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元梟》第134章 毛軍戰略
如今的賓興院中,年齡大的年齡小的,做過官的沒做過官的,大大小小加起來也足有四五十人。

 可在這四五十份答卷中,能入的了毛正梁眼的,毛正梁連看了十幾份,卻還是一份都沒有發現。

 或許也是和如今的讀書人平日所學有關,這些人中文章寫得好的到是不少,可內容寫得好的,卻著實寥寥。

 也正因此,看到三分之一時,毛正梁也就暫時放下了手中答卷。擺手吩咐人為他沏了杯濃茶,深深的往嘴裡灌了一大口,方才能繼續往下看。

 可見,前面的那幾位士子書生所寫的內容,實在是太過乏味。以至閱卷的毛正梁都不禁困倦了。

 但又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到底是從山東之地的上萬讀書人中優中選優選出的來精英,在這樣的人口基數下,其中為數不多的幾份答卷倒也的確讓毛正梁有了種眼前一亮之感。

 譬如那個萊州的高登平,他便就在自己的答卷中寫到:“今北國群閥中,勢最強者,莫過察罕。察罕坐擁甘陝河洛,有地三千裡,帳下披甲執銳之卒近有五十萬。

 且因其人狡猾奸詐,使其兵馬連戰連捷不說,得隴望蜀下,更是對我山東虎視眈眈。故以臣之愚見,一二載內,大王與察罕必有一戰。

 而若戰,以察罕之勢其必傾巢而出,妄圖畢功與一役。如此一來,僅憑我山東一地,恐難擋之。故以臣之見,大王宜在察罕攻我山東之前,使大軍南下盡取兩淮及徐州。

 以兩淮海鹽養我精銳的同時,再取徐州,打通我山東於安豐之壁壘。使我朝在江北之勢,可重現勾連。

 如此,察罕攻我山東,便不得不防安豐。攻安豐,則又不得不防我山東。這般,山東與安豐,大王與陛下,一南一北則可互為犄角。君臣同心而後並立東向,席卷中原興複汴梁,猶未可知也!”

 卻是從戰略層面上,高登平切實的想處了一個可行之策。而這,其實也正是毛正梁在日後打算要做的一件事。

 故可以說,高登平此時的想法,倒也的確暗合了毛正梁及山東之後的戰略方向。

 不過,比起毛正梁和韓熙及姬宗周他們所商議出的真正戰略方案,高登平的此時見解還是顯得片面了些。

 ‘天下的事情從來都不能單以一地做分析。高登平看到了的兩淮,看到了困守安豐的韓林兒,這很好。可在這個過程中,他卻不禁忽視了遠在大同的孛羅及遼東的關先生和破頭潘等。’

 先說孛羅,作為正兒八經的元蒙貴族,卻是從他的曾祖父也速答兒起,行省平章的官職在孛羅的家族中便沒有斷絕過。

 而要是一直往上追溯,他的烈祖父(即他曾祖的曾祖)孛羅帶,便曾擔任過鐵木真的宿衛,跟隨鐵木真參與過滅金之戰。

 故對元蒙朝廷而言,孛羅一家絕對可以算是與國同戚的超級貴族。

 出生在這樣顯赫的家族中,孛羅帖木兒在元蒙帝國中所擁有的人脈可想而知。話句話說,孛羅帖木兒便就相當於是東漢末年的袁紹,完全就是那種一出生就擁有了一切的天命主角。

 也正因這個原因,孛羅帖木兒方才敢與如日中天的察罕帖木兒鬥,並且在初次鬥爭的過程中沒有吃虧。

 畢竟他的家族所擁有的人脈實在是太恐怖了,恐怖到了就連察罕帖木兒以前都是在他家當差的。

 所以,孛羅和察罕之間的爭鬥也還早呢,這一次的冀寧之爭也不過是剛剛開始。他們一個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生貴族,一個是出身平凡全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勵志傳奇。

 孛羅和察罕,他們雖都是元蒙帝國的將領,可卻代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主角模板。而這也就是說,他們在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天生便是南轅北轍的對立狀態。

 兩人現在完全都是誰也看不起誰。

 孛羅把察罕當做一個出身低價的家奴,而察罕覺得孛羅就是一個運氣比較的好紈絝子。

 這樣的情況下,指望他們向對方低頭妥協?呵,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否則就絕無可能。

 原本的歷史上也本是如此,孛羅和察罕之間的鬥爭甚至都延續到了察罕的下一代。

 也因此,從對抗李察罕的角度上講,孛羅和毛正梁的關系便就成了敵人的敵人。雖不是同盟,可卻也相差不大。

 因不管是孛羅還是毛正梁,他們都很清楚,僅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是打不贏李察罕的。所以,在李察罕這座大山倒下之前,孛羅和毛正梁他們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倒下的。

 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毛正梁便將東昌路以西的廣平路、順德路還有真定路,也視為了自己進攻的目標。

 因為這三路在如今時候尚在元蒙中樞的直轄下,並不是察罕和孛羅的勢力范圍。

 毛正梁如果能發兵取下這三路,那麽對孛羅和察罕間的爭鬥,便就能更快更有效的做出應對。進而讓他和孛羅及察罕, 形成一種微妙的近乎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如果可以形成這種局面,對想要攻略兩淮及徐州的毛正梁而言,也無疑是件好事。

 這是牽扯到孛羅,毛軍日後戰略上的變化。那麽在牽扯到遼東的關先生關鐸,破頭潘潘誠,沙劉二劉國山等,變化自然也就更多了(注1)。

 卻是從毛正梁前些日子從遼東方面得來的情報看,經過長時間的對峙與廝殺,困守遼東的關鐸、潘誠還有劉國山等,終也頂不住了。

 在元軍四面八方的圍攻下,劉國山先前鎮守的大寧路已經淪陷。遼東紅巾的實力范圍因此被進一步壓縮,使的十幾萬紅巾困守在了遼東半島,也就是如今的廣寧及遼陽地區。

 所以,便就在去年年末的時候,被逼無奈的關鐸便命令潘誠和帳下元帥毛居敬提前發動高麗攻勢。

 去年年末十一月,四萬紅巾精銳成為了遼東紅巾的先頭部隊,在潘誠和毛居敬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渡過了鴨綠江,發動了紅巾軍史上第一次高麗入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