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龍牙》後傳之1:開封
  大唐歷1000年,自武德年開始,大唐已經延續了千年,皇帝已經是第四十位。

  今年除了建國千年紀念以外,還有一件足以吸引所有唐人,甚至吸引世界所有人眼球的事情—開封。

  唐皇帝四十世李嶼,決定開啟聖人冷鋒的遺澤。

  大興年間,逍遙王為了後世子孫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大唐的安全,在科研院封存了一種足以扭轉乾坤的武器設計思路,並嚴令後世子孫非亡國之前,不得輕用。

  根據史書記載,聖人冷鋒歷經武德、貞觀、永安、大興、繼盛五個朝代,是有史以來歷經五朝的第一人。繼盛年間,皇帝有感於逍遙王為大唐做出的貢獻,在全國百姓勳貴的支持下,冊封逍遙王冷鋒為聖人。就貢獻這一點來說,所有的史學家一致認為聖人冷鋒完全可以與夫子並列,只是為了尊敬先人,所有人都自覺的避免了為二人分個高下。

  在那以後的幾百年間,大唐根本沒有遇到足以亡國的事情。特別是有名的“石油條約”事件過後,大唐東方霸主的地位,從沒有再產生一點的動搖。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紛爭,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不管是突厥,還是大食,千年以來一直沒有中止過戰爭,遙遠的美洲,也有殖民勢力大打出手。

  然而,就在這個舉世都是戰亂的地球上,卻有一片淨土。

  那就是大唐。

  沒人敢對這個星球上最恐怖的國家動歪心思。鄰國突厥幾次險些被大食擊潰,卻沒有被全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突厥的國度毗鄰大唐,大食人甚至不敢讓戰爭的硝煙飄蕩到大唐的領地。

  歷史悠久的長安,現在已經是大唐著名的文化中心、旅遊勝地。只要是學過歷史的,沒有一個人不對結束隋末紛爭,建立了大唐盛世的太宗皇帝好奇。特別是聖人,如果有人有幸被當代護國公邀請到天下莊園聖人遺址參觀,可以吹一輩子的牛B。

  國人都把參觀聖人遺址當作榮耀,做夢都想去一次。平民的夢想,對這個國家的皇帝來說,卻很容易實現。不管哪一位皇帝,登基當日和禪位當日到聖人府邸參拜,已經是傳統。

  李嶼還是登基以後第一次到天下莊園拜訪。

  如今的天下莊園,是現代科技唯一沒有徹底滲透的地方。別的地方都是高樓大廈,這裡沒有。別的地方跑滿了電力汽車,這裡只有莊園外才能見到一個兩個。就連移動電話,住進這裡的人都會自覺的扔到外面。

  帶著現代的東西進入這裡,所有人都認為是一種褻瀆。

  在卸掉所有的現代物品後,李嶼孤身一人進入了冷府。

  雖然冷府的好多梁柱陳設都換過,但是依舊能體會到這裡的古意。

  住在這裡的,就是四十年前的護國公、兵部尚書冷強。

  見到李嶼,已經七十多歲的冷強並沒有行禮,只是輕輕的說了一聲“來了啊”。

  李嶼自然不敢失禮,拱手行禮後才問道:“護國公,之前跟您商量的事兒怎麽樣了?”

  冷強招待李嶼坐下後才說:“開封的事情不是小事,所以老夫召集了世界各地的族人開了個會。當初聖人先祖曾經說過,時代是一直進步的,一個時代的無敵,在後世看來很可能就是垃圾。就算是聖人先祖,也不可能走到咱們現有的科技前面。今年是建國一千年,開啟先人遺澤助興,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得到明確的回復後,李嶼大喜,手舞足蹈道:“太好了!太好了!您不知道,

如何舉行建國一千年慶典,可是把小子為難的夠嗆,有聖人遺澤開封這個活動,氣氛一定能炒的格外熱烈。我這就去準備,過兩天就舉行開封大典,到時候您老人家一定要出席啊。”  冷強笑著說:“那是自然,老夫對先祖留下了什麽也很好奇,不管是什麽,一定都很震撼人心!”

  李嶼達到了目的,便起身告辭。

  雖然不好意思開口,但是他也有很強烈的手機依賴症,這一會兒不拿著,就有點不得勁兒。

  開封大典確定舉行的消息,很快就由官方發布了出來。

  僅僅五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消息已經傳遞到了大唐所有人。無數的網絡公司開始準備直播的事宜,這樣的大事,觀看直播的人數肯定會突破服務器承擔的上限。

  普通人只能期待直播,但是大集團的董事長、傳世家族的族長等精英,自然不放過實地觀看的機會。盡管很可能是混在人群裡什麽都看不到,只能感受現場的氣氛,但是參加的資格依舊被他們爭搶到了天價。

  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開封大典開始了。

  李嶼知道所有人都等待著這一刻,所以沒有長篇大論,講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後,就撕掉稿子,喊人開工。

  遺澤的封存點是科研院遺址的一個巨大的陶瓷塔。

  很少有建築能夠抵禦千年時光的侵蝕,陶瓷的建築也是如此,從外面看,陶瓷塔已經破舊不堪,上面的花紋幾近全部消失。

  科研院選拔出來的專家們,操控著小型的機器,小心翼翼的開始拆解外圍的陶瓷。親手破壞歷史遺物,本來是很能滿足破壞欲望的事情,但是他們沒有一點的開心,嘴唇都抿的緊緊的,生怕一個不小心把遺澤破壞。

  在這個全民崇拜聖人的時代,他們要是失誤了,絕對會遺臭千年。

  很快,最外圍的牆體被拆解了。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拆開牆體後,裡面是一塊石碑,並不是記載中的陶瓷雕刻。

  史學家立刻上前,解讀千年前的文字:“我來看看,這上面寫的是:後世子孫,當遵循聖人之言,非亡國之前,不可胡鬧。若緊急時刻,當可繼續前進,不然,當補好牆體,退出。落款是魏王李泰。”

  聽到這個,李嶼稍稍有點興奮道:“魏王李泰?我記得是聖人的二弟子,我們李家著名的先祖之一,也是現代科學的實際奠基者。有關魏王的遺物很少,想不到這就遇到了一個。院長,這塊石碑應當送到文院的博物館保存,供後人觀看。”

  當代文院的院長張子清立刻搓起手來:“這是自然,您放心,歷史分院對碑文的保存研究很到位,一定會保存好的。”

  既然已經決定了開封,自然不會因為這塊石碑中止。

  在史學家將石碑完整的挖出並送到工作室後,拆解繼續進行。

  終於到了揭曉謎題的時刻,負責攝影的記者都不禁申請暫停,先把身上的汗擦乾再繼續。

  第二層的牆體只有薄薄一層,就算是幼童拿石頭都能砸碎。當費盡千辛萬苦才拆開的專家們發現這個後,也不由得自嘲的笑了起來。

  笑聲遠遠的傳遞開來,算是給緊張的氣氛緩解一下。

  最裡層就是這次大典的目標了。

  一塊平板模樣的陶瓷,就擺放在陶瓷塔的中央。

  因為有外圍的牆體保護,再加上所有人對遺跡苛刻的保護,陶瓷板並沒有破損,上面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辨。

  幾個史學家立刻上前,開始翻譯上面的文字。

  雖然大唐文字的演變不是很巨大,但是涉及到聖人遺澤,沒人敢掉以輕心,一字之差,都不行。

  當眾人看了聖人遺澤的內容後,一個磚家忍不住吐槽道:“我還以為是什麽行星武器呢,原來就是核能啊,這玩意兒四百年前就已經研究出來了。要是咱們依舊認為這是國家安全的底牌,會出大事!”

  話音剛落,磚家頓時感覺脊背生寒,在場的人都在怒視他,特別是幾個史學家,眼睛都紅了起來,如果這裡不是遺址,估計他們會衝上來把他撕成碎片。

  李嶼拍拍手裡記錄了陶瓷板內容的白紙,冷哼一聲道:“只是核能又如何?蠢貨,想清楚,這是聖人在大興初年記下來的!也就是說,最早追溯到大唐歷元年,聖人就掌握了這種技術。相比較聖人,咱們後世子孫在無數人的努力下,才在四百年前發現並應用核能。輕視聖人的遺澤,你就不覺得羞恥嗎?”

  院長張子清也汗顏道:“科學的研究,是需要初心支持的。當咱們大唐徹底把握了世界話語權後,後來的科學研究者就不像初代那般刻苦求真了。手機在不斷的升級,網絡越來越發達,人們的居家越來越舒適。科研工作者,越來越像居家研究者,在低下頭把努力放到生活,放到追求利益上的時候,科學前進的腳步就緩慢了。否則,咱們不應該是四百年前才發現核能,應該要更早才對。”

  張子清的一番話發人深省,好多跟隨的科研人員都低下了頭。平心而論,他們確實太過於享受現有的生活了,甚至有人嘲笑魏王先祖“三百年內征服月球”的話語,很是自大。

  如果一直保持著初心,現在大唐航天事業,估計早就踏到火星,甚至更遠了吧!

  李嶼叫記者把攝影機轉到自己這邊來,對著全國觀眾說:“諸位,今年是建國一千年,但是朕準備取消狂歡,換為自省。咱們的先祖,給咱們留下了稱霸世界的基礎,咱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過於滿足現狀,沒有了勃發的心思。朕覺得,這是不對的。明日,朕會拜祭聖人和魏王等人的墓地,向先人懺悔。”

  網絡直播,到此為止,深省的,不止是現場的一批人。

  聖人遺澤留下來的教訓,或許足夠大唐消化很久很久。。

  休息了兩天,結果敵不過蠢蠢欲動的手指,答應的後記奉上。另外,我會在書友群同步更新,歡迎大家加群177146582,新書發布的時候,會在書友群公告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