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為大唐修條路》第16章 封禪風波
  長安城!

  五更天多一點,天色還尚未麻麻亮。

  但待朝房已經坐滿了人,文武百官都相互拱手寒暄,談論這近日來發生的一些奇聞異事,不時的有官員打著呵欠,擦著眼睛,似乎睡眠不足。

  天色微明。

  “吱呀”一聲,守衛侍衛推開待朝房的木門,一乾在幾個宦官跟隨司禮官,走了進來。

  “噓……”

  司禮官噓地一聲,手一擺,文武百官立馬噤聲。急忙起身,自覺排成兩隊,依品階和官銜級別魚貫進入殿門。

  來到殿廳丹陛,百官恭恭敬敬,北向而立,鴉雀無聲。

  等待約莫片刻,又是一陣鼓樂響聲,皇帝李世民從後門緩緩步入,進禦升座。

  “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百官跪拜,行禮如儀。

  “眾愛卿平身!”李世民一揮袖子道。

  群臣百官起身分兩側,躬身退後半步。

  “眾愛卿今日有何奏本要奏啊”李世民道。

  “臣有本要奏!”趙郡王李孝恭側身一步站了出來。

  “臣認為天下皆一統,四夷百部納貢,人民安定,百姓皆歡樂,請封禪!”趙郡王李孝恭高聲道。

  “嘩……”眾百官瞬間議論紛紛。

  李世民眉頭一蹙,暗道“又來!”

  封禪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為也。其意思有三:

  一、位當五行圖篆之序列!

  二、時會四海升平之運!

  三、德具欽明文思之美!

  戰國時期,齊國和魯國的儒士們認為泰山為五嶽之首,帝王應登泰山築壇祭天叫做“封”,以南梁父山開辟祭地位“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封禪於泰山。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舉行過封禪大典。

  但隋文帝開皇十四年,群臣請封禪,但最終還是決定不舉行封禪大典,曾說道:“此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僅僅路過泰山祭拜一下就走了。

  李世民繼位後,就被眾臣提起要封禪,被其拒絕。經過貞觀之治這幾年,社會秩序已然趨於安定,農業生產也日益複蘇,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

  已不存在隋末民不聊生,人民衣不裹體食不果腹的日子了,天下間也出現了少有的“大治”局面,封禪於泰山之事也屢次被人提起。

  “眾卿認為朕天下安定,百姓安康,四邦穩定,就該封禪?”李世民問道。

  “天下太平,四夷賓服,此乃天賜良機啊!”臣懇請陛下封禪!

  幾個以趙郡王李孝恭為首的文官武臣紛紛拱首,請求李世民封禪。

  “哎!你們啊……”李世民苦惱地揉揉頭。

  要說沒有想過要封禪,定是不可能的。

  自古歷代明君,開辟江山,天下太平,百姓安定,沒有蠻夷之戰亂,都會想到封禪的,但是似乎覺得還是差點什麽。

  便說道:“若天下大安,家給人足,歲不封禪,卻也沒有什麽損失!昔日秦始皇封禪,漢武帝和漢光武帝也封禪,而後世隋文帝不封禪!難道後世文帝之賢能不如始皇?”

  群臣議論紛紛,有同意封禪的,鼓動旁邊搖頭之人,也有不同意的,當下亂如一鍋粥。

  “人和歲稔,天下太平,上天之意不可違,懇請陛下封禪!”此時,魯王李元昌站了出來高聲道。

  群臣見魯王站了出來,原本議論紛紛的聲音逐漸低了下去。便不再多言,畢竟魯王李元昌是皇帝的親弟弟。

  這下有點意思了。

  李世民看著漸漸朝堂上一邊倒的局面,不免得心也有點撓癢癢一樣,在龍椅上正了正身子說道:“封禪也無不可,但是得編訂封禪儀注,還得重新修建泰山宮殿,少說也得七八個月時間……”

  魯王李元昌見李世民松口了,連忙給一旁的工部尚書藍煥明使了使眼色。

  藍煥明歎了口氣,探出半步,躬身說道:“準備事項是應該的,時間倒也充裕,最遲明年這個時候應該可以修建地好泰山宮殿。”

  李世民高興地剛要答應封禪,魏征卻一步出班,搖搖手直說不可。

  李世民見他又來阻止,如同澆了一盆冷水,冷著臉說道:“魏愛卿怎麽總是喜歡唱反調,那你說說你的意見,不要有所隱晦,你不讓朕封禪,是朕的功績不高嗎?”

  “高!”魏征豎起大拇指。

  “是中原不夠安定嗎?”

  “安定!”

  “是四夷沒有臣服嗎?”

  “服!”

  “是咱的年頭還不夠豐稔嗎?”

  “……”

  魏征不說話了。

  “怎麽不說話啦?”李世民見魏征不語問道。

  按理說自從貞觀五年,關中大旱後,李世民下令開倉放糧,興修水利工事。

  鼓勵百姓修建溝渠引涇渭之水,鼓勵關中百姓打井,以銀錢通寶獎勵之法,按理說經過去年一年,應該不會存在百姓欠收之事了。

  魏征並不直接回答陛下問話,卻轉身對著魯王李世昌說道:

  “去年前年大旱,關中百姓千裡良田顆粒無收,百姓民不聊生,皇帝曾下詔鼓勵民間百姓打井抗旱,凡打井一口,賞錢二十貫。

  臣請教魯王殿下,您封地雍州府地潼關地帶,百姓一口井能得賞錢多少?”

  “這……”魯王李元昌被問的一時語塞。

  “蜀王殿下李恪去年向陛下請纓,將征糧打井修渠的差事攬身上此時大家也應該都知曉”魏征繼續說道。

  “晤……的確,蜀王殿下高風亮節”眾臣紛紛附和道。

  畢竟曾經要一年內籌備十五萬石糧食賑災,不是小數目,更是得罪那些王侯鄉紳貴族的活,沒人敢接這個茬。

  “那麽再請問魯王殿下,您的轄區雍州賑災,您魯王府上出了多少糧食?”魏征步步緊逼,問的魯王李元昌啞口無言。

  “既然魯王答不上來,那麽老臣代為答之。

  去年關中大旱,百姓苦不堪言,而百姓自己吃水問題難以解決,米價高漲。

  雖然百姓紛紛響應打井賞錢,但是真正落百姓手裡一口井還不到一貫錢,還往往克扣不發。

  而蜀王殿下李恪獨自承攬十五萬石糧食征收,到魯王家數次請求開倉放糧卻吃了閉門羹,而蜀王到最後在陛下的協調下,才出了兩萬石糧食賑災,這可是給你轄區雍州府賑災啊!”

  “嘩……”朝堂上群臣議論紛紛。

  雖說這些事其實李世民都知曉,但是礙於情面,畢竟這是自己兒子和親叔叔之間的不合之事,也僅限於小部分人知曉罷了。

  哎……李世民揉揉腦袋,這個魏征,在這朝堂之上真是什麽都敢說。

  此時魯王李元昌面色青一塊白一塊的。

  “而雍州府修建引涇渭河水的引水灌溉工事,朝廷撥款節衣縮食拿出五萬貫錢專門撥往雍州地區。這已快兩年,錢款早已到位,為什麽還沒有完工。

  魯王殿下您雍州府內侍,雜役府兵林林總總五千余人,卻一個人都不派往工事,這利國利民的水利工事您這邊要拖多久?

  難道還要拖到潼關關前流民百姓等一人揭竿而起,就不怕難保不會再出幾個陳勝、吳廣之輩嗎?”

  魏征短短數言,字字璣珠,振聾發聵。震的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瞠目結舌,久久說不出話來。

  倒是魯王李元昌反應過來了連忙指著一旁的工部尚書藍煥明哭訴道:“陛下,不是我魯王府不出工啊,是的確工程進度緩慢啊,我府上還有兩千畝良田需要耕作,也需要人手啊,再說引水灌溉工事都是工部一手負責啊,我府上人也不懂工事啊。”

  李元昌連忙禍水東引,連忙將鍋甩給工部尚書藍煥明。

  其實李世民也知道此事,魏征都知曉的事自己難道不懂麽?

  隻不過沒有辦法,這些個封王貴族的轄區都是鐵板一塊,雁過拔毛之輩。哪能那麽容易敲開,老老實實開倉放糧,。

  見李元昌甩鍋及時了,也找個台階下先,反正先出一口氣再說。

  李世民指著工部尚書藍煥明的鼻子罵:“藍煥明!朕去年就撥款五萬貫專門用於修建涇渭河引水灌溉工事,快兩年了你們還沒有乾完!給你下定期限,如果今年內不完工,你給我親自去填堤壩!什麽時候填完什麽時候回長安!”

  工部尚書藍煥明才倒霉,平白無故的接了口大黑鍋,連回嘴都不敢回,畢竟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帝的弟弟魯王,這口鍋隻能接下。

  “臣藍煥明遵旨,今年內工事一定完工!”藍煥明苦澀地說道。

  眾臣見朝堂之上氣氛不對,再也不提封禪之事了,而魯王李元昌也悻悻不已。

  ……

  魯王府上。

  “啪啦…”一聲,一個珍貴的瓷器被摔在了地上,魯王李元昌氣的吹胡子瞪眼。

  “這個老不死的魏征,屢次壞我好事!”李元昌想起今日朝堂之上就來氣。

  “來人…將這封信送往魏王府上,要快要隱秘。”李元昌叫過身邊貼身侍衛說道。

  “是!”

  侍衛接過密信,快步退下,消失在夜色中。

  “看來這步行不通,那就換個辦法,聽宮裡內線說道近幾日陛下仿佛對楊氏妃底下的一個侍巾比較親近,嗯……”魯王李元昌撫著胡須暗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