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蜀》第12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是昭姬找你了吧!”蔡邕看著面前的劉彥,笑著說道。

  劉彥點點頭,第二日清晨劉彥就找了蔡邕,將蔡琰的意思說了一遍。

  “老夫何嘗不想帶著茹君一同前去洛陽?”蔡邕苦笑著說道。

  “隻是那洛陽的局勢老夫心裡清楚,一不小心就是落個人頭落地的下場,帶著茹母子豈不是讓她們與老夫一同受累?”

  蔡邕為官一生,自然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那坎坷的仕途也恰恰說明了這一切。即便是歷史上受到董卓的推崇與尊重,他也不敢將蔡琰接到京師,事實證明他這樣做也沒有問題,董卓身死,自己被連累,京師大亂,隻不過他沒有想到蔡琰會被匈奴掠走。

  “先生,張角叛亂,這陳留肯定會遭受叛軍的侵擾,將師母留在此地豈不是更加危險?”劉彥不明白蔡邕為什麽會肯定黃巾之亂不會殃及與他們這些人。

  “這等叛亂豈會......”蔡邕還是覺得張角的叛亂沒什麽。

  “先生,朝廷取何兵以禦敵?難不成指望那京中五營校士?陛下荒廢朝政多年,京中兵士也是久無操練,以疲兵擊銳兵,豈能一擊而定?”劉彥急了,他忽然發現這些士子當真是對朝廷的實力有一種盲目的樂觀,難不成他們以為這些漢軍還是當初直擊三千裡,一舉破匈奴的大漢強軍不成?

  “況先生聚少離多,乃是人生憾事,此等輕而易舉之事,無須糾結便是。”說完劉彥發現自己有些激動了,隻得燦燦一笑,苦著臉低著頭。

  蔡邕略帶深意看著劉彥,說道:“此事且讓老夫想想,子文先行回房收拾,明日便出發。”

  劉彥在蔡邕那毛毛的眼神中落荒而逃,總覺得蔡邕好像誤會了什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第二日的黎明時分,劉彥早早的起身,習慣成自然,時差什麽的倒倒就習慣了。

  出行前的準備工作昨日就完成了,今日只需要登車出發便可。

  劉彥細心發現蔡邕的車駕後面又多了一輛車駕,車廂較小,隻能兩人同坐的模樣。

  “子文,上車出發了。”蔡邕穿戴整齊走了出來,身邊茹君懷抱著還是熟睡的蔡貞姬,臉上笑意可見。

  沒想到自己一番話真令蔡邕回心轉意了,劉彥下意識就往蔡邕的車駕內鑽,卻是被車內一隻小腳踢了出來。

  蔡琰透著粉紅的臉頰露了出來,還帶有一絲的羞意,嬌喝道:“你做甚麽?”

  “上車啊!”劉彥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詫異的看著面前嬌羞的蔡琰,按照平常出行,劉彥一直都是坐在蔡邕的車駕上。

  “子文,忘了與你說了,你的車駕是後面一輛。”蔡邕很適時的站了出來,替劉彥解圍。

  劉彥隻得揉著隱隱作痛的手臂,一路小跑踏入後面的車駕中,不再露面。

  “昭姬,豈能如此粗魯?”茹君輕拍了蔡琰的腦袋,佯裝指責。

  “好了,也怪老夫未曾提醒子文。”蔡邕笑呵呵,心情倒是很好。

  蔡琰不說話,剛剛她突覺寒冷,便索性在車內加了件衣服,還未穿戴整齊就有個人頭冒進來,嚇得她上前就是一腳,踢完才發現是劉彥。

  劉彥欲哭無淚,隻得從自己隨身的小包裹裡掏出一根炭筆。這是他從潁川回來之後,突發奇想才搞出來幾根,用燒黑的木炭,切成細根狀,有用一張布稍稍包裹起來,試了試效果發現還不錯。

  包裹裡還有向蔡邕討要的一疊紙張,質量雖然不好,

但也勉強可以用炭筆書寫。  他努力回憶著漢末的地圖,圈圈畫畫將東漢的十三州大體位置畫了出來,又將一些主要的城市標注出來,畫出長江黃河才結束。

  黃巾起義之後就是十常侍作亂了吧!到時候就是董卓進京的時候,也就是亂世的開始。

  劉彥既然決心要幫劉備謀圖霸業,那就要先找個適合劉備的地方來為亂世做準備。

  劉彥圈圈寫寫了數張紙才將紙筆收起來。拉開側簾向外看去,蔡邕的車駕行在自己的前面,車駕似乎已經出了圉縣的范圍,直奔潁川而去。

  不出月余,這裡就將要被戰火侵襲,繁榮一時的陳留地區將迎來十余年的動亂,中原永遠是英雄折腰的地方,也是血流成河,白骨露野的地方。

  而遠在冀州的廣宗,還處在一片祥和的氛圍內。

  一名國字臉,身材短矮的男人頭裹黃巾,急衝衝的衝進廣宗的一處破舊民宅中。

  “大哥!大哥!”那男人橫衝直撞,扯起嗓子大聲嚷嚷。

  此時從屋內走出一名身著道袍的老者,十分不滿的看著那男人,怒斥一聲:“有事說來便是,大吵大鬧,成何體統?”

  “大哥!”那男子一臉驚慌,斷斷續續的說道:“朝廷的發了檄文要來抓大哥!”

  說完將手中的那張檄文交到老者手裡, 檄文上畫著老者的畫像,還有大大的張角二字。

  張角看完頗為不屑,說道:“一紙檄文而已,何須驚慌,速速通知你二哥帶人回道觀,某有要事吩咐。”

  “好,俺這就去。”張梁聽了吩咐,再次急衝衝的出門找張寶去。

  半個時辰之後,大批官軍趕到張角躲藏的民房中,卻發現張角已經消失不見。

  距離廣宗數理外的一座道觀中,聚集了大批頭裹黃巾的人,其中有老有少,不一而等,眾人鴉雀無聲,卻是在等著台上的人發言。

  張角站在高台的正中央,臉色莊嚴的看著台下眾多的教眾,直到再無人進來才開口。

  “大漢朝廷不仁不義,當今皇帝寵幸閹黨,為禍百姓,招至天怒!我等百姓已無生存之地,大賢良師痛心疾首,正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大漢氣運已盡!吾等當順天意,滅昏漢!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寶張梁領著眾人一齊助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某張角為天公將軍!”

  “某張寶為地公將軍!”

  “某張梁為人公將軍!”

  “將帶領諸位推翻漢庭,共享天下!”三人高舉寶劍,齊聲呐喊。

  觀中眾人群情激奮,陣陣高呼響徹雲霄,而山下亦是不斷聚集著頭裹黃巾的百姓,手中拿著鋤頭砍斧,一同高呼: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