顧自地向一邊跑開了。

  何萬強這三百人倒有一身鐵甲,全部是以前在左良玉的大營裡繳獲的,清一色的魚鱗齊腰甲,重十五斤,這三百人每天無論是力量、耐力以及列隊訓練,全部穿著這魚鱗齊腰甲,練了四個月後,不成為強兵那才見鬼了。

  由於這三百人每日的訓練量實在太大,最後李安國特許他們每日可享用一個雞蛋,算是多少有些補償。

  與長槍兵不同,李安國對刀盾兵卻不在行,故此,除了與其它兵種基本相同的力量、耐力訓練外,戰術訓練全部由凌風自己摸索著完成,當然了,面對馬隊的突襲、長槍兵的突襲、火銃兵的射擊等“騷擾”訓練也是少不了的。

  這日,李安國親自帶著那一千五百騎兵在訓練。

  四個月後,所有的人都學會了騎馬,現在已經開始練習馬上的武器訓練了。

  馬上的騎槍與長槍兵的一樣,不過連槍頭加槍身才一丈左右,槍身是由杉木製成,杉木的硬度不如櫸木,柔韌度又不如松木,不過在馬上使用反而剛好,對於新兵李安國采取的是密集衝陣的戰術,騎兵將騎槍夾在胳膊下,馬匹高速疾馳下,碰到障礙物後不擅長用槍的新兵多半會折斷。

  松木倒是到處可見,可惜密度小的木材一來易脆,二來易朽,櫸木又難得,一去二來便只能用杉木了。

  湖南的大山上杉木雖不如松木多,不過也不少,折斷了也不心疼。

  四個月後,這一千五百新兵已經學會了夾著騎槍以及拖著馬刀密集衝陣的戰術,眼下雖然每天也都有練習,不過已經慢慢轉化到單兵練習上來。

  區區一千五百騎兵就擁有半個大校場,與步軍不同的是,騎兵每天只有一次跑圈的練習,剩下的時間都在練習力氣以及騎馬刺殺。

  騎兵營校場的兩側都布置著大量的木製人偶,人偶的姿勢各式各樣,有零散的,有聚在一起的,有大隊的,只見一個個騎兵騎著戰馬穿梭期間,或練習刺槍,或練習劈砍,或練習拖刀,或聯系射箭,期間既要練習武藝,又要順利驅動戰馬規避障礙。

  到底是新兵,校場裡也不時出現人仰馬翻的情形,受傷或死亡的也不是沒有,進行單兵訓練一個月以後,全營一千五百人已經損失了二十多人,還有三十多人還在醫護營裡療傷。

  不過李安國並不擔心,照此下去,以後受傷或死亡的人數會越來越少,全營一千五百騎最終定格在一千四百人的可能性很大。

  靳統武的三百騎沒有參與這些訓練,這些人都是跟著李定國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無論是馬技、馬戰、勇氣都不在話下,他們在李安國的要求下進行耐力、力量的訓練,也時不時客串敵軍到隔壁營頭耀武揚威一番。

  這些新兵到底是弓箭手出身,比較起來,在馬上最擅長的還是騎射,雖然一個是在地上靜止不動,一個是在奔馳的戰馬上,畢竟都相通。

  “無非是提前判斷,根據馬速找準提前量”

  這是騎射功夫位居全營之冠的原西營有名的飛矢手李安國對他們的諄諄教導,至於如何找準提前量,就只能靠各人自己摸索了。

  這卻難不倒這些人,他們以前雖然沒在馬上射過箭,不過卻射過奔跑的東西,融會貫通之下便很快學會了騎射,目前他們要做的無非是大量的練習和鞏固。

  大營裡還有專門的馬夫,彼等除了喂馬、飲馬之外,還多多少少承擔著釘馬掌、觀察馬匹健康狀況以及針對性地治療的任務,可謂一專多能。

  而日常給馬匹洗澡、梳理毛發則由騎兵自己完成,也算拉近與馬匹的關系,摸清馬匹的脾性,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一些。

  與此同時,新成立的情報司的三百人也在李安國的帶領下進行諸如讀書識字、審訊、辨別情報真偽、傳遞情報、提高心裡素質、多地的典型方言、隱藏行蹤等練習。

  說實話,在這些方面李安國也是一個半吊子,不過他身上擁有大量從後世諜戰書籍、影視中看到的東西,加上又將以前湖廣巡按、提刑下面以及捕頭中的人拉進來集思廣益,這些人都是以前山地營裡的人精,一去二來,慢慢也有了雛形,無非是在具體事務中摸索改進罷了。

  李安國對這些人的文化要求很高,讀書識字只是最基本的,還根據各人的情況分別製訂了不同的方向,比如,有人喜歡歷史,便讓他多讀一些史籍,有人喜歡詩詞,唐詩宋詞便是必備的,有的喜歡書法,李安國就要親自上陣了。

  李安國想的很簡單,也很直白。

  “你想接近某人, 最好的法子便是利用那人的喜好,投其所好,無往而不利也”

  至於這些人的武技方面,完全根據各人的愛好來定,多是小巧一些的兵刃,比如腰刀、寶劍、飛鏢、短弩等,長槍大戟肯定是不行了,你扛著一杆長槍招搖過市,別說偵查了,自己能否自保還是一個問題。

  諸如下毒、解毒、迷香等古老的法子,自有醫護營的萬氏兄妹前來幫忙,不用李安國操心。

  不光是長沙府,武昌府、嶽州府、常德府、衡州府、寶慶府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運動,也參照長沙的規矩淘汰一成的人,淘汰下來的人自然分配去各縣,這樣一來,武昌府就有一千八百五十人(原有的一萬三千五百人,加上新募的五千人)、其它四府各有一千六百人可分配到各州縣作為守備營使用。

  一旦有戰事這些人集中起來也有近萬人,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其它各府的營頭就不可能像長沙營這樣大規模裝備新式火銃了,還是普通的火繩槍以及腰刀、長槍,不過訓練的力度加強了許多。

  李安國計劃在今年之內讓各府新募的火銃兵、長槍兵都配上新式武器,火銃自然不能用十八斤的,也沒有這麽多合適的人來操作(主要是身高問題),乾脆統一成十二斤的,新募的長槍兵倒是可以提前換成長沙這樣的配置——三百尖兵,兩千四百普通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