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標志。
冠了禮的男子意味著可以娶妻、可以參與到家族各種事務中,也意味著開始承擔起責任。
陳恆在老父的病榻前,請求為其冠禮,頓時讓陳太公即是欣慰又是悲傷。
他的兒子,終於自己要求擔起家族的責任了;也終於要離開遮風擋雨的父輩,獨自世間各種磨難與艱辛。
他才剛剛跨入十四歲啊,胡子還沒來得及繁盛呢。陳太公眼淚肆意流淌,劃過因為激動變得灼灼生輝的老人斑,消失在蒼白的胡子中。
心裡的萬般滋味,最終化為了嘴裡的一個字:“好!好!”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初五。
陳恆跪在祠堂正中,鄭重給陳伯和陳太公行禮。兩位老人家都穿著禮服,陳太公當仁不讓是加冠的主人,而陳伯充當了大賓。
祠堂內,還密密的站了好多位鄉裡世家家主或長輩,連一直纏綿在榻上的王太公都拖著病體來了。兩百多年的積善口碑、郡望之家,影響力可見一斑。
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
陳太公滿臉潮紅,把身體的重量都壓在了陳坤身上,用顫顫巍巍的雙手,按照流程將各種冠加上小陳恆的頭上。
小陳恆每一次受冠,都會恭恭敬敬的給陳太公磕頭,淚水灑了滿地都是。一旁觀禮的賓客,已經不忍直視,不少人時不時的還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他們都看出來了陳太公已經燈枯油盡了,完全靠著心裡一股執念支撐著,努力不就此閉上雙眼。
陳伯也是淚流滿面,用沙啞的嗓子讀著祝辭,還減少了不少,因為陳太公臉上的潮紅已經消散不少了。
“恆者,久也,賜汝字子初。初者,始也,望汝日後為人行事,莫忘心之所善,莫忘方寸之始。慎之慎之。戒之戒之。”
陳太公給兒子頭上加了爵弁,便賜下了“子初”的表字。
“孩兒謝阿父賜字。”
終於,無限簡化的流程完畢了。陳太公松懈了一口氣,跌坐在四輪小車上,臉上的紅光不再,迅速爬滿蒼白與青灰。
“恆兒,有你為子,為父這輩子無念了...”陳太公斷斷續續的呢喃著,嘴角微微笑著,眼皮也慢慢的下墜。
“阿...阿父...”
陳恆泣不成聲。
就在陳太公眼睛即將閉上的時候,猛然間又睜圓了,聲音變得急促,“我兒,為父為你定了門親。答應阿父,你莫念著蔡文姬了...”
說到最後,陳太公的喉嚨仿佛被卡住了,但一口氣始終不放出來,眼睛死死的盯著兒子。
陳恆連忙膝行幾步,抓住了老父的手哭著喊,“阿父,孩兒答應你!孩兒什麽都答應您!”
呼...
陳太公終於呼出了一口氣,眼睛裡一絲欣慰閃過,腦袋便耷拉了下去。
“阿父!”
祠堂之內,陳家眾人哭成一片,帶動整個烏堡的悲鳴。
一旁觀禮的各位家主也是一臉悲戚,唏噓不已,作為陳太公的老哥們王太公更是直接背過了氣。
同時,他們的心裡也有一絲納悶:蔡文姬?怎麽還扯上圉縣蔡家伯喈兄的女兒了?
但其中一位家主卻沒有納悶,臉上還慢慢變黑了。
他姓劉,有個女兒,未及笄。而且陳伯在上個月,把陳家定親的禮物送到了他家裡。
三月天了,原野之上已經是綠意蔥蔥,
在微風掃過之際,便是一片新生希望的禮讚。 離陳家烏堡約摸五裡的半山腰上,也是綠意點點,兩座墳塋相依而落,一大一小,一新一舊,那是陳太公和陳恆生母的。
當年陳太公將陳恆生母的牌位放在了祠堂裡,就安排了以後葬在一起的決定。墳塋不遠處,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很突兀的落在那裡,後面還有不少茅草屋子環繞。
陳恆住在茅草屋裡兩個多月了。
陳太公也去世兩個多月了,悲傷也被時間抹平了不少。畢竟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好好的活下去,才是對死去的人最好的報答。
但另外一件事,卻讓陳家人煩惱不已。
大漢朝以孝治天下,結廬守孝是習俗,尤其是世家。
如今討伐董卓的盟主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也曾經給母親守孝三年,還“又追行父服”,守塚廬整整六年。
陳恆也是一身麻衣給陳太公守孝,三年。他的生母被重立墳塋的時候,陳太公就用父親權威,強製要求他不能為生母守孝。
如今他為父親守孝,年紀大的陳伯、陳鏈,輩分小的陳到奶兄弟陳澤都勸過。以陳家諸多事務需要他決斷和他年紀尚小為由,說只需守孝三個月即好。
“你們莫要再說了,阿父曾說過,他就我一個孩子了。我若是不守孝,阿父會孤單的。”
陳恆是這樣說的,然後就揮了揮手讓眾人散去。
他還沒有改口,將“阿父”變成“先考”。 先考,對已離世的父親的稱呼,“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
但陳家眾人並不死心。
守孝清苦,不少身體孱弱的人在守孝期間落下病根,甚至是離世。老家主已經故去,新家主本來就是個早產兒,萬一有個好歹,那陳家就真的完了...
這不,看到聞訊趕來吊喪的高柔,便先拉到一旁,病急亂投醫的慫恿他以小夥伴的身份勸說。都是年輕人嘛,總會有些共同語言的。
謙謙君子的高柔,架不住眾人的哀求,便允了。隻是很可惜,從小被儒家仁義教育的高柔,實在不是說客的料。
他給陳太公的墳塋行禮後,才說了個開頭,就被陳恆一句話堵死了。
“高柔兄莫說了。為人子者自當盡孝道。恆年幼,未曾讓阿父省心一日便....如今若是連結廬守孝都免去了,那恆還有何面目自稱為人子...”
唉...
高柔深深的歎了口氣,也不再說話了,直接從旁邊抽出一縷麻布綁在了腰間。
“高柔兄,你這是為何...”陳恆一臉詫異。
“子初也莫說了,你我兄弟相稱,也應該不分彼此。我就在此陪你一個月吧,與你做個伴,研讀經書。”
原來除了阿父之外,無需利益糾葛,世間也有人願意和我休戚與共的。陳恆心裡大為感動,眼睛有點濕潤,情深意切的拱了手。
陳家眾人一看,怎麽勸人的變成了入夥的?不行,為了陳家,不能由著家主的性子來!又是一擁而上,又是各種悲戚的勸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