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路極為陡峭。
但以張寶玉等人的實力來說,這種地形就是如履平地了。
萬蝠古窟附近人畜不近,深不可測,洞中寒冷陰濕,隻有無數蝙蝠生於其中,也正是這些吸血蝙蝠,才造成了這附近在無人煙。
看過原書的張寶玉可是知道,裡邊的蝙蝠少說也有數百萬隻之多。
誅仙故事開始的時候,萬蝠古窟就會再次被煉血堂余孽佔有,當然現在裡邊還沒有人。
而張寶玉可是知道,裡邊不但有一卷天書,還有法寶,雖然天書自己不怎麽在意,可是這種非常容易拿的東西,自己為什麽不拿。
如今這裡邊正好沒人,可以讓張寶玉等人很容易的就將裡邊的東西取出來。
雖然張寶玉等人不怕麻煩,但也不會故意去找麻煩,能少一點事當然還是少一點事的好。
張三豐護住張寶玉,與王重陽一前一後的帶著眾人往空桑山內的萬蝠古窟而去。
張寶玉等人按照張寶玉的記憶,到達山陰背陽處,果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洞口。正是萬蝠古窟的洞口。
這裡是一個巨大的半山洞穴,位在山陰背陽處,走近一點,更能看到這個洞穴微微向下傾斜,隻有洞口有些許光亮,再往裡處便是漆黑一片。
站在離洞口還有五六丈遠的地方,張寶玉就感覺到洞裡陰風一陣陣的吹出,拂過臉上,陰冷入骨。
同時風中隱隱還有些沙沙聲傳來,似低語,似鬼哭,讓人心頭髮麻。
山洞中無數隻黑色蝙蝠,密密麻麻,每一隻都張著大口,在黑色的陰影之中,帶著一身黑色的皮膚,口裡猩紅一片,猙獰恐怖。
也就是身邊帶著六名金丹高手,才讓張寶玉敢進入這種地方。
要是隻有一個人,以他現在的修煉境界,就算明知道裡邊還有寶物,張寶玉也絕對不敢一個人進去!
張寶玉可是知道,這些蝙蝠乃是當年魔教畜養的異種,凶蠻殘忍,性好吸血。
不過這些蝙蝠似是畏懼陽光,所以都只在夜間活動,白日都棲息在萬蝠古窟之中。
也隻有張寶玉等人這般道行,才可以不管白天夜晚的大搖大擺進入其中,而不怕被蝙蝠打擾。
要是換作他人,即便不畏懼這些蝙蝠,難免也會被惡心到。
才跨入洞穴,張寶玉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山洞頂端密密麻麻地倒掛著無數黑色的蝙蝠,幾乎根本看不到山洞的岩石。
地下全是極厚的蝙蝠糞便,惡心不說,那氣味說有多難受便有多難受。
看到這樣的環境,王重陽首先皺起了眉頭,他從張寶玉開始學武功就教導張寶玉,完全將張寶玉當成了他的弟子。
也算是看著張寶玉成長的,自然知道,張寶玉恐怕習慣不了這樣的環境。
於是轉身看向張寶玉詢問著問道:“這個世界的武力並不強,我一個人進去找吧,你們在外面等我就行了!”
“不用!”張寶玉看了看前面,也是咬了咬牙,知道有些東西自己是早晚都要經歷的,也是語氣堅定的道:“我沒問題!”
在說了,這個地方的下面還有一條上古大蛇,張寶玉還真不放心王重陽一個人進去。
說完,功力運轉護住全身,當先走了進去。
蝙蝠還好說,白天就算是被火光照到,也只會找個更陰暗的地方,不會攻擊人。
可地下的蝙蝠糞便,幸好張寶玉事先知道,所以一到洞口,
就用功力護住了腳下,根本不敢落在地上! 而王重陽看張寶玉當先走了進去,也是欣慰的一笑,身形一閃,就走到了張寶玉身前。
不管是陰風,還是聲音,皆被王重陽身前的無形屏障給擋住了,無法近身。
洞內是漆黑一片,而且越往內走,陰冷氣息越嚴重。
深入許久之後,等地面上再也沒有了蝙蝠糞便,張寶玉這才著地。
抬頭看去,在身後的洞穴頂端,無數黑色的蝙蝠依然聚集在洞穴頂部。
但就在踏腳之處,洞穴頂端的岩石,卻有著一道紅色細線劃過洞頂,看那樣子倒似生在岩石之中的脈絡一般。
以這紅色細線為界,無數的蝙蝠都聚集擁擠在外頭,竟無一隻越過紅線,而腳下咫尺之遙,便也沒有了外頭腥臭的蝙蝠糞便。
看著外面哪無數的蝙蝠,想到剛才看到的時候哪種惡心的感覺。
張寶玉第一次覺的,自己身邊的人,現在急缺一件群攻法器。
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有一件群攻法器, 最少在面對這種小怪的時候,可以讓人輕松一點,將這個記下後,才又跟著向前走去!
洞口的那些蝙蝠已經不在,甚至連蝙蝠的沙沙聲也聽不見了,地面已經變成乾淨的硬地,可以放心的行走。
在這片黑暗中,除了腳步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的聲音,七人隻覺得周遭濕氣越來越重,也不知道是深入地底多深了。
王重陽等人自然不會害怕這些東西,自從在生化世界中,哪無盡的人形怪物裡殺了一段時間回來。
又渡過內心的不適,這些人就在也沒有感覺到,世間能有任何東西能象那無盡的喪屍一樣,讓他們感覺恐懼。
不是害怕,而是從沒想過人居然能自己將自己變成哪個樣子,也是不想在殺死無數跟自己一樣人形的怪物!
一個個順著張寶玉說的方向繼續向前,這個古老深邃的洞穴竟似乎毫無止境一般。
雖然還一直很是寬敞,但曲曲折折,彎彎曲曲,除了大概是向地底傾斜之外,幾乎讓人分不清楚方向。
又過了許久,張寶玉等人來到了一處岔路處,岔路兩邊,幽幽深深,漆黑一片,不知通向何方,仿佛如妖魔張開的大口一般。
而在道路中間,同時也是兩條岔路的中心,豎立著半塊足足有三人之高的巨大石碑,上面雕刻著兩個血紅大字:
在我!
而在地面上,還有另外半塊石碑,寫著:
天道!
合起來便是:天道在我!
看過原書的張寶玉知道,走到這裡,才算是真正走到了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